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个项目陷入维权漩涡,曾经的口碑王怎么了?

当下的楼市,买房只能信自己,多一份功夫多一份收获。要切记。

作者:子木

来源:子木聊房

曾经做过一期楼市调研,筛选了100名北京购房者,调研题目是:”对于买房,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结果出乎意料。58名认为是价格,37名是地段,仅有5名是房子的品质。

显然,在当下的楼市,人们对于房子最大的愿望,是如何在能够上购房门槛的同时,达到最高的投资回报,而对房子的品质则是一忍再忍。

这股风气经过几轮房价周期的升华,让楼市乱了套。

所以近几年,你会看到,房价上涨大家相安无事,只要房价下跌,关于房子质量维权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穿着白色维权战衣,挑着旗帜,喊着口号,恨不得把售楼处给烧了。

而且,这也让本就趋利的开发商,对初衷熟视无睹,房子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杠杆拿到更好的地,然后快速把楼造好,卖了钱继续拿更多的地。久而久之,房地产行业有了一条至高的信仰:规模为王,利润为王。

但有一句话说的好:“混沌世界中,只要有逆流而上者,就是一道光。”对于北京楼市来说,中海一直以来都是购房者心中的一道光,然而这道光随着维权事件的发酵,越来越暗淡。

这事儿,让我们从头说起。

1

昔日口碑

说起中海,最大的亮点在于户型。

户型这个东西,在二三四线城市是最不值一提的,因为老家随处可见的都是南北通透,方方正正,明厨明卫的房子。但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来说,多的是平庸户型,甚至有一些反人类的设计。例如下面这位。

论其缘由,少部分是和拿地之初的地块规划有关系,大部分还是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利益最大化。极限追求可利用面积,所以设计商品房的时候考虑到了平米数、结构方便等一系列利益问题,唯独少了一项:舒适合理性。

中海则不然。

顶着央企基因,无论是拿地、资金链,还是和住建的关系,在北京都是首屈一指的老大哥。所以对户型的话语权足够,方正户型、动静分离、明厨明卫等因素都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应。

中海的房子卖得好,是公认的。

拿近期的数据来讲,中海开发的得意之作瀛海府,一期日光。

而中海寰宇天下开盘当天现场排号客户共计1080组,去化九成,销售额高达42.27亿元。创造了北京商品房有史以来,单日销售额的最高成绩。也预定了帝都楼市今年的销冠。

同时望京府自有了风声以来,就是网红盘的存在,前后两次开盘被秒光,14秒售罄的战绩,能吹一年。

当然不仅仅是户型,中海今年得此佳绩,脱离不开“限竞房”这个因素。政府限价,相对于周边的二手房,中海有了天然的竞价优势。在地段、限价、好户型,三者的加持下,中海迎来了2019年的高光时刻。

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限价是政府给购房者的福利,同时,也是对开发商的考验。中海会为了口碑,坚守自心,宁愿利润薄一些,也要给购房者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吗?

恐怕是让大家失望了。

2

货不对板

中海一直卖的的是期房。豪华的样板房成了售楼中介最值得骄傲的说辞。但“货不对板”,同样给业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用之前一个维权读者的话讲:“花100块钱买条秋裤,裤腿短了都难受。何况这花了几百万买的房子,动不动给你少了一个窗户,你能受得了吗?

前几天,中海丽春湖墅售楼处一大早就迎来了一群维权业主。业主们站成一排,情绪有些激动,条幅上面写着:“无良中海,虚假样板间,诱导购房,退房!

买中海丽春湖墅房子的,大部分都是海淀科技园的IT族,能把这个理性人群逼到这份上的,并不多见。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货不对板太严重,样板间和实际交房简直是两套房。最主要的问题是:

1.客厅反台高度从30cm,变成了60cm。

2.卫生间从2扇窗户,变为1扇。

反台30cm,大可以看成落地窗,是大多数人喜爱的原因,尤其是女性购房者,然而60cm和一般的刚需户型没有任何差别,两者差别很大,客厅的采光和视野均受影响。而卫生间窗户2扇变1扇,更是赤裸裸的欺骗了,明显的偷工减料。

一位维权读者对我说:“一帮子人已经去售楼处好多次了,中海的客服经理已经承认了合同与实际不符,但是中海方一直都是推诿推脱,从不作回应!

其实对于购房者来说,现在的北京市场,像中海丽春湖墅这样的房子并非是稀缺品,有些购房者可能横向比较几家后,就是因为它的阳台设计的好,卫生间采光通风好而选择了中海的产品,但是这种过分的“货不对板”,直接打击了最原始的购房诉求,可谓糟心。

当然说中海因为丽春湖墅这一个盘“货不对板”,就证明他在自掘坟墓,这显然过分了。同样在中海丽春湖墅的隔壁,中海的另外一个新盘尚湖世家,也出现了质量问题。

根据最近的线报,尚湖世家漏水问题严重,业主们已经交涉了好几轮。

与此同时网红盘瀛海府和望京府,也因为质量问题,货不对板,准备联合投诉,去售楼处维权。

自此,中海近期能拿得上台面上的产品,均走在了被维权的路上。

3

无法逃脱的魔咒

这世道,开发商造不好房子是正常的,但是作为北京的老大哥,一直以口碑著称的中海造不好房子,的确惊诧了众人。

而且中海一直是利润之王,尤其限竞房时代到来后,更是引领北京市场的主流。根据克尔瑞数据统计,中海1-9月的企业权益金额达到了201亿元,超了第二名首开50多亿,项目数量和销售额,在北京是绝对的龙头。

然而在这样的形势下,还在想方设法克扣工料,北京的新房还有什么希望呢?这份责任应该面对的,是北京所有购房者。

到现在为止,“偷工减料追利润”、“不顾后果高周转”无疑是众多开发商的死结。

尤其是高周转,投入一次赚10%,一年周转10次,年回报高达100%,这份“四两拨千斤”的生意,任谁都得心动。但最重要的是,开发商很少有能驾驭得了这份生意的。

速度起来了,质量肯定会出现问题。因为工程是一门儿科学,水泥需要时间去牢固,胶水需要时间去粘合,你违背了科学,就会被反噬。小到墙皮脱落,大到楼房轰塌,这在最近两年的市场上,可谓屡见不鲜。

但是市场的潮流,并非购房者的一纸夙愿所能改善,最终还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4

对自己负责

下面我给大家总结几点建议。

1、口碑再好的开发商或者楼盘,在没有实际看房或者居住体验后,不要妄下结论。不要因为别人说好,就是好。多去查查它的违规记录,尤其是风险因素,这个网上都能查到。

2、在买房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货不对板”的严重性,要求开发商方确定交房校准是和样板房是一致的。而且在签合同的时候,最好要录音。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秒是否会去维权,而这份准备是你致胜的法宝。

3、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如果地段位置好,房子还卖得便宜,一定要关注其质量和不利因素。我之前见过购房者两眼一抹黑直接买房的,旁边紧挨着一个坟场都不知道。这种房子虽便宜,但很难出手。在看房的时候,这些因素都要去主动挖掘。

4、最后一句,当下的楼市,买房只能信自己,多一份功夫多一份收获。要切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