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晶转债如期暴跌30%,游资在瑟瑟发抖!

泰晶转债如期暴跌30%!

当可转债割起韭菜,连游资都在瑟瑟发抖!

泰晶科技(603738.SH)昨日盘后突然宣布将强制赎回发行的泰晶转债,直接给了里面的炒作资金一记“暴击”。

泰晶转债因强赎暴跌30%

据披露,公司股票在3月30日至5月6日期间,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不低于“泰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即23.27元/股),已触发“泰晶转债”的赎回条款。

在赎回登记日收市前,“泰晶转债”持有人可选择在债券市场继续交易,或者以转股价格17.90元/股转为公司股份。赎回登记日收市后,未实施转股的“泰晶转债”将全部冻结,停止交易和转股,被强制赎回。此次赎回完成后,“泰晶转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数据则显示,泰晶转债前期遭到资金的暴力炒作,价格从100元最高达到了420元。5月6日该转债上涨近3%,收盘价格是364.94元,按134.75元的转股价值计算,市价的溢价率高达170.83%。

虽然暂时还未具体的公布赎回登记日,但是泰晶转债里面的资金因为踩踏式出逃已经在今日直接暴跌30%,目前已经临时停牌,早盘只有514万资金顺利出逃。

image.png

(图片来源:Wind)

可以预见,接下来持债人最终将面临两个“艰难”的选择:

一是等待上市公司的赎回,赎回价格是100元债价+0.4%利息,这样相比5月6日的收盘价要亏损73%;

二是债转股,根据转股价和最新的泰晶科技股价,转债的静态价值是134元,这样相比昨日的收盘价要亏损63%。

与此同时,该转债预计会在短期内全部转换成正股,这也会对泰晶科技的股价带来冲击。

近期,再升科技身上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

3月9日晚间,该公司发布了关于提前赎回“再升转债”的提示性公告。次日,转债跌超50%,再升科技股价也在次日见顶,并在11个交易日内跌去43%。

image.png

(图片来源:Wind)

强制赎回的本质是什么?

可转换债券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相对应的股票的债券,兼具了债券的安全性和股票的高收益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T+0交易,可以当日买入当日卖出;和债券一样没有涨跌幅限制(涨幅过大会临停);比普通债券多了一种选择,可以换成股票,赚取股票收益。

投资者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高比例的亏损,最主要还是因为在资金的疯狂炒作下,泰晶转债的价格远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

经查询得知,泰晶转债发行于2017年年底,发行总额是2.15亿元,期限是6年。

由于可转债的“T+0”交易制度,资金可以反复进出收割。从近期的成交金额来看,该转债的成交金额经常超过10亿元,是发行总额的数倍,换手率也经常达到了几十倍。

image.png

(图片源:Wind)

由此可见,资金的炒作有多么疯狂。而从泰晶转债的分时图来看,盘中经常出现一两千万元的大单,这说明短线大资金(游资)才是炒作的主力,此次遭遇收割,算得上是和散户患难与共。

image.png

(图片来源:同花顺)

大资金与散户同遭收割,泰晶科技大股东心里想必是乐开了花。

可转债本质上是一种债券,既然是债券,到期后上市公司是一定要还本付息的。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还本付息的结果呢?

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想办法让投资者将债权转换成股权,成为了股东自然就不用还钱。

此次泰晶科技在转债被爆炒后启动强制赎回实际上就是在逼迫投资者将可转债转换成公司的股票。

这样公司就相当于免费得到了一笔股金。

另外提一句,在此前的3月份,上市公司曾发布公告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和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董事会决定本次不提前赎回“泰晶转债”。

公司宣告不赎回稳定了炒作资金的军心,但是奈何彼时转债的价格已经非常高了,未能进一步上涨。

image.png

(图片来源:Wind)

这些可转债存在风险

目前,可转债市场中除了泰晶转债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转债同样存在同样的风险。

首先是价格特别高的可转债。经统计,目前市场内价格超过150元的转债有29只,价格最高的几只是特发转债、凯龙转债、晶瑞转债等。

image.png

(图片来源:Wind)

其次是转股溢价率高的可转债。目前,有14只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高于100%,最高的有横河转债、亚药转债、洪涛转债。

image.png

(图片来源:Wind)

根据赎回条款,债券余额不足3000万元的可转债也会被强制赎回。目前,市场内泰晶转债、凯龙转债、横河转债的余额不足5000万元。

image.png

(图片来源:Wind)

最后说一句,包括股票和可转债在内的各种投资当时都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的,投资者最好深入了解之后再进行投资。

投资转债和投资股票一样,要坚持价值投资,对应的正股质地怎么样是很重要的,切忌盲目跟风炒作。

另外,可转债最初的发行价均为100元,一般在跌破发行价的时候买入比较安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