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LPR平稳切换,后续LPR波动才是关键

我们大致匡算切换规则对银行贷款收益率以及净息差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分为两部分,本部分先厘清切换规则对定价机制的影响;下一部分我们再进一步延伸,分析2020年LPR进一步下降的情景假设下,银行净息差的下降幅度及其对净利润增长的影响。

作者:国信银行王剑团队

来源:王剑的角度

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19〕第30号,就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有关事宜(以下简称“切换规则”)进行公告,主要内容如下:

(1)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自2020年1月1日起不得签订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可不转换;

(2)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将原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

(3)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加点数值应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与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的差值,且重定价周期不得短于一年;

(4)其他贷款的转换条款由双方自由协商。此外,央行还在答记者问中指出“大多数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重定价周期为1年且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

点评:切换本身不会明显影响利率

我们大致匡算切换规则对银行贷款收益率以及净息差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分为两部分,本部分先厘清切换规则对定价机制的影响;下一部分我们再进一步延伸,分析2020年LPR进一步下降的情景假设下,银行净息差的下降幅度及其对净利润增长的影响。

注意,下文中所提及的全部百分比,均为该项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

Ø  首先,结合《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2018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银行的存量贷款结构如下:30%短期贷款,20%房贷,50%其他中长期贷款(其中中长期消费贷占2%,一般是固定利率定价,但考虑到占比很低,故我们将其计入其他中长期贷款)。

Ø  以2018年末16家老上市银行数据为例,其贷款大约有40%会在一年内到期(这其中包括30%的短期贷款和10%剩余期限不足一年的长期贷款),这部分贷款不受切换规则影响,原因是这些贷款在到期后重新投放,即便没有切换规则,也会在明年到期且自然变为以LPR定价的贷款;

Ø  在剩余60%贷款中,我们进一步假设其各类贷款占比跟全部中长期贷款中各类贷款占比一致,则有17%为房贷(房贷占中长期贷款的29%,从而占剩余60%贷款的17%),43%为其他中长期贷款;

Ø  由于房贷一般是按1年重定价且重定价日为1月1日,我们假设这一行业习惯保持不变,则全部房贷在切换为LPR之后,不仅切换前后利率保持不变,而且即便2020年LPR下降,也要到2021年才会影响到房贷的定价。而对于其他中长期贷款,由于需要合同双方自由协商,我们假设其利率自切换之日起就直接反映LPR下降幅度。

按照前述分析,本次切换规则在2020年将影响中长期其他贷款(占贷款总额的43%),在2021年则对占比17%的房贷也产生影响,即相当于2021年贷款基准利率彻底消失,LPR取而代之。

根据上述贷款结构,我们测算规则切换对明后年贷款收益率的影响很小。谨慎起见,对不确定的变量采取偏保守的假设。

Ø  对2020年而言,受影响的是占贷款总额43%的中长期其他贷款。其受到的影响测算如下:从2018年末上市银行贷款到期日来看,5年期以上到期的贷款占比38%(按前文估算,其中房贷占比为17%),1~5年的24%;我们进一步假设贷款原始期限的分布规律跟到期日分布规律相同,则中长期其他贷款中有47%[47%=(38-17)%÷(38-17+24)%]为5年期以上贷款,53%为1~5年期贷款。考虑到95%的贷款都会在一年内重定价,因此这些贷款目前都是按最新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即5年以上4.90%,1~5年期4.75%,所以目前这部分中长期其他贷款的加权平均定价基准利率为4.82%(4.90×47%+4.75×53%),跟最新4.80%的五年期LPR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将原本的贷款基准利率换为最新的LPR,那么切换规则对这部分贷款收益率基本没有影响。

Ø  对2021年而言,则是房贷进一步受到影响。由于央行规定房贷利率要保持切换前后不变,因此如果明年LPR不发生变动,则中长期房贷收益率也不受切换规则影响。

综上来看,我们认为切换规则本身对银行贷款收益率基本没有影响,因而也不会影响银行净息差。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前述测算是假设切换过程中直接用LPR替换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由于央行规定中长期其他贷款在切换过程中可以自由商定条款,而目前信贷需求偏弱,因此有可能商定的结果是定价水平下行,这将对贷款收益率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难以量化。

延伸分析:假设未来LPR下降,对净息差影响几何?

对于明年银行净息差如何变,重要的不是切换规则,而是明年LPR会不会大幅下降(类似于过去的降息)?我们无法预判明年LPR下降的频次、幅度以及时点,但是由于目前市场普遍预期LPR会有所下调,因此我们进行简单的情景分析,以了解不同LPR下降情景下,银行净息差受影响的程度。

除了占比17%的房贷外,剩余83%贷款将在明年受到新LPR影响;而100%的贷款将在2021年受新LPR影响。我们以一种情形展示测算过程,其余情形仅展示结果。我们以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均在2020年1月份下降5bps为例:

Ø  假设全部贷款将在明年中到期或切换为LPR,且切换为LPR的部分在切换当日就按最新LPR定价。考虑到几乎全部贷款在一年内重定价,因此可以认为前述83%的贷款均受到LPR下降影响,影响时长为6/12年(因为我们是假设年中到期或切换为LPR从而下降定价基准,所以仅下半年受影响),影响幅度为5bps(不考虑议价能力带来的上下浮比例或基点数变化)。

Ø  按上述假设,2020年全部贷款收益率将下降5bps*83%*6/12=2.1bps;因为贷款占生息资产的约55%,因此净息差将下降2.1bps*55%=1.1bps(这里我们不考虑LPR下降对其他资产的联动影响,也不考虑负债成本等的变动)。按2019年前三季度数据静态测算,这一变动幅度将拖累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0.8个百分点,影响不大。

Ø  按上述假设,由于2021年全部贷款将受到影响,且在1月1日即受到影响,则2021年贷款收益率将较2020年再下降5bps*100%*12/12-2.1bps=2.9bps,净息差将较2020年再下降2.9bps*55%=1.6bps。

如果是多次下降LPR,则可以将影响累加。比如考虑如下情形:假设从明年1月份开始,每隔一个月LPR下降5bps(即累计下降30bps,略高于过去的一次降息),则对2020年净息差的影响是1.1+1.1+1.1+1.0+0.6+0.2≈5bps,对2021年净息差的影响是1.6+1.6+1.6+1.7+2.1+2.5≈11bps。我们测算这一变动幅度将拖累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3.7个百分点;由于我们在年度策略中预计明年银行净利润增长大概在6~7%之间,这一影响幅度就比较大了。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明年LPR下降幅度不大(比如下降5bps),则对净利润影响可以忽略;但如果LPR持续大幅下降(比如下降30bps),则对银行净利润增长的不利影响难以忽略。考虑到LPR未来的变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下降幅度以及下降时点),我们暂时维持年度策略观点不变,但需要密切注意后续LPR变动情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前述测算依赖于很多假设,也没有考虑LPR调整对银行其他资产收益率和负债付息率的联动影响。而现实情形则复杂很多,因此误差在所难免,结果仅供参考。

投资建议

考虑到LPR未来的变动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暂时维持年度策略观点不变,即预计2020年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与今年持平,板块整体估值不会有太大变动。

风险提示

若宏观经济下行,可能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进而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冲击;若LPR大幅下降,可能会对银行净息差产生更多不利影响,我们将密切关注;测算过程中存在大量假设和简化,因此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可能存在很大误差,结果仅供参考。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