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大放水的时代,普通人该如何投资?

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在全世界肆虐,各个国家经济形势都不太好,都采取了规模比较大的经济刺激政策,甚至有很多国家进行了量化宽松(印钱)。

作者:天涯补刀 

来源:天涯时事

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在全世界肆虐,各个国家经济形势都不太好,都采取了规模比较大的经济刺激政策,甚至有很多国家进行了量化宽松(印钱)。

在前面的文中我们和大家分析过:一个国家大规模印钱以后,货币的数量增加了,但是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很多钱都被人存起来了,成了“死钱”,所以印钱并不一定意味着钱就贬值了。

虽然印钱不一定意味着贬值,但是印的多了,当经济形势变好的时候,这些“死钱”活过来后就会作乱,可能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自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但是由于钱变多了,调整的难度比较大,未必能够控制住。

无数次的事实都证明:每次危机以后,物价指数都很难控制住。

一般来说,物价指数大于3%就说明经济有过热的趋势了。

一旦经济过热了,就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物价暴涨和物价爆跌。

比如,现在经济形势非常的好,大家赚钱很容易。假设,这个时候,很多人没有房子,所以他们都去买房子了。即使没有钱,但是由于钱容易赚,他们也敢大量贷款,这样就把房价给大幅度的抬高了。

房子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对钢铁、水泥等需求也急剧增大。由于市场不缺钱,所以很多人又开始大量投资钢铁、水泥,钢铁和水泥的产能也急剧的扩大,最终导致产出远大于需要,产能严重过剩,价格开始爆跌。

这就是为什么在2007-2008年的时候“房价翻一倍”和“产能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移过剩的产能。

我相信很多人或许还有印象: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工资是在2007-2008年增长起来的,突然间就增加了接近一倍。

2007、2008年物价指数是多少?

仅为4.8%和5.9%。

现在,大家知道物价指数大于3.0%有多恐怖了吧。

事实上,很多时候,物价指数是远远大于3.0%的。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历年来的物价指数变化情况:中国从1984-1997年的这段时间,中国的物价指数是远远大于3.0%的,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24.3%。

我们按照上面的物价数据,给大家计算下商品价格涨了多少倍。

假设在80年代一件商品的价格是100元,那么1981年就涨价了6%,就是106元;1982年又在106元的基础上上涨了2.4%……

最终算出来的结果是:在1980年的时候,一件商品价格为100元,那么到今天就是630元,涨了6.3倍。

我相信,没人相信这个数据吧。

出现这个“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为了社会稳定,有时需要少报一点;

第二,物价指数是一个综合数据,很多东西涨价的比较厉害,但是也有一些商品涨价的非常低,拉低了物价指数。

比如,粮食就几乎20年没有涨价了,电器商品价格还下降了——现在的电脑和手机比20年前便宜。

正常来说,食物是必需品,所以涨价幅度是最大的。

虽然中国的物价指数涨的很厉害,但是我们工资增加的更多。

我们按照GDP增长率计算:假设你在1979年的时候工资是100元,那么今天是3400元,涨了34倍——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符合现状的。

为什么以前中国的物价指数总是那么大?

根本原因在于:以前我们比较穷,经济增长比较快。当经济增长比较快的时候,需要的货币量就比较多。货币一多,就容易控制不住物价。

那些年,虽然我们的物价指数上涨的比较快,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长的更快,所以我们的生活水平是一直在提高的。

比如,物价上涨了3%,但是你的工资增长了10%,所以你的生活质量是一直在提高的。

反之,美国人的生活质量一直没有提高。

二战结束后,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尤其是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中长达20年之久。

由于战争,美国财富被大量消耗,最终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在70年代的时候,世界各国大肆抛售美元,发生了“美元危机”,美元快速贬值。

再加上,那段时间美国发生了黑人民权运动,美国白人无法再剥削黑人,白人的生活水平就一直没有提高——在民权运动之前,美国白人是不把黑人当人的,可以剥削黑人;民权运动之后,黑人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白人无法继续剥削黑人了。

从80年代开始,美国人的经济增长基本和物价上涨持平,这就等于工资不增长,物价也不增长。

表面上看,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提高,也没有下降,但事实上,美国白人的生活质量在不断下降的,经济增长的果实都被资本家采撷和黑人“分走”了。

从1975年开始,美国产业工人的收入就没有增加。

那么,美国的物价呢?

