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因及应对

武汉肺炎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历史上从未有过。

文:恒大研究院 李建国

来源:泽平宏观

自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爆发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疫情。从目前情况看,此次武汉肺炎疫情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关,中间宿主可能是武汉华南市场的野生动物,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毒变异及政府防控措施。建议加强信息公开、科学防护、群防群控,及时隔离传染源,吸取应对SARS的经验教训,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尽早将疫情控制住。

说明:本报告数据和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权威机构及科学分析。

1.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来源、传播途径及严重程度

1.1 病原体: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冠状病毒

武汉肺炎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历史上从未有过。1月5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武汉肺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经过高通量测序及比对,证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因此WHO命名该病毒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机制。分子结构模拟计算表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能够与人体内的ACE2蛋白相互作用,进而感染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造成发病,这与其他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相似。

1.2 来源:推测为蝙蝠和未知中间宿主

目前已知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3种致病力较强,即SARS、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其来源均为蝙蝠且感染路径较为相近。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中间宿主可能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有关。2020年1月21日南开大学陈嘉源等人在《生物信息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其利用β冠状病毒基因组中的一个互补回文序列与其所在的编码区对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分析和溯源,溯源分析的结果支持其源自中华菊头蝠。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感染源指向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该市场内部存在较多“野味店”,推测中间宿主可能同样是野生动物。这一推测在2020年1月22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得到确认。

1.3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

目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尚未有全面系统研究,仅能确认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参照其他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路径可能有:1、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2、气溶胶传播,在未与患者见面的情况下也可因为吸入空气中含有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3、间接传播,由污染的手、玩具等经口鼻粘膜、眼结膜而传播。

1.4 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变异及政府防控措施

病毒变异方面,形势有可能严峻化,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性强,且目前疫情处于中早期阶段,因此后续将可能出现病毒变异及超级病人,增加防控难度。

政府防控方面,目前正在采取强力措施,我国整体加强了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力度,相比于2003年的SARS疫情,防控反应更快,力度更大:一是已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最高级别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二是武汉市已经关闭整顿华南海鲜市场,对人员进出武汉采取管制措施;三是已经建立了疫情信息每日通报制度;四是已经发布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诊疗指南。

但应同时注意,由于病毒在冬季更加活跃,加之临近春运导致的人员大幅流动,此次疫情控制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2. 影响:民众恐慌、考验公共应急和治理能力

2.1 造成恐慌,短期冲击部分行业

截至2020年1月23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确诊超过600人,死亡17例,同时呈现出扩散趋势,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精神紧张,部分地区口罩等防护用品脱销。

参照以往类似案例,预计疫情不会显著影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短期将主要冲击客运、旅游、餐饮及零售等行业。

2.2 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卫生系统的应急能力

自12月31日起武汉市卫健委即建立了疫情通报制度,但仍然有一些问题:一是前期发布频率偏低,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0日仅发布4次通报,与之后几乎一天一报的频率相比明显偏低;二是2020年1月10日-2020年1月17日之间新增病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从41例增加至45例,而2020年1月18日后新增病例快速飙升;三是部分通报内容有待商榷,如未通报“14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信息,并强调“可防可控”、“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此外,2020年1月1日对八名“谣言”发布者的处理缺少依据。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众的误解和恐慌。

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同样考验我国卫生系统的应急能力,如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制作诊疗指南、资源调度等。院内感染控制方面,尽管经历了2003年SARS的惨痛教训,但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仍然感染了至少15名医护人员,说明医院的院内感染管理水平尚有不足;制作临床诊疗指南方面,武汉同济及武汉协和已经于1月22日发布了临床诊疗指南;此外,还需要加强床位、检测试剂、检测技术人员等资源的调度,使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

3. 应对:信息公开、科学防控、群防群控

3.1 充分借鉴2003年SARS的经验及教训

2003年SARS疫情持续约8个月,造成重大经济社会损失,原因既有天灾的因素也有人祸的因素,一方面SARS是新型病毒,传染性强,无特效药;另一方面是政府在中早期对信息公开重视不够,疫情通报频率在最初5个月仅每周公布一次,且存在迟报、瞒报现象,此外病毒分离鉴定出现错误,导致错过了控制疫情的宝贵时机。此外,院内感染控制不力导致医护人员被感染也是SARS疫情中的突出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此次武汉冠状病毒疫情建议如下:一是信息充分公开,保持每日疫情通报制度,缓解民众恐慌;二是科学防控,加强科学研究,确保病毒分离鉴定没有错误,尽快明确其传播途径;三是第一时间隔离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完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标准和规范;四是群防群控,号召每个人做好个人防护,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

3.2 信息公开:及时通报并普及防护知识

信息公开有助于控制疫情。疫情控制既需要政府及卫生系统发力,也需要普通民众的配合,因此透明而及时的公共信息发布不仅是公民知情权的体现,也有利于使民众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和防护措施,进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群防群控力量,同时有助于维护政府公信力。

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我国在2003年以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由过去的逐级上报变为在线报告,且覆盖到乡。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系统的作用,加强症状监测,对尚不清楚的传染病也要上报,避免漏报、迟报、瞒报。

3.3 科学防控: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经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关键在于隔离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是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是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甲类是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目前武汉市已经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管控,在公共场所大量设置体温检测点、发放宣传手册及口罩,抽查私家车上的活禽、野生动物等,对于隔离传染源有积极作用。

WHO倡导传染病监测模式关口前移。由于75%以上的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粮农组织等机构早前提出了 “one health”理念,将传染病监测对象前移至动物从业人员等高危人群,通过日常监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源头上做好防控。

对于紧缺的口罩等防护用品要加大保障力度。此外,今后需进一步倡导民众健康的饮食文化,减少食用野生动物,普及野生动物相关的防疫常识,强化民众的安全意识。

3.4 群防群控:避免外出、勤通风洗手

综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WHO及湖北省卫生计生宣教中心的意见,以下八项措施可预防武汉新型冠状病毒。

一是尽可能不去武汉,避免接触人流量大的地方,避免跟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士近距离接触;

二是外出应佩戴口罩,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N90口罩及N95口罩均可,但应避免重复使用。研究表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与N95口罩对预防传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无显著差别,这是因为病毒飞沫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μm,而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就已达到 0.3μm,已经足够;

三是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如有持续发热不退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四是勤洗手、多通风,香皂和水洗手务必揉搓时间在40-60秒以上,酒精免洗液洗手在20-30秒,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是在咳嗽和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等捂住鼻子和嘴;

六是肉、蛋类食物要彻底煮熟后食用;

七是避免跟野生或农场动物无防护接触;

八是合理锻炼身体、保持均衡的膳食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灭活病毒方法。根据已有的冠状病毒研究资料,56℃保持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冠状病毒。但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室内煮醋、抗生素、奥司他韦、利巴韦林并不能预防或对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而板蓝根的抗病毒作用尚未有定论,维生素C只能起到辅助补充营养的作用。

3.5 诊治:无特效药,对症治疗为主

及时诊治。基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武汉同济及武汉协和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核酸检测确定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药物方面,目前尚无经过严格验证的特效药物,因此以对症治疗为主。仅有阿比多尔有一定的抑制冠状病毒的作用,但存在临床证据等级不足的问题,尚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作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