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京东、阿里...... AI养猪哪家强?

从丁磊的味央猪,到京东数科的“AI养猪”、阿里云的“猪脸识别”,前沿科技进入了最古老的养猪行业。

作者:杨倩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又脏又累的养殖场,早已被互联网公司关注到。从丁磊的味央猪,到京东数科的“AI养猪”、阿里云的“猪脸识别”,前沿科技进入了最古老的养猪行业。

在猪场待的4个月,是京东数科农牧副总经理李佳隆终生难忘的时光。

“我们四五个大小伙子都赶不动一头二百斤左右的猪,你推它,它不走,它踩你一脚,你就难受半天,哪怕是特别有经验的饲养员,赶一只猪都要消耗一到两分钟,一个猪场大概有一万头,秤一轮需要多长时间?”李佳隆对在养猪场的时光记忆犹新。

中国对猪肉的需求量巨大,猪肉的消费量占到整个肉类消费量的73%。为了平抑猪肉价格,国家出台了各种措施,投放储备肉、加大进口量,还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养殖的措施,从源头上增加供给。

而在此之前,又脏又累的养殖场,早已被互联网公司关注到。从丁磊的味央猪,到京东数科的“AI养猪”、阿里云的“猪脸识别”,前沿科技进入了最古老的养猪行业,悄然改变着这个连大学专业毕业生都不愿再从事的行业。

来源:被访者

AI养猪

四年前,养猪还是京东金融(京东数科前身)一个内部创业项目。彼时京东金融有个保险业务,想拓展到养殖行业,开发家禽身份识别用于保险定损,并进一步拓展到养殖数字化。“之前有人工智能技术团队,人脸识别做到非常准确,我们就考虑是否也可以做动物。”

阴差阳错,京东数科由此成为首家尝试在第一产业中应用人工智能的公司。

但开局并不美妙,光要找合作企业就花了近一个月也没有任何头绪,愿意配合的都是小农户,猪的数量比较少,不太符合大数据采集要求,最后还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了一家比较大的养猪企业,在企业老板的直接帮助下,才达成了合作。但很快又一个现实问题是,当时京东金融这边的团队里百分之百都是程序员、产品经理等技术人员,虽然吃过猪肉,见过猪,但并不了解猪,“为了了解养猪,我们都要变成饲养员。有同事从入职半年没来过总部,直接发配到猪场。”李佳隆说。

而他们面对的养猪场饲养员都是平均年龄差不多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家,双方的沟通需要磨合,为了掌握更多信息,团队每天要追着饲养员、兽医、技术员问很多问题,跟着他们一起喂猪、巡视猪舍。渐渐的,团队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猪每天要吃两到三顿,猪饲料以颗粒状、粉状为主,吹飞现象比较明显,但如果拌上液体变成粥状,对于猪来说,更好消化,也能够减少饲料吹飞、重复采水,避免浪费。

驻场养猪场一个半月后,李佳隆感慨,“我国的养猪业相较发达国家有25年以上的差距,不但生产的工作方式有待改进,自动化水平也是非常落后。”

这段经历也为京东金融后来研发出“猪脸识别”技术打下了基础。通过“刷猪脸”给每头猪生成一个唯一代码,每一头猪的健康情况、进食量、食物偏好,以及其生日、父母和后代都能准确记录下来。一方面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定损,另一方面能精准控制猪的进食。

来源:被访者

此外,还通过AI技术控制猪舍环境,保持温度在23~26度、50%的湿度,给猪提供舒适环境,减少有毒气体的释放。不但缩短猪的出栏时间,还让肉质更好。

2019年上半年,京东农牧与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气神)签订AI养猪合作项目。精气神位于北京东北1200公里之外的长白山腹地,是吉林省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如今,精气神的猪圈中使用了农业级摄像头、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现代化神农物联网设备,此外,京东还为精气神配备启用“猪脸识别”技术,全部应用到山黑猪养殖过程中,这一整套技术被称为“神农大脑”。

