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京东,终于迎来第二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年半以前,陷入人生低谷的刘强东低调回归京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一年半以前,陷入人生低谷的刘强东低调回归京东。彼时的京东,股价跌至19美元,这是京东的至暗时刻,因为在四年前的5月,京东在纳斯达克IPO时的发行价就是19美元,低迷的市场情绪对于京东的管理层显然会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

不在质疑中重生,就在质疑中死去!

无论人们怎样看待刘强东,至少在事业中,他是个了不起的男人。

刘强东是京东的灵魂。当整个电商行业进入到一个巨大的转型期时,京东既要保住核心业务的增势,更要打开创新业务的空间,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的战略、组织甚至文化的顶层设计。

此时,刘强东必须要从日常纷杂的经营事务中抽身出来。

于是我们看到,京东进行了大刀阔斧变革,把决断权交给前线能够听到炮火的管理者,让合适的年轻人顶上来,重塑企业文化,专注于企业事务。

东哥归位,京东无忧!

一年半的时间,京东股价从19美元一路攀升至50美元,市值突破730亿美元,涨幅163%。

5月15日,京东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整体表现相当亮眼。接下来我分别从业绩、用户及技术层面来拆解京东的一季报。

一、业绩拆解,经营收入同比大涨90%

一季度,京东净收入为1462亿元人民币(约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约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3亿元人民币。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京东去年一季度73亿元的净利润中,包含投资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一次性收益69亿元,所以净利润较高。

实际上,我认为投资者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京东的经营收入。经营收入是用营收减去商品和服务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后的净收入,这项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说明企业经营状态是否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今年一季度,京东的经营收入为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

经营收入的同比大幅增长,除了得益于总营收的持续良性增长外,也得益于公司精益化管理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各项费用节省。营收同比增长20.7%,虽然物流成本因为外部收入大幅增长导致成本同比提升29%,但是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速分别为5.8%、13.4%和7%。

成本费用增长明显低于营收增长,说明京东内部正在不断优化。了解京东的投资者都知道,过去几年,在刘强东对公司管理有所放松的时期,京东内部成本费用提升相当令人担忧,但是在刘强东回归后,这种局面完全被扭转,京东内部的企业管理,京东的企业文化都更加健康。

从另一个方面也能说明京东的管理是卓有成效的。根据电话会议上京东管理层的叙述,一季度京东所有的核心业务部门全部超额完成KPI,在新冠疫情下能做到这一点是相当难得的,这种管理才能是刘强东这类的企业家独有的天赋。就像我开头所说的,无论你对其他方面怎么看,对于刘强东在企业管理和事业上,必须承认他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世界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

物流成本,也就是履约费用,一季度同比增长29%,达到104亿元,履约费用率为7.1%,去年同期为6.7%。这里要强调一下,履约费用率的增长并不是因为物流效率下降了,而是因为订单数量大幅增长,快消日用品等低客单价的必需品消费爆发,订单量暴涨,所以导致履约费用轻微上涨,但这种情况在今年其他几个季度会有所好转,长期看履约费用率还是会逐渐下降的。

具体来看营收细节。

一季度京东总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商品销售收入1301亿元,同比增长20%;净服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30%。

商品销售收入1301亿元。

其中电子和家电产品销售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0%,而同期中国的整体电子和家电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1%,也就是说京东相比同行业增速快30个百分点。

我们知道,3C品类是京东最核心最基础的品类,通过一季度数据能看出京东在这个品类上的竞争优势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说微信和QQ代表着腾讯的基本盘,那么家电和3C品类代表着京东零售的基本盘,这一点对于投资人正确、深入、透彻地理解京东是至关重要的。

日用品销售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38.5%。由于疫情,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人们更多地留在家里,更少地到外面旅游和吃饭,所以人们对线上购买生活必需品和生鲜产品的需求快速提升,京东超市作为全品类线上超市,同时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京东物流依然高效运转,所以用户参与度加速攀升,消费者对京东品牌认知的持续提升。

