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上位史

英伟达诞生之初,就发挥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格,直接挑战英特尔,之后更是多次出声对呛。

作者:邱丽婷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7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伟达(Nvidia)的市值在周三超过了英特尔(Intel),成为了美国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的身价也有明显增加,直逼100亿美元。这是自公司创立以来,英伟达首次超过英特尔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芯片生产商,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

作为两个欢喜冤家,把英特尔与英伟达放在一起从来不缺话题,英伟达诞生之初,就发挥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格,直接挑战英特尔,之后更是多次出声对呛,2008年,在CNET的一次采访中,黄仁勋甚至直言:“如今,英特尔是最受欢迎的出气筒。”


“黄氏定律”VS“摩尔定律”


英伟达于1993年成立,公司的CEO始终只有一个人,他就是黄仁勋。创办英伟达的时候,黄仁勋刚过而立之年,拥有高学历-史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拥有丰富从业经验-曾在AMD、LSI公司任职,可谓意气风发。

有报道指出,爱丁堡的 Baillie Gifford 公司的基金经理 Paulina Sliwinska 当年去硅谷“淘金”的时候,就选中了英伟达。当时,Sliwinska公开表示:看好英伟达至少10年,后来,她成为英伟达十大股东之一。

起初,黄仁勋将英伟达的主要业务定位于生产3D图像的专用芯片,并且确立了这样的经营策略:保持旺盛的开发能力,设计新的高性能3D芯片,以此为基础,向不同性能级别的多重市场扩张。

1995年末,英伟达推出的第一个产品由于塞进了太多的功能,导致性能低下而宣告失败。

1996年,摸索了3年后,年轻的英伟达把重心转到了图形处理器上。1997年,英伟达推出了业内最快的GPU,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9 年英伟达营收破1.5亿美元且顺利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在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推出了新一代产品-GeForce 256,为 PC 3D图形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游戏整机厂纷纷下订单。之后GPU成为计算机中独立于CPU的另一个重要的计算单元。

之后第二年,在公司推出第二代GPU的时候,黄仁勋开始挑战英特尔,提出了“黄氏定律”,即英伟达的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看到这个描述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对标的正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从描述中可知,“黄氏定律”的技术更新速度比“摩尔定律”快了2倍。


显卡将在两三年内消失?


黄仁勋在推动GPU性能方面毫不动摇,也不在意会得罪英特尔这个体量比自己大很多倍的竞争对手。并且黄仁勋认为有必要的话,就会对英特尔公司施加威胁。事实上,就GPU领域来说,英伟达确实可以有笑傲群雄的资本。当时,ATI与英伟达在GPU上竞争,AMD与Intel在CPU上竞争。

2006年,ATI被AMD以54亿美元的巨资收购,AMD因此成为一家同时拥有CPU与GPU研发能力的芯片公司。虽然AMD吃下了ATI,但却为此背负巨额债款。被债务拖累AMD在CPU和GPU两条线上分别与不同的强敌竞争,带来的是更大的困难。英伟达之后在GPU上的一路领先,也应该受益于这次并购—给了英伟达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也因此,英伟达一项自傲于其GPU产品,到了2007年4月,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时任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基辛格宣布英特尔即将推出CPU与GPU相融合的Larrabee架构,并宣称显卡将在两三年内消失。

黄仁勋对此嗤之以鼻,并在不久之后的英伟达分析师大会上将英特尔的这个计划“定义”为笑话—“即使英特尔能够在2010年将图形计算能力提高10倍,仍然无法与目前英伟达的产品相匹敌。”

并在之后的一次采访补充说道:“因为他们是英特尔,是垄断者,是市场主导者。所以他们应该坚持更高的标准。而不是随意评价别人的生意会死。”

英特尔也迅速作出了回应,他们提供的材料显示,英伟达驱动是造成Vista死机的最大元凶。对此黄仁勋回击说:“英伟达每周都要支持数个新游戏。”而英特尔所要作的支持不过是几个办公软件:“你们早就有了运行Excel的机器了,而这些机器四年前就有了。”


这件事的后续到底怎样?


