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产业的未来—从一级市场看二级市场

中国未来是社交型社会,票房将来至少有四倍以上的增长空间,从300亿达到1000亿以上是一个基本目标。在行业里内容做得好的公司,将来的市场空间极度乐观。(作者:唐肖明) ...

演讲摘要
一、电影行业
1、四倍空间千亿市场、看好优秀内容公司: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18亿,由于三四线城市偷票房,这个市场规模已经实际上已经是300亿以上了。今年下半年手游出来以后,300-350亿都可以想到。中国未来是社交型社会,票房将来至少有四倍以上的增长空间,从300亿达到1000亿以上是一个基本目标。在行业里内容做得好的公司,将来的市场空间极度乐观。单片票房达到20-30亿有可能在明年就会出现。

2、版权运营曙光乍现,未来营收来自衍生看好版权,在美国叫破窗发行,在中国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视频内容付费模式的打开。未来内容视频付费,全球最大的单一体量的市场在明年逐渐被开发出来之后,可能视频市场,从广告到内容到版权,加在一起指向万亿人民币以上。版权会急剧起飞,过去十几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业增长的曙光。电影票是让做IP运营的人能够赚钱地去做更大广告的机会,是给品牌、IP做广告的机会,做广告的同时还能把钱给赚回来,将来百分之八、九十的收益来自广告、视频、产品。
3、供给调动市场需求,院线增长并未过剩:电影行业是一个内容调动需求的市场,是供给调动需求的市场。现在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没有好的供给把它调动出来。中国的院线影院荧幕的增长趋于理性,都说荧幕院线建设过剩,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只是因为大家的观影习惯和内容的供给没有到位。

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1、发行渠道BAT掌控、布局内容创意领域:BAT拥有两项重要优势:(1)资金优势;(2)海量用户和平台,构成内容发行的主要渠道。内容的创意总是稀缺的、分散的,不可能由一家公司所垄断,大公司可以做发行、做整合营销,但是内容需要天才、创意人士去做出来的。所以针对互联网巨头的投资布局,文化领域的投资机构把重点放在内容上。

2、二级市场马太效应、抱住大腿寻找增长:纳斯达克或者A股,在细分的TMT领域前六到八名的公司占据了所有市值增长的60%-70%。纳斯达克就是Facebook,Google,屈指可数的五六家公司,能够贡献整个资本市场的50%-60%的增长率。二级市场也好,PE也好,第一个就是抱大腿,找出最牛的人,跟着他长期持有。另外一个,作为投资机构,抓增长,抓能够有好的内容产生能力的团队。

3、甄别优秀内容公司、看明星内容产出力:能够产生第一次不奇怪,做出一个《好声音》不奇怪,有本事做出第二个《爸爸去哪儿》,那我们就彻底拜倒。做内容的公司,能重复第二次、第三次产生明星级内容,是值得关注的对象,因为他一定是掌握了这三年之内的内容制作行业的地盘。

三、广告行业
1、品牌格局初步形成、广告主投放基于ROI:广告、公关的名词划分已经过时,现在只有营销一个词。中国经济、全球经济发展至今,品牌格局初成,再花大价钱去砸央视广告、八点档去做品牌增加价值不大。所有品牌商,做营销、互动营销、精准营销,只要有能力帮他以ROI方式解决投放效果的问题,预算基本无限。以大数据为基础,基于ROI即投放回报比,每花一分钱出去能够带来扎实的销售或销售线索,是广告主所表达出来的一个意愿。

2、流量入口不再稀缺、精准定位营销是关键:每个人从早到晚都被某一个APP应用包围,对于人的触点急剧增加,流量入口不再稀缺。在移动互联网刚开始的几年,91、UCWeb具有很高的价值,阿里也意识到流量入口是无限的,不再稀缺。通过任何方式就能找到同样的一群人,还更便宜。但是怎么高效地找到这个人,进行定位、营销,需要把整个思维模式换一遍。通过技术手段,对几亿人群进行消费者画像,进行行为分析,再找一个合适的手段,以低成本的手段进行信息送达覆盖,这就是将来十年主流的发展方向。内容产业也要注意自己的潜在用户的管理,一个IP的重复利用,在电视、电影、舞台剧、游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能够把一个IP之下的用户群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数据管理和打通。

