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信息量大!结构性货币政策行之有效,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下阶段货币政策如何操作?

作者:黄紫豪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下阶段货币政策如何操作?央行这份报告透露的信息量相当大!

人民银行8月6日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报告回顾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降息潮,认为利率过低可能导致“资源错配”“脱实向虚”等诸多负面影响。同时报告称,实践证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行之有效。

报告特别提到包商银行风险处置进程。下一步工作,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


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报告明确了下阶段主要政策思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同时,要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坚持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积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宏观经济展望方面,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基本趋于正常,经济加快恢复增长。

经济已由第一季度疫情带来的“供需冲击”演进为第二季度的“供给快速恢复、需求逐步改善”,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


利率过低会导致诸多负面影响


201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央行启动降息潮,部分发达经济体实施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报告认为,从政策效果看,低利率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作用还有待观察。

报告称,低利率政策对长期结构性因素作用有限,难以改变经济潜在增速和中性利率下降的长期趋势。在存款利率不能有效突破零利率的情况下,低利率政策加大了银行利润下降压力,部分经济体货币政策在银行体系传导不畅。

与此同时,利率过低还会导致“资源错配”“脱实向虚”等诸多负面影响。

报告称,2020 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利率水平与我国发展阶段和经济形势动态适配,本外币利差处于合适区间,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


结构性货币政策行之有效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力度,进一步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出台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创新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那么,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如何?报告认为,实践证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行之有效,发挥了三方面功能:一是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优化金融机构信贷的“报销”机制;三是发挥利率引导作用。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面扩”。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5%,增速比上年末高3.4个百分点;6月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64%,较上年12月下降0.4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已支持2964万户的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1.8%。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


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处置顺利实施。自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一年多来,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工作有序推进,即将收官。

报告称,下一步工作,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对原股东的股权和未予保障的债权进行依法清算。此外,有关部门正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此外,报告称,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压力测试,积极制定疫情冲击下不良贷款上升应对预案。

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动态考虑形势变化,采取前瞻性措施,合理运用财务资源,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及核销处置力度,妥善应对疫情冲击下未来不良贷款上升风险,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