疫情见顶!要变天了

近期A股调整,尤其是上半年的疫情受益股调整最猛烈。

作者:君临

来源:君临

近期A股调整,尤其是上半年的疫情受益股调整最猛烈。

比如这只疫苗股。

航空股却一支独秀。

市场每一轮调整,都是调仓换股的机会。

那么,疫苗股的下跌和航空股的反转,会是一个中长期的走势吗?

1

先看看最近发生了什么。

本周二,俄罗斯注册了世界上第一种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通过了所有测试。

好家伙,本来以为世界上疫苗研发领先的是中美两国,没想到竟然被战斗民族给抢先了!

据世卫组织截至7月底的统计,目前全球有165种新冠疫苗正在研发中,共有 26 种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进入临床Ⅲ期试验的在研疫苗仅有7种,其中中国占 4 席数量最多,美国、英国、德国其次。

国内的北京科兴中维、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是第一代疫苗路线,相对成熟,以安全性高和易保存著称。(缺点是免疫期短,需多次接种)

英国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合作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陈薇院士与康希诺生物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属于第二代疫苗路线,以免疫反应强、免疫期长著称。(缺点是稳定性差)

美国莫德纳公司的mRNA疫苗,辉瑞公司与德国BioNTech的mRNA疫苗,属于第三代疫苗路线,同样以免疫反应强、免疫期长著称。(缺点是目前只有兽用疫苗,还没有人用疫苗上市)

但无论是哪一种路线,基于安全性考虑,都还需要通过长达几个月的大规模临床Ⅲ期试验的最终验证。

最快,预计也需要到第四季度才能有结论,并最终投入生产。

但现在,命名为“卫星-V”的俄罗斯疫苗,竟然在刚结束Ⅱ期临床试验后,马上就投入了生产。

前两期临床实验,俄罗斯卫星-V疫苗的测试人数只有76人。

——果然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善于放卫星的战斗民族,佩服!

普京亲自打广告说:“我知道它非常有效,能形成强大的免疫力,我重申,它已经通过了所有必要的核查。”

他还说,他两个女儿中的一个已经注射了这种疫苗,虽然有轻微发热,但现在感觉良好。

他希望俄罗斯可以很快开始大规模生产新冠疫苗,医务工作者、教师等高危人群将首先接种疫苗。

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RDIF主管表示,现已收到全球20多个国家的请求,要求购买10亿剂俄罗斯新冠病毒疫苗。

发布会结束后,惺惺相惜的战斗英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电视讲话表示,他完全相信俄罗斯的科学研究,自愿成为第一位亲自测试俄罗斯新冠病毒疫苗的人。

其实,不管俄罗斯疫苗的安全性如何,真正重要的是:

这使资本市场忽然意识到,疫苗越来越近了,是时候考虑布局后疫情时代的投资机会了。

2

再看国外新增确诊趋势。

有没有发现,自8月初以来,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经出现了一波回落。

尤其是具有指标意义的美国,自8月以来,已经回落到6万以下。

这跟近期特朗普终于认错,带头鼓励民众戴口罩有很大关系(虽然极其不情愿)

这或许是疫情见顶的标志了。

一旦疫情结束看到曙光,那么此前被抛弃的旅游股、机场股、航空股、电影股,自然就有戴维斯双击的机会了。

3

今天我们重点说一下电影股的机会。

主要催化剂,是近日电影行业出来的一个新政策。

目前各大影院都已接通知,内容包括——

从8月14日(本周五)起,

一、影院上座率从30%提高到50%;

二、观看片长超过两小时影片,无需中场暂停休息;

三、适当延长场间休息时间,做好通风消毒;

四、影院可以售卖饮品,但影院内禁止饮水和进食。

这对于电影行业的复苏,是个相当重大的利好。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政策要求,影院卖票只能执行上座率30%封顶的政策,导致许多影院开业就是亏本,宁愿关门不开,还能省下电费。

上座率低,影院不开门,市场蛋糕有限,导致大片也不敢上映。

没有大片看,观众也就失去了去电影院的兴趣。

这是个恶性循环。

如今,上座率从30%提高到50%,看似仅仅增加了20个百分点,实际上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影院能迈过盈亏平衡点了,开业的影院就会更多,大片也敢于上映了。

比如这周五,8月14日晚上,许多人期待已久的大片——《八佰》将启动提前点映。

并在下周,8月21日正式上映。

这是今年疫情之后上映的第一部国产大片。

这部电影由华谊兄弟投资,管虎导演,王千源、张译、欧豪、杜淳等明星主演。

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国军在上海孤军奋战的故事,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片。

本来是预期在去年暑假上映的,最终因为技术原因被迫延迟,如今又拖了一年,真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同样,差点拖死了华谊兄弟。

作为国内电影制作的龙头,华谊兄弟自2015年的牛市过后就晦气得很,电影部部哑火,业绩连年亏损,股价惨不忍睹。

直至最近才算有了一点起色。

这部电影能不能火呢?

