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2039.HK/000039.SZ)旗下中集车辆拟回A上市,注册制红利激发“双创”企业发展活力

中集集团或长期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政策支持

近日,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相继发布了多个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并就此公开征求意见,创业板推行注册制的大幕由此正式拉开。

5月6日收市晚间,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中集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所控股的海外上市平台中集车辆(香港上市代码01839)拟于深交所创业板申请上市,在香港市场发行H股的中集车辆,以这种方式回归A股进而将实现A+H两地上市,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据悉,除了中集车辆以外,中集集团在香港市场的另外两间控股上市公司还包括了中集天达(H)、中集安瑞科(H),它们均有机会效仿中集车辆的回归A股之路,不排除中集未来谋求旗下控股子公司以A+H架构实现回归的可能性。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5月7日,中集集团AH股分别报收涨幅为1.08%和4.06%,最新总市值约244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集集团或长期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政策支持。

据媒体报道,在2019年8月28日举行的中集集团2019年的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高管回复投资者是否分拆上市子公司到科创板时曾经表示,中集会密切关注资本市场改革方向,重视深化改革机会,会利用好资本市场机遇积极参与。其后亦透露,中集旗下已有多家“双创”企业,未来会视情况积极争取上市。目前,中集旗下这些正在培育或快速发展的“双创”企业,未来仍会瞄准创业板或科创板申请上市的机会。

作为高端自动化方向的双创企业代表,前海瑞集科技集中体现了集团的智能制造能力

众所周知,龙腾计划、梦六项目、灯塔工厂及超级麦哲伦计划可以说是中集集团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化制造转型路上的一些经典“样本”,正是因为这些战略计划的落地和持续推进,使得中集集团能够在多个行业的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也因此使其成为了中国工业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先行者和代言人,而作为中集集团旗下业务板块的智能化升级及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战略实施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前海瑞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前海瑞集”)功不可没。

成立于2016年底的前海瑞集是集装箱板块下属的创新企业,主营业务是工业机器人集成,定位为离散制造企业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解决方案设计、集成以及配套服务。该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科创板所鼓励的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方向。

前海瑞集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集装箱装备技术研究院,前期以服务集团内部客户为切入点,在帮助兄弟企业完成智能化升级的同时壮大了自己,目前其正积极拓展中集集团以外的业务,减少对集团的依赖性,业务发展也因此进入了良性循环和快速提升的新阶段,2020年外部业务占比或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据了解,前海瑞集自成立后便驶入了发展的高速道,至今仍维持每年营收增长翻一番的记录。而公司在此领域开展业务并取得快速发展的核心优势主要是来自于强大的内生性增长力,首先源自其整合能力加上对工业制造生产流程的理解;其次受益于中集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最后中集内部有足够大的应用场景支撑前海瑞集不断进行尝试和优化产品,并获得有价值数据的反馈。尤其是中集近年来推行龙腾计划、梦六计划等升级行动的背景下,前海瑞集正好抓住了机会。

目前,该公司所取得的主要研发和转化成果有:集装箱前墙板激光在线扫描机器人焊接智能装备、集装箱底架多台机器人扫描焊接系统;车辆前厢激光扫描机器人焊接系统等智能焊接系统等智能焊接系统,并形成标准化产品应用了多个集装箱与车辆工厂;集装箱底架底漆、黑漆、前墙、后框多台机器人智能喷涂系统,形成成熟的应用能力,并应用于多个相关工厂企业。另外,公司服务的知名外部客户包括了东风专用车、中远海集团、富华集团、智昌集团等。

冷链物流的创新业务:中集冷云独领风骚,模块化冷链试水

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市场规模在今年将达4700亿元,到2023年达到5200亿元,而冷链物流基础建设市场每年新增约200-300亿元,随着新零售的爆发、新鲜冷链、预冷、终端配送的兴起,相关市场规模还将逐年增加。目前,中集集团已在冷链物流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布局,“双创”企业成为了突击的尖兵。

中集冷云(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冷云”),是中集集团旗下一家致立于医药冷链智能控温运输解决方案服务商。其在全国35个省会及枢纽城市均建有分公司,配送范围辐射全国1000多个城市。公司按照GSP相关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石家庄、武汉等20余个枢纽城市建有专业冷库,使用空间达25000多立方米。2018年底,公司客户数量超过1000家,营业收入达亿元以上。

在中集冷云总经理程绍海看来,医药冷链行业的门槛极高,“生鲜冷链是消费者体验主导的市场,只看最后一公里的结果,前面多少公里怎么运过来的,是不可追溯的。医药冷链却是生产企业主导的冷链市场,做不好就会出大问题,所以必须保证冷链合规合法。快递物流巨头三通一达、德邦物流为什么不碰医药冷链?本质上就是因为门槛高。”

