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第一季完结,两国谁更满意?

谈成了!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中国应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和决心,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展现开放自信,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不仅是中美贸易摩擦外部形势倒逼所致,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自身的需要。
                                                                                                                                        ——任泽平

谈成了!

12月13日深夜11点,国新办“官宣”——中美已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这场直到凌晨才结束的发布会,究竟透露了哪些内容?小巴整理了部分重点内容:

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关税方面,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知识产权方面,中美在包括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盗版和假冒及司法执行和程序等方面达成共识。

食品方面,中国增加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比如猪肉、禽肉、大豆、小麦、玉米等,解除对美国禽肉输华禁令。美方在协议中就尽快解除中国输美水产品自动扣留等作出了积极承诺。

当中方官宣时,特朗普早已按捺不住发了好几条推特。

他在推特中说,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中“中国同意进行许多结构性的改革”,以及大幅购买美方的农产品,但25%的美方关税将会保留,其余的将会是7.5%的税率,12月15日原本要加征的关税不会再实施。

目前中美之间的关税已经很高了,若12月15日再加关税对两国关系和金融市场都意味着灾难。不仅高位的美股受不住,美国经济也会大受打击。

所以,现在美方就是在向中国要更多的对价和承诺,而且要有发展方面的机制保障。

中国要想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就得修复跟美国的关系。适当付出一些补偿性的代价是肯定的,前提是必须承认在加入WTO之后中国是受益最多的国家。对美国有所让步、给些补偿,比到其他小国进行风险投资更靠谱、更值得。

而且在中美关系尚未走出危险期之前,要继续韬光养晦、闷头发展,把自己的问题先处理好了再说国际扩张,这才是最务实的态度。

中美贸易摩擦第一阶段协议基本达成,进一步加税威胁被初步化解。协议估计很快签署,第二阶段的谈判估计春节后就要展开了,预计更加艰难些。

然而,从减税力度和整体关系演进看,未来形势仍不乐观。长期化的双方博弈将从贸易领域向金融、科技、军事、社会和政治等层面纵深发展。中期看大国斗法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市场隐含风险都不可能很快消失。因此整体局势长期乐观,但过程会一波三折。

从我了解到的一些内容来看,中国向美国承诺购买更多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开放金融市场,实际上不仅对美国,对中国也有很大益处。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推进金融业更加市场化和自由化,对中国意义重大,也是中国原本就应当主动推进的。

同时,我认为美方为了达成协议,其实作出了不少让步,至少与一开始他们提出的强硬要求相比有明显退让。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民主党人在2020年大选中击败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对华政策——包括贸易关系——很可能只会更加强硬。因此接下去的谈判变数依然很大。

最后,我认为中国应当审时度势,放低身段,在许多重大的全球问题上避让美国的锋芒,千万不要动同美国争霸的念头。我们还是要认真遵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制定的基本国策,在国际上坚决不称霸,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同美国争霸。

尽管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国内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要用行动让美国和全世界相信,中国并没有到世界上去耀武扬威的野心。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赢得下一个40年更好发展的外部空间。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意味着中美初步、成功地管控住了分歧,没有让分歧扩大化,走向失控。中国将继续留在全球主流贸易体系内,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个大利好。

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有利于缓解中国的通胀压力。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可以平抑中国高企的猪肉价格;进口的大豆,则可以降低饲料价格,进而降低肉价;进口的天然气,可以平抑气价,让中国天然气来源更加多元化、有保证。

这样,中国的CPI同比涨幅有望提前回落到3%以下(比如在明年4月到5月份)。最终给中国货币政策腾出空间。

协议有利于中国保持出口的稳定,而出口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换句话说,达成协议可以降低中国稳增长中对“大基建+房地产”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对于希望房价快速上涨的人来说是利空。

达成贸易协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走稳,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逐步重返6.6左右。而未来要维持汇率稳定,就要保持中美利息差,央行2020年降息或许会比之前预测的幅度略小一些。

但中美的战略博弈才刚刚开始,未来道路曲折漫长。博弈中合作、斗而不破,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基调。局部的脱钩(比如高新技术方面),仍然很难避免。

第一阶段协议表面上是达成了,实际谈成的成果不多。美方减税不多,但中国购买的动作也不能视为让步,而是本身也需要,作为一种筹码。中方真正答应的结构性改革,双方文本还存在分歧,美方宣传不成立。

从美方看,美国内部争议很大,民主党政客攻击特朗普签这种协议是卖国,是为了选举放过对中国施压。总体上会认为特朗普谈得不成功,虽然特朗普拼命宣传说“收获很大,谈判是美国的胜利”。

美方将在第二、第三阶段,试图强迫中国进行更多对美有利的结构性变化,这是新一轮的斗争,肯定会更难。

此外,第一阶段协议,具体条文不应该过于看重,因为随时生变。但是姿态性的影响不小,这说明美国对中国的极限施压效果有限,中国有能力顶住美国的攻势。

中美博弈必然转入长期化。短中期,是美国利用现有优势去阻遏中国崛起的势头。长期看,中美博弈是美国逐渐衰弱,中国逐渐强大的变化过程。美国试图改变这个趋势,而中国要努力实现这个长期趋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