此外,京东健康平台的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100%,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速达到65%,超过国内最大的线下药店收入。

净服务收入161亿元。

其中第三方平台佣金收入和广告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7%。佣金收入和广告收入在一季度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中小商家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商家都无法正常经营。不过在二季度京东此项收入将会出现大幅反弹,一是因为中小商家在三、四月份的经营活动出现了明显反弹,二是因为“618”期间,京东的流量将会大幅提升,广告收入毫无疑问也将随之增长。

而且,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表现不佳,销量同比下跌20%,大量5G新机的发布延期至四、五月份,而且大部分手机的发布会将改在线上举行,这对京东来说是绝佳的机会。京东是国内第一大3C产品线上销售平台,大量新型手机将会选择在京东平台上举办发布会来为“618”活动预热,京东应该不会错过如此良机,相应的,广告收入也必将大幅提升。

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53.4%,主要由于京东物流的外部需求增长强劲。在疫情期间,京东物流依然保持了高效运转,同时在很多地区,京东物流是唯一正常经营的物流公司,这为京东物流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京东物流的品牌形象和客户认知提升明显。

今年二季度京东的业绩预测为,收入介于1800亿元和1950亿元之间,与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速在20%至30%之间。

二、用户拆解,用户加速增长凸显平台优势

一季度京东给投资者最大的惊喜是用户数的增长,根据财报,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较去年同期的3.105亿增长24.8%至3.874亿,2019年四季度这项指标的增速是18.6%。2020年3月,京东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6%,2019年四季度这项指标的增速是41%。

得益于自营模式和强大物流体系,京东在本次疫情期间获得了更多用户的青睐。不仅下沉市场用户成为京东的忠实用户,同时很多老用户也再次选择京东作为首选电商购物平台,这让京东的活跃买家和访问用户的增速都实现了加速,说明用户对京东的信心和认可度都通过这次疫情大幅提升。

根据京东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的叙述,去年京东成立特殊的部门来专门负责用户增长,这个部门的重点是优化用户的算法、数据库和资产,以便对新用户进行更精确的操作和转换,京喜平台和主站点的算法优化是京东获得用户增长的双轮驱动战略。

从今年一季度的结果看,这个战略非常有效。针对下沉市场,京东除了主站点优化之外,京喜也将是京东向下沉市场进攻的主要手段,在1月份为期17天的京喜年货节中,京喜累计销售超过10亿件商品,虽然在疫情期间京喜的增长稍有放缓,但是随着疫情的好转,京喜的增长在4月份已经重回正轨。

疫情期间,京东获得的用户增长能否留存下来呢?我个人认为没有问题,目前来看,当新冠疫情导致大量用户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时,对电商平台来说,最大的考验是供应链,因为有大量的中小工场未能顺利复工,但是供应链管理却是京东的长项,过去十几年间,京东投入巨大资源构筑了以自建物流为基础的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体系,在今年初,京东确立的最新战略定位就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京东作为中国第一自营电商最擅长的能力。

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在短时间内调集物资、按时发货,不但可以缓解用户焦虑,也能提升平台的用户好感度和忠诚度。极端的市场环境是最能培养用户忠诚度的时候,能让用户按时收到货,就有机会继续提高用户的复购率。而在疫情期间,全国数亿用户对京东的好感度无疑是大大增加的。

在2月份疫情最为严重的期间,京东面向平台数十万商家推出了多项补贴支持措施,涵盖费用减免、金融和物流支持、流量支持、技术支持等,还特别针对湖北商家,重点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

为了能保证上游供应商的顺利供应,京东为上游厂商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帮助,提前付给他们定金和货款,我对这一点是非常欣赏的。因为我最喜欢的线下连锁零售商是美国的好市多,这家市值过千亿美元的仓储零售巨头就经常提前为供应商支付定金和货款,正因为如此好市多的供应链管理是最值得学习的,很多投资者甚至认为好市多的供应链管理是全球零售商里最强的,远超沃尔玛。正因为如此,好市多的商品在价格上永远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即使是沃尔玛也甘居下风。