但当前医药冷链市场的竞争者却非常多,“因为冷链布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加上很多传统物流公司还在这个市场里生存,但他们不改变的话,一定会被大浪潮冲走。”

中集冷云在医药冷链市场的占有率和增长性都比较高,“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在全国29个省会城市布局了24座专业化冷库,投放了5万个冷藏箱,投放量占全市场70%以上。全国增长最快的医药冷链供应商就是我们了,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了30%,全国实现正增长的企业,包括我们在内也只有两家。”

程绍海认为,中国医药冷链市场大概有1000亿的市场空间,“中国医药冷链起步比较晚,现在渗透率还比较低,规模还不到400亿。肿瘤药、生长激素、疫苗还有这次疫情用的诊断试剂对温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的客户目前大都处在这些市场。其实你留心观察的话会发现,80%、90%的药品包装上都会写储存温度,这些药品实际上都需要温控运输,其他发达国家都是按照温度要求来做的。”

“2016年是中国医药冷链发展的元年,当时山东疫苗事件爆发,一家经销商5.7亿元货值的疫苗运输都处于失控状态,刑事拘留、判刑数百人,从那之后医药冷链开始受到重视。”尽管行业增长的拐点早已出现,但因为医药冷链需要重资产的投入,增长并不非常抢眼,“我们从2016年9月成立,直到今年4月才开始盈利,其实是因为不希望太快盈利,因为通过缩减对未来的投入就可以快速盈利,但产业的发展窗口从来都是不等人的。”

程绍海将中集冷云的优势总结为“三网”商业模式:产网、地网和天网,也就是产业链网络、全国网点布局和信息化网络。

“医药冷链归纳成四个字就是温度加物流,产网解决温度的问题,地网解决物流的问题。先说产网,中集冷云在设备生产研发上是全国领先的,冷链运输中的外部保温箱体、内部控温箱面材料、检测温度的温度仪,我们都能自主研发和生产。第二就是地网,包括网点以及其中的配套服务、管理、信息化操作。

“近几年,医药行业不断有新的法规出台,对药品运输提出了精准控温的要求,这就需要药品运输具有可追溯性,‘天网’的信息化布局就是为了达成这种可追溯性。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围绕医药冷链的温度监控的硬件和软件信息平台,形成药品温控的可追溯体系,我们建成了专用的医药冷链区块链,运输过程中的药品温度直接上链,上游客户可以及时查看。”

“我们80%的客户都是温控敏感型的,不计代价一定要做好温控,成本无所谓,他们是这个市场里最优质的客户。但大部分客户不是这样,温控做到合格、成本越低越好,这就需要规模效应降低我们的成本,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目标主要是扩大规模、抢占市场。”

“我们与国药集团合作,帮他们降低了30%的运输费和95%的产品不合格率,他们对合作的评价一直非常高。另一个客户是某类儿童用药的终端直销商,也是比较关注品质,还要有网络能够配送到全国的终端,他们甚至会在包装上写,‘我们的冷链是由中集冷云来做的’。”

在高进入壁垒业已形成的医药冷链行业,以技术驱动的中集冷云无疑已经取得了先机,其所走的路线就是“隐形冠军”之路,这样快速成长的“双创”企业无疑是不容小觑的。

另外,中集集团在模块化冷链物流装备方面也捕捉到快速成长机会,目前已经推出多功能模块化组合移动冷库,从冷链设施解决方案到装备配置,到遍及全国到生命周期服务。对比传统的冷库,模块化组合冷库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具有的可拆卸、可移动、可重复使用、可变更功能和规模、品质稳定、可嫁接金融产品、可租可售等诸多优点,目前仍在持续扩展新的应用场景,并在典型行业树立标杆项目。

(数据来源:wind)

归根结底,中集集团旗下众多的“双创”企业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既离不开技术突破和技术领先所带来的业务转化和模式创新,也离不开中集对研发的重视和持续投入,据历年财报数据所示,中集集团的研发支出呈现出持续增长和稳步提升的趋势。

截止至2019年底,集团的研发支出约14.87亿元人民币,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长速度约为38.2%,这将支撑旗下众多“双创”企业的潜力在未来3-5年陆续进入释放期,其后或将延续中集“重点发展优势的、国家有短板、未来增长可期的领域”的思路及前瞻性战略布局,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趋势及推动市场化、国际化,全面实施注册制的进程中,继续把握重大的拐点机遇,借力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激活“创业创新”(双创)企业的持续成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