能不能成功唤起观众的热情,给华谊带来第二春呢?

一切都要等到上映后,看到成片质量才能下定论了。

不过,作为电影龙头,华谊目前的股价并不算贵,只要电影质量可靠,票房能回本,股价仍可高看一线。

4

如今已是8月中旬,离暑期档结束也不远了。

中国每年的电影上映,有3大档期,分别是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

暑期档是欧美第一大档期,以学生为主要观影人群,因此通常上映的都是热血英雄片、科幻片。

我国的国产片为了避开美国大片的冲击,通常将春节档和国庆档作为主要的上映档期。

即使放到暑期档,也是尽量挑8月份,暑假快结束,美式大片已经轰炸过一轮,大家处于审美疲劳的时候才上映。

今年来看,由于暑期档已经时日无多,大片敢于上映的也只有《八佰》一部,在蛋糕独食的情况下,估计票房还是能够有一定保障的。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期的反转。

只要《八佰》的票房能回本,市场的观影热情被唤醒,后续就会有越来越多积压的大片敢于下注。

目前已经有一部大片押注十一国庆档——《我和我的家乡》。

这部电影是去年大火的《我和我的祖国》的系列片,由张艺谋担当总监制、宁浩担当总导演,召集了宁浩、徐峥、陈思诚、邓超等导演分别拍摄的几个故事组成。

演员也是流行的数星星模式,包括葛优、张译、黄渤、王宝强、沈腾、马丽、吴京、胡歌、孙俪、王俊凯、杨紫、刘昊然等。

背后投资方是北京文化。

今年春节档撤档的那些大片,《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夺冠(中国女排)》《紧急救援》……

难道都会一起去挤明年的春节档吗?

应该不会,否则到时真的是要挤破头,出人命的。

能提前的一定会提前。

在供给端的优化下,国庆档的市场需求放大,持续回暖,将是可以预期的。

而现在,只是起点。

5

目前A股上的电影股龙头有4个: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万达电影、中国电影。

光线传媒、华谊兄弟是电影制作商,中国电影是电影发行商,万达电影是院线运营商。

在电影行业中,制作商是上游,发行商是中游,运营商是下游,他们共同分享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

根据我国的电影政策,

通常一部电影的票房,首先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

剩余的91.7%,才能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在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有些电影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会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这样,制作商最终一般只能拿到33%左右的分账票房。

虽然制作商也可以拓展各种营收渠道,比如版权收入、海外发行、广告植入、授权衍生品、政府补贴等,但对于绝大多数制作商来说,分账票房都占到总收入的80-90%左右。

由于营收来源单一,加上电影是否受市场欢迎的高度不确定性,电影公司其实是一门风险巨大的生意。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电影公司可以看作是一个公募基金。

一部电影就相当于一只股票,股票的波动性是比较大的,所以想要在市场上长期盈利,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投资,赚的是一个概率的钱。

美国成熟的电影公司,一年制作的电影通常在10-20部左右,目的就是分散风险。

比如行业龙头迪士尼,2019年上映了22部电影,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两部电影上,每半个月一部,覆盖每个档期。

而有些小电影公司,如果一年只能制作两三部电影,那么风险就很大了。

就像集中押注一只股票,万一踩雷了,那个难受劲,谁中谁知道~~

当然,对于投资来说,危即是机,机即是危,关键是你的投资周期有多长。

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自然更偏好买院线股(万达电影)、发行商(中国电影)。

由于他们的行业壁垒高,旱涝保收,今年上半年即使全行业关门,资金也不担心他们会倒闭。

并且可以预期,一旦市场回暖,他们就会很快恢复原来的市场地位。

因此这类股在疫情中,股价几乎纹丝不动,未来的股价弹性因此也将受到压制。

对于中短线投资者则不同,本来就没打算跟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们天长地久、称兄道弟的,长期的风险在疫情中已经被完全释放。

一轮疫情,就是一次供给侧的出清,大量中小型电影公司倒闭,剩下的,市场份额将大幅提升。

充分演绎了剩者为王的规律。

弹性恰恰是最大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