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金融】光大银行(601818.SH):财富管理突破,迈向一流银行

光大银行作为集团生态转型的重要发力点,提出“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光大银行结合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禀赋制定发展战略,集团金融全牌照和实业优势可为转型提供助力。

作者:沈娟,蒋昭鹏

来源:华泰金融研究全新平台

核心观点

1

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理财业务为重要发力点

光大银行作为集团生态转型的重要发力点,提出“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光大银行结合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禀赋制定发展战略,集团金融全牌照和实业优势可为转型提供助力。光大银行与集团金融子公司合作打造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产融结合等方式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并拓展优质客户。理财子公司率先开业,先发优势明显。基本面已边际改善,未来负债成本、理财业务以及信用成本方面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3.8%/12.9%/12.8%,EPS为0.73/ 0.82/0.93元,目标价5.12-5.72元,维持“买入”评级。

2

财富管理战略转型,集团雄厚资源助力

光大集团实力雄厚,为光大银行带来了业务协同和内外资源支持的优势。作为光大集团战略转型中的重要一环,光大银行依托集团金融全牌照和实体产业优势,可通过集团构建的六大生态圈,在不同场景中转化潜在集团子公司客户。外部资源方面,光大银行通过集团战略合作伙伴资源,与集团联动拓展业务。集团雄厚资源为光大银行引流优质客户,可助代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资管大有可为,对标海外发展空间广阔。光大银行作为首家获准开业理财子公司的股份制银行,先发优势明显。

3

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财富管理业务蓄力待发

基本面多维向好,未来负债成本率、中收业务以及信用成本方面或有较大提升空间,盈利强劲有望持续。随着对结构性存款业务的规范,存款竞争压力减小,叠加光大银行负债结构逐渐改善,负债成本压力或缓解。光大理财的率先获准开业使得光大银行获得先发优势,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助力其中收业务,叠加信用卡业务的稳步发展,中收业务发展蓝海广阔。随着不良资产出清进入下半场,信贷投放倾向优质资产,信用成本或重回优势地位。对成本的合理管控,叠加对免税资产加强配置导致的有效税率降低,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4

低估值高股息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PB估值处历史低位,股息率较高,转股有望补资本,建议把握配置窗口期。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3.8%/12.9%/12.8%(原预测7.6%/8.2%/9.0%),EPS 0.73/ 0.82/0.93元(原预测0.69/0.75/0.81元),2019年BVPS 6.02元,对应PB 0.75倍。股份行2019年Wind一致预测PB 0.91倍,我们认为公司在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战略下,集团赋能使得未来转型空间较大,给予2019年0.85-0.95倍PB,目标价由4.79~5.39元上调至5.12-5.72元。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报告正文

序言:把握转型中优质股份行

作为一家有改革创新基因的股份制银行,光大银行转型可期。光大集团生态转型助力打造世界一流金融集团,光大银行作为建设财富E-SBU的核心,是重要发力点。光大银行在新一任管理层到位后,提出“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率先开启新一轮变革转型。新模式拓展了服务对象、开辟了新盈利方式、提高了业务规范性和风险控制能力,长期来看利好规模和收入稳定增长。我们认为光大银行结合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禀赋制定了财富管理银行发展战略,集团金融全牌照和实业优势可为转型提供助力。

基本面多维向好,盈利强劲有望持续。2019年以来,光大银行基本面已出现边际好转,盈利持续高增长,2019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创2014年以来新高。展望未来,负债成本率、中收业务以及信用成本方面或有较大改善。随着对结构性存款业务的规范,存款竞争压力减小,叠加光大银行负债结构逐渐改善,负债成本率或有所下滑。光大理财的率先获准开业使得光大银行获得先发优势,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助力其中收业务,叠加信用卡业务的稳步发展,中收业务发展蓝海广阔。随着不良资产出清进入下半场,信贷投放倾向优质资产,信用成本或重回优势地位。对成本的合理管控,叠加对免税资产加强配置导致的有效税率降低,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明确定位财富管理转型方向,集团鼎力支持,基本面多维向好的支撑下,光大银行的投资价值并未被市场充分认识,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光大银行作为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标的,值得关注。此外,若光大转债成功转股,可为光大银行推动公司发展提供助力,解决资本限制的后顾之忧。在集团赋能银行转型利好长期发展、多维因素驱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有望修复的驱动下,光大银行投资价值凸显,建议把握配置机遇,维持“买入”评级。

