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板块再次整体走强,相关概念股超7股涨停

5月19日,光刻胶板块午后整体持续走强。其中,华特气体、芯源微、蓝英装备、雅克科技、容大感光、晶瑞股份、飞凯材料强势涨停,捷捷微电、南大光电、光华科技等5股大涨7%以上,强力新材、永太科技等多股跟涨。来源:同花顺日前,有媒体称,特朗普政府

5月19日,光刻胶板块午后整体持续走强。其中,华特气体、芯源微、蓝英装备、雅克科技、容大感光、晶瑞股份、飞凯材料强势涨停,捷捷微电、南大光电、光华科技等5股大涨7%以上,强力新材、永太科技等多股跟涨。

image.png来源:同花顺

日前,有媒体称,特朗普政府正酝酿出台针对华为公司的进一步打压措施,特别是修改“外国直接产品”再出口规则,意在限制台积电等重要供应商继续向华为供应芯片,对华为“卡脖子”。而光刻,作为芯片制造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芯片生产流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步骤,且光刻技术水平决定了芯片的制程。

同时,光刻胶在半导体制造中是支撑产业链的关键材料,且在国际博弈中,光刻胶是我国半导体产业最大软肋之一。可想而知,光刻胶的发展对中国的半导体和芯片行业的重要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2-2018年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市场销售规模由2158亿元迅速增长至6531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0.27%,远超全球其他地区,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大陆转移。

截至2018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2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3%。其中,中国半导体光刻胶规模占全球比重最大,达到32%。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预测,2019-2023年,中国LCD光刻胶市场规模将从40亿元增至69亿元,国产化率也有望从5%快速提升至40%。

另外,受今日A股半导体板块的强势走强刺激,光刻胶板块下午的整体上升。其中,容大感光实现二连板,报收77.58元,换手率近40%,成交额16.7亿元,最新总市值93亿元。

image.png来源:Wind

在A股中有以下公司在光刻胶业务进行深度布局及其目前发展情况:

容大感光:主营的光刻胶产品主要包括紫外线正胶、紫外线负胶两大类产品以及稀释剂、显影液、剥离液等配套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及集成电路等领域。业绩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0.94亿元,归母净利0.0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8%、16%。

上海新阳:自2016年底立项开发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目前在集成电路制造用ArF干法、KrF厚膜胶、i线等高端光刻胶领域已有重大突破。业绩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下降6%;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增长59%,营收下降系受新冠疫情影响,涂料业务营业收入下降较多。而净利润大幅增长系公司集成电路制造用关键工艺化学材料业务增长幅度较大。

南大光电:自2015年,公司入股北京科华,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展193nm光刻胶的研究与产品开发。目前,此项目已获得国家02专项“193nm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和“ArF光刻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的正式立项。业绩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9亿元,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124%。

晶瑞股份:主导产品光刻胶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锂电池、LED、平板显示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等行业。同时,公司紫外负型光刻胶和宽谱正胶及部分g线等高端产品已规模供应市场数十年。业绩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1亿元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26%。营收与净利双下降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复工时间延迟,由于部分客户复工延缓,下游需求萎缩和物流受阻等原因。

强力新材:主要为光刻胶厂商提供光引发剂、光刻胶树脂等产品。公司为全球PCB光刻胶的主要材料供应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业绩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78亿元,同比下降3%;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1%。

雅克科技:对光刻胶的布局主要通过外延并购实现,2020年2月26日公司公告以58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收购LG化学彩色光刻胶相关资产。而LG化学彩色光刻胶在2018年全球市占率约14%。此外,公司还持股日韩合资科特美布局TFT正胶,实现了面板光刻胶领域的协同布局。

此外,东兴证券研报显示,目前半导体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5%。随着国内晶圆厂产能扩大以及国家大基金二期的扶持,光刻胶国产化进程提速并迎发展契机。

中信建投指出,半导体产业正在向中国大陆转移,推动光刻胶在内的半导体材料行业增长,为我国正在起步的高端光刻胶行业带来机遇。光刻胶是目前半导体领域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上游材料,因为其核心技术很难短时间内掌握,光刻胶企业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研发积累基础。国内光刻胶龙头公司业务多样,光刻胶方向布局多年,已切入中高端光刻胶研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