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前高考学生数都是确定性增长趋势:出生人口下降对学生数量的影响?

出生人口下降对学生数量的影响?

作者: 草叔 

来源:草叔消费升级研究

本文核心内容

  •  七十余年人口增长跌宕起伏:

  • 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经历过几个增长阶段——

  • ①1950-1958年是第一个人口出生爆发期,基数相对小,年均出生率最高,期间年均出生人口约2100万人。

  • ②1962-1975年是第二个人口出生爆发期,年均出生人口最多(超2600万人),是我国人口最为迅速增长的年代,但过于迅速增长的人口,也产生了很多相应的问题。

  • ③1981-1991年是第三个人口出生爆发期,由于基数放大,出生率已经有所降低,但这时期年均出生人口约2300万人,接近前高(但没有达到前高)。

  • ④1992-2006年,这段时间出生人口数是持续下降的,从约2300万人每年降低到约1500万人每年,这也是本文读者大部份所经历过的年代(即使是在1992-2006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年份,我国人口也一直是净增的)。

  • ⑤2006-2017年,这段时间出生人口数是回升的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1991年开始的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在2006年左右触底了,2006年基本是前后十年出生人口的底,2006-2017年期间,出生人口企稳,呈现单向回升趋势,从约1500万人每年,回升至约1700万人每年。

  • 我们在本文想要说明,即使2018年,出生人口同比2017年有所下降,但入学人口是一个有时间延迟的过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要延迟6/12/15年,也就是说,小学/初中/高中,未来5-15年,都是适龄基数人口持续单向增长的过程,而2018年出生人口数相对2017年的下降,要到2036年才能反映到高考适龄人口中,2035年前的高考适龄人口仍是持续增长的趋势

  • 预测结果:

  • 在预测学生人数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历史出生人数,不涉及任何出生人数的预测数据。根据前文分析,我国出生人数在2006-2017年间均处于回暖阶段。

  • 小学阶段:预计未来四年(2019-2022年)小学招生人数平均为1777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51万人。预计未来五年(2019-2023年)小学在校生人数平均为1.05亿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72万人。

  • 初中阶段:预计未来六年(2019-2024年)初中招生人数平均为1745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4万人。预计未来六年(2019-2024年)初中在校生人数平均为5141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08万人。

  •  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预计未来九年(2019-2027年)高中招生人数平均为1595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45万人。预计未来九年(2019-2027年)高中在校生人数平均为4492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34万人。

  • 小学到高中阶段:预计未来四年(2019-2022年)小初高合计招生人数平均为4989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36万人。预计未来五年(2019-2023年)小初高合计在校生人数平均为1.97亿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39万人。

  • 高考人数:2012-2019年对应的高考适龄人口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报名高考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反映高考参加率在持续提升(也有一部分复读的原因)。2021-2035年,高考适龄人口是增长的趋势,叠加高考参加率的增长,预计未来15年左右,高考人数是持续增长趋势,高等教育供给存在不足,有扩张需求。

  • 投资建议:虽然2018年出生人口较2017年有所减少,但是以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五年K12阶段(小学-高中)的入学人数及在校生人数仍持续增长,看好K12相关产业,包括K12课外培训、中高考/复读培训等;而高考人数在2035年以前预计也是持续增长的,高考人数的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基数增长趋势有望持续,高等教育供给仍然不足,看好高等教育的发展。

  • 推荐标的:中教控股,中国科培,新东方,好未来,科斯伍德等。

  • 风险提示:新出生人口或引发悲观情绪;政策风险;并购整合风险等。

1.人口结构——70年跌宕起伏,2006-2017年出生人口其实是单向增长的

1.1七十余年的生育政策演变:49年鼓励生育—54年节制生育—78年计划生育—02年放开生育

  • 七十余年生育政策演变:1949年以来我国生育政策主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分别为1949-1953的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54-1977的提倡计划生育政策阶段,1978-2001的严格收紧生育政策阶段和2002年至今的逐渐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阶段。