1

战略面:集团赋能,助财富管理转型

作为光大集团的重要子公司,光大银行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建设受到集团鼎力支持。2018年集团新一届管理层到位后,光大集团明确提出用10年“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光大银行作为集团最为重要的子公司,随之提出了“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为实现集团的发展战略,光大集团势必鼎力支持光大银行一流银行的建设,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为光大银行构建财富生态圈;运用科技平台为光大银行的业务发展赋能;利用集团平台大力培养输送复合人才。在集团的鼎力支持下,光大银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助力光大银行高质量发展。光大银行一直将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发展战略重要一环,积极推进财富管理3.0新模式建设。在客户方面,新模式明确将服务对象扩大为个人客户、公司客户和机构客户。在产品方面,财富管理业务将突破理财产品的简单模式,将现金管理、年金、资产证券化、投资、融资、租赁和代理等业务都纳入业务范畴。在渠道方面,将同时布局物理网点和电子渠道,构建生态圈集中获客,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新模式拓展了服务对象、开辟了新盈利方式、提高了业务规范性和风险控制能力,长期来看利好规模和收入稳定增长。我们认为光大银行结合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禀赋制定了财富管理银行发展战略,集团金融全牌照和实业优势可为转型提供助力。

转型助力:集团战略重点,资源支持强劲

光大集团生态转型助力打造世界一流金融集团,光大银行是重要发力点。集团新一届管理层上台后,提出从SBU(战略单元)到E-SBU(生态圈+战略单元)金融机构的数字化、生态化转型的战略发展举措。光大银行作为建设财富E-SBU的核心,可横向与集团金融子公司合作打造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产融结合等方式支持实体企业发展,是重要发力点。在生态战略实施背景下,据公司年报,2018年末集团总资产达到4.8万亿,全年实现净利润1617亿元,净利润增速达到288%,用10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控集团的目标,推进顺利。未来光大集团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为核心,加快业务整合和资源重组步伐,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和“三大一新”产业(大环保、大旅游、大健康、新科技)推进力度,提升风险管控水平,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可进一步助力提振光大银行估值。

光大集团业务协同基础完善,为银行转型提供资源优势。2002年,光大集团经批准成为三家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企业之一,历经两轮改革重组后,逐步解决了体制机制、债务遗留等历史问题,集团快速发展并跻身世界500强。经过保险和信托业务的重组收购,目前集团实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产管理、期货、租赁和信托等金融全牌照覆盖,并涉及环保、文旅、医药和新能源等多项实业领域,可为光大银行转型提供大量资源支持。光大银行依托集团金融全牌照和实业领域优势,通过协同联动和管理创新两大手段,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转型助力。

光大集团打通内部合作渠道,光大银行推动集团生态圈发展。光大银行作为集团建设财富E-SBU的核心,通过集团内部六大生态圈,与集团子公司展开合作。19年9月,光大银行已率先成立数据金融部,助力发挥基础型、支柱型、平台型战略生态圈作用,围绕不同客群,与集团子公司深入合作。在依托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方面,光大银行综合运用商行、投行、租赁、资管等手段,可为客户提供“商行+投行+投资”多元化业务,增加客户粘性的同时,也可促进银行代理业务发展。在实体企业合作方面,集团打造的大环保、大健康和大旅游生态圈,可通过产融结合等方式支持银行业务发展。在生态圈概念下,未来光大银行可将银行内部业务打通,大力支持集团重点实业板块发展。

