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如何破?黄海洲详解全球货币政策

当前,全球面临一个较大的问题是负利率问题,负利率债券规模和占比创新高。

作者:黄海洲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当前,全球面临一个较大的问题是负利率问题,负利率债券规模和占比创新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中遇到了低于零下限的问题。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也尝试通过QE等方式刺激经济,但该机制下,货币政策呈现出无效性或遇到很大困难,因此,结构性改革和财政政策十分重要。

我们需要从历史观出发,审视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当前的经济问题与美国大萧条后面临的问题相似,而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配合下,美国当时以高速经济增长走出这一困境

下文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三——“全球货币政策与经济走向”上所做的主题演讲。

我演讲的主题是全球货币政策展望。

首先,许多外滩金融峰会的嘉宾都提到,现在全球面临负利率的问题。金墉先生也提到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在最高时达到17万亿美元,现在略有下降,为14万亿美元。全球负利率债券占比也达到了最高点,约为34%。

图1 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及占比

资料来源:CEIC、Wind、CICC Research。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中遇到了低于零利率下限的问题。日本在1989年危机之后不久就遇到这一问题,三十后还没有走出困境。

对海外的投资者而言,最近对两个问题讨论较多:一是欧洲的日本化问题,二是美国是否会变成下一个日本。在此种环境下,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质疑。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例如QE和中央银行负债表扩张。它们也试图退出QE,但问题在于退出非常困难。美联储正在重启第四次QE,不过目前美联储并不承认这一点。市场也预计欧央行将会在11月份重启QE。

图2 全球主要中央银行政策利率

资料来源:Bloomberg、CICC Research

图3 全球主要中央银行资产持有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Fed、BoJ、BoE、ECB、CICC Research。

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区别很大。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很大部分是国外资产,而美联储则有很大部分是美国国债。最困扰大家的问题是,是否需要退出QE?目前来看,发达国家中央银行退出QE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货币政策呈现出日益明显的无效性。

 图4 中国人民银行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资料来源:CEIC、CICC Research。

在货币政策遇到这么大困难的情况下,很多专家都强调,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余永定教授认为,结构性改革值得做,但同时也要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让财政政策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全球不少国家货币政策工具已经遇到了零利率下限的制约,货币政策无效性变成了难解的问题。中国的情况相较来说好一些,目前中国的利率在4%左右,而美国的利率是1%-2%,欧洲的利率是0-1%,日本的利率30年在0附近。

图5 美联储加息及缩表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Fed、CICC Research。

图6 欧央行及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情况

资料来源:CEIC、BoJ、CICC Research。

需用历史观看待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

我们需要用历史观来看待当前遇到的问题,要思考这些已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问题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解决的。

从长期的视角来看,自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至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呈“倒V”字型。从某种意义上讲,1933年大萧条后至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期间,美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和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类似。除了运用货币政策之外,还需要使用财政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当时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

图7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

资料来源:Bloomberg、CICC Research。

而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自1790年美国开始发行10年期国债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的名义收益率在1945年11月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55%。从1923年大萧条后到1945年,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震荡下行。美国遇到了比较明显的通缩的问题,是靠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帮助其走出困局,一是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使用的积极财政扩张政策。在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不仅使用了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同时很多都人忽略了在此期间内美国M2年增长率达到近40%。

在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下,美国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实际GDP年增长率达到近20%,名义GDP年增长率达到近30%)走出这一困境。回顾这一历史,可能对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图8 美国利率变化历史回顾

资料来源:GFD、CICC Research。

美国现在有一个比较时髦的理论,现代货币理论(MMT)。MMT认为财政政策可以无限使用,不存在边界和权衡取舍(tarde off)的问题。财政能力难道没有上限吗?

我与Bolton合作的文章《Capital Structure of Nations 》试图回答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什么是货币?货币如何进入经济?通胀是怎样产生的?通胀有没有成本?我们认为,通胀会产生稀释成本(dilution cost)的问题。新持有货币的人获得的好处,会稀释原本拥有财富的人的股权。由此推导出两个重要的边界,一是使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者QE等,带来的投资回报应该是正的,要产生正的NPV(净现值)。二是即使在投资回报是正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对原财富持有人股权稀释的问题,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