  • 1949-1953年为鼓励生育阶段(5年)。此阶段严格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19504月,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联合发布《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规定“为保障母体安全和下一代生命,禁止非法打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家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生产建设以及生产技术落后的背景下,劳动人口数量是决定生产力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毛泽东曾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提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人多就是力量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导致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人口规模大幅超过预计。

  • 1954-1977年为提倡节制生育阶段(24年)。1955年,《中共中央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和批示》提出提倡节制生育方针,主要目的为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国家、家庭及新一代长远发展;1971年,《国务院转发卫生部军管会、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中提出,“一个不能少,三个多了,两个正好”;1973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中提出“晚、稀、少”政策。

  • 1978-2001年为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阶段(24年)。19783月,“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首次被写入宪法,并在全国严格执行;197810月,中央《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19809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我国开始进一步收紧生育政策,将1970年代“两个正好”转变为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孩子和独生子女政策;19844月,中央7号文件提出“开小口,堵大口”,农村可以适当放宽生育二胎的条件,严禁超计划二胎和多胎。

  • 2002年至今为逐渐放开计划生育阶段(18年)。很多人认为生育政策的放开是2016年开始的,实际上,从2002年起,生育政策已经开始逐渐放开了。2002年,政府推出“双独二孩”政策,即提倡一孩,经批准允许部分二孩,严禁超计划二孩及多孩,2002年开始各省逐渐放开“双独二孩”政策;201111月,全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11月,外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修订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二个子女”,“全面二孩”政策推出。

1.2 出生人数演变:三个爆发期,一个递减期,现处一个恢复期

  • 生育情况主要可以通过出生人口及出生率反映。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及地区内,出生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的比值。通常为一年地区内,平均每一千人中出生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为:出生率=年出生人口/年平均人口*1000‰。

  • ①1950-1958年为我国第一个生育潮/出生爆发期(9年)。1949年全国总人口5.42亿。随着新中国成立,政局稳定,经济及医疗状况不断改善,1950-1958年迎来第一个生育潮,期间年均出生人口约2100万人,基数相对小,年均出生率超过35‰,年均出生率最高。1959-1961年(3年),我国经历三年困难时期,生育情况各项指标出现大幅度下滑,年均出生人口约1400万人,年均出生率约21‰。截止到1961年,全国总人口达6.59亿人。

  • ②1962-1975年为我国第二个生育潮/出生爆发期(14年)。这段时期的年均出生人口最多,超过2600万人,年均出生率超过33‰。补偿性生育及节制生育政策为主要影响生育情况的两大因素,此阶段补偿生育为影响出生人口的主导力量(补偿性生育是指“补偿”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压制的生育需求)。这段时期是我国人口最为迅速增长的年代,但过于迅速增长的人口,也产生了很多相应的问题。随着1973年我国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中提出“晚育,稀育,少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也逐步落地,1978年我国将计划生育政策纳入国家宪法,随后我国出生人数及出生率均出现下滑:1976-1980年(5年),我国年均出生人口接近1800万人,年均出生率在19‰左右。截止到1980年,全国总人口达10.01亿人。

  • ③1981-1991年为我国第三个生育潮/出生爆发期(11年)。年均出生人口约2300万人,接近前高(但没有达到前高),由于基数放大,出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年均出生率仍然超过20‰。截止到1991年,全国总人口达11.6亿人。

  • ④1992-2006年为我国出生人口递减期(15年)。这段时期出生人口及出生率整体下降,从约2300万人每年降低到约1500万人每年,期间年均出生人口约1860万人,年均出生率15‰左右。截止到2006年,全国总人口达13.14亿人。即使是在1992-2006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年份,我国人口也一直是净增的。

  • ⑤2006-2017年为我国出生人口恢复期(12年)。这段时间出生人口数是持续回升的。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1991年开始的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在2006年左右触底了,2006年基本是前后十年出生人口的底,2006-2017年期间,出生人口企稳,呈现单向回升趋势,从约1500万人每年,回升至约1700万人每年,期间年均出生人口超过1600万人,年均生育率在12‰左右。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有所下滑。截止到2018年,全国总人口达13.95亿人。