积极对外合作,打开银行业务新空间。18年初,光大集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积极开展对外战略合作,深化战略转型。2019年1月至今,光大集团及其子公司与多个主体(国际组织、政府、国企、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金融服务合作、实体产业发展、产融结合、金融科技探索等方面深入合作。战略合作伙伴广度和深度的延伸,使光大银行可共享集团资源,在综合金融服务和产融结合方面,拓展更多优质项目和客户,积极探索业务拓展机遇和发展新路径。

集团内外部资源雄厚,打开光大银行优质客户获取渠道。光大银行依托集团雄厚资源,在不同生态场景中可获取优质客户。消费金融领域方面,2017年11月,光大银行开始探索与中青旅“金融+旅游”的合作模式,开发旅游分期、移动支付等服务,利用中青旅的线下资源加强消费金融领域深耕,提升双方在旅游消费场景中的核心竞争力。私行业务方面在集团的协同优势下,光大银行创新推出“投行+私行”的财富生态圈,连接了资金端和资产端,服务B+C端,使集团全牌照优势赋能私行业务。据光大证券2019年中报显示,2019年光大证券新开客户质量较去年提升明显,2019年上半年新开高净值客户数同比增长56%,光大银行可转化潜在客户。而在旅游等实业生态圈中,也可将中青旅等公司高端客户进行转化。

财富管理:银行大有可为,光大优势突出

国内财富管理需求提升,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对标国际,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居民财富不断累积,财富管理需求也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目前中国资管行业渗透率较低,且面临着资产质量较差、服务模式单一、客户忠诚度较低等问题。根据Relbanks数据,截止2017年底,全球前20大资管机构中,银行系资管机构数量达到10家,占有重要地位。而与海外大行相比,招商银行作为国内财富管理业务领军银行,2018年财富管理收入占营收比例为10.1%,与美国四大行平均13.2%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对于光大银行来说,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资管新规出台,银行资管大有可为。一方面,银行渠道优势突出。银行具有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天然优势,其分支机构总数超过保险和证券网点的4倍,渗透深入,客户粘性强。另一方面,资管新规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健康发展创造机遇。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使银行理财业务专业化运营,扩大客群范围(销售起点降低至1元)和投资范围(可配置权益类资产),并不强制要求面签,可加快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认为中国银行业资管规模提升空间广阔,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光大银行理财业务禀赋突出,丰富管理经验助其在蓝海领域抢占先机。2004年以来,光大银行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准确把握,推出多只创新型理财产品,标的资产涵盖衍生品、固定收益和结构化产品等,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持续推动银行资管行业发展。光大银行对资管业务把握敏锐,内生创新能力、主动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强,因此总能够先人一步开拓市场。资产新规发布后,光大银行于2018年7月推出国内首只全面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化理财产品,抢占市场先机。此外,光大银行早已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议案以应对转型。2019年9月光大银行成为首家获准开业理财子公司的股份行。光大银行在资管业务上精细深耕15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财产品运营经验,理财子公司成为其战略转型的重要发力点。

光大理财率先开业,具有先发优势。2019年9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这也是全国首家获批开业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2019年7月,银行理财行业领军人物张旭阳回归光大银行,其在光大银行20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理财产品的创新想法,均会助力光大理财的领先优势。此外,光大理财将把科技作为差异化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特色。目前,光大集团已成立光大科技公司,光大银行也率先成立数字金融部,自己的科技团队可为光大理财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持后盾,使其资管业务在化解风险、客户画像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并可进一步拓展长尾客户。

2

基本面:多维向好,盈利强劲望持续

2013-2018年,光大银行ROE随行业趋势性下降,19上半年与行业水平差距缩小。2014年起,光大银行ROE优势转为劣势,之后随行业趋势性下行。拆分驱动因素来看,在光大银行重组和银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权益乘数和ROA均对ROE形成拖累作用。19年起,随着ROA的边际改善,光大银行ROE与行业平均水平差距有所缩小。净利润的高速增长为此做出重要贡献,而ROE的提升有望提振光大银行估值。