我们按照美国物价指数走势,计算物价变化:假设一件商品在1977年的时候是100美元,那么今天的价格是414美元,增加了4倍。

美国产业工人的工资接近40多年没有增长了,但物价却在一直增长——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美国的白人开始走向极端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对于美国的产业工人来说,他们的工资没有涨,但是物价却涨了4倍。

这就很可怕了,美国工人的生活质量非但没有得到提高,还发生了倒退。

经济增长、物价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大于物价上涨,那么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但是,有一个弊端:不能存钱。

比如,去年我赚了1万块,存到银行了,利息只有5%。今年经济增长50%,物价上涨了20%,虽然你的工资增加了更多,但是你去年存的钱就被贬值了15%。

你存钱获得的利息一定是跑不过通胀的。

在世界货币都成为信用货币以后,每次大的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大规模的印钞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办法(否则就有可能爆发革命,政权就会不稳定)——危机来临,很多人失业,想要他们不造反,至少要保证他们能有饭吃,就要救济他们,只有直接印钱给他们才是最快的选择。

现在美国就有大量的人失去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所以美国政府只能印钱给他们去购买生活必需品或让他们领免费的食品券。

大规模印钱以后,一旦经济形势好转,这些多印出来的钱就会作乱,经济就会过热,物价指数就会上涨,极难控制。

那么,如何保证你的财产不被贬值?

只有两个字:投资。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投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不知道投资什么?

第二,没有太多钱,而且害怕风险。

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谈谈普通人投资方面的内容。

现在这个社会,投资的途径非常的多,黄金、原油、房产、股票、基金等,都可以投资。

下面,我们就和大家说说这些方面。

我们先说说“贵金属”。

大家最为熟悉的贵金属是金和银,因为这两种金属在古代的时候被用作货币——中国采取“银本位”,欧洲采取“金本位”。

正是因为这两种金属曾被广泛的应用于货币,所以至今仍有“惯性”——大家仍认为它有货币的功能和价值。

但是,我是不建议大家投资这两个方面的。

第一,大家对金和银的认同度越来越低。

过去,金和银是货币,很多人把它做成首饰,作为财富的象征。

但是,自从信用货币诞生以后,金银的货币功能已经越来越小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一些老人,已经没有太多的年轻人再佩戴金银首饰了。

没有了货币功能,大家也不用做首饰,那么金银还有什么用?

或许有人会说:它们有工业用途啊?

它们有工业用途,但是需求没有那么大——如果工业需求很大,世界也不会储存那么多的黄金和白银了。

第二,金银投资风险比较大。

目前,大家对银的关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主要关注点在金上面。

“金”主要被当成国际硬通货,和美元的地位相等。

由于美元是信用货币,金是硬通货,所以它们的走势是相反的:美元升值,黄金就贬值;美元贬值,黄金就升值。

美元是升值还是贬值,往往取决于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它不是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的,所以你很难把握其走势。

在我们看来,未来的金和银的价值就和现在的铁一样,除了少量的工业用途,几乎没有任何的价值——因为我们回不到“金本位”和“银本位”的时代了,金银的数量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淘汰的。

金银的首饰功能不断被弱化、工业需求比较少、失去了货币的功能,你觉得金银还有多大价值吗?

当然了,我们这个观点可能是颠覆很多人的理解的,但是这个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所以金银没有长期投资的价值——没有必须长期持有黄金和白银,更没有必须给子孙储存黄金和白银。

至于短期投资,需要不断的关注美联储和欧盟的货币政策,那个就比较复杂了,不适合普通人玩。

再说说“石油”。

我们也不建议大家投资石油,主要原因也有两点:

第一,石油的价格是被人控制的;

这点我们觉得我们不需要多说,最近一段时间石油的走势已经“表演”的淋漓尽致了:沙特和俄罗斯“开战”,石油价格爆跌;特朗普打电话协调,石油价格又暴涨……

石油的价格和经济发展有关系,但是也受到了很大的操控。其中,最大大操控者就是欧佩克和美国,它们经常以油价为武器攻击俄罗斯、伊朗等国,所以原油期货风险相当大。

第二,没有太好的投资途径;

目前,想要投资原油主要是通过期货市场,比较麻烦,需要的资金量还大;另外,它还是带杠杆的,投资风险比较大。

那么,房地产呢?

