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汽车工业与大国命运

汽车工业作为工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其和一国之国运,冥冥中产生了息息相关的关联。

作者:沈帅波

来源:进击波财经

我常想:我们讨论财经到底在讨论什么?

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正确的知识点,那其实没啥用。比如下文出现的所有具体的年月日,我认为它都是“死知识”,比如你知道汽车是何年何月何日发明的,是基本没有用的。但是与他关联的逻辑,道理,因果才是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东西。

如果,你读不完全文,你起码要记住这些,下面画知识点:

1、汽车工业作为工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其和一国之国运,冥冥中产生了息息相关的关联。

2、中国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总体是成功的。用40年走过了别人100多年的过程。但是如果定义成功等于成为技术第一,那么可能过于苛责。

3、在以汽车著称的德国,汽车品牌经历了从100多个到10个的竞争过程。今天中国大量的自主新品牌,必然有一个淘汰过程。

4、未来,出现的所有弯道超车的汽车品牌,只可能在中国。

5、2018年全年,中国新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但销量方面却为1990年以来首次年度下降。

6、汽车行业业已进入局部繁荣时代。

1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满清骑兵入关。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

这一年,骑兵依然是至强机动部队。马匹依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最佳的载人工具。

在我们印象中的大清朝,是和马有很强的关联的。但是,在康熙年间,已经有人将蒸汽机带到了中国。耶稣会传教士团的一名成员费迪南德·韦比耶斯特(Ferdinand Verbiest)大约在1672年制造了一款65公分长的蒸汽动力汽车,作为面见康熙皇帝的玩具。

它虽然规模很小,无法搭载驾驶员,但很可能是第一部实现工作的蒸汽动力汽车(1769年,世界第一台公认的蒸汽机面世)。

而在它被呈现出来时,康熙和他的子子孙孙们都没有意识到,大清已经即将被研发蒸汽汽车的西方各国甩开乃至碾压。

来自英国的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麦迪森曾经发表过这样的学术观点:和和我们的历史常识好像非常违背,那就是: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

据他统计: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量的22.9%增长到36.6%。

《大国的兴衰》中写道:“经济总量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可以使500万工人的产量相形失色,但由于他们生产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了,所以远不可能形成剩余财富或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力量。英国在1850年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现代的、创造财富的工业。“

这一观点,翻译一下就叫做简单的GDP总量统计,并没有什么卵用。重要的是技术含量。

中国轻工业vs 西方重工业

正如最初马可波罗游记给西方世界送去的震撼一样,当时中国的“震撼”也是如此。当中国还在用人力手工制作纺织的时候,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18世纪中期,英国使用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开创了蒸汽时代。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英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使得英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

尔后,在19世纪后半叶,英国人在雾都伦敦书写了关于汽车发展的故事。劳斯莱斯,名爵,捷豹,路虎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当这些汽车品牌纷纷出现,一座座工厂的出现让英国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绅士们纷纷从马车投向汽车的怀抱,英国汽车进入正轨,变成了产业。

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迅速从二战的影响中脱离,将本国汽车工业推送至历史顶峰,紧追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一个来自于英国政府对本国汽车实行的关税保护政策,导致英国车企开始变得不思进取,盛极而衰。

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代表发明。

冥冥之中,就已经与一国之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因为没有工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国家。

2

德国崛起 vs 中国洋务运动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时间来到1874年,在几经落败,签订了耻辱条约之后,李鸿章强烈地意识到了中国的衰落,并向同治皇帝上奏说道:

“何以言之?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1850年左右,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那时的黄包车还没传进中国,官员出行坐骄,有钱的商人则选择马车(乔家大院就是演的那个时期),而农民只能靠驴车和双腿走天下。

而同时期的西方世界,已经在蒸汽机,氢燃料内燃机两款引擎中几经测试,逐步完善引擎技术。甚至还在1838年发明了氢能源电池,在1859年发明了铅酸电池,中西方的巨大差距也由此产生。