2009年底,英特尔宣布将无限期推迟图形处理器“Larrabee”的商业发行,被美评论界称为是“历史上罕见的失败”,这是英特尔试图进入GPU的首度“尝鲜”。

看到这个结果,黄仁勋言语依旧犀利,在面对“21世纪”的采访中直言“英特尔一直希望进入图形处理领域,已充分意识到这一市场的重要性,但要成功进入真的非常难。英伟达全公司有近6000人,只做GPU,这是英特尔做不到的。同时,英伟达有17年做GPU的经验。”

不过英特尔始终没有放弃GPU市场,今年年初,有报道指出,英特尔正在为游戏玩家、专业人士和服务器开发独立GPU,它们都计划在今年或2021年发布。官方的叙述讲述了英特尔努力构建神秘的GPU的故事,这些GPU注入了许多令人向往的功能:更先进的节点、光线追踪、新的封装技术。

英特尔暗示了一些很酷的东西,我们仍然对图形领域的第三大玩家抱有希望。但在时机成熟之前,我们只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摩尔定律已经终结


在这期间,虽然黄仁勋依旧保持其快言快语的风格,但其实,2006年到2012年期间,英伟达经历了AMD翻脸、英特尔停止专利交叉共享自己撸袖子进入3D图形加速器领域等情况,股价一度从37美元跌到6美元。

一个企业的兴衰,往往出现在时代的节点上。

英伟达没有消沉太久,到了2012年,随着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发展,提供算力基础设施的英伟达总算熬到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基于CUDA架构的大规模并行运算芯片Tesla可谓为AI时代而生。黄仁勋在CUDA上的坚持开始产生回报。

2012年英伟达与Google的人工智能团队合作,建造了当时最大的人工神经网络,之后各深度学习团队开始广泛大批量使用英伟达显卡。2013年,英伟达与IBM在建立企业级数据中心达成合作。2017年,英伟达发布了面向L5完全无人驾驶开发平台Pegasus。英伟达股价自2014年至2018年翻了9倍多。2018年,深度学习将英伟达送上了AI领域第一股。

当然,黄仁勋也没闲着,继续开麦炮轰英特尔。2017年10月,英伟达将GTC大会的第一站设在了北京,黄仁勋演讲的主题依旧是AI,不过火药味显然比以往更浓。

黄仁勋指出摩尔定律已经终结,而设计人员无法再创造出可以实现更高指令级并行性的CPU架构。黄仁勋的结论是,英伟达的GPU可以弥补CPU的不足,一台采用8张Tesla V100 GPU的服务器就可以替换掉160台双路CPU的服务器或4个机架。

而在上月底,2017年9 月 19 日在北京举办的“英特尔精尖制造日”上,英特尔刚刚宣布摩尔定律仍然有效。时任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制造、运营与销售集团总裁 Stacy Smith,英特尔高级院士、制程架构与集成总监 Mark Bohr,英特尔公司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英特尔代工业务联合总经理 Zane Ball 等众多高管纷纷出席,正式发布了其 10nm 制程工艺,力证摩尔定律依然有效。然而,直到2019年,10nm处理器才在接连跳票后被正式推出。


英伟达翻身成功


2019年,英伟达开始正面对刚英特尔,69亿美元击败英特尔收购以色列公司Mellanox。“这是一项本垒打交易,”黄仁勋在接受“Mad Money”采访时告诉记者,“伙计,我一直在做梦。”

英伟达与Mellanox的合并,能增强其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业务,可与英特尔竞争。资料显示,占据70%高性能计算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InfiniBand市场的Mellanox,是该领域绝对的老大,英特尔也只能屈居其下。

收购Mellanox现在看起来绝对英明,让英伟达直接在数据中心市场站稳脚跟。根据英伟达披露数据:英伟达2020财年在数据中心的AI计算芯片实现29.8亿美元收入,相比2014年增长14倍。在2020年第一季度,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更是首次达成了10亿美元的营收。

英伟达2014-2020年数据中心计算芯片营收变化 来源:光大证券

直至近日,英伟达股价再创新高,成功在市值上反超英特尔,期间报道频出,有观点指出,能够实现逆势反超有两点原因。

其一是近年来代工厂崛起,与英特尔这样的IDM相比,英伟达专供芯片设计(Fabless),台积电为其代工生产芯片(Foundry),近年来风头愈盛。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大部分情况都是Fabless的表现要好于IDM。两者完美的配合,以Fabless与Foundry新代工模式在与旧IDM势力的对决中获胜。

其二是AI市场的崛起,正如前文所言,近年来AI技术兴盛,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目前一骑绝尘,甚至在这个领域拉开与英特尔不小的差距。


说在最后


黄仁勋虽然时常炮轰英特尔,不过他却并不希望英特尔离开,更愿意共存。

“系统中将有两个重要的处理器,”他说,“一种叫微处理器,用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不可预测的序列码。还有一种叫做GPU的并行处理器,它致力于执行非常并行、非常繁重的数学运算。”

即便如此,在GPU领域他不能容忍别人的超越。他的态度近乎偏执,却与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格罗夫(Andrew Grove)提出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信条不谋而合。

黄仁勋曾提到,10年来,人们一直在预测我们公司的倒闭,我们并没有倒闭。英特尔从事图形业务已有10年,但他们始终没有成功。

在市值超越英特尔的这一天,黄仁勋应该笑的很得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