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正在到来!

总之,还不到松懈的时候。保卫武汉,也保卫自己。

作者:李少威 

来源: 南风窗

全民对抗疫情的一场大战,进行到2月18日,将近一个月之后,又在数据上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

这一天的数据显示,全国累计确诊增加了1894人,增幅继续下降,整体趋势乐观;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病例实现14连降,首次缩小为两位数,仅79例,外围阻击成效明显;而当天发布的存量确诊只增加了92人,原因是治愈数量大增,一日增加了1701人,治愈数量已经连续6天破千。

包围圈正在缩小,歼灭战推进顺利。

在2月18日的广东省疫情防控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全国的确诊病例已经出现下降趋势,目前武汉依然是关键,因为有八成的病人在武汉,九成死亡率在武汉,武汉现在看来还没有停止人传人。现在需要密切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正常人和病人分开,二是新冠肺炎病人和流感病人分开。

有前线专家已经给出判断称,疫情拐点已经到来,如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在2月16日即表示真正的疫情拐点已经到来,现在里面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逐渐地降,稳稳地降”。

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在2月16日表示真正的疫情拐点已经到来

这符合之前钟南山院士所作的拐点或在2月中下旬到来的预测,但钟南山院士本人尚未对当前是否已经到达拐点予以确认,他认为4月左右全国疫情会平稳。

这事实上在提醒我们,目前还不到松懈的时候,我们的耐心,至少还需要经受一个多月的考验。全面复工复产日益紧迫,但仍然需要有科学的防护措施相配合,在此过程中还必须有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随时跟进。

八成患者是轻症

世卫组总干事谭德塞2月17日援引中国疾控部门的一篇论文数据称,80%的患者病情较轻,将会康复。在大约14%的病例中,病毒会引起肺炎和呼吸窘迫等严重疾病;约5%的患者病情危重,会发生例如呼吸衰竭、败血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的情况。约2%的报告病例死亡,随着年龄增长,死亡风险会增加。

八成患者是轻症,这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信号,生命无价,控制疫情的最大目的就是挽救生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关于新冠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的判断。

很可能在人与病毒的相互适应过程中,新冠病毒会发展为一种与普通流感差别不大的病毒,那么即使人类无法完全消灭它,它的破坏性也会自动削弱,实现彼此共生。

病毒的目的不是消灭宿主,而是自身的基因扩散,尽管这种相互适应所需的时间难以推定,但自然规律毕竟也是信心的一部分。自然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天然邪恶的,所谓邪恶或善良只是基于人类的利益做出的价值判断,这也提醒我们,作为具有“类本质”的、能够自我约束自身生命活动的物种,人类应该多多考虑如何与自然界的生命共存。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此前有相应的法规,今后也会进一步趋严,甚至彻底禁绝,什么“人的选择权”之类的迂腐之论可以休矣。

截止2月18日20:16的全国统计数据

病毒是造物的创作之一,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自然会憎恨它,但如果自然界没有病毒,也就意味着生命的覆灭。病毒杀死寄生对象,本身是自然平衡的一部分。在现代世界人类遭遇病毒造成的瘟疫,往往是平衡被打破的表现,也就是说,是人类主动招惹了它。

我们惹不起。

人类的弱点

干扰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远远强于我们应对自然反扑的能力,这一点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被客观正视。18世纪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让我们过度自我膨胀了。

人类有顾忌,但自然没有顾忌。

人类的顾忌在于,我们的能力其实来自于社会协作,而这些能力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协作的效率。在这一前提下,维系社会,就是一个基本出发点。

所以,一旦遭受自然反扑,人们就会下意识地考虑社会的稳定性问题。一旦自然灾难发展为社会灾难的时候,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力量就变得不对等。

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人们都会从尊重、安全、收入的角度,去衡量得失,然后采取行动。而这些标准是个人标准,不是科学标准。那些首先接触到疫病信息的握有决定权的地方官员,会从自身利益角度去决定如何应对,即便这种考量可能在客观后果上并不理性。所以用古代的语言来说,他们会“讳灾”,把对个人处境的预期作为前置标准,这一点最符合他们的现实利益。

这一现象,其实无关乎哪个国家,也无关乎处于何种社会体制。只要启用社会规则而不是科学规则来对抗自然反扑,结果都大同小异。2009年的H1N1流感,主要爆发于被视为“民主典范”的美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同样不逊于任何国家,统计认为至少有1.2万美国人死于此次疫灾。

2009年,美国爆发H1N1流感,造成至少1.2万美国人死亡

天灾,往往以人类社会的僵死和刻板为传播手段。

我们又何必忌讳?具体的个人责任无疑是清晰的,相关人员也付出了代价,代价是否追加是另一回事,也是后面的事。

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这些人类社会治理的痼疾,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国家。每一次灾难都提醒我们,眼前所有的风平浪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没有接受真正的检验。

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始终紧绷的一根弦,因为人类的那些条条框框,无法对抗自然的不讲道理。

就像在历史上,规规矩矩的农业文明总是无法对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游牧文明一样。

武汉与外围

疫情起源于武汉。

我们已经一再强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遍布全国,危险在何处爆发只是一种自然的随机选择,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从道义高度去谴责武汉人或者湖北人。

武汉是一座由1400多万人组成的城市,根据武汉市长周先旺的介绍,春节前(封城以前)流出了500多万人,剩下900多万人。走了的和留下的,比例大约是1:2。但我们看到,外围和湖北(主要是武汉)的病例数量比例大约是1:6。

