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产业升级 海南旅游、免税概念股有望直接受益

海南自贸免税政策有望再度升级,海南省战略定位升级的实际利好箭在弦上。

作者:政策价值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年来,海南不仅全省获批自贸区,还将率先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改善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海南自贸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打下坚实基础,自贸港政策落地也近在眼前。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阴霾在国内散去之际,海南于三月连续发布了《海南省旅游产业振兴计划(2020-2023)》、《海南省旅游市场推广促销实施方案》,这是继之前岛内大规模免税免租方法之后,对中长期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

结合人民网3月31日发布的消息,海南自贸免税政策有望再度升级,海南省战略定位升级的实际利好箭在弦上。

历史经验证明海南适合发展第三产业

近30 年来,海南不断探索尝试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找准自身定位和相对优势,从发展对外贸易到发展房地产、工业,最后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纵观海南岛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外贸: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建省初期,海南借助政策优势发展对外贸易,政策性优惠带来的外贸繁荣在1994 年的全国外贸体制改革中终结。

地产: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南省洋浦成片开发,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投资商,房地产需求大增,房地产业迅速崛起。1993 年下半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灭。

旅游业:1993年,海南省首次提出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受限于当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的龙头效应未能发挥。

工业:随后海南省提出了“一省两地”的战略,排序是工业第一。但效果不佳,“十一五”规划工业主要指标未达预期。

建设国际旅游岛,明确第三产业的中枢地位

近十年以来,海南省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情况,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产业,建设国际旅游岛。软硬件共同发展:海南省不断建设和完善海岛交通,机场、铁路、公路和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海南省逐渐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

也正是在2009年前后,国内各大资本集团纷纷布局文化产业板块,不论是万达为代表的商业地产还是BAT等互联网经济力量,趋之若鹜投资布局文化旅游领域。海南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引发了资本最诚实的动作,2014年,复星集团启动位于海棠湾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建设。三亚和海口的酒店开发、房地产项目纷纷落地,而这一次同二十年前首次提出发展旅游业时相比,并不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而是从外需向内需转换的扎实落地。

四大核心定位深化落地

2018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强调: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国务院《指导意见》规划指出,2020 年海南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开始建立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因此海南现阶段工作将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加快海南自贸区建设,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基础;二是研究分步骤、分阶段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其中重点在于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基本条例的立法。《指导意见》指出:

至2020年,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至2025年,海南将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至2035年,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率先走出疫情阴霾的海南旅游业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在产品、服务、气候等多重优势的助推下,三亚旅游市场逐渐回暖,各旅游企业也积极创新促销手段,刺激旅游消费水平提升。3月28日,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世界恢复开园,当日接待游客量约2500人。同时,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客房入住率也稳步爬升,当天入住率约70%,入住的2400余人中,逾八成为岛外游客。

清明小长假,全国多地景点迎来一波人流。笔者认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旅游业长期繁荣的局面,并将加快产业全面升级。其原因有三:

其一,我国特殊的人口体量和中产人口基数,导致市场上长久的具备旅游产品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会被“疫情阴影”遮盖,而眼下已经在全国各地产生了针对旅游行业的“报复性消费”。

其二,旅游行业长久的享受了国内内需巨大的红利,准入门槛偏低,鱼龙混杂的行业状况在这个冬天之后将实现优胜劣汰。

其三,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到地方政府的微观落实,海南省必将加速推进政策扶持,实现地方旅游业的产业升级,推动海南省旅游业的弯道超车。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旅游行业中的优质企业,会“用好”这个冬天实现服务升级。政策和发展风口上的海南也会“利用”这个冬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整体经济会“利用”率先复苏的时间差,获得更多的进步空间。

复星旅游文化(01992.HK)

以复星旅游文化(01992.HK)为例,在特殊的时间背景下,酒店行业和线上经济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携程董事长梁建章亲自为复星旅文旗下的三亚·亚特兰蒂斯的海底套房直播带货,实现了数千万的销售额,相当于20000多个房晚。

海南是该集团产业布局的重要阵地。这家公司在三亚不仅拥有三亚亚特兰蒂斯,也拥有全球一价全包休闲度假鼻祖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其作为全球家庭休闲度假的引领者,业务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深刻的全球产业视野和运营经验。