3、精准促使媒体形态剧变,看好有技术储备和客户能力的公司:在过去十几年,中国PC端的互联网广告,其实仍然是传统广告的售卖形式,所谓精准,DSP,系统的开发,阿里可能是最强的,媒体方对技术手段的应用门槛也不高,社会化分工程度也不高。真正在互联网领域,现在还是属于模糊匹配广告的概念,而不是精准的概念。精准产业的发展,能在中国这个体量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前面十几年在业界各位同仁们在精准上做出的技术努力和客户教育和思维转变,会使媒体形态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后面几年真正到来。所以有技术储备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如果还有很强的客户能力,我们会很坚定的看好。

四、动漫行业
1、动漫行业黎明到来、海外出口打破格局:从动漫产业开始打主流前,无缝链接各种传统媒体形式、各种媒体组合形式都用上,变现形成正向的现金流循环、正向的商业循环,今年是第一次到来。如果有一个团队把海外的创作团队结合得比较好,那么中国动画有可能成为继游戏之后第二个文化出口产品,也是有可能改变卢卡斯和梦工厂独霸江湖的格局,是中国人在文化上有可能真正书写自己的一个领域,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动画行业。

2、游戏影视互相渗透、看好游戏进军影视:游戏公司凭借强IP都纷纷进入动漫电影行业,比如明年《魔兽》和《刺客信条》都要上演。过去十年,游戏改编电影没有太成功之作,但这个情况会得到迅速改变。做电影的人做游戏,大家可以想象下是不是靠谱;做游戏的人做电影,电影行业高度分散,人力资源都是临时组合的,生产要素都是临时组合的,时间长了之后高下可以预测。要投票的话,投给游戏公司做影视。

3、上市公司争当迪斯尼、原创精品仍旧稀缺: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在向迪斯尼的山头爬,只不过看谁能够更快到达顶峰。可能是动画、娱乐、影视、电视和互联网、影视发行,国内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公司。要看谁做得更好。中国原创精品数量极少,还处于拓荒期,用做投资话说是“宝宝收集型”,见到好的见一个投一个,就像迪斯尼一样,就是十来个精品。

五、演艺行业
1、演艺市场高度分散、投资机会不输电影:演出市场300多亿的规模,与电影市场比也不小,而且内容方、剧院方向、发行渠道、演艺经纪都高度分散,票价比电影贵,对审美艺术的要求是比电影高。投资是跟着消费能力的迁移走,电影的高速增长之后,将是一点也不亚于电影的演出演艺市场。

2、开心麻花摩登天空、优秀内容品种缺乏:投资做话剧的开心麻花,在异地化扩张、品类扩张、话剧转影视方面,打开了不同的领域,印证了好的内容制作团队在市场上是稀缺。投资做草莓音乐节的摩登天空,看上去是音乐,其实是一种演出、演艺,一种线下娱乐生活。中国线下文化娱乐品种类别处于一种极度匮乏的状况。

总结:重点投入的内容框架:电影和演出;关注的变革领域:广告和营销;中间好的颠覆式的有互联网发行能力的公司也高度关注,但是倾向于和BAT进行合作。

演讲全文
谢谢大家!今天很有幸跟大家做个交流,但是有言在先,做PE的人炒股往往还是亏损,我自己也实践过,现在基本放弃了二级市场操作,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省心。因为我们看的东西视角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团队也有二级市场的兄弟加入,大家就试图把一级、二级市场打通,以PE的理念去做二级市场,但是也需要特殊的技艺,接近疯癫的思维模式,我们也正在努力之中。

然后切入主题,今天我们准备的PPT材料上有点泛,主要是我们正在关注的几个领域和方向的一些观点给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们的观点是一个四到五年时间范畴,因为你培养企业两年、三年,上市顺利的话要两年时间,再退的话要一年。搞不好遇到证监会暂停IPO两年,七、八年就不见了。所以一个案子报出来10倍、20倍大家也不要奇怪,花了七、八年时间,算到年化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承受了很大的风险。思维模式不一样。