分业务部门来看,光大银行零售业务短期承压,未来可助力ROA进一步提升。从光大银行分部业务年化ROA(分部税前利润/平均分部资产,不考虑所得税)来看,19年上半年,资金业务持续向好和对公业务边际改善对整体ROA改善贡献较大,而零售业务则对其有所拖累。光大银行发展战略中,财富管理业务一直保持重要地位,随着转型的推进,光大银行的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较强。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个人信用贷款违约率上升,光大银行主动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而导致利润大幅下滑。截止2019年上半年,光大银行零售业务分部ROA已位于股份行可比公司末位,由于风险资产出清较早,在光大银行的发展战略下,其零售业务有较大发展潜力,未来可带动ROA进一步提升

拆解2019年上半年ROA来看,目前光大银行优势主要在所得税税负较轻和信用成本较低。利息净收入方面,由于负债端成本率较高,利息支出一直为主要拖累项,利息收入有较大改善主要由于信用卡分期收入由中间收入重分类至利息收入所致。中间收入方面,由于理财业务收缩以及信用卡重分类,而位列上市股份行末位。管理费用方面,水平与同业相当。信用成本方面,由于光大银行秉承审慎经营理念,信用成本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大幅领先行业,但18年以来,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信用成本优势有所缩小。所得税方面,自17年银保监会开展“三三四十”行动以来,非标监管趋严,光大银行压缩非标资产的同时,逐渐加大了国债地方债配置,导致其有效税率大幅降低,18年以来劣势转为优势。

展望未来,负债成本率、中收业务以及信用成本方面或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对结构性存款业务的规范,存款竞争压力减小,叠加光大银行负债结构逐渐改善,负债成本率或有所下滑。光大理财的率先获准开业使得光大银行获得先发优势,叠加信用卡业务的稳步发展,中收业务发展蓝海广阔。随着不良资产出清进入下半场,信贷投放倾向优质资产,信用成本或重回优势地位。

负债结构优化,存款成本压力较小

光大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率存在边际降低的空间,有望对息差形成正向贡献。一方面,同业负债成本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6月末以来同业存单利率出现显著下行,以股份行发行金额最大的1年期同业存单为例,其到期收益率由6月中旬的3.25%左右降至3.05%左右并持续低位运行。光大银行是同业负债占比较高的股份行之一,2019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占总负债的比例达到19.5%,有望显著受益于同业利率下行。

另一方面,存款快速增长且成本控制得力,带动负债结构优化,也有望稳定负债成本。6月末光大银行存款增速高达21.5%,高居上市股份行之首;上半年存款成本率为2.27%,较2018年全年上升12bp,上升幅度在股份行中较小。在存款快速增长的背景下,6月末存款占总负债比例达到68.6%,较2018年末提升4.9pct,为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点。存款的成本整体而言低于其他负债,其占比持续提升有利于负债成本的下降。

2019年上半年存款的增长以定期为主(新增定期存款占新增存款比例达70.5%),这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据公司2019年中报,企业活期存款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同比增速为9.6%,较企业定期存款的4.5%更高。因此光大银行企业存款活期率的降幅小于行业,6月末为36.8%,较上年末下降1.0pct,而根据央行信贷收支表,中小银行行业企业贷款活期率降幅则达到1.5pct(由40.4%降至38.9%)。

我们认为光大银行的存款策略及增长模式决定了其存款较快增长、成本控制良好具有可持续性。首先,光大银行量入为出进行资产扩张,高息揽存意愿较小(据2019年中报,6月末资产增速8.5%,远低于存款增速)。对低成本存款采取积极增长策略,对高成本存款则采用灵活弹性管理机制。这一策略不仅有利于存款成本稳定,也有助于使光大银行在结构性存款、智能存款等高息存款监管检查趋严的背景下受影响较小。

