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穷人要翻身,最好去当公务员?

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以下,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以下,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贫穷的本质》

每年10月,小巴都有一个固定项目要追——诺贝尔奖。

这几天,在看了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天书,并第3000次对村上春树给予高度同情后,终于迎来了小巴的“业务范围”,也是诺贝尔学奖的最后一个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

那么,今年这个和我们的钱包有密切关系的学科,把奖颁给了谁呢?

新获得“诺奖得主”称号的,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Abhijit Vinayak Banerjee(阿巴希·巴纳吉)和Esther Duflo(艾丝特·杜芙若)夫妇和哈佛的Michael Robert Kremer(迈克尔·克默)。

小巴打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做了什么。毕竟,即便是一直以来被当做“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这次居然也一个都没猜对。

尽管它曾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成功蒙对预测了50名经济学家获奖。

今年获奖的三位经济学家,他们的“主营业务”叫做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取词于“发展中国家”,它兴起于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在亚非拉各主权国家纷纷独立之际,是专门用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现象的学科。

直白地说,这个学科重视研究穷人和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力图给贫困问题找到方案,而这三位这次获奖,正是基于他们在人类贫困方面——即贫困经济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不仅获奖的学科很“年轻,和以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奖获奖者相比,今年经济学奖得主的年龄都也在当打之年, Banerjee和Kremer都是60后,前者58岁后者55岁,而Banerjee的夫人Duflo是70后,才47岁。

一对夫妇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在经济学奖的项目里尚属首次,而在整个诺贝尔奖的历史上也只有四次。

接下来,小巴将为你重点介绍下Banerjee夫妇的研究成果——贫困的陷阱以及如何摆脱贫困。

穷人不爱学习?上进心不背这锅

贫困经济学这个领域听起来比较陌生,相比最近几年的其他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言,Banerjee的研究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

就像很多的悖论一样:为什么贫穷的人反而喜欢买电视、游戏机,而不去投资自己学习?为什么贫困的人反而更容易没有生活规划?

Banerjee的工作首先在于,改变了人们理解贫困的方式。

刚才的问题,在过去经常被认为与个人的品质,或者说与“上进心”有关,但是一旦把这些归因于道德,那么政府的政策就很容易变成道德说教。

而Banerjee的工作则纠正了这些看法,并且解释了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比如说,因为贫穷的人生活往往有更多的烦恼,所以相对而言,比其他人更加需要那些让人减轻烦恼的工具——像电视、手机、垃圾食品和游戏机。

而如果投资到个人的学习上,那么往往这种投资回报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穷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其耐心往往是缺乏的,在这期间的生活也依然会更加烦恼和乏味。

穷人不愿意为健康花钱?

在健康问题上,其实也是一样的。

Banerjee夫妇发现,穷人花费在健康和医疗上面的金钱和时间并不少——甚至等于乃至高于中产阶层——但是效果却并不好。为什么呢?因为穷人往往缺乏必要的医疗和卫生知识,往往要等到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去看医生。

他们还更加倾向于那些喜欢“下猛药”的医生,并认为这些医生是“好”的,是帮助他们尽快“解决问题”的。

但是事实上,“下猛药”往往会带来抗药性和过度治疗。这种重视治疗轻预防的态度,让很多穷人不但经济更加紧张,身体也饱受摧残。进而影响到了下一代的教育——根据研究,身体状况较差的孩子往往上学的时间较短,毕业之后的薪水也相对较低。贫穷,就这么被“遗传”了下来。

在理财上,Banerjee的研究也揭示了利率倒置的现象。穷人往往需要借小贷、短期贷款,然后付出极高的利息。

原因也是因为穷人往往拥有更高的金融风险——他们往往收入不稳定,又无法从银行获得周转的资金,所以更加依赖于这些高息小额贷款。而这些小额贷款让他们更加无法拥有储蓄来抵抗风险。

通过他们的研究,你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贫穷如此难以克服。

那么如何才能阶层跃迁,从贫困到中产呢?Banerjee夫妇也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比如个体户创业是一条路。

但同样的,对于极端贫困人口而言,要获得创业所需要的本金可谓难于上青天。而一个更实际的选择往往是政府机构的工作。因为相对而言,各国政府的工作机会都非常稳定,这会让穷人有机会进行长期投资,增加自己的思维“带宽”,进而实现家庭从贫困到中产的跃迁。

对中国的意义

Banerjee的研究对中国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人处在贫困和焦虑中。而人们往往会认为,要战胜贫困,必须要剧烈地改革。Banerjee认为这非常困难,也并不需要。

相反,在目前制度上进行改良,往往就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并且增加人们对政府的信任,这一点上,他的观点和2017年的诺奖得主塞勒是一样的:小的改动,就能带来大的影响。

金砖国家极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红线为中国

那么,政府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呢?

实际上,政府是用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而穷人的问题,正是因为市场失灵,政府才变得格外重要。

穷人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穷人也经常因为生存而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导致无法做出最优的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讲,Banerjee的研究给政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贫困,从而对症下药地从政策角度来减轻贫困,并且最终找到战胜贫困的机会。

今年的诺奖,同过去注重基础研究和学术上的贡献不同,它显得更加务实,这似乎表明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当下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研究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影响。

正应了中国那句常说的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诺贝尔奖的评选者或许也希望,在未来,研究能够更多地冲破象牙塔的束缚,成为你我手中一个具体的物件,真正地用之于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