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 | 百胜中国(NYSE: YUMC) 多元化“成瘾”,回港上市能解围吗?

眼下,国内餐饮市场的竞争已成红海,对于置身其中,想要坐稳第一巨头之位的百胜中国而言,面临的挑战将尤其严峻。

百胜中国又传出了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知情人士表示,百胜中国(NYSE: YUMC)以保密形式递交筹资规模或约20亿美元的香港上市申请。

尽管百胜中国回复“不予评论”,但“不否认就当默认”的市场显然已经热切地讨论起来。

餐饮巨头在港股向来是热门,早先上市的海底捞、九毛九表现就十分抢眼。目前,海底捞和九毛九的市盈率已落入70-110倍区间,百胜中国在美股上市的市盈率却仅在34倍左右。

而据中国烹饪协会近日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分析报告》显示,百胜中国排名超海底捞,居于榜首。

比海底捞实力更强?这一排行让人对百胜中国回港上市的表现,有了更大想象空间。

然而,笔者在百胜中国过往的财报中,却读出了一个多元化“成瘾”的餐饮集团。

“炸鸡舒适圈”是紧箍咒还是保命符?

百胜中国于2016年从百胜餐饮集团分拆出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目前,公司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小肥羊、黄记煌和COFFii&JOY等多个连锁餐厅品牌。

(来源:公司官网)

不过,在众多品牌布局背后, 百胜中国始终保持对肯德基的重度依赖,公司旗下第二大品牌—必胜客表现持续低迷,其他品牌存在感较低。

2017-2019年,百胜中国总营收分别为77.69亿美元、84.15亿美元、87.76亿美元。其中,肯德基营收分别为50.66亿美元、56.88亿美元、60.4亿美元;必胜客营收分别为20.93亿美元、21.11亿美元、20.54亿美元。

肯德基营收占公司总体营收的比重在上述期间内不断攀升,约上升了4个百分点,增长至68.82%;必胜客,营收增长趋势波动、低迷,占总营收的比重持续下滑,至2019年底已降至23.4%;其他所有品牌合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不足10%。

尤其是,在今年餐饮行业遭受疫情严重影响后,上述趋势进一步被放大。

2020年Q1,百胜中国营收17.5亿美元,同比下降24%;调整后净利润为6300万美元,同比下降68%。其中,肯德基一季度实现营收12.69亿美元,同比下降20%;必胜客一季度实现营收3.24亿美元,同比下降40%。

同时,该报告期内,肯德基营收占百胜中国总体营收的72.35%,必胜客仅贡献18.47%的业绩,其他所有品牌合计营收仅0.2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只有不足2%。

(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乔伊·沃特(Joey Wat)近期表示:卫生事件提高了业务的外卖比例,同时也继续看到了扩展机会。他们计划在未来数月中在四五线城市开设更多的必胜客和肯德基门店,以减少竞争压力,百胜中国计划今年开设850家门店。一季度新增门店179家,其中165家为肯德基。

回看前两年百盛的扩张速度,2018年,百胜中国年度新增店数创历史次高,全年新开餐厅819家,其中566家为肯德基;2019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共新开门店1006家,其中742家为肯德基。

显然,百胜中国近年愈发激进地扩张版图,最主要重心还是肯德基扩张。聚焦发展核心品牌不失为好的选择,但始终跳不出舒适圈,就很容易形成单一化业务依赖路径。当肯德基下沉门店接近饱和后,百胜中国又要去哪里找未来增量?

中餐转型“水土不服”

作为一家老牌餐饮巨头,百胜中国很了解业务单一性的弊病,以及多品牌组合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百胜中国也在持续发力其他餐饮领域,只是一直以来表现差强人意,收效甚微。

百盛中国曾一心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中餐品牌,几度深入布局。

2004年5月,百胜中国在上海的徐家汇开出了第一家中式快餐店——东方既白。

高起点却没带来高成长,由于定位模糊、菜品不够丰富,东方既白自首店开业以来的7年内,仅发展了30家加盟店,到2015年底,门店数量更是腰斩至15家,并在此后的财报中鲜少单独提及。

2009年至2012年,百胜集团先后以共计50多亿港元完成了对“中华火锅第一股”的收购。然而,由于管理团队之间的磨合与管控出现问题,小肥羊被收购后从风靡全国走向了频频关店,至今小肥羊的中国门店数已锐减三分之一,仅剩300多家。

