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会上行吗?

近期央行连续暂停OMO操作,MLF缩量续作,似乎透露出边际收紧的意图。

作者:明明 

来源: 明晰笔谈  

核心观点

近期央行连续暂停OMO操作,MLF缩量续作,似乎透露出边际收紧的意图。另一方面,政府债务发行放量、5月财政存款大概率有小幅增加。各方因素作用下,市场资金面边际上小幅收紧,隔夜DR回升至1%以上。MLF到期续作情况以及特别国债可能成为6月资金面和短端利率的主要扰动因素,我们认为后续短端利率难回前期低点。

近期央行OMO操作暂停、MLF缩量续作,6月两笔MLF到期,到期规模较前期明显加大。自3月底以来,央行已超过一个半月未通过逆回购实现资金投放;同时,最近几月新作MLF和TMLF较年初均有所缩量,市场对于资金面的担忧也有所增加。自然到期方面,6月有两笔MLF自然到期,到期规模达7400亿元,到期压力明显大于前几个月。

6月国债净融资额可能在1000亿元左右,地方债发行规模仍然较大,但预计发行压力相较5月有所放缓。去年在6月新发的50年国债今年挪到5月发行,6月仅计划新发一期7年期国债。但由于今年赤字率可能存在大幅提升,预计6月份国债净融资额将在1000亿元左右,高于去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可能仍然是靠前发行的思路,根据专项债预测和已发放额度的估计,预计6月地方债净发行额可能在5000亿元左右。

随复工复产推进,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降幅都有所收窄,缴税压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尽管如此,财政支出的扩张可能更大,财政存款可能趋于下随复工复产推进,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降幅都有所收窄,预计6月份缴税规模在1.7万亿元左右,缴税压力可能略大于4、5月份。后续随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推进,财政支出力度将持续增加,预计将带动财政存款减少约7000亿元。相比4月财政存款增加及5月大概率也会增加的情况,6月政府对于市场可能是净释放流动性的。

特别国债可能对流动性产生扰动,特别国债的发行量、发行节奏和央行的操作方式都需要关注。参考07年,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在个别月份放量,节奏的不确定可能对流动性形成短期的扰动。央行的操作方式也需要关注,如果提前降准予以对冲,那么流动性可能前松后紧;如果略微滞后于特别国债的发行,就可能会导致流动性偏紧。

结论:MLF到期和特别国债将是扰动6月资金面的主要变量,后续需关注MLF到期后的操作情况,短端利率可能难回前期低点。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和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压力不及5月,财政存款的变化也可能为流动性带来增量。相比之下,7400亿元规模的MLF到期是压力比较大的部分。乐观情形下,若央行采用降准置换,或者等量、超量续作,那么6月份资金利率就不会有明显提升,DR001可以保持在目前的1%附近,对应DR007可能在1.4%~1.5%左右,甚至出现小幅下行。中性预期下,央行操作可能相对谨慎,近期隔夜利率或将维持在1%偏上一些的位置运行。悲观假设下,如果6月份货币政策仍然没有中长期流动性投放,DR001中枢可能会回升到1.4%左右,DR007中枢回到1.8%~2.0%。


正文


近期央行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MLF缩量续作,似乎透露出边际收紧的意图。另一方面,国债、地方债发行放量,5月财政存款大概率有小幅增加。几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市场资金面边际上小幅收紧。从短端利率的表现来看,隔夜DR有所上行,重回1%以上,而DR007仍然保持平稳,说明当前资金面仍然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那么,6月资金面将如何变化呢?我们认为MLF到期续作的情况和特别国债可能成为资金面和短端利率的主要扰动因素,短端利率难回前期低点。


6月流动性怎么看?,MLF自然到期


近期央行OMO操作暂停、MLF缩量续作,6月两笔MLF到期,到期规模较3月至5月明显加大自3月底以来,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已超过一个半月未通过逆回购实现资金投放;同时,最近几月新作MLF和TMLF较年初均有所缩量,市场对于资金面的担忧也有所增加。自然到期方面,6月有两笔MLF自然到期。其中,6月6日到期5000亿元MLF,6月19日到期2400亿元MLF,到期规模和压力偏大,明显大于前几个月。(由于去年同期爆发了中小银行信用风险事件,OMO操作量非常大,所以站在去年6月初看到期压力大于今年6月也很正常。)


