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头上的阴谋论

美国能靠货币紧缩“剪羊毛”吗?

作者:房东的ID 

来源: 房东经济学

你是否常常下面这些耸人听闻的说法?

“美联储收紧货币了,要用强势美元剪全世界羊毛了。”
“美联储放水了,又要靠印美元来剥削全世界了!
“美联储把金融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

美联储这下可就难办了,松也是要害你,紧也是要害你,那民科们觉得美联储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满意呢?

下面就全方位看一看美联储的地位、功能、案例、决策以及我们关心的道德观,相信这会是具有意义的常识科普。

一、美联储的地位和功能

美联储即美国的央行,依据美国国会通过的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而创设,以避免再度发生类似1907年的银行危机。整个系统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三千家会员银行、及3个咨询委员会。

12家分布全美主要城市的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及辖区

美联储的工作目标和其他国家央行是一样的,那就是稳定本国经济,保护本国就业增长和控制通胀。由于美国经济自身有周期性,所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和紧缩主要是根据美国经济状况而定的。

例如2004年美国GDP增速3.8%,通胀率达到3.3%,已经出现过热苗头,美联储在2004-2006年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后来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经济硬着陆,美联储又开始大幅降息并启动量化宽松。

可见美联储工作的重心一直是美国经济,过热的时候收紧,过冷的时候宽松,央行工作是一项几乎需要面面俱到的系统工程,美联储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加息收割别国”或“印钞剥削别国”。

二、美联储的独立性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是美国一个独立机构,不受联邦政府控制,因此无法成为所谓“美国阴谋”的执行者,阴谋论无从谈及。

作为美国的央行,美联储只是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利,因其决议无需获得美国总统或者立法机关的任何高层批准,所以它被视为独立的央行,它不接受美国国会的拨款,其成员任期也跨越多届总统及国会任期。

当然,美联储服从于美国国会的监督,后者定期观察其活动并通过法令来改变其职能。同时,美联储必须在政府建立的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总体框架下工作。

所以,我们在过去两年经常看到特朗普吐槽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特朗普曾多次表示美国需要大幅降息至零利率,而美联储根本没把总统的话放在眼里,反而在2018年加息4次,到今年时,美国经济减速,美联储又谨慎地降息三次,每次都是最小幅度的25个基点,这让急于大幅降息的特朗普焦急又无助。

特朗普对鲍威尔不满已久,但也只能靠发推吐槽几句

三、美国能靠印钞剥削世界吗?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美元的价值仅仅在于美国联邦政府的信用。目前世界上的货币几乎都是这种性质的信用货币,对应各个国家的信用。

2013年开始流通的新款百元美钞

理论上说,如果美联储无限制印钞,必然会严重损害美元背后的信用,并导致美元贬值,购买力大幅降低,美联储不仅没有办法通过无节制印钞来剥削全世界,而且还会因为这个行为损害美元信用,严重侵蚀美国的长期利益,美国人不会蠢到去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

另一方面,尽管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美国的货币供给整体上仍是比较理性的,截止2019年10月底,美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5.24万亿美元,大约是中国的55%,而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65%。

很多国家虽然表面上要“去美元化”,行动上还是对美元爱不释手。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目前美元比其他货币更加适合于成为国际货币,如果现在可以用别的货币去替代美元来进行国际贸易和金融结算,并且能让我们的经济活动效率更高,那大家自然会抛弃美元。

遗憾的是,中短期内我们都看不到这个可能性。各国决策者对于这一点更是心知肚明,美债也是全球公认的最安全的资产之一,目前中国持有了超过1.1万亿美元的美债,以微小差距排在日本之后,可见美元背后的信用有多高。

据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支付市场中排名第一,占比超过40%,而且自2011年以来,欧元的使用比例显著降低,这使得美元占全球支付的比例这些年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增加,而除了欧元外,其他货币和美元都有着数量级的差距。

近年来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的比例(红色为美元)

四、美国能靠货币紧缩“剪羊毛”吗?

