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生物鲁先平:国产创新药的野心

先仿制再创新,模式似乎很好,但如果转型不及时,就再没机会做创新药了。

11月29日,微芯生物创新药西达本胺乳腺癌新适应症正式获批上市。

作为本土药厂中少见的将全部业务押注于创新药的企业,微芯生物成立18年以来,仅在2015年获批上市了新药西达本胺,当时获批的适应症是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是一种年发病人数仅2万人左右的罕见病。

此次大适应症乳腺癌获批,尽管西达本胺是二线治疗用药,依然有望放量成为20亿级的重磅产品,打破市场对微芯生物“一款小药打天下”的固有看法。

只做小分子创新药

 

2001年成立之初,微芯生物创始人鲁先平就确定了只做小分子创新药的发展战略。

彼时,分子靶向治疗的历史不过刚刚三四年光景,全球首款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格列卫也才刚刚问世,国内的医药企业大多在忙着仿制药的研发和已有创新药的授权引进。

鲁先平曾不止一次向媒体表示当年的想法是有些“太天真了”,尽管团队有所准备,当时的生产、技术、资金乃至基础设施的环境,对于一家一开始就只做First-in-class的初创企业来说,太不友好了。

做创新药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据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进入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的肿瘤药物LOA(最终获批率)仅有5.1%,二十款药物里有十九款会失败,更严峻的是,每款药物的研发投入动辄以亿计数

与微芯生物相似的国内创新药企业,有贝达药业、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7家公司,这些创新药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数以亿计,有的高达十多亿元。

也有的企业选择从更快盈利的仿制药切入市场,有了供血业务后,再给新药研发输血,比如恒瑞医药。也有的,干脆只做收入稳定的“卖水者”,如研发生产外包企业药明康德,无论研发成功与否,都能有收入,还有如开展基因检测的华大基因,最终赚的是设备和耗材的利润。

这些选择没有对错之分,都有让企业步入稳定增长的可能,鲁先平告诉格隆汇,他当年的选择多了一些对团队基因的考量。“在医学领域,研发新药、更好地治疗疾病,是每一个从业者的梦想。做原创对团队的实力是有要求的,我们的团队有这样的研发能力和基因,那为什么不做呢?”

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有代价的,微芯生物从初创开始,就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投入期。2005年,为了生存下去,微芯生物曾经依靠专利授权费用维持企业经营,当时被授权国际专利的西达本胺已经完成了临床前评价,2016年该专利的部分国家使用权利被沪亚公司以10倍价格再度转手。

在西达本胺外周T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批上市后,微芯生物将一半以上的收入又重新投入到研发上。“如果想要报表好看,研发少投入一些就行了,问题是研发投入少了,这种增长有意义吗?”

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上市前,微芯生物花掉了8.5亿,账上还趴着1.5亿现金,上市又融资了10亿。目前,西达本胺的乳腺癌适应症已获批上市,抗II型糖尿病的西格列他钠也已经完成全部临床研究,提交的新药上市申请也已获受理,即使收获期还未到来,但自我供血能力与初创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研发的确定性

 

微芯生物的研发投入从绝对值上看,不及其他创新药企业,但目前从西达本胺的获批情况来看,成功率却不低。究其原因,是微芯生物有一套核心技术,提升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自从1997年,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弥漫性大细胞性B细胞淋巴瘤之后,临床癌症治疗就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

主流的靶向药有两类,一是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如PD-1,多数情况下需要注射,研发成功率相对更高,但只能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外的靶点;二是小分子靶向药,一般口服摄入,能够作用于细胞内靶点,但相对更容易产生副作用。

微芯生物创立之初就开发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与早期评价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表达,利用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基于信息学的数据挖掘,药物对基因作用的大数据分析,实现对药物价值的预测。

“所有疾病,其实都跟基因表达的失调相关,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反应,也要和基因相互作用。所以需要大数据去筛选,过去观察药物在人体十个基因组中的反应要花上一年时间,现在两三天内就能看完药物对几万条基因的作用。哪些是预期的靶点疗效,哪些是意外的毒副作用,一清二楚,这就能很大地降低了风险。”

从今天微芯生物的研发成果看,这一核心技术平台实现了降低新药开发风险、缩短周期和成功率的预期目标。未来,随着抗体-化学药物偶联剂治疗方案的推出,小分子创新药还将有更多用武之地。

微芯生物专注的治疗领域定位在肿瘤、代谢疾病(慢性病居多)和免疫性疾病三大类,与医疗领域的普遍关切、投资市场的重大机会基本吻合,从这个角度来讲,鲁先平既不是从纯粹的企业家也不是从纯粹的科学家的角度在看问题。

“我当时了解到基因芯片与高通量筛选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种科学的商机,如果我们能把它用于药物的发现,或者用于创新药早期风险评估的话,我们实际上就已经领先了。”

意识到商机,也促使鲁先平和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相继回国,成立了微芯生物。“我们当时相信这种科学的判断能力,哪怕行业培育需要十亿十年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的失败率已经被极大地降低了。”

 

估值疑点

 

因为创新药企业的稀缺性和核心技术的加持,微芯生物于今年8月中旬登陆科创板,成为在科创板上市的第28家企业。

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芯生物营业收入为1.29亿,净利润为20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55%和38.41%,由于市场对生物医药板块的整体看多,其市值为240多亿,市盈率目前高达600多倍。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通常采用的估值方式为PS估值法和DCF估值法,前者根据未获批的新药适应症的发病人群、治疗费用以及研发失败概率来计算产品的合理价值,后者根据销售曲线、生命周期和临床概率对在研和在售药物进行折现。

两种估值方式都要参考新药通过上市审批的概率,但微芯生物的核心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药品研发成功率,目前还不好说,毕竟获批的仅有一款新药,按100%的成功率来计算也有失偏颇,独家品种应该有多少估值加成,目前也存在争议。

在西达本胺乳腺癌适应症获批之前,市场对其主要的顾虑在于药物的适应症较小,属于罕见病,但目前多数大适应症已经被进口药占据,只盯着大适应症也意味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即使大适应症获批也并非高枕无忧。

一些国内企业在争取国产替代的机会,然而一旦国产替代,第一款、第二款仿制药也许还有一些利润空间,随之而来的跟风者,带量采购的政策导向,又会很快地压缩利润空间。

鲁先平认为,“国产替代的商业模式是没有问题的,进口药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都很贵,通过降价是能够争取到很大的市场。但是必须还要看到很多肿瘤是极度缺药甚至是无药可医的,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还有很多脑部肿瘤,创新药企业还有很多事可做。

“你现在看先做仿制药再做创新药的模式非常好,但如果它没有及早转向创新药的话,这些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利润空间已经不允许你去做研发了。”

从鲁先平博士的办公室里走出来,我们恍然觉得刚才的对话并非来自一个企业家,或一个科学工作者。

也许是因为对中美两国的医疗、科学体系都有深刻理解,鲁先平选择了一种最务实的态度和方法切入市场,既要兼顾企业生存,也要保留长远理想,从中不断实践,找到一个兼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点。

目前,当下医保带量采购的政策方向下,看重价格的谈判策略对创新药企业并不友好,也在倒逼这个刚成年的行业尽快成长起来。

未来,新药市场也需要大量学术推广费用去培育,等在微芯生物面前的难题还需时日一个一个解决。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