三亚地中海俱乐部于2016年正式营业,是海南首家、中国第四家按照“精致一价全包式”理念运营的休闲度假村,其国际化的度假和GO文化既吸引了一部分海外客户,又成为国内中产家庭度假的不二选择。作为一个国际品牌的酒店乐园综合体,三亚亚特兰蒂斯自2018年4月正式营业以来备受关注,年到访客流达到520万人次,2019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3.1亿元,相当于海棠湾周边十几个单体酒店之和。该项目已经成为海南著名的网红打卡胜地,在抖音上以三亚亚特兰蒂斯为主题的用戶原创内容数目已经超过18亿条,浏览超过23亿次。在这个旅游综合体中,其通过多种旅游及娱乐服务及解决方案持续丰富客户的体验,包括亲子、演艺等体验及娱乐活动。

与此同时,疫情的境外蔓延造成每年超过1.5亿人次的境外游消费短期回流,具备国际产品力的旅游企业将率先抓住结构性机遇。

三亚亚特兰蒂斯是海南旅游业升级的代表,复星旅游文化是直接受益于海南深化发展的代表企业。集团成立不到四年,已经成为全球度假村业务的领导者并快速跻身中国旅游企业20强。截止2019年末,其总资产达370亿,年营收规模超过170亿元。作为一家发展积极的休闲度假龙头,其全球布局和产品力将成为助力海南自贸港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力支持。随着海南自贸政策的深化落地,海南战略地位的提升,政府引导的消费回流等多项动作背后,其有望最快受益于政策东风,引领发展海南旅游业,实现快速恢复和长期持续成长。

中国国旅(601888.SH)

海岛具有发展免税零售的天然禀赋。免税政策开放将极大提升旅游收入,吸引客流,推动海岛经济体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2018年访韩免税店的中国消费者达到1293.3万人次,占访韩免税店总人数的26.9%,中国消费者花费13.9201万亿韩元(约合834亿元人民币),占韩国免税店总营业额的73.4%。韩国免税店2018总收入在近165亿美元(约1150亿人民币),占全球免税销售额的比例已经超过10%。日本近些年也一直致力于吸引国外游客、大力发展免税行业,其旅游逆差不断缩小,免税行业对旅游收入的拉动效果十分明显。中国在2018年的免税市场仅375亿人民币,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小觑。

中国国旅是当之无愧的拥有牌照红利和先发优势的免税零售龙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免税商品消费量和单价均有较大提升。三亚店开业五年后,知名度逐渐打开,形成口碑传播。海棠湾的酒店、景点和配套设施的开发,增加了到访游客的比例与逗留时间。2月20日,三亚海棠湾免税城二期正式营业,项目位于一期对面,通过天桥相连。市内免税店是政府引导消费回流的重要落地形式,政策红利有望释放。目前国旅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等城市的牌照。

免税政策的不断优化,免税购买资格从航空放宽至火车和轮船,海南本地居民的购买限制也逐步放开。

如果未来海南实行全岛免税,将大幅刺激个人消费,提升海南的消费度假定位。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过程中,国旅已经占据海南免税市场的先发优势,形成规模采购优势和用户群体。即使未来免税政策全面放开,市场利润率回落至零售水平,国旅也有望通过较低的采购成本和规模扩张,实现利润的平稳过渡。

据了解,国旅在此次疫情中受影响相对小,且后续弹性较大。1月份三亚销售额增长16%,目前已恢复开业,机场店持续营业;由于疫情影响消费,后续政府可能会更鼓励消费,市内店和离岛免税政策有望落地;同时,国旅在各渠道加大营销,促进免税消费的普及率,促海外消费回流。

海南逐步实施自贸港政策后,免税政策将逐步落地。专家预计对外资难以开放,内资进入的门槛高,国旅的现有优势反将受益规模提升。国旅通过控股海免,海口市内店开业,首年实现销售9亿元。多项项目正在进行,以期形成“市内店覆盖轮船离岛旅客,机场店覆盖航空离岛旅客”的整体布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