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药品集采,带量采购贯穿整年

2020药品集采“大年”将至

作者:简单 

来源:中国药品流通

带量采购无疑是2019年整个医药行业的主旋律。

从2018年底“4+7带量采购”正式拉开大幕到2019年年底第二批药品集中采购全国启动,这一引起行业“地震”的政策已经持续一整年且还将继续影响行业发展。这项政策又给各大药企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药品集采落地和扩面

从2018年11月14日到2019年11月29日,整整一年时间,国家组织的药品带量采购贯穿其中,且未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4+7带量采购”于2018年底启动,首次试点选择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1个城市作为试点,在试点城市取得成功后,2019年进入落地执行阶段。2019年9月,联采办再发文件,集采范围扩面到全国,国家组织25个省区(其中的4+7城市除外)形成联盟进行带量采购。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组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小组,由国家医保局制定试点方案、相关政策和监督实施。各试点城市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联采办日常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

带量采购路线

18年

11月14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通过,确定“4+7”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联采办开展带量采购。2018年12月,“4+7”城市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布,共有25个药品中选,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大降幅超过90%。                                               

19年

1月起,“4+7”带量采购进入结果执行和落地阶段,确保中选药品进得了医院、降价不降质。                       

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采购执行情况纳入协议管理和医保费用考核。                                      

9月1日,药品集采向全国扩面,联采办发布《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联盟地区包含25个省区(4+7城市除外)。9月24日,带量采购扩围在上海开标,当晚上海市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全国扩围产生拟中选结果》: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9月30日,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的实施意见》,对下一步各省份的实施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多个省份发布“4+7”带量采购全国扩围落地配套文件。                                          

11月15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在加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力度的任务中指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全面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试点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政策。2020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                 

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提出四项措施。会议要求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意味着集采品种数量将进一步扩大,产品范围将向高值耗材延伸,适用范围将从公立医疗机构向医保协议机构扩展等。

11月2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共包括4个方面15项改革举措。

12月29日,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启动,范围为全国,采购品种33个。

2019年底,各省(区、市)陆续开始执行扩围结果,从上海市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企业座谈会传来消息,2020年的第一季度将进行第二批药品集中采购,涉及品种的数量将会更多,集采的规则也将进行一定调整,如中选的数量从3家调整到n+1家,最多不超过6家;中选价格的差距做出1.8倍的约束等。


一场没有赢家的“战役”

从目前药品带量采购的结果来看,无论是中标还是未中标,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役”,从招标当天的股市走向便可见一斑,无论中标与否,大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股价下跌。

2019年药品集中采购涉及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医药采购联盟,从“4+7”城市延伸到25个省份。在如此之大的“量”面前,任何投标企业都不可能掉以轻心。因为中选意味着可以分得一杯羹,不中选则意味着市场份额为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年“4+7”试点和扩围不单纯是价格的竞争,而是生存权的竞争。

尽管,这里面有暂时感受到“以价换量”带来销量增长的。比如科伦药业,在2019年半年报中表示,“百洛特”作为公司第一个也是同领域第一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在4+7带量采购中标后,迅速覆盖了11个重点城市的200多家三级医院,对整体销售增长促进明显,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7.14%。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尽管做到了以价换量,但总体销售收入却并不理想。比如公司旗下共有6个产品中选的华海药业。从公司8月30日披露的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3亿元,仅同比增长4.50%。对此,华海药业解释称,国内制剂 4+7 带量采购中标产品销售数量大幅增长,但价格相对较低,收入增幅较小。

而经过第二轮更残酷的市场搏杀,曾对2018年“4+7”带量采购试点颇有微词的药企才再次对结果“大跌眼镜”——此次中标价格均低于“4+7”试点采购价,平均降幅25%,最高降幅达78%。甚至很多药品底价频频被“击穿”。据报道,京新药业瑞舒伐他汀报价0.42元/片,与去年的中标价3.11元/片相比,降价将近7倍。尽管如此降价,但最终仍未中标,因为中标企业的报价更低。


药企的“得与失”

自带量采购实施以来,从制药企业到零售药店,整个医药行业产业链不得不严阵以待。如果说4+7带量采购第一次实施,尚有医药企业没有意识到重要性,但国家医保局牵头的带量采购扩容对医药行业的冲击是全面性的,药店和制药企业都亟待转型。

药品降价冲击之下,试点地区医院持续产生“虹吸效应”,医院、药店出现“同药不同价”现象,这使得零售药店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利益受损,原本的处方外流生意并不好做,医院的集采中标低价药,更是给医药零售行业带来冲击。

原研药企优势不再在这两轮带量采购中,原研药的优势不再,外企药企“躺着赚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4+7”带量采购之前的药品采购中,通常施行一品两规,即同一通用名药品最多可采购两个规格或剂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医院通常选取一款原研药,一款仿制药,因为有着“超国民待遇”,原研药在市场占据充分优势。

而从“4+7”首轮采购开始,原研药和仿制药开始同台竞技。首轮带量采购规定“单一中标”——即一个品种只有一家企业中标,竞标后25个品种只有两家原研药企中标。尽管此次联盟采购取消“单一中标”,但对原研药没有优待,与所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企同场竞争,价低者得。

与仿制药拼价格,显然不是原研药的强项。降低药价除了带量采购,还有一个助力者就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只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才有资格竞标带量采购。如何管理失去专利的原研产品将是跨国药企当下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从拟中选结果来看,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效果明显,原研药在市场竞争中也主动降低了价格。比如阿斯利康的原研药吉非替尼片,维持547元的“4+7”试点价格水平,但其余两家中选的仿制药一家降到450元,另一家首仿企业直接降价到257元,价格竞争白热化。

仿制药企进入低毛利时代第一次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多为仿制药,为了竞价或抢占市场占有率,仿制药价格降低,利润率必然下跌,低成本成为仿制药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仿制药进入低毛利时代。品种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同时也会压缩相关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而没有中标的产品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市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所以,除了仿制药的生产,创新药的研发也许才是带量采购政策扩容背景下新的突破口。但仿制药的生产和创新药的研发并不冲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医保改革对成熟产品构成价格压力,但或为创新产品带来更充足的医保资金支持,并推动中国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但成熟产品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医药企业将“创新药”定为未来产品的重心。

连锁药店受到影响  与制药企业类似,连锁药店也将在本轮带量采购扩围中面临冲击。中标品种价格急降,出现“同药不同价”的现象,零售药店面临双重承压:一方面,公立医院药品价格降低,原本在零售药店买药的人回流至公立医院;另一方面,由非试点地区涌至试点地区买药以减缓购药压力,加重了零售药店客流量的流失。

持续冲击之下的医药市场,受医保控费以及带量采购等降价的影响,仍有保持增长的空间但增长速度不会太快。而在多渠道转型道路上,医院零售行业在转型阶段,未来的兼并收购频发,进入微利时代,规模效应最大,以价换量或以利换量,将进一步推动并购。


2020药品集采“大年”将至

资深医药行业专家分析,随着政策的推进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越来越多,2020年药品集中采购将进入“全国联采”的新阶段。国家医保局启动药品分类和编码工作,将用3年时间建立起新的医保信息系统,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也在建设中,未来将承担起更多的全国性集中采购工作,诸如谈判、带量采购等。

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医药行业将会迎来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大年”:国家组织的带量采购将会持续;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将会通过省级平台进行集采;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也会跟随药品集采政策密集进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