再次申明一点,中国的社会尤其是文化传媒这一块变动极快,很多的变量,有时候真的觉得大脑的思考跟不上,即使是在PE市场也有追不上的感觉。因为现在传媒文化行业剧烈的变局,比如渠道越来越多,手机、互联网视频、互联网电视等,移动互联网巨头的加入、资本手段的整合和利用、产业链和产业链的比拼、政府政治社会环境、国际化,一系列因素导致传媒文化两三年内,包括和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总聊,和传媒公司的人聊,处于剧烈变局的状态,如果有两、三个变量,我们推测行业某个领域的演进比较容易,但是到五六个变量的时候就非人力可为,所以说仅是猜测,我们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是我们自己做过投资、有过体会的领域。一共有八个新领域我们比较关注,但是其中有三到四个,比如说电影、移动互联网、广告、动漫、演艺,我们在过去两年下了重注做了些投入,所以就这些行业的投资观点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首先是电影行业。电影行业比较简单,观点是极度乐观,我们可能是市场上最乐观的机构。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我们的观点,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18亿,实际上由于三四线城市偷票房,我们认为这个市场规模其实已经是300亿以上了。在去年就是300亿,今年下半年手游出来以后,300亿、350亿都可以想到。端游市场大概号称600亿、700亿,而实际上尸腐市场一点都不亚于六、七百亿的规模,游戏市场端游这块可能早就过了千亿。电影的收入结构,票房、版权、广告。我们特别看好版权,在美国叫破窗发行,在中国叫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视频内容付费模式的打开。在中国,过去讲视频的话,就是一千亿的电视广告加上几百亿的有限电视付费,两千亿的市场。将来内容视频付费,全球最大的单一体量的市场在明年逐渐被开发出来之后,可能视频市场,从广告到内容到版权,加在一起指向万亿人民币以上。版权会急剧起飞,过去十几年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业增长的曙光。中国的院线影院荧幕的增长趋于理性,都说荧幕院线建设过剩,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只是因为大家的观影习惯和内容的供给没有到位,一年两年三年才出一部阿凡达,如果每个月来一部阿凡达,那电影院线屏幕你看它过不过剩。和美国相比,中国单屏幕效率接近,人均荧幕数有很大提升空间。不管从上座率还是荧幕数上都会有极大的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去过美国的,除了纽约到其他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大农村,回家往家里一待,晚上老婆孩子,家庭生活观念比中国人还重。周末几个好朋友在一起BBQ,生活很单调。中国人是两、三亿的核心城市消费人群,将来是五六亿、六七亿的城市消费人群,都是社交动物,都是晚上出去社交打麻将、唱歌、看电影,不折腾到筋疲力尽不回家。人口又高度密集。所以我坚信中国人未来的观影习惯会超过美国人。所以我们的下一个结论是中国票房将来至少有四倍以上的增长空间,从300亿达到1000亿以上,未来估算过千亿我觉得是一个基本目标。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内容做得好的公司,将来的市场空间我们极度乐观。单片票房达到20到30亿有极大可能,在明年可能就会出现。华谊兄弟的老总也是这个观点的拥护者。电影行业的营收模式会更加丰富,像广告。电影行业的植入广告在快速增长,因为你想,票房先高速增长两到三年,然后人群不断,广告商做预算做消费决策做品牌规划的机构通常会慢一些,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看到植入广告的快速发展基本是要滞后于票房发展两到三年的。广告收入的增长,估计央视三维和一些做植入广告的公司的日子这两年会比较好。这个行业植入起来比较复杂,不是一个单纯的简单买广告的模式,品牌商也很难面对一两百个片商,所以这中间做广告运营的人会比较舒服一些。下面的视频产品和其他产品刚才已经提到了。总而言之,电影票是让做IP运营的人能够赚钱地去做更大的广告的机会,是给品牌也好、IP也好做广告的机会,做广告的同时还能把钱给赚回来,然后将来百分之八、九十的收益来自广告、视频、产品。所以这个行业是具有吸引力的。当然,各家也会拼命地扩大投入的规模、强化阵营,中美班底、中韩班底一起来,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勇敢者的游戏。但是,百分之十几的少数的牺牲者会显示很强的马太效应,利润极其丰厚。所以说挑公司要挑有能力做大制作或抓住大机会的公司。2015年之后到17年,海外大片会进一步分得市场。这是一个内容调动需求的市场,这是供给调动需求的市场。现在不是说没有需求,而是没有好的供给把它调动出来,这是我们的一个观点。