  • 我国主要育龄妇女(20-34岁)占比呈现多年下降后又缓慢回升,目前主要孕龄妇女占比在44%左右。育龄妇女人口指处于生育年龄期间的妇女。我国以15-49岁妇女为育龄妇女。计算方法为:育龄妇女人口=上年育龄妇女人数+上年进入15岁妇女数-本年50岁妇女数-本年育龄期内已死亡的妇女数。我们定义20-34岁妇女为主要育龄妇女。1998年以来,我国主要育龄妇女占平均育龄妇女比例(以下简称主要孕龄妇女占比)呈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1998-2008年为我国主要孕龄妇女占比的持续下降阶段,由1998年的50.2%下降到37.9%,年均下降1.2pct;2009-2017年缓慢回升,主要孕龄妇女占比由2009年的38.2%上升到2017年的44.2%,年均增长0.7pct。

2.学生人数——未来5-15年,小学到高考适龄人数主要呈增长趋势

  • 核心结论:小学阶入学人数2022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3年以前单向增长;初中阶段入学人数2024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4年以前单向增长;高中阶段入学人数2027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7年以前单向增长;小学到高中阶段入学人数2022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3年以前单向增长;2035年之前,高考适龄人数和高考参加率双增长,高考人数预计会持续呈增长趋势,高等教育供给存在扩张需求。

  • 2018年我国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分别为1867/1603/1304/791万人,小学到高等教育阶段合计招生人数4773万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在校生生人数分别为1.03/0.47/0.38/0.28亿人;小学到高等教育阶段合计在校生人数1.88亿人。

2.1预测假设

  • 对于未来2019年以后的出生人口,我们现在暂时不做预测,以下预测,均是基于2018年以前的历史数据推导进行预测。在预测学生人数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历史出生人数,不涉及任何出生人数的预测数据。根据前文分析,我国出生人数在2006-2017年间均处于回暖阶段。

  • 小学阶段:

  • 假设x年小学招生人数=x-6年前的出生人数*x年小学入学率,假设未来小学入学率为105%(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已超过100%),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低估近年小学实际招生人数,预测值相对保守;

  • 假设x年小学在校生人数=x-1年小学在校生人数+x年小学招生人数-x年小学毕业生人数,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与近年小学实际在校生人数相近;

  •  假设x年小学毕业生人数=x-6年小学招生人数,按照相同逻辑预测值高估近年小学实际毕业生人数,预测值相对保守。

  • 初中阶段:

  • 假设x年初中招生人数=x年小学毕业人数*x年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假设未来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均为100%(过去年度逐年上升,接近百分百),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与近年初中实际招生人数相近;

  • 假设x年初中在校生人数=x-1年初中在校生人数+x年初中招生人数-x年初中毕业生人数,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与近年初中实际在校生人数相近;

  • 假设x年初中毕业生人数=x-3年初中招生人数,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与近年初中实际毕业生人数相近

  • 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 假设近x年高中阶段(普高+中职)招生人数=x年初中毕业人数*x年初中升高中升学率,假设未来初中升高中(普高+中职)升学率均为95%,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与近年高中阶段实际招生人数相近;

  • 假设x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x-1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x年高中阶段招生人数-x年高中阶段毕业生人数,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与近年高中阶段实际在校生人数相近;

  • 假设x年高中阶段毕业生人数=x-3年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按照相同逻辑预测值高估近年高中阶段实际毕业生人数,预测值相对保守。

2.2小学阶段:入学人数2022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3年以前单向增长

  • 预计未来四年(2019-2022年)小学招生人数平均为1777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51万人。2012/2018/2022年小学招生人数分别为1715/1867/1875万人。2006-2012年出生人数处于缓慢持续增长阶段,把时间区间后移6年来看,小学招生人数处于持续增长阶段,2012-2018年小学平均招生人数为1684万人,年均增长25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1.4%;根据我们的假设以及出生人数对小学入学人数的影响分析,我们预计未来四年(2019-2022年)小学阶段平均招生人数1777万人,整体仍呈现增长态势,2019-2022年均增长51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9%。

