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客工场反向收购上市 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

估值大降优客工场IPO“石沉大海”后,只能以SPAC收购的方式完成上市承诺。助其纾困的“白衣骑士”也撕开了毛大庆布局两年的资本局一角。7月6日,美股SPAC“壳”公司OrisunAcquisition 发布公告,称其与优客工场达成了最终合

估值大降

优客工场IPO“石沉大海”后,只能以SPAC收购的方式完成上市承诺。助其纾困的“白衣骑士”也撕开了毛大庆布局两年的资本局一角。

7月6日,美股SPAC“壳”公司OrisunAcquisition 发布公告,称其与优客工场达成了最终合并协议。根据协议,Orisun全资子公司Ucommune International将通过收购优客工场完成重组合并,合并后公司预估市值约7.69亿美元。同时,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启动新的股票代码,优客工场的管理团队会继续运营合并后的新公司。

公告显示,优客工场在交易中做出了业绩承诺,保证其在2020-2022年净收入符合某些特定条件,或在达到某些特定目标之前达到一定的股价门槛。业绩承诺的具体条件,目前并未披露。

毛大庆的资本局

优客工场曾计划直接闯关IPO。去年12月,优客工场向SEC提交招股书,但到今年4月,坊间便已传闻优客工场暂停了IPO进程。

事实上,这两年中国企业利用SPAC上市突然变多,更多是为了兑现对投资人的上市承诺,不得以“造壳”上市:区别于常见的借壳上市,SPAC通过造壳上市,“壳”公司只有现金,再通过反向收购帮助标的公司实现上市目的。

优客工场在2015年创立之初,对标的就是国外的共享办公龙头企业WeWork,但后者在资本市场的败局也给优客工场的估值带来了致命打击。

美股市场对WeWork估值曾高达470亿美元,由于创始人的一系列骚操作和长期无法解决的亏损问题,8月份WeWork启动IPO后估值跌至200亿美元,最后不得不撤回IPO申请。其最大的投资者软银也在今年四月终止了对WeWork价值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目前,WeWork估值仅剩29亿美元。

成立不过5年的优客工场至今完成了20次融资,其2018年完成D轮融资后,估值就达到了28.57亿美元,此次7.69亿美元的估值缩水了近四分之三。

优客工场估值大幅缩水的原因在于共享办公市场泡沫的破灭。

WeWork败局导致投资者对共享办公行业整体的质疑:长期的亏损是否可以解决?这也是优客工场同样面临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个季度,优客工场营收分别为1.67亿元、4.48亿元和8.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73亿元、4.45亿元和5.73亿元。营收的增长伴随的是亏损额的大幅加大。

不过今年四月,毛大庆表示,优客工场去年首次扭亏为盈,实现收入3780万元,同比增长191%,净利润达到300万元。

与招股书对比,毛大庆所说的盈利应该是四季度的业绩。也就是说,2019年优客工场收入9.1亿,净亏损5.7亿,相比上年亏损扩大28%。

持续的亏损不仅给优客工场的估值带来致命打击,也导致其现金流紧张。截至去年9月底,优客工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7亿元。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联合办公行业受到重创,业绩大幅下滑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优客工场一方面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仍需要维持旗下项目日常运营,资金链的紧张可想而知。

不过由于瑞幸财务造假事件,美股市场对于中概股信任度下降,网易、京东等巨头已有多家回归。此时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对于优客工场来说困难重重。

因此,即使SPAC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募资相对较少,也是优客工场目前能拿出的最佳解药。

早有布局

Orisun与优客工场早有着密切联系。

根据收购公告,收购方为Orisun的全资子公司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也就是说,直接交易对手为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和优客工场,而优客工场的英文名称恰好为Ucommune。

大摩财经注意到,优客工场招股书披露,优客工场位于维京群岛的境外子公司英文名称即为Ucommune International Limited,与本次的收购方一致。

公开信息显示,Orisun成立于2018年10月22日,次年8月登陆纳斯达克,募资4600万美元。恰好是优客工场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前后。

Orisun成立一个月左右(2018年11月),优客工场完成至今最后一轮融资,估值推高至近30亿美元。

Orisun登陆资本市场时(2019年8月),共享办公龙头玩家WeWork正式递表,作为对标企业的优客工场在此之前也传出将赴美上市的传闻。

由此来看,Orisun这条线毛大庆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给了优客工场登陆资本市场两个选择:成则直接IPO,不成则借道SPAC实现上市。

虽然登陆资本市场这个计划,优客工场已经实现,但上市后如何改善业绩,仍是优客工场的难题。

难题待解

今年四月优客工场成立五周年时,毛大庆曾表示优客工场正在经历五年来最艰难的时刻,开设空间所付出的前期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已经成为了拖缓公司发展的羁绊。为改变现状,优客工场将进行战略转型,其核心为“全面转轻”——即不再开拓新办公空间,转向各类轻资产业务,包括电商、会员企业福利计划等。

事实上,早在2018年优客工场就已经进行轻资产尝试。截至去年9月底,优客工场轻资产模式下的办公空间数为39个,占总运营空间的22.8%;营销和品牌服务收入4.03亿元,占总营收的46.1%,是优客工场的第二大营收来源。公开报道显示,优客工场计划在2020年底,达成100个轻资产项目,轻重比达到1:1。

不过,虽然轻资产运营的项目收入水平线高于重资产项目,但其相应的成本支出也非常大。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轻资产项目的成本支出3.64亿元。也就是说,看似红红火火的轻资产项目去年前9个月的利润为39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仅有100万元。

就业绩而言,轻资产这条路,优客工场似乎还没有拿到决定胜局的优势。登陆资本市场后,背上业绩承诺的优客工场要如何开局,值得关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