2020年4月,百胜中国又以1.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黄记煌控股权。据公开资料显示,黄记煌成立于2004年,目前开设了640多家餐厅,拥有炖锅品牌“黄记煌”和快餐品牌“三分饱”。与此同时,百胜中国成立中餐事业部,将新收购的黄记煌,以及已有的小肥羊和东方既白划入了这个事业部。

(来源:黄记煌官网)

与收购前意气风发的小肥羊情况不同,黄记煌在百胜中国收购前,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据该公司早期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黄记煌单店每日焖锅销售量、每日销售额和翻台率均持续下滑,分别从93.1降至66.6,从1.6万元降至1.3万元,翻台率则从1.5下降到1.1。

营业表现持续下滑不只是黄记煌的问题,“三汁焖锅”这一细分市场近年仍在进一步萎缩。

除此之外,黄记煌还屡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黑历史”使其失去了不少信任口碑,进而也使其一度失意于中式餐饮市场竞争之中。

百胜中国此时收购赛道萎缩、口碑受损的黄记煌,所要面临的挑战比当年接手小肥羊更大,短时间内还看不到转机。

百胜中国的中餐市场之路依然前途未卜。

咖啡市场寻求突围

另外,最近几年,百胜中国还瞄上了国内咖啡市场这块“蛋糕”。

早前,百胜中国的咖啡业务版图主要包括两大品牌,针对大众消费的肯德基K咖啡和定位精品的独立咖啡店品牌COFFii&JOY。2019年,肯德基K咖啡售出了1.37亿杯咖啡,同比增长48%;成立时间不长的COFFii&JOY,至年底也已开设53家门店,并开始向咖啡需求更为集中的企业客户发力。

今年上半年,百胜中国又转向高端咖啡市场布局,与拥有百年历史、意大利最顶级的两大咖啡品牌之一的Lavazza成功“组队”。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Lavazza一直通过收购在全球范围加速扩张,先后纳入了玛氏饮品的咖啡业务、法国的Carte Noire与ESP、丹麦的Merrild、加拿大的Kicking Horse Coffee,以及澳大利亚的Blue Pod Coffee。截至目前,Lavazza在全球90多个国家均有业务,产品则涉及胶囊、咖啡豆、咖啡机等。

如今,Lavazza在中国已开到了上海、丽江、珠海等地,市场反响可观。尤其是其与百胜中国合作、位于上海的首家旗舰店,现已成为网红店铺,有相当一部分网友慕名前去“打卡”。

(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人均消费上,Lavazza约为52元,较百胜中国旗下COFFii&JOY 高出1倍左右,较肯德基K咖啡则高出2-3倍。以上来看,百胜中国渐渐形成金字塔状的咖啡产品群,即既有中高端,也有中低端。

结合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市场的增长、扩容及盈利空间巨大的现状看,与Lavazza合作,预期对百胜中国的未来盈利将产生一定帮助。不过,目前双方的具体合作模式以及未来战略规划等问题,暂时披露有限,更详细的信息还未公布,具体效应还待考察。

结语

看起来,在中餐领域多元化露出败相的百胜,在咖啡领域的多元化却慢慢有了起色。

只有契合企业基因的多元化才容易成功,百胜中国一路从传统美式快餐起家,骨子里带着薯条汉堡精准调味、机器加工的基因,相较于强调人间烟火气的中餐,强调机器冲泡、海外舶来的咖啡才是百胜中国的强项所在。

眼下,国内餐饮市场的竞争已成红海,对于置身其中,想要坐稳第一巨头之位的百胜中国而言,面临的挑战将尤其严峻。如何保有当前的江湖地位,同时丰富业务线寻找新的增长点,是摆在百胜中国眼前的难题。

进军中餐领域也好,加码咖啡市场也罢,都可以看到百胜中国极强的“求生欲”。但即使求增长心切,也不能慌不择路,走出自己的能力圈。

加入“格隆汇打新研究群”,

与打新大牛一起,

获取最全面、最深度打新资讯。

入群后即有机会获得

最新资讯/课程/报告/评级/资料等干货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客服微信,即可入群学习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