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有哪些潜在影响?

对比2020年和2003年,经济基本面都处于短周期的回升趋势里,但如果疫情短期无法有效控制,仍将对经济增长造成阶段性影响。

对比2020年和2003年,经济基本面都处于短周期的回升趋势里,但如果疫情短期无法有效控制,仍将对经济增长造成阶段性影响。虽然本次疫情也始发于上一年12月,但引起广泛重视的时间较早,叠加今年春节较早,考虑到返乡群体滞后返工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1季度就会显现。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2003年的非典疫情始发于2002年12月,在2003年1季度的冬春之交逐渐传播开来,2季度疫情进入高峰期,5月前后为最高峰,至年中逐渐得到控制,3季度后疫情基本结束。事后来看,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的经济增长、消费、通胀等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一、2003年非典对当年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当年的大背景来看,受中国“入世”、房地产市场过热等因素影响,2002-2003年国内正处于一轮经济短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增长势头整体向好,但非典疫情仍然造成了阶段性影响。

图1:2003年国内经济处于短周期的上升期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2003年Q1,疫情逐渐加重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当季中国实际GDP增速(下同)录得11.1%,是1995Q1之后的单季最高增速;尤其是第二产业,受益于需求扩张和库存回补,GDP增速达到13.2%,较2002年Q4升高3%;相比之下,第三产业GDP增速已经有所反应,从2002年Q4的11.3%小幅回落至10.5%。

进入疫情最严重的2季度,各产业GDP增速均较1季度出现明显回落,其中第一产业回落1.1%至1.7%,第二产业回落1.9%至11.3%,第三产业回落1.8%至8.7%,整体GDP增速回落2%至9.1%。

3季度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第二产业增长迅速恢复至1季度水平,但第三产业的恢复相对较慢,直至4季度才出现明显改善,因此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对于服务业的影响相对更久。

图2:非典疫情阶段性冲击经济增长,第二产业恢复较快,第三产业较慢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具体来看,与第二产业的情况相一致,工业增加值呈现1季度加速上升、2季度高位回落、3季度企稳回升的走势,其中5月疫情最严重的阶段过后工业增加值增速即出现反弹。

图3:工业生产2季度回落,5月后企稳回升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主要包括:交运、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其他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基本上都具有一定出行和聚众属性。值得注意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反而逆势加速增长,可能与疫情高发期居民大量购买防疫用品、食品和日用品等有关。

二、2003年非典对当年零售消费的影响

疫情对社零消费的拖累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2003Q2,其中5月影响最大,社零增速同比仅4.3%。另一方面,疫情平息后消费的恢复速度也很快,并在2004年达到新高。

图4:非典疫情对消费冲击较大,但疫情后恢复也很快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从各类限额以上零售品消费的表现来看,疫情期间实现逆势上行的主要包括: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回落幅度较大的主要包括: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但疫情过后均恢复至疫情前甚至更高的水平。

三、2003年非典对当年投资的影响

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整体走势为震荡回落,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政策收紧后投资增速逐渐放缓。从年内的节奏来看,疫情对投资增速的影响不大2003年H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32.8%,较2003年Q1的31.6%还有小幅提高。

另外,分行业的投资增速从2004年后开始公布,因此难以就当时制造业、基建等行业的投资情况进行细致讨论。

图5:非典疫情对投资增速影响不大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四、2003年非典对当年外贸的影响

从出口金额(美元计价)的累计同比来看,2003年全国范围内的商品出口并未受到疫情的显著影响,全年累计增速始终在32%-35%之间窄幅波动,但疫情对出口仍然造成了区域性影响以广东省为例,作为疫情的首发地和重点地区,2003年4月的广交会成交金额同比下滑74%,10月的广交会则回升至同比增长11%,次年4月进一步增长455%。

进口增速全年呈趋势性回落走势,部分与基数逐渐升高有关,但上半年回落速度更快,可能与疫情抑制内需有一定关系

整体来看,疫情抑制内需对进口稍有影响,但并未对出口造成实质性影响,疫情重点区域之外的出口活动受影响不大。

图6:非典疫情对出口影响不大,对进口稍有影响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五、2003年非典对当年通胀的影响