同业存单


往年6月同业存单到期压力虽然相对较大,但净融资多数为正。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虽然同业存单在6月份的到期量一般处于全年的中上水平,但发行量往往更高,大部分时候能够维持净增。2019年6月出现负增主要受到当时的中小银行信用事件影响。今年6月的同业存单到期量并未超过以往,按照经验大致判断,6月同业存单的到期压力可控。


政府债券发行


6月国债净融资额可能在1000亿元左右。从6月份国债发行计划来看,仅有6月3日新发一期7年期国债,对比去年的国债发行计划,去年在6月新发的50年国债今年挪到5月22日发行。去年6月国债净融资额910亿元,扣除这期50年期国债大约还剩500-600亿元。由于赤字率可能存在较大幅度的提升,今年6月的国债净融资额大概率高于去年,预计6月份国债净融资额在10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将明显低于5月,截至5月21日,5月的国债发行量已经超过当月到期量2700亿元左右。

地方债发行规模仍然较大,但预计6月发行压力相较5月有所放缓。根据我们对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的估计(3.5万亿元),考虑到之前下达的2.29万亿元地方债额度可能在5月前大致发完,剩下的专项债也是倾向于提早发放,因此我们预计6月地方债净发行额可能在5000亿元左右。


缴税压力


随复工复产推进,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降幅都有所收窄,缴税压力也将进一步提升。4月税收收入虽较去年同期下降17.3%,但降幅相比3月收窄15.0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同比增幅由3月的-2.1%转正至4.4%,拉动4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15%。假设6月份这个降幅继续收窄到5%左右(考虑5%左右的增值税翘尾因素消失以及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带来的税基增加),那么就对应1.7万亿元左右的缴税规模,预计将大于四、五月份。

后续随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财政存款预计将减少7000亿元左右。6月财政收入虽有可能回暖,但随着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相关的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推进,预计6月份财政支出力度将继续增加,且增加的更快。扣除我们预期的6月政府债券净发行额的增加,6月份的财政存款将可能减少7000亿元左右。相比于4月财政存款增加以及5月财政存款大概率增加的情况,6月政府对于市场可能是净释放流动性的。


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可能对流动性产生扰动。参考2007年特别国债发行的经验,当时的1.55万亿元分成8期发放,但重头戏是8月发行的07特别国债02(6000亿元)和12月发行的07特别国债07(7500亿元),其他各期大约只有300亿元左右的规模。从历史数据中也可以看到,在当年的8月和12月,政府债券的净融资额大幅跳升。因此,特别国债的发行节奏并不确定,可能对流动性形成短期的扰动。

特别国债的发行量、发行节奏和央行的操作方式都需要关注。首先是发行量,根据我们的预测今年特别国债的额度可能在5000-10000亿元,可能年内发完。如果特别国债的额度如我们所预期,那么短期内发完的压力不太大,但如果量比较大,可能就要有一部分延后到四季度,在各个月份的发行节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也影响到了发行节奏。央行的操作方式也需要关注,如果以提前降准的方式,那么流动性可能前松后紧;如果央行操作略微滞后于特别国债的发行,就可能会导致流动性偏紧。在两会之前,这些因素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结论


MLF到期和特别国债将是扰动6月资金面的主要变量。从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来看:1、MLF到期是压力最大的部分,规模在7400亿元;2、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仍大,但预计压力不及5月;3、缴税压力略大于四、五月份,相比之下财政支出力度可能增加的更快,财政存款的减少可能为流动性带来增量;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也不及5月份。因此,MLF到期和续作和特别国债的发行将是6月资金面的核心扰动因素。

关注MLF到期后的操作情况,短端利率难回前期低点。不考虑特别国债的情况下,如果央行对6月到期的MLF等额或超额续作,甚至在乐观的预期下可能采用降准置换的方式,那么6月份资金利率就不会有明显提升,DR001可以保持在目前的1%附近,对应DR007可能在1.4%~1.5%左右,甚至出现小幅下行。但若央行操作相对谨慎,缩量续作MLF,或者受到特别国债发行的扰动,资金利率可能进一步上行。从中短期看,经济的回暖不会一蹴而就,年内经济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大概率缓慢修复,货币政策即便不如一季度那样宽松,也会处于偏松的状态。中性预期下,我们认为近期隔夜利率会维持在1%偏上一些的位置运行。悲观假设下,如果6月份货币政策仍然没有中长期流动性投放,DR001中枢可能会回升到1.4%左右,DR007中枢回到1.8%~2.0%(对标3月上旬和中旬,OMO降息、超储利率下调、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之前)。


