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应对价格数据分化

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

作者:国海研究 · 靳毅团队

来源:靳论固收

原文刊于《中国证券报》,本文略有修改。

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其中10月CPI同比上涨3.8%,增速较上月提升0.8%,环比上涨0.9%。10月PPI同比下跌1.6%,增速较上月下行0.4%,环比上涨0.1%。

1、10月的通胀数据中,价格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

受天气、疫情等外部事件的影响,二季度以来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是今年CPI抬升的主线。但在食品价格之外,非食品项CPI则出现了下行,呈现出一定的收缩特征。这无疑出反映出了我国经济在转型期所面临的下行压力,更加值得重视。与此同时,PPI走势与非食品CPI项大体一致,这也验证了经济景气度回落造成了工业品价格下行的逻辑。

针对近期价格数据层面所体现出的通胀与通缩并存现象,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呢?我们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问题,应该更多的交由供给侧的行业政策来解决,宏观经济政策无需对此过多关注。而拨开通胀迷雾,非食品类消费品、工业品价格下行的现象,才更深层次的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对此,我们认为不必过分担忧这些问题所形成的潜在影响,但与此同时,政府也应从采取一定的应对政策,通过在需求端政策上的有的放矢,从而有效应对价格数据中所反映出的经济转型期的这些问题。

2、积极应对价格数据中的分化现象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考验不减。在国内,防风险、调结构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经济也正处于转型的攻坚期。与此同时,外部环境恶化、风险上升,对我国外向型产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一、二、三季度我国GDP当季同比分别增长6.4%、6.2%、6.0%,增速有所放缓。其中部分商品供过于求,因此带来了价格通缩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在下行期的一种具体表现。

而要解决当前非食品类消费品、以及工业品通缩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扩大内部和外部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可以通过鼓励居民消费、拉动企业投资、促进商品出口这“三驾马车”实现。

在鼓励居民消费方面,年初我国政府已经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机制,切实减少了工薪阶层的个税负担,增加了居民消费能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其中,农村潜在的消费能力受到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今年距离金融危机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出已经过去10年之久,农村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需求旺盛,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并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2.0版,充分释放农村消费需求,以提振总体消费水平。

更重要的是,“多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直指我国消费体系中面临的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突破口。当前我国社保体系的主要短板在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人民群众“不敢花钱”。因此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是解决我国社保体系短板,突破居民消费瓶颈的重要抓手。

在拉动企业投资方面,我国政府可采用财政手段、货币工具和深化市场改革相结合的方式。财政政策上,二季度减税、降费举措对激发企业经营活力的效果已经显现。下一阶段要继续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扩大对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功能,加快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落地,稳定基建投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推进集成电路国家大基金二期的投资工作,主导、参与更多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

货币政策上,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应采取总量和结构性举措“齐头并进”的思路。总量上,保持货币政策的合理宽松,适时运用降息、降准工具,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结构上,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通道,活用定向宽松工具。

深化市场改革上,继续加强“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改革力度,推动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全力推进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制度基础、加强信息披露、把控上市企业质量,激发投资人参与热情。

在促进商品出口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出口亮点颇多。未来应继续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促进RCEP协定的正式生效,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降低外部贸易壁垒,推动中国的优质商品进一步走向世界。同时妥善处理解决中美贸易争端问题,降低出口型企业的政策风险。尽管当前外部需求整体不足,但我们准确应抓住这种整体不足背后的结构性机会。

在尽可能减小贸易冲突对出口影响的同时,加强与我国传统的战略伙伴以及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从而减小外需不足的压力。

总体而言,当前非食品类消费品、工业品所出现的价格收缩的迹象,虽然不利于市场信心的提振和活力的释放,但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充足,不仅有能力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有能力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来实现经济的企稳和复苏。我们相信,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点入手“三管齐下”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控,我们不仅能够实现经济转型期的平稳过渡,还能完成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风险提示:猪肉价格上涨超预期;极端天气影响;贸易战风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