事实证明,越早采取防控措施,疫情的波及面就越小。

湖北以外的患者,多数人仍然与湖北有关。要么是湖北外出(包括返乡、旅行)者,要么是发病前去过湖北尤其是武汉的人,要么是密切接触过湖北外出者的人,完全与湖北无关者占比不大。

2月18日,武汉某社区在进行拉网大排查

如果我们能够在12月份,各种早期征兆以及预警(包括李文亮医生的警报)出现以后,迅速进行对社会的动员和组织,扩散风险一定要小得多。但武汉卫健委在一个个阶段性警报纷纷出现,包括一部分医务人员已经被感染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未发现人传人”,使得社会警惕性松懈。

12月27日,张继先向江汉区疾控中心上报4人病情;12月30日,李文亮在大学群发出警示,但当天武汉卫健委印发通知却强调“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救治信息”。随后,1月1日,8名“造谣”者被传唤、训诫。

1月4日,香港启动了“严重”应变级别,而一天后,武汉卫健委仍然强调“未发现明确人传人证据”。于是,1月6日武汉地方两会如期召开,在此5天期间,武汉卫健委未发布疫情通报。

1月7日,协和医院的一台脑外科手术导致1名医生和13名护士感染,11日,新华医院一名神经内科女医生感染,但就在11日当天,武汉卫健委的通报中仍称“未发现医护人员感染,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在这种信息支持下,湖北省两会相继开幕。

1月11日前武汉卫健委发布的通报整理

直到1月16日,日本、泰国已经出现确诊病例之后,武汉卫健委通报才认为“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两天后,1月18日,百步亭社区“万家宴”照常举行。

1月20日,武汉卫健委的通报大同小异,但当天晚上,钟南山院士一锤定音:“肯定有人传人现象。”次日,中央政法委评论称,唯有公开,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恐慌。“谁为了一己之利,刻意迟报瞒报,谁就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天,“湖北省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继续举办。

通过前面的梳理我们就能发现,这20多天的时间,正是病情传染暴增的时间。如果从公共利益出发早日采取措施,疫情断不至于如此严重。

前面说的500多万人流出武汉,但并未造成同比例的感染,就是因为在1月23日宣布封城,戒备状态陡然提升,全国马上进入了防控姿态。而在这之前的20多天里,武汉城内的交叉感染已经成为现实。

长时间的交叉感染已经让疫情蔓延,1月23日的封城之举,是一个正确的决断。

但是,封城的目的是为了围困和掐灭疫情,因为前期并未对后果做出充分估计,防护资源、检测能力、收治能力都严重不足,导致了交叉感染在武汉以及周边黄冈、孝感等重点疫区继续蔓延。有许多家庭是因为资源问题、程序问题而举家感染,陷入无助、悲凄境地。在封城之后至少一周时间里,疫情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持续蔓延的,这一点恐怕无法讳言。

事实上,这也是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的病例总量和病死率都远远高于全国的重要原因。交叉感染让病例数量持续上升,而医疗资源不足导致许多轻症患者被拖成重症、危重症。求医无门的现实,一时间泛滥于信息平台。

拐 点

平心而论,我们也不能把疫情最终表现出来的惨烈程度完全归因于一小部分手握权力的地方官员的懈怠与自保。

李文亮医生发出警示的时候,其实流行病学调查和国家相关科研单位也已经介入,这个时候,确实是一个应该谨慎的时刻。对于科学问题人们是没有意见的,有意见之处在于,地方利益作祟使得更广阔范围的公共利益被漠视,以至于酿成更大范围的悲剧。

1月30日,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被中央督查组询问时“一问三不知”,真的能理解为她对疫情毫不在意吗?不是的,真正的原因在于,太平日子过习惯了,不思不想都有饭吃。

惯性往往跟主观意识无关。这其实正是历代吏治所要注意的问题——太平时期,尤其要注意防患于未然,日常里我们很可能不知道有多少人,只拿薪水不干事。

1月30日,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在被中央督查组询问时“一问三不知”,后被免职

在防控措施方面,第一个拐点当然是1月23日武汉封城,而第二个拐点则是1月27日,国家确定了“应收尽收”的方针。而第三个拐点,应该是2月13日,确诊人数暴增,用事实证明了“应收尽收”得到彻底落实。

应收尽收当然是有条件的。紧急上马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以及3个方舱医院的建成,让更多的病患和疑似病患能够得到隔离措施救济以及良好的给药对待,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紧接着,武汉还要再建10个方舱医院,增加一万多个床位,这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

武汉已经在全面排查1月20日以来的发热、咳嗽和买退烧药的人员,治愈患者的恢复期血浆进入临床使用取得效果,磷酸氯喹在试验中被认为有效,湖北神农架林区已经没有新增病例,这些都是积极因素。 

2月18日,雷神山医院首批两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

政策和防控措施的拐点已经出现,疫情拐点来了吗?还需要更多数据的证实。钟南山院士的预测和判断,正在部分得到印证。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寄望于钟南山院士作出绝对准确的预测,疫情发展状态和政策措施有着密切的互动、对应关系,而钟南山院士不可能总是提前预测组织作为,即便有一点偏差,也是情理之中。

疫情,与宏观上的弱化相应的是,细节上的复杂化也在演进。日前河南发现的超长潜伏期患者,对疫情的复杂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之前,钟南山院士参与署名的一篇论文也显示,潜伏期可能远超之前估计的14天。

总之,还不到松懈的时候。保卫武汉,也保卫自己。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