第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我们做一级市场上的人而言,主要就是在BAT,再过两年可能只剩下AT,B现在会有些落后,但未来不知道,谁知道会有什么王牌产品跟着出现颠覆性的格局。我们把BAT在文化传媒行业各个领域的布局大概画了一下,圆圈大的代表布局很强,圆圈小的代表布局较弱。我们在画这个图的时候,已经在变化。比如在阅读领域,刚开始画得时候腾讯还比较小,腾讯文学作为腾讯旗下孵化出来的一家公司,团队也发展得很快,现在不输盛大文学。所以说我们做一级市场的,面临的很大的难题就是这些BAT的竞争:马云很有钱,每一单都投60亿人民币;我们作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基金,第一期也就40亿人民币元,所以他随便买个公司就比我们基金规模大。而且还有技术优势,用户流量优势,所以在资金市场上竞争起来是格外剧烈。在海外,刚才讲了,电影的主要收益来自于屏幕之外的衍生品发行和破窗发行,包括DVD、收费频道、海外的版权售卖。我觉得将来在中国,我们不用刻舟求剑,将来的格局可能是视频产品的主要付费和进一步的版权运营的收费来源可能来自于BAT三家,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作为一个产业投资基金,如果去投资渠道,有点晚了。什么叫渠道,比如百事通、乐视、小米将来也许可以,BAT,有海量用户和平台,他们构成内容发行的渠道。所以说,对我们来说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内容上。内容的创意总是稀缺的、分散的,不可能由一家公司所垄断,大公司可以做发行可以做整合营销,但是内容总是需要天才、需要创意人士去做出来的。所以说针对互联网巨头的投资布局,我们把重点放在内容上。我们可以大致扫一眼腾讯、阿里、百度、360的一些投资并购路线图,在技术上,穿戴设备上,平台上,渠道上、用户上、应用工具上,作为文化产业的投资机构是很难去和他竞争,他的钱也比我多,战略资源也比我强,所以说在内容领域苗子的培育上,我们还是觉得自己有一定的专业性,天生的壁垒就在这里显现。趋势分析的话,作为投资机构,不管是PE也好,二级市场也好,要么坚定地站队投阿里、腾讯,跟着他一起成长。我认为在二级是市场也会显示很强的马太效应。大家过去做纳斯达克或者做A股,一些在细分的TMT领域里面,前六到八名的公司占据了所有市值增长的60%-70%。你去纳斯达克看,也没有新的公司出来,就是Facebook,Google,屈指可数的五六家公司,能够贡献整个资本市场的50%-60%的增长率。所以我认为二级市场也好,PE也好,第一个就是抱大腿,找出最牛的人,跟着他长期持有。另外一个,作为投资机构,我们抓增长,抓能够有好的内容产生能力的团队。怎么看呢?我们的观点是能够产生第一次不奇怪,做出一个《好声音》不奇怪,你有本事做出第二个《爸爸去哪儿》,那我们就彻底拜倒,赶紧找个关系求着投一把。公开市场上也差不多,大同小异。做内容的公司,如果有重复第二次、第三次产生明星级内容的公司的话,应该是值得关注的对象,因为他一定是掌握了这三年之内的内容制作行业的地盘。