  • 预计未来五年(2019-2023年)小学在校生人数平均为1.05亿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72万人。2012/2018/2023年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为0.96/1.03/1.07亿人。具体来看,2012-2018小学在校生人数缓慢持续增长,2012-2018年小学平均在校生人数为0.99亿人,年均增长107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1.1%;根据我们的假设以及出生人数对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影响分析,我们预计未来五年(2019-2023年)小学阶段平均在校生人数1.05亿人,整体仍呈现增长态势,2019-2023年均增长72万,年均复合增长率+0.7%

2.3初中阶段:入学人数2024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4年以前单向增长

  • 预计未来六年(2019-2024年)初中招生人数平均为1745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4万人。2012/2015/2024年初中阶段招生人分数分别为1571/1411/1867万人。具体来看:2012-2015年为下降阶段,2012-2015年平均招生人数1481万人,年均减少53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3.5%2015年为下降阶段和上升阶段的低点;2015-2024年为上升阶段,2015-2024年平均招生人数1652万人,年均增长51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3.2%。其中,2019-2024年初中阶段平均招生人数1745万人,年均增长34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0%

  • 预计未来六年(2019-2024年)初中在校生人数平均为5141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08万人。2012/2015/2024年初中阶段在校生人分数分别为4826/4346/5417万人。具体来看:2012-2015年为下降阶段,2012-2015年平均在校生人数4523万人,年均减少160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3.4%2015年为下降阶段和上升阶段的低点;2015-2024年为上升阶段,2015-2024年平均在校生人数4867万人,年均增长119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5%;其中,2019-2024年平均在校生人数5141万人,年均增长108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1%

2.4高中阶段:入学人数2027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7年以前单向增长

  • 预计未来九年(2019-2027年)高中招生人数平均为1595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45万人。2012-2027年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整体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2012/2018/2027年高中招生人数分别为1493/1304/1774万人。具体来看:2012-2018年为下降阶段,2012-2018年高中阶段平均招生人数1364万人,年均减少32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2%2018年为下降期和上升期的低点;我们预计2019-2027年会回到上升期,预计2019-2027年平均招生人数1595万人,年均增长45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9%

  • 预计未来九年(2019-2027年)高中在校生人数平均为4492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34万人。2012-2027年高中在校生人数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2/2018/2027年高中在校生人数分别为4327/3818/4969万人。具体来看:2012-2018年为下降阶段,2012-2018年高中阶段平均在校生人数3967万人,年均减少85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1%2018为下降阶段和上升阶段的低点;我们预计2019-2027年会回到上升期,预计2019-2027平均在校生人数4492万人,年均增长134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3.1%

  • 201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8%,未来仍有提升空间。2012-2018年高中阶段入学率持续增长。具体来看:2012/201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85.0%/88.8%2012-2018年增长缓慢,年均增长+0.6pct;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仍有提升空间。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包括了普高和中职的学生,近几年普高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的60%左右,我们预计普高的毛入学率大约在50%上下。

2.5小学到高中阶段:入学人数2022年以前单向增长,在校生人数2023年以前单向增长

  • 预计未来四年(2019-2022年)小初高合计招生人数平均为4989万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36万人。2012-2022年小初高合计招生人数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2/2014/2022年小初高合计招生人数分别为4778/4448/5238万人。具体来看:2012-2014年为下降阶段,2012-2014年小初高合计平均招生人数4610万人,年均减少165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3.5%2014年为下降阶段与上升阶段的低点;2014-2022年为上升阶段,2014-2022年小初高合计平均招生人数4763万人,年均增长99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1%其中,2019-2022年小初高合计平均招生人数4989万人,年均增长136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7%

  • 预计未来五年(2019-2023年)小初高合计在校生人数平均为1.97亿人,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39万人。2012-2023小初高合计在校生人数整体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2012/2014/2023年小初高合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88/1.78/2.05亿人。具体来看:2012-2014年为下降阶段,2012-2014年小初高合计平均在校生人数1.82亿人,年均减少503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2.7%2014年为下降阶段与上升阶段的低点;2014-2023年为上升阶段,2014-2023年小初高合计平均在校生人数1.90亿人,年均增长294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1.5%;其中,2019-2023年小初高合计平均在校生人数1.98亿人,年均增长339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1.7%

3.高考人数:适龄人口基数2035年以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同时高考参加率仍在增长