市场回顾


利率债

资金面市场回顾

2020年5月21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大体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个月分别变动了-11.67bps、1.24bps、-2.82bps、-5.42bps和-2.68bps至1.09%、1.42%、1.29%、1.30%和1.43%。国债到期收益率大体上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2.00bps、4.26bps、2.98bps、-0.50bps至2.00%、4.26%、2.98%、-0.50%。上证综指下跌0.55%至2867.92,深证成指下跌0.94%至10845.40,创业板指下跌0.88%至2099.43。

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20年5月21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流动性动态监测

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20年5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14,718.3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7,346.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2,404.3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回顾

5月21日转债市场,平价指数收于85.40点,下跌1.97%,转债指数收于112.33点,下跌0.26%。253支上市可交易转债(辉丰转债除外),除国轩转债停盘,奥佳转债、众信转债、维尔转债和洪涛转债横盘外,111支上涨,137支下跌。其中,广电转债(21.29%)、九洲转债(8.00%)和新莱转债(6.86%)领涨,石英转债(-5.04%)、精测转债(-4.64%)和新天转债(-4.62%)领跌。251支可转债正股(*ST辉丰除外),除国轩高科停盘,迪森股份、上海电气和厦门国贸横盘外,77支上涨,170支下跌。其中湖北广电(10.10%)、广电网络(10.08%)和九洲电气(10.06%)领涨,至纯科技(-7.22%)、新泉股份(-6.65%)和石英股份(-6.45%)领跌。

可转债市场周观点

近一周以来转债市场遭遇了较大的挑战,总体表现较差。一方面正股市场表现疲软,转债相关行业并不属于近期市场表现较好的板块,另一方面,转债溢价率也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压缩,股性估值再次回归到20%阈值以内。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周绝对价格较低的标的变现明显弱于高价标的,我们用绝对价格105/110/115元三档阈值来区分高价与低价个券(同时控制规模),均发现低价标的的表现更差。低价标的作为债性个券的代表,其短期承压可能与近期的无风险利率回升有关。但从本源来讲,如此明显的回撤与投资者情绪关联可能更大。除去市场利率,低价标的估值的支撑主要来自波动率的预期以及条款博弈,其中波动率占据主要位置。而近期转债市场炒作已经明显降温,同时风险资产上行压力明显,投资者情绪开始退坡,成为此次低价券调整的导火索。资金流出可能并非低价标的回撤的主因,转债市场4月惊喜过后获利了结应该主要存在于高价标的之中而非低价标的。

从策略上,我们一直以来并不推崇低价策略,单纯的博弈波动难以把握,也不是转债市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长远看正股表现才是转债盈利的核心源头,把握好正股与转债的效率区别是转债市场超额收益的重点。特别的是多数低价标的溢价率水平同样高企,我们一直强调转债策略要看重效率,估值太高是效率不足的典型。总而言之低价券策略更适合短期博弈,而非长期价值。

从低价券的调整衍生到近期转债市场的策略,在惊喜与效率两大关键词的框架下,总体思路上我们建议投资者更关注市场的价值因子而非博弈策略。短期市场情绪偏弱,但是随着市场的回落,也拉开了诸多标的未来获利的空间,策略层面可以随着价格回落在价值标的中间更有可为。

总体结构上依旧从顺周期与逆周期的两大视角着手。顺周期板块正处于收获的时间段,逆周期板块则正是参与的机会窗口。顺周期中建议以优质消费白马为底仓,更关注硬科技相关的方向,逆周期思路下我们仍旧关注需求侧中估值较低的基建方向,潜在供给扰动的上游周期方向,以及疫情冲击较重的服务领域。

高弹性组合建议重点关注东财转2、裕同转债、聚飞转债、福特转债、乐普转债、博特转债、希望转债、顾家转债、中天转债、至纯转债。

稳健弹性组合建议关注顺丰转债、海大转债、天铁转债、新泉转债、博威转债、深南转债、高能转债、利德转债、仙鹤转债、索发转债。

股票市场

转债市场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