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的高地战

重执行、抓落地、少务虚、轻愿景。

作者:老胡 

来源: 雪贝财经

奔跑在对手只有自己的赛道上,优势是可以获得充裕的空间和时间回旋试错,而劣势也显而易见:没有对标和参照系,无法采取跟随策略;生死成败系于管理层,极其考验领导者的战略布局力。

重新回到第一,已连续多个季度蝉联全球PC霸主的联想集团,又如何破局对手只有自己的高地?杨元庆的答案是:

为赛道重新设定准入标准。

从感官而言,中国的IT甚至更为广泛的商界,从没有哪一位企业家有着和杨元庆一样的矛盾人设,在社交媒体上有着招黑体质,舆论对他的刻板成见颇深。

如果要就他的管理画像给出关键词,我想不外乎是:

重执行、抓落地、少务虚、轻愿景。

但是同样,至少环顾IT业,杨元庆在过程中的执行力无人能出其右,而过去一年在战略设计上的能力升级,则显露出了他的蓬勃野心:突破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的天花板。

在2019年年初北美的誓师大会上,杨元庆宣布公司将进入新的3S战略阶段:

一是Smart IOT,智能物联网设备,它所产生的数据是实现智能化变革的基础燃料;二是Smart Vertical,智能基础架构,它为智能化变革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支撑;三是Smart Vertical,行业智能,为各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业务。

从数据的采集到计算,再到行业的应用场景,3S战略正在重塑PC厂商的价值链和利润区。

联系集团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二财季业绩,为他年初推行的3S战略赢得了财务上的证明:

季度营收接近千亿达948亿元,实现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税前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实现14.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0%。

在PC这条优势赛道上,联想依然保持高速奔跑。

一个数据提示了增长动力从何而来:958亿的营收中,软件和服务营业额突破60亿元,行业智整体营收额同比增长了300%。

6月独立运营的数据智能业务集团DIBG季度营业额同增76%。而得益于智慧教育业务的突破,3S战略支点之一的Smart Vertical(行业智能)整体营业额实现202%增长。

3S战略另一个支点,Smart IOT(智能物联网)营收更是增长了428%,智慧办公增长471%,消费类智能物联网增长769%,AR和VR业务取得1280%的增长。

 按照这家企业管理层的保守估计,软件与服务业务的营收有望较快成长到单季10亿美元的规模。

可以看出,杨元庆制定并推动的智能化转型已初见成效。

财务表现永远是执行层与战略侧相结合的产物,唯一的解释是管理层的战略布局穿越了产业周期。

诚然,战略的核心价值在于拓宽护城河,而不是一城一池、营收利润的短期得失,但财报始终是检验战略能力的核心指标。

长期来看,一家企业要对抗商业运行的不确定性,前提要确保好的过程,才有好的结果。

多年前,舆论曾给杨元庆贴过一个标签:虽然是董事长,但他更多是一位优秀的首席执行官。

因为柳传志“扶上马送一程”的影响,也因为母公司—联想控股的触角所及,也因为外界认为江山都是柳传志打下,杨元庆守业又有何难。

如今回头看,多数人低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应对压力,更不用说维持竞争优势。

联想集团所处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即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尤甚,守业难度并不亚于创业。

以标普500成分股的生命周期为例,上个世纪60年代是61年,而2011年缩短到了18年。

这意味着不断发生的技术迭代、市场对利润的狂热追逐,显著减少了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时长。

PC市场的竞争可谓惨烈,昔日PC赛道上的强劲对手惠普(HP.Inc)正面临被打印机公司收购的窘境,市值从巅峰时期的1550亿美元逐步跌落至不足300亿美元。

但联想继续稳坐并巩固了全球出货量第一位置,市场份额达到24.4%,销量的同比增速也创历史新高。

捉对厮杀并领先对手几个身位,这显然不是普通CEO所能够驾驭的。

如果说巩固智能设备业务的基本盘体现了优秀CEO的价值,那么开辟行业应用的新赛道,规划智能化转型,则是杨元庆作为董事长的战略能力展示。

评价一个董事长的战略定力和布局,首先考察的是决策时机能否协同产业周期,而非逆周期。

如今人工智能与5G的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生产要素的提高逐渐从资本向技术和信息中寻求,也为各种2B业务提供了产业机遇。

联想的3S战略与智能化转型显然符合这样的产业周期。

当然,就此断定杨元庆是一名卓越的董事长还为时过早,因为从执行官向领导者转型,其困难程度并不亚于转行。

巴菲特对此曾有个精彩比喻:好比一个非常有才华的音乐家,其事业的巅峰不是去卡内基音乐厅表演,而是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

真正的国际化企业,不仅仅是销售半径的全球化,更是管理团队的全球化和战略布局的全球化。

外界此前对于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定位有所不解,实际上,国际化意味着业务风险的分摊,也更容易抓住其他市场的增长机会。

近几年,联想的收入重心逐步向海外转移,这也构成了其PC业务竞争力的关键。

截止至2018年12月,以区域划分,美洲区营收占联想总营收的31%,中国区占比为26%,亚太区(除去国内)占比为18%,欧洲中东非洲区占比为25%。

收入端的国际化仅仅是结果,没有国际化的管理团队,无法长久扩张其销售半径。

团队国际化意味着了解当地市场,硬件的本土化并不复杂,价值链更高的软件与服务的本土化,迫切需要熟悉海外市场的管理人才去执行。

最保守的方法是派驻国内高管当钦差大臣,而最有效的途径实则是全球招聘,为我所用。

从联想集团披露的管理层成员可以看出,22位管理人员中有11位是外籍人士,国际化的人才占比达50%。

国际化的管理梯队是第一步,核心难点在于后续整合。从联想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文化与管理上的整合已经成熟。

管理团队的国际化属于执行层面的分工,而领导层的国际化却涉及到战略投票与利益蛋糕的分配。

要看一家公司的管理是否足够国际化,最直接的判断标准是董事会构成。

目前联想集团的11个董事席位中,就有5名外籍董事,占比接近一半。

通过确保执行层的管理团队到战略层的董事会席位国际化,为国际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核心。

在北美誓师大会上,杨元庆说:“我们不要成为BAT,BAT同样也不能成为联想,我们要把握自己的长项。”

至少从目前来看,他推动的转型方向与国际化的组织建设,已为联想集团打赢下一场战役提供了充足弹药。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