其次,光大银行的存款增长也得益于产品及平台的带动。光大银行“云生活”、“云缴费”平台的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存款沉淀。光大银行以云生活事业中心、云缴费科技有限公司两大平台开展“云缴费”业务,已形成先发优势与特色。据公司19年中报数据,19年上半年新增接入1801项缴费项目,缴费用户达2.37亿户,同比增长41%,缴费金额同比增长80%,缴费金额增速快于用户数增速表明更多项目的接入正进一步激活用户。“云缴费”主要服务于党政机关、水电等公共设施企业,资金量较大,项目接入能形成一定的对公存款沉淀;同时云缴费服务圈广,且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也有望带来可观储蓄存款客户。光大银行正全面加强客群体系建设,实施“优质客户倍增计划”,客群扩大对存款沉淀形成了贡献。

资产质量夯实,新增倾向优质资产

不良率维持较低水平,信用成本已有所回落。2019年上半年,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为1.57%,资产质量在上市股份行中排名第三,资产质量较优。经济下行压力下,光大银行秉持着审慎的经营理念,主动核销不良贷款,18年起信用成本快速抬升。随着本轮不良资产出清进入下半场,19年上半年信用成本较一季度已有所回落,未来不良贷款率或稳中有降,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资产质量真实程度不断提升,信贷投放倾向优质资产,预计资产质量仍将向好。一方面,存量风险确认严格。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在加强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的情况下,光大银行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比例处于下降通道。截止2019年上半年,光大银行不良贷款偏离度为88.7%。在保持存量问题资产较强的处置力度下,资产质量仍将向好。另一方面,新增信贷投放倾向优质资产。个人信用违约率上升的情况下,19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对公贷款增加较多。具体行业分布上,近一年来,光大银行逐渐降低了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不良率较高行业的投放比重,转而投放至房地产和建筑等不良率较低行业。随着行业层面扰动逐渐消除,叠加对公贷款倾向优质资产,预计资产质量可继续好转。

中收业务发力,信用卡理财同发展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健康,信用卡和理财业务有望共同助力中间业务发展。信用卡业务方面,随着居民消费意识的增强和互联网阶段的严监管,信用卡承接更多消费信贷需求,光大银行抓住契机,快速发展信用卡业务, 2018年银行卡手续费同比+40.6%。2019年上半年,虽然将信用卡分期收入重分类至利息收入,银行卡手续费仍同比+28.3%,拉动中间收入增长+21.7%。目前中间业务收入仍以银行卡手续费为主(占比49%),而除去信用卡分期收入的银行卡手续费,属于纯轻型业务,受宏观和行业层面因素影响较小,未来有望平稳增长。

理财手续费方面,2019年上半年缩减至2.66亿元,与2015年上半年36.51亿元的水平相差甚远,理财产品余额仅为7023亿元,均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光大理财子公司的开业以及净值型产品的发行,叠加光大银行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有望共同助力其理财业务重回增长通道。而在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和财富管理战略转型背景下,代理业务也有望进一步发展。信用卡与理财业务或将形成光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两翼,有望通过探索信用卡与理财业务交叉销售等模式,叠加代理业务发展,共同促进中间收入增长。

3

市场面:转股补资本,低估值高股息

光大转债有望转股,补充资本。光大银行基本面已边际好转,可提升投资者转股意愿。随着光大转债逐渐转股,可为光大银行补充资本,缓解监管压力,使其专注推动公司发展,增加扩张潜力,进而使得基本面进一步提升。截止2019年9月末,300亿的光大转债绝大部分尚未转股,若光大转债全部成功转股,我们测算光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可提升74BP至9.75%。而2019年7月,光大银行已成功发行350亿元的优先股,可提升资本充足率1.05pct,若光大转债全部成功转股,可为促进公司发展,进一步补充“弹药”。

估值低股息率高,吸引长期资金配置。目前银行板块整体处于估值低位,我们认为银行股的下跌态势已经筑底企稳,现在是配置优质低估值标的较好窗口期。截止10月24日,光大银行PB(LF)估值为0.79倍,处于同业较低位置,在股份行中排名第5位,PB历史分位值仅为13%。以2019年10月24日收盘价计算,光大银行的2018年股息率为3.58%,处于上市股份行中较高水平,兼具低估值和高股息双重优势。从资金面来看,高股息回报有望吸引长期资金的配置,以沪深股通为例,光大银行9月得到了北向资金账户的大幅增持。