巡检机器人可以迅速测出每头猪的体重,不再需要费时费力为猪称重。传统饲喂模式下,猪要么撑死,要么饿死,AI技术能够按量分配,精准到克饲喂每头猪,每头猪都均衡营养,让猪的体重差异缩小到5%。通过声纹识别,结合运动量、采食量、体温等数据,可以判断猪是否生病。

经过改造后,精气神的养殖条件焕然一新,但这些解决方案也经过了磨合。李佳隆表示,“当初在象牙塔想的方案并不符合客户的需要。”当时京东数科团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白猪在阴影能识别,黑猪则很难识别,猪栏地板颜色也与团队预设的算法方案不同,最终全部推翻重做。而且大山里气候恶劣,冬天最低温到零下35度,夏天又能飙到35度高温,对常人来说都是考验,更不说整天在充斥着氨氮气体的猪舍里工作。

来源:被访者

精气神CEO孙延纯亲眼见证了京东农牧团队的蜕变,他认可这个合作,认为自己是在为未来10年做计划。

孙延纯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才到了父亲的猪场里,最开始在猪舍里待了7天,每天闻着气味都想吐,慢慢才适应,接受了养猪这个行当,一干就是20年。

20年下来,孙延纯最大的感受是,生猪养殖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战场”,个体户、小微企业养猪死亡率很高,95%的小同行都是“死在路上”,人才匮乏、客户拖账期、环保不达标就被处罚,处处都是坑。“养猪行业发展很慢,都是一分钱一分钱地赚。”他表示。

与京东农牧合作用AI养猪,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告诉《中国企业家》,早在2018年初,京东集团就对精气神完成了投资,之后双方加大了接触。去年6月,他和京东方面聊了聊智能化养殖方面的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当时,孙延纯感到这个行业最大的掣肘就是人才短缺,没有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到山沟里来养猪,除此之外,防治疫情、环保高标准也让行业急需升级改造,养猪行业终于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代。

采取了京东数科的AI养殖方案后,表面上一头猪增加成本近100块,但同时也节约了同等的养殖成本,并且肉质改善的黑猪肉,市场售价更高。

孙延纯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实际上,猪脸识别更重要的意义是跑通逻辑,挖掘信息背后的价值,对于猪处在什么状态,有更科学的判断,及时判断猪是否生病感染,能第一时间对分泌物、病理检测进行处理,有效管理提高母猪产仔率,其次,全产业链上的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风险预警,在节约成本方面,通过精准计算投喂药物比例,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农业养殖风险大,把京东收集的数据给银行、保险公司,进行成本分析、生物资产监管,帮助养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李佳隆则透露,京东数科和全国大部分猪场都有合作,目标客户需要有一定规模,越大性价比越高。目前中国的养猪场一般是年出栏2000~3000头,存栏母猪500~1000头。规模越大,一套设备可以管理更多数量的猪,成本就能摊得更低。

“云”养猪

另一个宣布提供AI养猪方案的互联网巨头是阿里。

2018年2月,阿里云宣布与四川特驱集团合作“世界首创的AI养猪”项目,将AI、大数据、视频语音技术引入养猪产业。

来源:被访者

据阿里云方面的工程师透露,目前阿里云能够对特驱集团的猪场实施远程的监控、分析。为了研发云养猪系统,阿里云的工程师整整三个月都待在猪场里面,因此得名“猪猪侠”。为了学会养猪,这位工程师常看的书都是与猪相关的,比如母猪、公猪、子猪、怀孕母猪的整体信号学。

经过研究,他们研发了一套判别母猪是否怀孕的算法,借助多个自动寻轨的机器人加摄像头去识别配种后母猪的行为特征,把母猪睡眠的深度情况、站立频次、进食量变化等20多种特征,集合在11种算法里。这套算法还能有效识别“假怀孕”状态,把10%的失配率降低到5%左右,提高了母猪的生殖性能。根据阿里云披露的论证数据,AI可以让母猪每年多产3头小猪仔,且猪仔死亡淘汰率降低3%左右。