第三个领域,广告行业。刚才杨总也做了深度的分析,我们有一些独特的观点。我认为广告行业现在不再区分广告和公关,这个名词划分已经过时。一会儿有做精准营销的专家讲,但我们有自己的观点。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包括全球经济发展到现在,我认为品牌格局初成,再花大价钱去砸央视广告、八点广告去做品牌实际上增加价值不是很大。你现在去问所有的品牌商,做营销,做互动营销、精准营销,只要有能力帮他以ROI方式解决投放效果的问题,预算基本无限。所以说公关以前是广告手段的一种补充,这是前三十年大家看广告行业以来采取的一个划分,但是我觉得从这一两年开始,广告、公关两个字我认为应该抛掉,就一个字营销。营销随着媒体形态的发展,营销时代正式到来。什么叫媒体形态呢?凡是能够传递信息的东西就能称之为媒体。以前只有报纸 、杂志、电视,网络。但是现在移动互联网出来之后,任何一个APP其实都是信息的载体。从接触到大众,从少数媒体的形式,变成二十四小时从早到晚,随时随地可以跟踪你、监控你、向你传递市场信息。在过去十几年的宽带互联时代,可能只有几大门户、游戏、垂直门户,广告和游戏是互联网变现的方式,当然还有虚拟货币。但是后面十年,刚刚展开的,你这个人从早到晚都被某一个APP应用所包围,对于人的触点急剧增加,流量入口不再稀缺。在移动互联网刚开始开发的几年,91、UCWeb还具有很高的价值,包括阿里也意识到流量入口是无限的,不再稀缺。通过任何方式就能找到同样的一群人,还更便宜。通过大姨妈可以找几千万女性,通过一个网站可以把几十万、几百万的核心时尚人群覆盖得差不多。这种例子可以举很多很多。所以流量不再稀缺,入口不再稀缺,但是怎么高效地找到这个人,进行定位,对他进行营销,需要把整个思维模式换一遍,通过技术手段,对几亿人群进行消费者画像,进行行为分析,再找一个合适的手段,以低成本的手段进行信息送达覆盖,这就是将来十年主流的发展方向。所以我认为现在的上市公司,广告也好,营销也好,能走一段,但是谁能把方向把握得更好,谁是后面广告业、营销业有实力的王者。其实内容产业也要注意自己的潜在用户的管理,处理方式不一定是大数据,因为一个IP的重复利用,在电视、电影、舞台剧、游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能够把一个IP之下的用户群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数据管理和打通。虽然说目前华谊也收购了一些游戏公司,完美也做了完美影视,游戏公司在买影视,影视公司也在买游戏,但是真正底层上去做工作的还比较少,但我们坚信这是一个战略方向。接着刚才的话说,营销费用的增长高于广告费用的增长,这个后面反正趋势在。包括电视广告,实际上就是广电总局这么管,但是三、四年之后,传统电视广告,传统的电视台,除了少数前面的三、四家,进入雪崩式的像纸媒一样的下滑是可以预期的事情。这句话应该改成广告增长趋缓,但营销费用急剧增加。营销费用里的精准营销其实是无限量的预算,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基于ROI的。什么叫ROI,就是投放回报比,每花一分钱出去,能够给我带来多少扎实的销售或销售线索,这是广告主所表达出来的一个意愿。有些大的3C产品都在学小米学三星,建自己的渠道、走自己的营销、做自己的数据库管理,这方面的投入很大。WPP在过去二、三十年并购其他公司,在中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各种部门经济主体传统模式也有比较大的市场空间。再次申明我不是不看好现在这批营销公司,第一,看谁把工具掌握得更好,看谁把客户把营销能力建立得更好;第二,看四五年以后,当我们投资出来以后,在市场上的评价,我肯定不能按现在的上市规模估值去做投资。再次申明这个观点免得上市公司说我在公开场合不看好公司,再次申明一下这个观点。在过去十几年,中国PC端的互联网广告,其实仍然是传统广告的售卖形式,所谓的精准,DSP,系统的开发,阿里可能是最强的,本身媒体方对技术手段的应用门槛也不高,社会化分工程度也不高。真正在互联网领域,我们的基本观点还是属于模糊匹配广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精准的概念。精准产业的发展,能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前面十几年在业界各位同仁们在精准上做出的技术努力和客户教育和思维转变,会使媒体形态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后面几年真正到来。所以有技术储备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如果还有很强的客户能力,我们会很坚定的看好。这是我们投的技术型公司,当然技术公司有自己的短板,需要很强的客户能力。