万里之外的德国,威廉一世加冕,由普鲁士大公国进阶成为德意志帝国。汉莎,黑森林,巴伐利亚,萨克森,巴登五大诸侯国被兼并。德国实现统一。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德国从法国掠夺了50亿金法郎,并吞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借此跃升“暴发户”行列,为德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资本保证。

卡尔·本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德国也因为本国这一系列的“动作”,在19世纪70年代带领了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

当然,这使得德国人在30年里走完了英国人100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从而使德国进入世界工业化大国。

西门子、博世、汉高、拜耳、奔驰、宝马、宝沃等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左右),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左右诞生的。

当时的德意志正处在全民创业大潮,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以及现在熟知的的“隐形冠军”企业都是在当时发展起来的。涌现了一批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优秀人才,他们凭借自身优势支撑起了德意志工业的天空。

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60年代,经过不断地洗牌后,汽车厂商由顶峰时期的100多家到仅剩下10家。在没落的各个知名品牌中,有一个叫做宝沃的品牌。

1966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被日本超过,排名居世界第三。

宝沃的前世今生。

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在过去一百年中,国运几经起伏。而汽车工业也紧紧得伴随着国运的起伏而跌宕。

其中最传奇的一个品牌就是宝沃汽车了。(你这几天可能在电梯楼宇里看到了他的广告)

宝沃出生于一个贫穷矿工家庭,拥有十多个兄弟姐妹的他从小热爱机械。并先于商业化生产的弹簧玩具车25年就制作出了自行走玩具车,从小便展露出了过人的机械天赋。

成年后,宝沃依照兴趣到各个工厂中学习技术。一次偶然的契机,又因为德国正处在迅速的工业化的过程中,他打造的三轮“汽车”为他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宝沃汽车的传奇故事也就此展开。

凭借着对机械的热爱和自身的天赋,宝沃创造出来的汽车有着超越时代的领先技术:空气弹簧悬架,自动变速箱,极具美感的设计风格等等,这使得宝沃汽车在众多品牌中颇受好评。

但黑天鹅发生了,一家报社无端的批评报道,宝沃出口美国市场的汽车订单被取消,不来梅参议院“权利的游戏”,还有自身管理等种种因素,这一系列的问题叠加,导致宝沃汽车最终没能熬过1961年。

不过,在宝沃发生变故之后,其管理层,技工,工人还有工厂流水线并不是就此消散。而是在随后被奔驰、宝马公司引入。宝沃当时引以为傲的技术也因此被其他公司所吸收,蜕变,为其他公司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今处在业界顶端的奔驰,更是直接进驻了Borgward赛巴滋布吕克工厂,并成为了奔驰的重要汽车生产厂,为其输出了奔驰SL、SLK、GLK、C、E级车型在内的系列产品。

3

福特model t流水线怎么来的 vs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初期

1908年前,汽车曾经还只是富人的标志,工人装配一辆车耗时高达728小时。当时的汽车年产量大约12辆,显然这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消费市场的需求。不过,福特的梦想是让汽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一个悄然的机会,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师威廉·C·克莱恩参观完芝加哥的屠宰场后,他了解到屠宰与肢解流程后,将这种被称为“流水线”的生产流程引入了福特汽车公司。他将流水装配线的概念报告给了彼得·E·马丁,虽然马丁对此抱着怀疑态度,但仍然鼓励他继续。参考文献——请回答 1909,实拍福特 T 型车-鲸跃汽车)

时间来到1913年,福特工厂采用了革命性的流水线技术来生产T型车,这得以让生产汽车从原来700的个小时,缩减至12.5个小时。而随着流水线的不断改进,最终以惊人的10秒一辆车的速度生产。

此外,福特还将汽车的价格从原来的850美元,降至260美元。850美元在当时,仅约为一名教师一年的工资。在低价政策下,从1908年-1927年,T形车卖出了1500万辆,占美国汽车市场份额的56%。

可以说这是美国现代化管理革命的开端。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共同催生了管理革命。

在过去的100多年历史中,管理理论层出不穷。“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吹起了第一次管理革命的号角,开创了一个新的管理时代。科学管理目的是要用制度和方法来激励工人努力工作,释放工人渴望财富的内在动力,以此来提高工人的效率,最终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

