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A股市场的三大理由

鉴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庞大规模和独特性,我们相信它正在从新兴市场脱颖而出并终将发展成独立的资产类别。结合上述的种种分析,我们认为当下或是搭上A股市场东风、捕捉其投资机遇的好时机。

作者:不打领带 Mr.傅 

来源:贝莱德BlackRock

上周末我参加了久违的大学同学聚会,得以和阔别已久的老同学再聚一堂。当年一起上课、一起打饭的经管学院有志青年,如今都在各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嗯,逐渐演变成大家口中的“油腻中年人”),对投资市场的兴趣,自然不低。

在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后周期的阶段,我注意到老友们各有打算:有的已经提前从股市撤场,转向更稳健的资产;有的打算重整旗鼓,到海外市场找找机会;而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人,却下定了决心坚守A股——原因很简单,我们认为植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A股市场,实际上还有诸多机遇。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贝莱德认为A股市场值得坚守的3大理由:

1. 丰富的信息来源

对于高度依赖数据来挖掘独特投资洞察的系统化交易投资者(比如本人)而言,中国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市场。

为什么呢?原因有三:一是中国人口密集,信息资源基数大;二是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已在中国迅速铺开应用;三是中国人对于信息共享的接受程度高,更乐于分享个人信息。根据德国市场调研机构捷孚凯(GfK)在2018年的一项调查,表示会在网上分享个人信息的中国网民达到38%,超过27%的全球平均水平,更远高于日本(8%)、德国(12%)、英国(16%)和美国(25%)等主要发达市场。

我们都知道,在投资的过程中,掌握信息优势并先发制人是至关重要的。但随着互联网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要找到一个未被广而告之的有效投资信息源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2. 巨大机遇崭露

由于国内市场正处于逐渐对外开放的过程当中,很多海外投资者还没有了解到一个事实——A股其实是全球第二大、且流动性仅次于美国的市场。

去年,A股成功纳入全球主要股指体系,令中国股市在全球一鸣惊人。今年11月,明晟(MSCI)还将进一步提高中国A股大盘股在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即从年初的5%提高至20%。但即使如此,海外投资者持有A股的比重仍低于5%。这自然表明A股市场尚未受到密切关注,换句话说,就是A股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目前可谓是入场A股的有趣时机:A股的国际化进程在未来数年仍会持续。在实现国际化后,中国的在岸市场(A股)和离岸市场(H股)将基本实现互通并融为一体,在岸和离岸的价格和利息差很可能也将不复存在(中国H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交易,本来就向所有投资者开放)。所以,要想抓住A股市场的机遇,就要赶在两者的差别消失之前了。

3. 市场改革中的新常态

也许有人会问: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但这似乎没有反映在A股股价上,甚至在企业盈利稳步增长时,其股票也很少有相应的优秀表现,那还有什么能驱动中国股市的表现?其实,从长远来看,

过去,国内企业需要不断再投资以带动营收增长,因此也消耗了大部分的现金流,这样一来,留给股东的分红的确所剩无几。但这个现象已经开始改变了:随着股息支付大幅增加,A股股东们的春天正在来临。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持续进行改革,并把重心放在更广阔、更现代化的层面上。在进行一系列文本挖掘和数据分析之后,贝莱德发现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公民有利的减税政策,以及技术、环境保护等投资者优先考虑的问题(如下图所示),而减税无疑可以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拉动国内消费和整体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贝莱德,截至2019年8月31日。上图反映了《人民日报》官网上各关键词的提及频率,《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大的新闻资讯来源,关键词指的是网站上文章的七大关键词。图表仅供说明使用。

总体来说,鉴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庞大规模和独特性,我们相信它正在从新兴市场脱颖而出并终将发展成独立的资产类别。结合上述的种种分析,我们认为当下或是搭上A股市场东风、捕捉其投资机遇的好时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