总的来看,疫情对通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PPI和非食品CPI中的医疗保健项目,对食品CPI和其他非食品CPI项目的影响不大。

1. 对食品影响较小

食品价格受疫情影响较小。影响当年食品CPI的主要因素是2002年寒冬导致的2003年初菜价大幅上涨和2003年下半年启动的猪周期,因此食品CPI呈现Q1上升、Q2回落、H2再回升的走势。

图7:非典疫情不是食品CPI的主导因素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2. 对非食品中的医疗保健影响明显

PPI方面,经济基本面原本处于需求扩张后的趋势性复苏过程中,因此PPI同比在2002年Q2之后触底反弹。由于疫情对消费内需和工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PPI同比在2003年3月到达阶段性高点之后回落,10月之后才重新返回上升通道。

非食品CPI与PPI相关性较高,因此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项目在2003年整体都处于跟随PPI的滞后回升期,未发现与疫情的明显相关性。

图8:非典疫情对PPI有阶段性影响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与疫情显著相关的主要是非食品CPI中的医疗保健项目,其中医疗服务、西药、中药等各个分项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中药涨幅最大,CPI同比从3月的-2.3%跳升至5月的11.4%。

图9:非典疫情阶段性推升医疗保健类CPI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六、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对2020年全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第一,从以上对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经济影响的梳理回顾可见(1)疫情爆发期的经济增长将受到明显拖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会受到影响;疫情尾声,第二产业增长将迅速恢复,第三产业的恢复时间相对更长。(2)需求端看,疫情将对零售消费造成较大冲击,社零、进口都将受到影响,但疫情过后的修复也很快;对投资的影响不大,对出口的影响也不显著,但前提是不出现主要出口地区疫情的整体爆发。(3)通胀方面,受工业生产需求减弱影响,工业品价格走势偏弱,食品价格和大部分非食品价格受影响不大,医疗保健相关消费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

第二,将2020年和2003年做对比,经济基本面都处于短周期的回升趋势里,因此在原始情形下,我们预期经济内生性企稳叠加稳增长政策呵护,2020年1季度实际GDP增速有望较2019年Q4持平或小幅回升,名义GDP在PPI反弹和CPI冲高的带动下明显回升至8%以上。

2003年,疫情爆发的2季度实际GDP增速从1季度的11.1%回落至9.1%,与2002年4季度增速相同,回落幅度较大。如果疫情短期无法有效控制,在疫情对消费和生产的潜在冲击下,经济企稳的内生性动力可能受阶段性影响1季度实际GDP增速有破6的可能。

1季度实际GDP增速能否维持在6%以上,取决于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力度,尤其是在投资项目上的发力。短期货币政策与疫情关系不大,但如果疫情持续影响经济,年初以来货币政策超越基本面的宽松窗口期可能延长。

第三,虽然本次疫情也始发于上一年12月,但引起广泛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叠加今年春节较早,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考虑到返乡群体滞后返工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1季度就会开始显现由于春节错位,正常情况下今年应是1月数据较弱、2月数据较强,但如果节后返工延迟较长,则有可能2月数据也不会明显改善,后续走势取决于疫情演进情况。如果疫情在2季度被基本控制,1季度的消费和生产计划的后置可能造成2季度数据出现较大反弹。

第四疫情并非当前CPI的主导因素,但如果稳增长政策的力度不足,PPI的回升势头可能将暂时中止,由通缩转通胀的概率和空间存疑,1季度名义GDP可能与2019年Q4基本持平在7.5%出口根本上仍取决于外需即全球经济基本面,如果疫情短期未大范围扩散至主要出口地区(浙江、广东、江苏等),则预计短期对出口的影响不大。

最后,愿肺炎疫情早日好起来!祝大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风险提示

疫情形势超预期变化;稳增长政策力度超预期

报告来源: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发布时间:2020年 1月 25日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