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存量时代,中国经济将现“四大分化”

为应对冲击,中国应重点发挥财政政策,基建与新基建并行。

来源:新浪财经

5月16日,光大理财召开首场线上策略发布会,聚焦后疫情时代的财富管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线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走势将在震荡中下行,为应对冲击,中国应重点发挥财政政策,基建与新基建并行。

他同时认为,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在全球总量的占比将继续提升,在中国配置资产将是明智选择,但中国经济进入存量时代,机遇将是结构性和区域性的。


疫情加速全球经济衰步伐,贫富差距问题需引起重视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和产业链恢复如常仍尚待时日。

“中国在新冠疫情的防控上为全球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欧美疫情仍在持续发酵。”李迅雷说,现在核心问题在美国,如果美国的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全球防疫形势就会有所好转。

但他同时认为,即便没有疫情,全球经济也出现了衰退迹象。2019年,美国GDP增速降到2.3%,欧盟降到1.4%,日本稳定在0.7%,印度降到5.3%。加上全球贸易摩擦,使得全球各类的要素成本进一步的上升,疫情则进一步加速全球经济衰退的趋势。

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发达经济体纷纷采取降息举措,欧盟和日本疫情前已处在负利率阶段,疫情之后,美国甚至采取了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以便应对流动性危机。

李迅雷认为,从目前来看,流动性危机虽然得以解决,但治标不治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内在矛盾依然没有解决。在经济过热导致出现资产泡沫时,降低处在高位的利率是有空间的,但疫情之前利率已经处在低位,没有多少降低的空间。

从财政政策上看,增加财政支出会提高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率,对美国的未来发展空间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前十年美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低利率的加杠杆产生的,企业通过低利率举债回购自身股票,一旦消费下行、股价下跌,回购模式将难以持续,高杠杆的信用风险将会爆发。

李迅雷分析称,全球增长乏力、利率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固化、阶层固化和贫富差距加大,过大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成本制约了经济发展。如果贫富差距的问题不解决,经济下行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是美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

针对近两年的经济增速,IMF认为,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如果疫情下半年受控,明年全球增速将大幅反弹至5.8%。但李迅雷认为,IMF的预测偏乐观,疫情反复,或长期与人类同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毕竟疫苗和特效药的推出并不容易。“疫情使得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都受到了阻碍,逆全球化加上贸易战,使得全球经济的衰退步伐会进一步的加快。”


存量时代,中国经济将“四大分化”


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也适时降息降准,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多之后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引起因此舆论关注。李迅雷认为,中国CPI增速不断下行,4月份是3.3%,预计5月会降到2.7%,下半年不排除会有负增长。水往高处流,货币宽松可能会带来资产价格上涨,但不会带来明显的通胀压力。

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已由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存量特征会越来越明显,这一主要表现为四大分化:

第一大分化是人口和区域分化。发达地区将越来越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经济份额进一步下降。从2019年各省市的人口净流入、净流出情况来看,浙江净流入84万,广东净流入82万,人口仍是往长三角、珠三角流入。同时,人口流动性不断放缓,疫情进一步加速了放缓的进程。2011年之前,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升1.4%,2019年降到1%,这说明中国城镇化进程已经处于后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宣告结束。

第二大分化是居民收入的分化。2016-2019年,中国占人口比例20%的高收入阶层收入增加了29%,而中等收入居民收入增加了19%,相差10%。中国高端消费群体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迅猛,因此奢侈品、高端消费品、品牌类消费品的销量提升仍然较快。但是由于收入结构的扭曲,使得总体消费增速出现了下行,今后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收入差距偏大的问题。

第三大分化是产业的分化。新经济高增长,传统产业低增长。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了18.7%,相比之下房地产只增长了3%,建筑业只增加了5.6%,新经济对GDP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另外,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分化还在不断进行当中。

第四大分化是企业的分化,头部企业和非头部企业的分化。比如家电行业已经出现了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巨头,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头部现象。今后来看,这种分化还会延续,头部企业的盈利增速还是有望上升,市场份额也会不断提升。


应对冲击,重点在财政政策


李迅雷认为,应对当下经济下行和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中国应在财政、货币政策和改革上有所作为。仅从今年来看,重点是看财政政策。

“任何政策的举措都是有成本的。初步判断,要新增6-8万亿的财政支出才能实现GDP增速达5.7%,GDP中性预测增速在3%左右,所对应的新增财政支出不到4万亿。”李迅雷说,财政支出主要是基建和新基建,新基建对GDP贡献有限,但对推动经济转型、补足短板上非常有效。

货币政策上,李迅雷认为,相比于美日欧,中国的利率水平并不算低,货币政策仍空间。未来,央行回购利率有望降到2.65%以下,一年期MLF利率也有望降到2.65%以下。另外,降准也会继续释放流动性。

在改革举措方面,李迅雷认为,主要是协调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债务水平是偏低,地方政府是偏高,所以中央政府要加杠杆,地方政府要去杠杆;企业层面,国企要让利,民企要降低融资成本,减税降费,给民企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居民部门来讲,首先要稳杠杆,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国企给民企让利,银行给实体让利,中央给地方让利,富人给穷人让利,这就是我们改革应该围绕的目标。”

李迅雷表示,中国目前应对全球经济负增长和疫情的举措要强于西方主要经济体。拉长周期来看,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总量将在全球经济下行中超过美国,投资中国,是国内投资者,乃至海外投资者的明智选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