从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走势来看,房地产似乎是永久的投资选项。

但是,投资房地产也有两个缺点:

第一,投资位置受限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大城市的“吸虹效应”越来越明显(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投资小城市,非但有可能不增值,甚至贬值。

现在就已经有很多小城市的房价非但不涨,而且在不断的下跌。

当房子饱和以后,只有位置好的地方才有保值和增值的空间,因为大家都想往好的地方跑,所以那些地方的房价不会下跌——当下跌的时候,一些有一定能力的人就会疯狂的挤进去。

我认为:目前,只有一线、准一线和二线城市投资房产的安全性比较高,其它城市除了核心地带,风险都比较大。

至于刚需,我认为五线以上城市都可以购买了,因为五线以上城市下跌的可能比较低,而且是你必须要买的。如果未来物价指数控制不住,那么至少能保值的(没有投资价值,但是有保值的价值)

第二,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

如果你投资一线、准一线、二线城市或三四线城市的核心地带,那么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一般人也没有那个投资能力。

有钱的人可以投资大城市的房产,但是这个与绝大多数人应该是无缘的,因为需要太多的钱了。

办工厂、做实体,那个也是与普通人没有太多关系。

如果我有三五万、十来万,如何保证自己的钱不被贬值?

这个资金量似乎只有投资股票和基金了。

关于股票,我们是不建议大家玩的。

股票的风险太大了。

简单的说下股票吧。

一个公司为了发展壮大,通过发行股票,从市场的融资。

比如,一个公司发行100万股,它一年的利润是100万,一旦发行成功,那么它的股价一般会达到14块左右(按照14倍的市盈率计算,很多公司远远的大于这个市盈率)。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公司每年都能保证这个盈利,那么你持有14年以后,才刚刚收回本(不考虑固定资产)。

在这14年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可能发展的更加壮大了,也可能倒闭了……所以,这中间就有了庄家的各种操控,股价波动会非常厉害,很多公司的股价经常的大起大落。

另外,人性比较贪婪,大多数人都不是价值投资(也不可能长时间的持有一个股票),而是进去想炒一把就走——每天都有涨的股票,很多人总想逮住涨的,频繁操作,最终那点钱要么跌没了,要么交了巨额的手续费和印花税等了。

那么有没有风险比较小的投资呢?

基金。

什么叫做基金?

简单的说就是:你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然后那些专业的投资人员把你的钱拿去投资,他们获得管理费用,你承受风险和收益。

由于基金公司的经理都是专业的人员,所以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投资组合控制风险——基金收益越高,基金经理获得的分红越多,地位也越崇高。

基金也有很多种,比如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等。

其中,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但是收益也极低,仅比存银行高那么一点点——除了资金量超级大,否则,我相信,没几个人对这个有兴趣。

股票型基金是一个缩小版的股市,极大削弱了股市的风险和收益,是处于银行、货币(债券)基金和股市之间的一种投资方式——非常适合普通人投资。

所谓的“股票型基金”就是指:这个基金主要用来购买股票。

比如,我非常看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但是市场上有很多的高科技公司,我不知道哪个高科技公司发展潜力比较好,我也没有精力去调查和研究其财务报告和战略规划等,怎么办?