4

投资建议:把握配置窗口期,维持“买入”评级

光大银行明确财富管理战略定位,集团鼎力支持,基本面多维向好。战略定位方面,银行在资管行业中位置重要,对标海外发展空间广阔,资管新规出台,更利于其健康发展。光大银行作为首家获准开业理财子公司的股份制银行,先发优势明显。转型助力方面,光大集团实力雄厚,为光大银行带来了业务协同和内外资源支持的优势。引流优质客户可助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发展。基本面方面,负债成本率或因负债结构改善、存款竞争压力减小而保持基本稳定。中收业务则受益于光大理财先发优势、信用卡业务稳步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不良资产出清进入下半场,信贷投放倾向优质资产,信用成本或重回优势地位。

我们认为光大银行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发展空间广阔,集团优势叠加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战略转型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对结构性存款、智能存款的监管趋严,存款竞争压力有望减弱,息差有望稳健。2019年年初以来,央行重启全面降准、调整普惠金融降准口径、进行LPR改革,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进度继续提速。银行业2019年盈利的重要驱动因素为资产规模增长。我们对公司的盈利情况保持乐观,盈利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假设:

1. 2019年信用环境较为宽松,银行业资产增速也有所提升。2019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资产增速为8.49%。稳增长的基调下,需要银行资产投放速度加快,但我们预计政策难以走强刺激路线,资产增速的提升幅度不会过大。光大银行补资本能力较强,我们认为可支撑生息资产增速稳健提升。我们预测2019-2021年生息资产增速为9%、11%、12%。

2. LPR改革开启,贷款利率处于下行趋势,而随着对结构性存款监管趋严,叠加光大银行负债结构改善,计息负债成本率的上升压力小于同业,预计将对息差形成一定贡献,预测2019年息差与上半年一致(2.28%);LPR逐渐运用的背景下,2020年贷款定价下行带动息差略有收窄;2021年信贷需求增强、贷款利率略有上行带动息差微升。预计2019-2021年净息差分别为2.28%、2.27%、2.30%。

3. 光大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由银行卡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理财业务手续费等组成。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资管行业的格局重塑,光大银行较早压缩不合规业务,理财业务手续费已处于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理财规模处在新老产品过渡过程中,未来有望重回优势地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望保持强劲增长,可比口径下2019年上半年手续费收入增速为21.7%(非可比口径为-30.6%,主要原因为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重分类计入利息收入),我们预测2019-2021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为-25%(非可比口径)、25%、25%。

4. 公司业务及管理费预计与营收基本同向变动,成本收入比微降。主要原因为目前员工人数已达到基本稳定状态(2017年以来保持在44000人左右)。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运用,经营效率提升有望带动成本收入比微降。我们预测2019-2021年成本收入比为30%、29%、29%。

5. 光大银行对不良资产认定严格,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逐步出清不良资产,信贷投放倾向优质资产,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不良资产出清进入下半场,我们预计资产质量逐渐向好。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期间,我们预计将提高信贷成本、增厚拨备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我们预测2019-2021年不良贷款率为1.55%、1.54%、1.48%,信贷成本为2.12%、2.37%、2.47%。

在集团赋能银行转型利好长期发展、多维因素驱动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有望修复的驱动下,光大银行投资价值凸显,建议把握配置机遇。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3.8%/12.9%/12.8%(原预测7.6%/8.2%/9.0%),EPS 0.73/ 0.82/0.93元(原预测0.69/ 0.75/0.81元),2019年BVPS 6.02元,对应PB 0.75倍。股份行2019年Wind一致预测PB 0.91倍,我们认为公司在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战略下,集团赋能使得未来转型空间较大,给予2019年0.85-0.95倍PB,目标价由4.79~5.39元上调至5.12-5.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经济下行超预期。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国内需仍有扰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企业融资需求增长需要密切关注。

2. 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开始率先下行,但资产质量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中小企业市场出清的干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