与阿里和京东更倾向于通过AI技术赋能传统养殖场不同,网易的丁磊在长达十年内摸索了一条自营之路。

2009年,丁磊在广东省两会的时候宣布了养猪计划。宣布后,“丁家猪”一直不见踪影,直到2016年11月25日,“味央猪”才正式面市,并曾创造了一头黑猪拍出了27.7万元的“天价”。“不剪牙、不断尾、蹲马桶、玩玩具、听音乐”,味央猪因为享受着与一般猪完全不同的良好成长待遇而为外界热议。在备受关注的猪粪便处理上,网易甚至宣布,猪尿经过处理之后,能够直接流出清水,达到可饮用的水平。

现在,网易的味央猪在网易考拉、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均有售卖。此外,网易味央还与传统餐饮品牌联合打造了高端猪肉体验店。跑通模式后,今年9月21日,网易味央宣布在浙江绍兴嵊州兴建第三家猪场,全部投产后,年出栏量将达到50万头。

网易CEO丁磊对《中国企业家》表示,“2009年,我们宣布养猪,进军农业,花了足足7年时间,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并且最大程度上解决了环保、安全问题。2017年开始,‘味央模式’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目前,我们的农场落户在江西高安、安吉和绍兴嵊州,接下来也会加快节奏推广出去,撬动更多地方加入农业升级转型,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安全、更美味的猪肉。”

平抑猪周期

大部分中国人的一日三餐少不了猪肉,猪肉能做成锅包肉、梅菜扣肉、糖醋排骨、红烧肉等等佳肴。据商务部官网,上周(10月28日至11月3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2.3元,涨幅比前一周回落8.9个百分点。

来源:被访者

李佳隆认为,我国一年有7亿头猪的需求量,今年可能出栏量有所下降。如果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能够保住10万多头猪,“简直就是守住了一座金山。”

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网站数据显示,衡量生猪养殖行业盈利情况的猪粮比已经上升到18.58,早已突破6:1的盈亏平衡点。按照以往情况,猪粮比价一旦达到突破9:1,就有可能会引发整个行业的疯狂补栏。

“现在正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孙延纯认为,行业问题逐步爆发之后,国家越来越重视生猪养殖,密集出台很多支持政策,对行业有很大促进作用。“缺口太大,谁来干都不愁卖,还有政策和市场两方面红利,另外随着智能化,IoT、5G实际应用到行业中,将加快转型升级。”

国内养猪上市龙头企业温氏股份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肉猪1177.40万头,同比增长13.69%,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约52.81%,实现销售收入180.41亿元,同比增长25.32%。肉猪类养殖毛利率为6.70%,同比增长3.52%。

目前,国内上市的生猪养殖企业,比如牧原股份、唐人神、天邦股份、大北农等都纷纷发布公告,全力扩大产能,以求增加利润。

此外,非上市企业也对生猪养殖充满了热情。

据搜猪网消息,四川巨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特驱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个“百万生猪养殖项目”。两个项目计划在3到5年时间,总投资76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出栏生猪300万头。

此外,8月23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2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项目举行4个场区集中开工仪式。该项目由东方希望集团投资兴建,先期计划总投资35亿元。

企业大规模的投入,极大提高了猪肉的潜在供给。李佳隆预测,商品猪出栏需要半年左右,有滞后效应,经过政策补养、投放储备冻肉、进口猪肉等措施,猪肉价格将逐渐平稳。

据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分析,我国散户养殖占比很高、规模化养殖率很低,养殖500头以下的养殖户数占比高达99.4%。大量中小养殖户退出导致供给不足,复养更慢。

京东农牧也早意识到,中国农业是以小农生产为主,70%的猪都在农民、散户手里,AI养猪解决方案下一步要到兼容散户。此外,以公司+农户模式的温氏股份也开始与蓄睿科技合作尝试AI养猪。

但从更长远来看,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是养猪业未来的方向。“超级猪周期将加速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倒逼养殖业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尽管本次疫情暴露出我国部分中小养殖场在防疫方面的问题,但与高污染、低效率的散养方式相比,规模化养殖仍是未来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任泽平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这正是科技公司帮助养猪业升级改造的契机,李佳隆认为,防范疫情50%靠意识,50%靠设备,行业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本刊记者王雷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