第四,动漫行业。动漫行业的黎明正在到来,在今年第一次宣布到来。7月31号,《龙之谷》上线。8月8号《秦时明月》上线。《龙之谷》是盛大排名第二的游戏改编的,《秦时明月》是国产青少年动漫第一品牌,前五的全是日、韩品牌。《秦时明月》养了七、八年,作为国产品牌,网络点击率、贴吧等各项指标数很高,他们代表网络动漫、网络动画,养了七、八年以后,是国产的第一次全面发力。它的电影8月8号上线,电视剧是拍《步步惊心》的唐人文化正在做,游戏是我们的游戏公司在开发,触控中国发行,最近畅游签了很大一部分权益,它的手游有一段时间已经冲到安卓和IOS市场前十名,效果也不错。所以说从动漫产业开始打主流前,无缝链接,各种传统媒体形式、各种媒体组合形式都用上,变现形成正向的现金流循环、正向的商业循环,我认为今年第一次到来。《龙之谷》我比较了解,梦工厂是中美结合,他们也是中美结合,把好莱坞的制片人、编剧、美术指导,比如《碟中谍》的导演、《魔戒》的美术,好莱坞的编剧结合在一起。大佬全部在外国,中国人的创意受教育体制和传播体制的束缚,海外大佬,中国市场,中国制作,在中国能起来,同时在海外能发行。你想在海外养两、三百号人做两年,制作成本很大;中国养两、三百号人加班加点做一年时间,可能只要花三、四千万人民币。如果有一个团队把海外的创作团队结合得比较好,无缝链接的话,那么中国动画有可能成为继游戏之后第二个文化出口产品,也是有可能改变卢卡斯和梦工厂独霸江湖的格局,是中国人在文化上有可能真正书写自己的一个领域,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动画行业。所以我认为今年可能是中国动画领域真正开启的元年,前面的《熊出没》和《喜羊羊》属于预演,而且像奥飞收购了《喜羊羊》,但是像这样多种媒体无缝链接的一个整合营销体系还没有那么完美,所以前面都是属于预演。到目前为止,动画电影和电视仍然是动画播放的主要渠道,当然网络也很热,像秦时明月也是网络上先热起来之后,然后再做其他多种娱乐形式的运营。现在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在向迪斯尼的山头爬,只不过看谁能够更快地到达顶峰。可能是动画品牌、现代娱乐、影视行业、电视和互联网、影视发行,国内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公司,他是谁?看谁做得比较好。还有一个新的现象,看好新型渠道公司及动漫授权服务公司,看好原创精品形象公司,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是小公司,谁真正能够成为大公司,还是刚才说的看谁对渠道利用整合得最好的。而且现在卡通,大家看这个侠、那个侠,而且拍拍三、四集,早就出现了审美疲劳。从前两年开始,刚才杨总提到的EA公司、暴雪公司,游戏公司凭借自己的强IP都纷纷进入动漫电影行业。比如像明年的《魔兽》和《刺客信条》都要上演。在过去十年,游戏改编的电影没有太成功之作,但我觉得这个情况会得到比较迅速的改变。游戏行业像《龙之谷》,前期有些利润,做了七八九十年的,他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他的财务能力、财务规模、抗风险能力可能比这些一年拍两三部片子的影视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做电影的人去做游戏,大家可以想象下是不是靠谱;做游戏的人去做电影,尤其电影行业高度分散,人力资源都是临时组合的,生产要素都是临时组合的,时间长了之后谁上谁下大家可以做个预测。要投票的话,我投给游戏公司做影视。原创精品就不用说了,实际上中国原创精品数量还极少,现在还处于拓荒时期,用我们做投资的来说是“宝宝收集型”,见到好的,见一个投一个,因为就像迪斯尼一样,就会出十来个精品,现在有精品吗?大家可能暂时还反应不出来。所以说处于拓荒时期。

第五,演艺行业。演艺行业我们极为看好。中国人票房市场增长起来很奇怪,因为很多电影在我看来,从编剧,从电影语言的应用,从剪辑,从摄影摄像,很多电影手段的应用都是不及格的,但是有好的票房档期就能够创造一个好的票房纪录。具体名字不说了,说出来得罪人,但这是市场的现实。那么在电影拍得不及格的情况下,一片骂声的情况下,票房还很好,我觉得现在主要的观影人群都是二三十岁出头,看一场电影,约个会,两张电影票,一个爆米花。一百块钱,在五年前还比较重要;现在一百块钱已经是什么都干不了,只能看电影。这是消费力、购买力和收入自然增长的一个结果。在演出市场,300多亿的规模,与电影市场比也不小,而且内容方、剧院方向、发行渠道、演艺经纪都高度分散,票价还比电影贵些,对审美艺术的要求还是比电影高一些。所以我们是跟着这种消费能力的迁移走,电影的高速增长之后,我们认为是一点也不亚于电影的演出演艺市场。我们在这方面是赶紧投,我们不怕公开自己的投资策略,因为中国文化市场比较大,我们也就几十亿人民币。大家一起把市场做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比如我们投了开心麻花,做话剧的。我们刚开始投的时候,同行都觉得话剧市场能做大嘛,天花板是不是太明显了,结果我们投下去之后超预期。在我们投之前就上了春晚,成为春晚语言类节目能上两次的内容制作团体,也是一家慢公司,经过十来年的熬之后,做了十几部戏基本上部部成功。我们认为它是掌握了某一个类别舞台剧的市场,去年也开始进军儿童音乐剧市场,也开始拿出自己的一个题材与比较好的影视公司做电影上的合作。在异地化扩张、品类扩张、话剧转向影视方面,把自己的领域打开了。也印证了我们的一句话,好的内容制作团队在市场上还是比较稀缺的。超预期我们投得很开心。我们还投了摩登天空,做草莓音乐节的,十几年,沈黎晖沈导,很有名的在音乐行业干了十五年,最近两年爆发了。很简单,就是年轻人,男孩女孩都喜欢比较的音乐节去秀一秀,看一看。它其实是一种社交产品,也是一种印证了我们认为中国线下文化娱乐品种类别极缺的这么一种极度匮乏的状况。所以他的音乐节在十个省市,二十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