为了与品牌商、中小商家等合作伙伴共同面对经营困难,尤其是短期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京东在疫情期间不仅主动、大幅缩短了向供应商的结款周期,还向供应商提前预付了大量的预付货款,公司一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也较去年同期缩短了5.7天。

京东的做法和好市多颇为相似,这是一种共赢的心态和战略,我们能从这个细节看到京东这家公司的“精气神”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善,进步明显!

实际上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很多人已经有明显的感受,现在人们已经打消了2018年那时对京东的质疑,取而代之的是京东物流给力,京东让人放心!

三、技术拆解,技术驱动的京东潜力巨大

全球电商龙头老大亚马逊,当前的市值已经高达12000亿美元,而亚马逊能达到如此的高度,凭借的绝对不仅仅是在全球电商行业的优势地位,除了电商之外还有技术,无论是红得发紫的云计算AWS业务,还是代表未来的智能语音ALEXA系统,都是技术驱动的伟大成果。

而京东,也正在成为一家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公司,像亚马逊一样,京东也以电商为根本,同时又在电商业务作为核心的基础上向外扩展,就像亚马逊的AWS和ALEXA一样,京东物流、京东智能云都是潜力巨大的业务,而对于这两大业务,京东都是以技术为驱动力。

如果说京东早期能够从电商行业脱颖而出一路成长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依靠的是自建物流的战略优势,那么,刘强东为京东定下的第二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就是像当年投资物流一样来投资技术,技术将推动整个京东集团未来十年的战略发展。

过去几年,京东在技术方面投入巨大,2015年京东研发费用只有29亿元,到2019年研发费用已经高达1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50%。从这个数字就能看出刘强东推动京东技术转型的决心,实话实说,这一点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现在看,京东的投资效果已经开始逐步显现。疫情期间,京东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物流、金融、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综合能力的公司。

5月8日,京东发布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京东新动能计划,在整合技术能力为基础设施的关键战略上,选择了企业客户的服务前台京东企业业务,来与京东智联云联手落地。

在本期财报中,京东又宣布旗下子公司京东工业品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目前,京东工业品投后估值已超20亿美元,有望成为京东集团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后孵化出的第四只“独角兽”。

无论是京东工业品、京东物流还是京东智能云,都是需要同B端客户展开密切合作的,这也预示着京东在保持C端的强大竞争力之后,将开始发力B端市场,而京东的信心,则来自于其强大技术实力积累和多年的B端供应链客户经验。

未来十年,京东将围绕“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这一核心战略快速发展,同时多领域布局、长期积累的成果也将逐渐显现。

总结:京东迎来第二春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刘强东收心归位,京东转危为安,没有刘强东的京东就如同没有贝索斯的亚马逊,是没有灵魂的。

京东的交易额、用户数、买家数和营收全都实现了健康、快速的增长,并且在下沉市场也收获颇丰,这打消了一些人认为京东无法从下城市场的增长中受益的质疑。而在这场疫情之中,京东的物流和自营模式更是脱颖而出,逆市实现20%的营收增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被资本市场充分认可,股价也一路攀升。

近期有市场传闻,京东即将二次上市,登陆港股市场。敢于在全球金融市场颇为动荡的时期二次上市,说明京东的管理层对公司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充满信心。一季度的财报就是一个出色的开端,二季度京东将全力以赴主攻“6.18”购物节,毕竟“6.18”是京东的主场。

之后,将是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先后登台亮相,预计最早今年下半年最晚明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就将登陆港股市场,2018年京东物流曾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25亿美元,估值135亿美元,市场预计京东物流IPO时估值将在250至300亿美元之间。京东物流的IPO,将预示着京东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浴火重生的京东,终于迎来第二个春天。

                                                                                                                        作者:qwer惠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