为了减少风险,我就要进行“组合”。

我买10个高科技企业的股票,一个出问题,另外9个不出问题,那么就不会有太大的亏损;10个公司,9个小跌或不涨,1个大涨,那么我也能赚钱……

股票型基金就是:你把钱给基金公司,然后基金公司的经理挑选优质的企业进行各种投资组合。

如果看准了某个行业,看好它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购买偏股票型的基金无疑是最合适的。

比如,美国在和我们打贸易战,我们正在发展自己的高科技,那么我就可以选择一个以高科技为组合的基金。

比如100060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基金(随便找的,不作为投资依据)持有的股票就是华友钴业,比例为8.46%、春风动力为8.11%……前十持仓的比例占到了63.5%。

比如,今年你看好农业,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农业类的基金(也是随便挑选的)。

当然了,还有很多类型的基金,比如医疗、消费、养老、汽车、高铁、环保、芯片、通信、电子、军工等……

这些分类,可以到“天天基金网”上去查询。

最近一段时间,我也陆续的开始购买了点基金,我重点选择的就是军工类的。

当然了,也不是看好就购买的,还有对大盘走势的预测。

我认为现在A股处于底部区域,具有投资价值了,那么我就在这个区域开始购买这个基金。

虽然我认为这个阶段处于底部,但是真正的底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所以我不是一次性的全部买入,而是采取分批买入——跌点就买点。

其实,购买基金不需要你多去研究的,只要去购买合适的题材就行了(闭着眼就行),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你研究的肯定比不上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理解。

比如,你看好芯片发展,那么随便选一个以芯片为主的基金就行了。

当然了,如果你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懂,但是你认为未来几年经济形势会变好,那么可以不必购买任何题材的基金,去购买指数型基金。

所谓的“指数型基金”就是指:这个基金购买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除了垃圾股),最终它的走势就大盘指数的走势。

比如,日本央行大规模印钱以后,主要就是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成为40%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的。

一般来说:指数型基金涨势比大盘大,跌幅比大盘小,是比较好的选择。

基金最大的好处就是风险比较小,只要你持有时间长,很少有亏本的——因为基金经理会根据自己对股市和行业的判断,进行不断的加仓、减仓和调仓,必要的时候会购入一些风险比较小债券,对冲风险。

我们随便找一个基金:就算你在高点买入,最大跌幅也就25%左右。如果你在低点买入的话,那么一个波段就有10-25%的涨幅,肯定要比你存银行要好的多,也比经济增长幅度要大,跑赢通胀是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了,如果你想赚的多点,那么就需要去研究基金经理的能力、他的历史成绩和他持仓的股票是否合理等。

不过,我觉得没有必要,要是你能研究透那个,那就没有必要投资基金了,直接去购买股票了——我玩股票快15年了,都不敢深入。

我可以提供一个傻瓜式的操作方式:如果你看好的基金跌幅超过10%了,那么就购买,跌点买点;如果你看到它的涨幅超过10%了,就卖掉点,多涨点就再卖点……

这也叫做“波段操作”。

基金,一般都有这个规律的。

因为很多股票都是拉高了,出货打压;下跌了,慢慢减仓,然后再拉升。

好的股票,一般都有“波浪”式的走势,底部和顶部不断抬高。

这就是基金可以“波段操作”的原理。

最关键是:即使你有很少的钱也能购买基金,而且也很方便。

有些基金,哪怕你只有10块钱也能购买,而且在微信里就可以购买。

打开微信钱包,找到“理财通”,找到“基金”,然后输入你看好的基金代码,就可以购买了。

当然了,我们无法对具体的基金提供建议。

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每个人对未来行业和经济发展的看法不一样。

有的人是专门从事某个行业的,对某个行业比较了解,知道未来几年的趋势,所以我没有你们更清楚。

比如,我以前是从事石油的,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所以我从来没有买过石油股(这个行业是一个“夕阳产业”)。

现在我主要分析国际政治和经济,我比较看好高科技和军工类(因为我们分析认为未来几年有可能要做大事,购买军工类的,进可攻、退可守)。

第二,防止推荐后让大家有所损失。

网络上各种类型的人都有,很多人经济基础和理解能力比较差,怕他们教条的操作产生损失而责怪我,不提供具体的基金有利于他们自己去学习和研究。

最后,希望今天这篇文能对大家有用。如果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那么可以少量的购买一点,实践操作几个月,慢慢的熟悉。这样,以后机会来临了,或许就能多一种投资选择,不至于让自己辛苦赚来的财富眼睁睁的贬值了。

再难听点,就算不投资,这也是一种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到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