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19年的港股大泡沫

最近几天港股的“垃圾股”暴涨,会不会就是估值体系重建的初期现象呢?

作者:w奔波儿霸 

来源:奔波儿霸研究室

去年7月,百威亚太要在港股ipo,预估5000-6000亿港币,38-45倍PE。当时我就发帖说,这太像07年的中石油了,泡沫顶峰精准上市。

当时看来,A股的万亿茅台和港股的5000亿百威,一个白一个啤,真是绝配。

定价这么高,百威是有底气的,因为美股的母公司百威英博当时可是1800亿美元市值,40倍PE。

结果最后居然在定价上产生分歧,投资者不愿意出高价,百威不愿意低价贱卖,ipo失败。

过了俩月后百威扛不住了,管理层似乎明白些什么,趁最后机会向投资者妥协,放低ipo价格,9月30号以下调过的招股价最低位的3600亿港币,26倍PE含泪上市,募资400亿港币,是去年全球第四大IPO。

上市后股价连涨一周,最高达到4300亿港币,然后被火速纳入恒生指数,一堆etf基金无脑买入。

特别巧的是,自从这个时候开始,美股百威英博和港股百威亚太都同步开启了跌跌不休之旅。

美股百威英博从顶峰时2000亿美元跌到前几天最低时650亿美元,目前反弹到850亿美元。港股百威亚太从顶峰时4300亿港币跌到今天还在创新低,2650亿港币,割etf基金的韭菜,快给割秃了。

百威的ipo直觉真的是全球一流,在泡沫顶峰精准上市,一开始跟投行们玩欲擒故纵的游戏,眼看泡沫马上要破裂,立刻摆出一副低头认亏,含泪上市的架势。

这种择时水平,只有07年的中石油能比。

投行们、etf基金们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到现在却是爆亏,买的的确没卖的精。

现在回头看,去年年中那会,真的是港股食品饮料的泡沫顶峰,除了百威之外,顶峰时维他奶70倍PE,华润啤酒100倍PE,蒙牛35倍PE。

你觉得他们贵吗?

请看可口可乐,从09年到18年,业绩10年不涨,股价连涨10年,这一波熊市前29倍PE。

再看百威英博,从09年到18年也是业绩10年不涨,股价连涨7年,这一波熊市前40倍PE。

再看下资产负债表,可口可乐,现金100亿,短期借款150亿,长期借款275亿,现金连短期借款都覆盖不住,什么垃圾玩意。

百威英博,现金73亿,短期借款54亿,长期借款975亿,我了个天,这可是美元啊!

美股这种股票可不是一两只。

可口可乐、百威英博这种业绩十年不涨,资产负债表超级垃圾的玩意都值三四十倍PE,那你说,维他奶这种复合增速18%的企业,值不值70PE?海天味业这种复合增速20%的企业,值不值60-80PE?

当然值。

跟这些企业比起来,茅台33倍PE简直是超值,茅台应该3万亿市值,才能达到它们的泡沫水平。

不过我就是搞不明白一个问题,2月份熊市爆发前,可口可乐10年业绩不涨,能有29倍PE,养元饮品才4年业绩不涨(再往前6年业绩涨了20多倍),怎么10倍PE都不到呢?

这还没算上养元饮品账上的94亿现金,扣掉这部分现金的话只有6倍PE。

一堆老司机告诉我,可口可乐是全球知名品牌、永续经营,29倍PE很合理;养元饮品是农村骗人的破玩意,说不定哪天就消失了,10倍PE也很合理。

我觉得老司机们说的有道理,所以养元饮品我看着眼馋就是不买。

可口可乐业绩10年不涨,股价连涨10年,这是如何实现的?

其实很简单,借债回购牛+无脑etf牛,双轮驱动。不光可口可乐,过去十几年美股大牛市就是这么来的。

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是牛市基础,鼓励企业借债回购;etf基金无脑买入,进一步推升了指数股的股价。相对应的,非指数股股价比较低迷。

这种情况在港股更加极端,港股的极少数股票是按照美股体系给估值的,剩下大多数股票是按照非洲体系给估值的,严重的两极分化。

很多人觉得不合理,老司机们又发话了:

港股的头部股票非常优秀,30PE是入门价;其它大多数股票都有明显瑕疵,其中更有无数的老千股,秉着宁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给个3PE差不多。

我一开始不信,后来被市场无情教育,发现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可这几天,我突然发现点奇怪现象。

按港股过往经验来说,那些烂股应该在大盘跌的时候跌的更多,大盘反弹的时候意思两下,然后等待下一轮的大盘下跌,继续创新低。过去几年都是这样的节奏。

比如天能动力,过去几年业绩复合增速29%,股价刚创下4年新低,前几天最低的时候2.7PE,这很合理是吧。

可口可乐10年无增长给29PE,天能动力复合29%增长给2.7PE,谁让可口可乐是永续经营,天能动力今年就可能破产倒闭呢?

过去财报出来,蹦跶两下就跌下去了。可这家伙今天居然不老实不忠诚,一天涨15%,这太奇怪了。

雅迪控股股价四年不涨,今天涨20%,这也很奇怪。

三生制药,股价刚创下三年新低,上周三一天涨21%,也是十分奇怪。

华润医疗,股价刚创下六年新低,这几天却非常强势。

新高教集团,股价刚创下三年新低,上周涨33%,真的是非常奇怪。

另外像复星国际、长城汽车,这俩过去人见人喷、路人大妈都能说出它们十大罪状的垃圾企业,过去几天都非常强势,真是奇了怪了。

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拉这些垃圾企业,跟港股冰火两重天的大风格作对?

难道这轮熊市意味着,ETF的霸权终结,指数股和非指数股的估值未来将会走向均衡?

美股是非常善于反思总结的,它们经历过漂亮50泡沫、科技股泡沫,每次泡沫后它们都会充分反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次的借债回购和无脑ETF导致的指数股泡沫,想必未来它们也会充分反思,补上体系的漏洞,重新建立一套更合理的估值体系。

我弱弱的提一个想法,最近几天港股的“垃圾股”暴涨,会不会就是估值体系重建的初期现象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可会是一波非常强的红利。

继续观察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