除了上面说到的“美联储通过宽松来剥削世界”的谎言,还有一个反向的谎言,那就是:美国靠紧缩货币来刺破其他国家资产泡沫,然后获得廉价资产,最终得到剪羊毛的效果。

持这一观点的人常常以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来进行佐证,因为在其他周期几乎找不到美国剪羊毛的案例,亚洲金融风暴看上去相对要像一点(也仅仅是相对)。

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韩国以及中国香港都受到了极大冲击,泰铢在取消联系汇率制后一天暴贬17%,香港房价一年跌去一半,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高点的16820点下跌到1998年8月的6544点,我们从这些数字就足以体会这场金融风暴的惨烈程度。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受严重冲击的国家

可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期间,美国并不在加息周期之中,相反,美联储还小幅下调了利率,1993年3月末时的联邦基金利率为5.5%,经过三次降息到1998年11月时是4.75%。我们找不到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攻击东南亚国家的证据,至于包括索罗斯在内参与其中的国际资本大鳄,不过只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体户”,还有无数来自其他国家的对冲基金在这场风暴中下赌注。

当时美国经济如日中天,这并不是靠“剪羊毛”得来的,而是依赖互联网产业带来的新一轮经济扩张,在美国经济强势的背景下,即便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收紧,美元也不断攀升成为强势货币;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原因不在美国,而在这些国家自己。在风暴来临前,这些国家发生了什么呢?

他们经历了“经济奇迹”,先有“四小龙”,后有“四小虎”,但在发展后期,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不断增加的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几乎停滞,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经济纷纷进入了泡沫状态,经济杠杆化严重,资产价格飙升。

香港房价从1996至1997年短期翻倍,随后1997至1998腰斩

所以,是当初这些亚洲国家的体质太弱、金融周期见顶、风险积累太多,最终导致出现了金融风暴,风暴的导火索仅仅是泰铢取消了联系汇率制(放弃与美元挂钩),没人逼泰国这么做,这事儿还真不能赖美国。在亚洲市场被血洗的过程中,美国的主要资金还在纳斯达克那些充满愿景的科网泡沫中爆炒,并没有通过抄底亚洲廉价资产来实现所谓的“剪羊毛”。

五、美联储的底线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美联储在内,各个主要经济体的央行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经济增长对货币宽松的依赖就像是鸦片,很多经济体一旦沾上就很难离开。

美联储曾经的零利率和量化宽松也备受争议,比如不少民科张口就来的一句话:“美联储把金融危机的风险转嫁给了其他国家”,但压根不解释清楚美联储究竟做了什么,也没有说风险是通过什么渠道怎样转嫁的,更不会告诉你次贷危机时标普500指数下跌近60%、全美平均房价下跌30%、无数人由于负资产而流落街头...... 没有国家能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危机源头的美国更是损失惨重,如果美国有这个能力转嫁风险,这些坏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做的事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降息、二是量化宽松。这是针对美国经济状况指定的国内货币政策,和对外转嫁风险八杆子打不着。再退一步说,如果这样就等于是转嫁风险,我们就来横向对比一下全球各大央行操作的力度,看看谁“转嫁风险”的力度更大一些。

先从利率说起,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几乎是所有主要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所以低利率算不上是美国输出危机的工具国从2015-2018年连续渐进式加息累计9次,同一时期没有第二个国家这样做美联储加息的目的是为了给下次危机腾出更大的货币政策空间,相比日本和欧洲的破罐子破摔的零利率美国可能是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极少数还在努力实现利率正常化的国家了。

2018年后,美联储利率(图中橙色线)已显著高于日本央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澳洲联储以及新西兰联储的利率

联邦基金有效利率 1983-2019

说完利率,再谈量化宽松(QE),量化宽松并不是美联储的专利,日本早在2001-2006年为了对抗通缩就进行过QE。由于量化宽松是通过央行购债实施的,因此量化宽松的力度会清楚地显示在某一个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金融危机后,各个主要经济体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都显著扩大,以央行资产/GDP来衡量QE的强度和节奏,美国可能还是最克制的一家:在2018年末,美联储资产/美国GDP已降至20%以下,英国的这一比例为40%,日本已经超过100%。如果量化宽松是“风险转嫁”的途径,那从数据看,美国显然没有占到便宜。

美联储(虚线)、日本央行(橙线)、欧洲央行(黄线)、英国央行(灰线)资产/GDP情况

六、远离阴谋论

经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美联储的方方面面都有了一定了解,整体来说,美联储是一个对美国经济负责且行为得当的央行。对于那些我们幻想中的阴谋,美联储既没有动机也没有能力去实施,他们自己的工作已经够忙的了。

阴谋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彻底颠倒了我们原本正常的思维方向:分析一个问题,我们往往都是先收集信息,再得出结论;而阴谋论让你先有结论,再围绕结论强行拼凑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阴谋论常常伴随一些无中生有的虚构信息对读者加以煽动,这的确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但在沸腾的同时,也会让当事人智商打五折。

美联储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互联网给了我们更多渠道了解世界,凡事多一些思考,少一份盲从,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能避免自己被人利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