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股市怎么走?

肺炎事件对市场影响到底多大,之后市场可能怎么走?作为投资人如何应对?

作者 | 数羊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2020年整个春节应该是这么多年春节最纠心的一次,全中国的注意力都盯在新冠肺炎上,整个事件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罗生门,人间百态,各显其间。

其实肺炎事件更类似短期宏观事件冲击(3-6个月),对第一季度经济影响肯定不小,自然也是不得不关注。而刚好整个事件的发酵过程中A股无法交易,大家积累的恐慌情绪无法释放,开盘后必然有一波恐慌情绪释放的过程。加上参考这几日中概股和港股的走势,明天A股低开基本没啥悬念。尤其是开盘前两天风险较大,大资金做资产配置模型没办法改变,遇到系统性风险,资金该撤就得撤,只有跌多跌少的区别。

现在更需要关心的是如果操作,我们需要思考这两个问题:肺炎事件对市场影响到底多大,之后市场可能怎么走?作为投资人如何应对?

1

2020新冠肺炎 VS 2003 SARS

把此次事件与2003年SARS相比也是市场大多数投资人第一反应,用相似案例分析事件冲击是肯定有意义的,但最终看下来,市场对SARS期间市场的分析依旧有不同观点,核心分歧在于对SARS和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看法不同。

先看下历史情况,SARS第一例病例实际上是2002年11月出现,03年2月在广东爆发,而实际上防治非典疫情工作是从4月份开始成为焦点的(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但A股1月到4月都处于春季行情中(也有初期信息不畅的原因),股票市场并没有太当回事情,反而是一路高涨。

A股行情的转折点发生4月中,WHO 确认 SARS 致病原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这几天刚好是非典疫情持续升级的时间段,4月20日中央政府召开记者会,宣布实际病例从 37 例增至 339 例。所以4月16到A股市场出现了一波快速调整,两周急跌10%。

随后从4月底开始一直到6月初,股市行情再度回升向上,因为抗击非典工作大体上到 5 月底已经接近尾声,但之后市场继续一路下跌15%,直到11月才开始大幅反弹,走出“五朵金花”的大行情(汽车、金融、钢铁、石化和电力,基本都和地产基建相关——当时中国经济核心动力)。

而当时恒指走势就比较符合直观感受,2002年12月疫情开始就直接下跌,跌到5月份SARS接近尾声,跌幅15%开始反弹,之后开启了一轮超级大牛市。

如果参考SARS期间A股当时的走势,疫情加速恶化的那个阶段基本都是普跌,指数跌10%,过了恶化阶段之后先快速反弹一波,之后又开始下跌;参考港股就是恒指直接调整到了15%然后开始反弹。

现在核心问题在于三点:现在大家对于2003年A股下半年的下跌普遍归因于“非典后续影响拖累经济”,或者对前期疫情的补跌,这两个能解释当时市场的下跌吗?二是肺炎和SARS对经济影响到底谁更大?三是疫情快速恶化的阶段什么时候能过去?一个一个分析。

第一个问题,SARS对2003 Q2经济的确有负面影响,Q2国内GDP 同比增长 9.1%,明显低于全年 10%的增速,但要说绝对增速真不低。社零增速4月和5月同比为 7.7%、4.3%,远低于 9.1%的全年增速。

实际上2003 年下半年开始进入经济过热阶段,2003年SARS对中国出口并没有多大影响,当年基础货币中外汇占款大增,同时广义货币M2余额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导致2003年Q2 防SARS带来的经济下滑,Q3就直接开始防信贷增长过快和通货膨胀了。

然后8月份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次调整是货币政策从 1996 年以来首次从宽松转向收紧。所以理论上8月份时非典带来的经济下滑预期应该已经早已反应完了,2003年下半年的下跌或许要更多归结货币政策的转向。而这次基本上只会存逆周期的宽松政策,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对GPD增速依旧有要求,政策上肯定是以呵护为主。

第二个问题,SARS和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谁更大?这个决定了这次大盘回调幅度和2003回调幅度区别(2003年A股因事件快速回调10%,恒指因事件快速回调15%)。

已有的数据基本能证明肺炎的致死案例主要集中在抵抗力较差的人群中,死亡率比SARS低,但肺炎本身传染性比SARS强,潜伏期也难直观发现。

其实按现在的划块隔离的预防方式,高传染性病症对经济活动负面影响,肯定比致死率高的病症要大(思考下HIV和癌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交易,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进行隔离很正常,但阻断了交易和生产流程,这对各项经济活动都有不少负面影响。

另外就是2003年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40%左右,现在占比55%,疫情对于第三产业(交运、餐饮、旅游、零售、线下娱乐)直接冲击最大,对第二产业(企业复工延迟、投资延迟)亦会有一定程度扰动,整体来说对经济的影响会比2003年要大,指数整体调整幅度即使达到SARS也是可能的。

另外再说一下“疫区”的事,WHO 定义疫区以“省/市”为单位,SARS时期中国大陆有10个省市先后被定义为“疫区”,平均持续时间为三个月左右,所以从总量上看如果湖北之后(现在并没有划入疫区)被定为疫区,对中国整体总量影响应该比较小,但是对湖北的重点行业(光通信、面板、汽配、医药)多少会有些影响。