正是这样的双赢姿态,为当时的底特律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加上巨大的工业产能,赋予底特律强大的生命力。

到了1950年,底特律人口已从当年福特先生初临时的20万人疯长至180万人。而福特的“雷鸟”,是底特律全盛时期的代表作。

此时的中国,则刚刚开启近代工业发展。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

1、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2、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

3、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如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

4、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

4

日本 邓小平 参观日产 坐新干线 vs 中国奋起直追

1978年,时值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踏上日本国土,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日期间,邓小平参观日本新日铁、松下、还参观了日产汽车公司的流水线,他感慨道: “这个时候才明白什么是现代化。”

当机立断,中国向全球几大知名汽车公司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到上海合作生产汽车。

很快在1985年,上海汽车与德国大众以50:50的形式注资成立了上海大众合资公司。

当然,日本的崛起也不仅仅是因为偷师了福特的技术这么简单。在各项原因之中,一项名为“戴明奖”的存在则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日本学者赤松要还提出了雁行理论。这项理论指的是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

即日本先发展某一产业,当技术成熟,生产要素也产生变化时,这些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转弱。接着亚洲四小龙自日本移转技术或产业转移,开始发展此一产业。在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到另一个新的层次。

随着日本被美国干趴下后,雁阵也不再提起了。

5

中国现代化

2018年全年,中国新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但销量方面却为1990年以来首次年度下降。汽车行业从普涨进入了局部繁荣时代。

中国以40年实现实现了别国100多年的发展。虽然仍未登顶,但已经是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

近年,中国企业在全球掀起了收购汽车品牌的浪潮。从早期的罗浮(荣威),MG(名爵),到先前的沃尔沃,直至近期的宝沃,都是宏大策略中的坚实基石。

因为中国有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好的供应链,最熟练和勤奋的产业工人。所以很多海外品牌的第一大市场都在中国。同时,中国也是很多国际品牌弯道超车的核心赛道。宝沃亦是如此的选择。

在Carl Friedrich Wilhelm Borgward,也就是宝沃创始人逝世之后,他的孩子Claus Borgward则加入了大众汽车公司董事会,并全面负责质量方面的工作。不仅如此,有着先进意识的他还推动且参与了中国首家汽车合资企业 - 上海大众的合资项目洽谈。

此外,宝沃家族也并未放弃复兴家业的希望。因为有了Claus Borgward参与上汽大众合资项目的先例,Claus先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与中国人民的包容性。

为此,在为自己家族谋出路的规划之中,Claus将当时未能实现的“家族梦”传承到了他的孩子 - Christian Borgward身上。而Christian Borgward也完整的达成了家族使命,让宝沃在中国这片大陆上复活。

截止2005年,在多年的筹备后,宝沃已经寻得多家拥有世界级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期间还聘请了设计、研发、制造等世界级大师;智能化、互联网、品牌、营销、资本运营等专业人才。中国也正在其中,并且扮演这重要的角色。

在2015年3月3日,第85届瑞士日内瓦国际车展上,Borgward家族第三代继承人 - Christian Borgward正式宣布Borgward重返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行列。

故事并未止于此,在宝沃的长远规划之中,曾经让他们引以为豪的赛道辉煌也是他们准备复兴的事业。

在2018年的“勇敢者游戏” 达喀尔拉力赛 赛事中,出现了一个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品牌 - Borgward。

自此以后,宝沃连续三年征战达喀尔拉力赛。在2018和2019年赛事中,宝沃参赛的两台赛车展现了极强的适应性,斩获了不俗的成绩。并且,在接下来的2020年赛事中,宝沃将配备三台极具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BX 7 TS车型,为宝沃未来的赛车事业打下基础。

6

造车,不是简单的拼接。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与沉淀,不仅仅靠的是技术的领先。

管理,营销,运营,投资,研发,革新以及规划都是组成一台汽车,一个品牌的众多关键。

汽车工业,是一个长链条的产业,他带动着一座城,几十个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亦是一国工业的缩影。

他是几代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换来的。

他是几代人心怀天下,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他是是千百万人往矣,虽九死其未悔。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