  • 2035年之前,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基数是持续增长的趋势。一般来说,参加高考的学生年龄为18岁,那么根据历史出生人口基数数据来推算,2003-2006年是1991-2017年间出生人口最少的几年(年均xx万人),2003年出生人口为1599万人。2003年出生的人口,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2021年,那么理论上来说2009-2021年,参考高考的适龄人口是单向减少的,而2021-2035年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应该是持续增加的趋势(从1599万人增长至1723万人),而2018年出生人口相对2017年的减少,理论上要到2036年才能反映到高考上。

  • 高考参加率仍在持续增长。2012-2019年高考的人,理论上出生于1994-2001年,这期间,出生人口从约2000万人,降低到1700万人,高考适龄人口期间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012-2019年期间,高考人数,从915万人增长至1031万人,反映出对适龄出生人口来说,高考参加率在持续提升,高考参加率增长的强度显然超过了这段时间高考适龄人口下降的强度(也有一部分复读的原因)。

  • 2035年之前,高考适龄人数和高考参加率双增长,高考人数预计会持续呈增长趋势,高等教育供给存在扩张需求。2035年之前,高考参加率预计呈提升趋势,而大约2021年前后,高考适龄人口就基本上见底(1599万人)。2021-2035年,高考适龄人口是增长的趋势,叠加高考参加率的增长,预计未来15年左右,高考人数是持续增长趋势,高等教育供给存在不足,有扩张需求。

  • 发达地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科录取率相对较低,高等教育市场潜力巨大。201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处于中等收入国家36%和中上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的中间水平,欧洲/北美洲高等教育入学率为71%/87%,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较低。2017年高考适龄人口中仅有21.5%的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录取率相对较低,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稀缺,该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不断提高,仍有提升空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整体在校生人数的比重)由2008年的19.9%逐步提高至2018年的23%,表明选择民办高校重要性及认可度逐步提高,就读学生人数正逐年增加。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灵活,更关注就业市场需求,打造应用型学校。为了缓解高等教育毕业生特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我国政府鼓励高校关注应用学科以改善结构,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灵活,重点突出产教融合、校企结合,越来越多沿用以现代学徒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关注就业市场需求,比如幼儿园师资力量欠缺,幼教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多所民办高校开始开设幼教专业。我们认为,未来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率提升趋势有望持续。

投资建议

  • 虽然2018年出生人口较2017年有所减少,但是以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五年K12阶段(小学-高中)的入学人数及在校生人数仍持续增长,看好K12相关产业,包括K12课外培训、中高考/复读培训等;而高考人数在2035年以前预计也是持续增长的,高考人数的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基数增长趋势有望持续,高等教育供给仍然不足,看好高等教育的发展。

  • 推荐标的:中教控股,中国科培,新东方,好未来,科斯伍德等。

风险提示

  • 若新出生人口不达预期,或引发市场悲观情绪。若新出生人口公布数据引发市场悲观情绪,或对板块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教育具有刚需的特性,并且整个行业周期极长的特点,中短期来看,历史人口/存量人口对于行业的影响更大,长期来看,新出生人口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若连续多年不达预期,或会对行业造成影响。

  • 民促法送审稿后最终版本尚未落地,仍存一定不确定性。民促法送审稿之后的最终版本尚未落地,仍存不确定性,K9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可能会受到更强的监管,目前影响力度尚不明确,但总体来说,民促法的精神在于规范,而不在于禁止。教培新规强调加强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或减缓扩张速度。对营业执照、办学内容、备案等要求增多,或影响公司计划扩张速度,未来预计会持续整治与小升初相关的内容,存在对相关机构产生进一步影响的可能性。

  • 若公司通过收购来扩展学校网络,并购整合或存在一定风险。若公司计划通过收购或与其他学校合作从而实现业务增长,在整合所收购学校业务及管理理念方面存在风险。

  • 扩张过程中优秀的教师、校长等人才或存在短缺风险。如果扩张速度过快,教师招聘和校长人才可能出现短缺,导致生师比过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教育品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若教师存在短缺,教师成本有上升风险,或拉低公司整体利润率。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