第三点就是疫情高峰结束时间,这决定了何时抄底。从2003年港股和A股的反弹时间来看,在疫情最高峰期是个不错买点,但这里有个假设前提——你需要判断高峰期是何时。

其实这点很难判断,现在包括券商和大部分投资人对于高峰期的判断使用的是钟南山院士的假设,预计疫情大约会在2月13日之前达到高峰,那下周或者下下周就能抄底了。

但现在看来这是最乐观的走势,如果稍微中性点思考,春节后依旧有返程潮,如果需要多花时间去防治新冠肺炎,按上次的SARS处理的经验可能在5-6月入夏之后才会慢慢解决掉,这中间的过程就很难熬了。

2

投资人如何做?

疫情之下,一定要有能跳出疫情的视角,要不然太容易陷入市场的恐慌情绪之中。

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的影响,很多投资人都会说”事件冲击带来的下跌即是买入机会”。当然,从长期来说这句话永远成立,但即使6月之后市场没有了肺炎这件事,那也是6月之后的事情,而现在明天就要开盘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市场内所有的信息预期全放在这两天做决策,市场会走出什么形态来。

依照市场情绪释放的特点——恐慌是瞬间的,乐观是持续的。春节期间积累了太多恐慌情绪,明天低开基本属于必然,尤其是前两天外资内资都要撤,风险预计都会很大。之后可能会类似去年5月份MY战重启的走势,走几天一个大阳线反弹然后继续跌,慢慢磨底直到恐慌最终消除。

现在无论是空仓的投资人,还是满仓的投资人,对明天的低开都有预期,只是考虑的事情不一样。空仓的在考虑要不要抄底,何时入场?要买哪些公司?满仓的考虑的是计提了预期损失之后,跌了是继续抗还是直接割肉?

如果明天上证直接收盘跌了5%以上,反而短期风险就没那么高了,要是最后只跌3%点,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释放情绪。

那现在继续思考两个问题——市场后续的风险是什么?我们如何处理?

对于投资人而言,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分为市场波动的风险,和个人投资策略风险,比如选错行业、选错个股或者买入价格太高、仓位控制不当。

现在看来后续市场风险其实就只有一个——疫情持续时间太长。疫情持续时常比疫情在1个季度内影响多少GDP要重要的多,因为短期的流动性压力可以通过金融手段缓解一部分。但疫情持续太长,按划区隔离的方式,这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就业的影响就太大了,很容易出现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其实按我们的情景分析,之后的走势更适合买期权对冲,但大部分投资人可能不会想到这点。

而个人投资策略风险是个体系问题,从至少包括了行业、个股、价格、仓位四个因素。

从行业和个股来说,先从中长线来看,复盘SARS期间市场行情,汽车、钢铁等当时的成长行业在疫情扩散前的上涨阶段涨幅最大,在疫情爆发引起的阶段性调整中跌幅反而最小,之后2005-2007的大牛市中,地产有色这些都是大牛股,本质上是因为当时经济的核心推动力就是这些板块,核心板块在大逻辑变化之前会盈利被证否,趋势一般不会变化。

现在科技板块依旧是成长的主线,即使影响到复工进度,新冠肺炎也很难改变市场这个趋势。本次预计同样如此,半导体、5G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这些板块虽然因为复工问题Q1都会受影响,但肯定依旧是市场核心板块。

而从短期来看,疫情带来的医药相关子版块比如中药类企业、检测仪器、消毒用化学品,以及线上相关的教育、游戏和视频网站等板块,可能都算是不错的博弈标的。

对于消费者服务业(运输、餐饮、旅游、酒店、院线)而言,疫情即使能在Q1解决,估计到Q2多少都还是会影响大家的外出意愿,至少为了防止复发,上半年地方政府也会反对假期期间(清明、五一)大家聚在一块,所以预计疫情对消费者服务业影响至少得到Q3才能慢慢恢复,对消费者服务业给抄底跌幅要求预期要高一些。

对于下跌价格幅度,依旧是盯着内在价值来看,很难预测清楚,但在投资策略中也需要把思考逻辑定量化。对于非消费者服务业的龙头(比如格力美的这些)推算的逻辑来自于三块,一是1年期业绩下滑对公司内在价值影响(对永续价值的影响,比如5-8%);二是1年的时间确定性补偿(比如5%-6%,这部分来自业绩延后的资金机会成本损失),三是恐慌情绪带来的波动振幅(比如恐慌跌5%)。

这个标准只针对非直接影响的公司,期望那些肺炎不直接影响经营活动的龙头公司因为1年期的事件就砍掉20%以上的市值,多少有点贪了,除非你选的股票要么估值太高,要么基本面就有问题,可能更需要反思的是为啥要选这个公司。

对于仓位控制,主要两个原则,一是不要有杠杆,二是自己能拿着舒服,所谓拿着舒服就是不会因为日内波动就想大幅加仓(怕踏空)或者大幅减仓(怕回调),剩下的慢慢等就行。如果是想6月份之后再返回市场的投资人,明天一定想空仓的,集合竞价阶段直接挂跌停价出就行,也不用纠结太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