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资产的投资价值与逻辑

值得一读!

一、核心资产的“牛市”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交易所正式开门迎客。一时间,想依靠股市发家致富的投资者们一股脑地冲进市场,一波接着一波,不曾间断。但大多数时候,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A股将近30年的历史,“牛短熊长”始终是绕不开的桎梏。但从上一波牛市终结的2016年开始,中国核心资产的股价表现已经穿越4年熊市,走出了一波独立的大牛市。

我们选几个外资和国内机构特别喜欢的蓝筹——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上海机场、招商银行、中国国旅来进行说明。先上图:

(来源:Wind)

2016年1月4日,上证指数收盘为3296点,而前一个交易日为3539点。4年多过去了,现在大盘指数维持在3000点以下,期间累跌超过21%,而几只大蓝筹已经穿越了熊市。

据Wind显示,贵州茅台期间涨幅为375.32%,中国平安累涨154.18%,上海机场累涨183.78%,招商银行累涨124.25%,中国国旅累涨208.11%。并且,这还是在上一波股灾半山腰开始统计的,因为1个月时间大盘指数便下挫至2638点。意思是,即便你当时头脑发昏,冲动抄底股市抄到半山腰,持有到现在,也已经远远跑赢绝大多数投资者。

不仅仅是以上5只优质蓝筹,至2016年1月1日之2019年6月,以外资持有A股市值前50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指数上涨105%,MSCI CHINA以人民币计价的指数上涨了43.8%,都远远超过了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接近原地徘徊的走势。

这意味着A50核心资产已经走出4年多的大牛市,根本无惧中美贸易战、大盘狂跌等众多因素。

二、三大深层次逻辑

那么,以A50为核心的优质资产为何能够走出独立的牛市行情呢?在笔者看来,大致有4个方面的逻辑,我们接下来一一进行梳理。

1、恒者恒强,赢家通吃

这些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趋缓,但逐步开始转型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别是以2015年底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标志。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来说,供给侧改革(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制造创造、创新等要素)就是要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这自然会加剧各个领域的分化,龙头企业越来越强,而落后的中小企业则逐渐推出市场,这才有利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并且,中国未来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恒者恒强的趋势还会加强,龙头做大之后,还要走向全球,去抢占国际的市场份额。这典型的例子就是格力、海尔。要知道多年前,全球家电领域市占率最大的企业基本都来自日本。

2、外资涌入,A股国际化

最近2年,A股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均将A股纳入,并不断提高A股的权重。

另一方面,监管层对于外资的进入持欢迎开放的心态。9月初,QFII/RQFII对于外资全面放开额度的限制。接下来,金融开放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这意味着外资未来会不断涌入A股,这也将深刻改变市场的资金结构。A股也会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成熟化,这是大势所趋。

目前,剔除法人持股,A股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将近90%,而基金、券商、保险、社保基金、外资等才分剩下的10%的份额。未来,这种结构一定会会改变,可以参照美股的演化。

1945年,美股的住户和非盈利组织持有市值超过90%,而到目前为止已经下降至40%左右,而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占比30%,养老保险和保险公司占比约14%,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海外资金占比15%。

不说远了,看看目前北上资金持有那些股票,你就知道机会在哪。据Wind显示,沪股通持有总市值前7名分别为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恒瑞医药、招商银行、长电电力、中国国旅、上海机场,分别持有1175亿元、670.9亿元、414.1亿元、334.4亿元、231亿元、226.6亿元、210.3亿元。

外资重仓的股票,不就是前面提到的A50其中的优质资产龙头么?外资敢重仓买,国内大多数基金机构也敢重仓,作为散户,还有撒不敢买的?但买了,一定要做时间的朋友,切忌做短线,否则风险也很高。

并且,以后外资进来的体量会越来越大,它们进来了不还是买A股优质龙头吗?

3、A股基础制度重构

近几年,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地很快,特别是今年7月22日科创板的挂牌。

科创板不是新增一个板那么简单,而是肩负着两重重任的。第一,承担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历史使命;第二,还承担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我觉得第二点尤为重要。

为何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不敢大规模入局A股?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A股制度的不完善不成熟。

但随着科创板的挂牌,A股制度建设迈进了一大步。首先,上市制度跟国际接轨,采取的是注册制。注册制意味着是由市场来支配,而不是由行政权力来决定。另外,还配套有保荐制度。

其次,退市制度方面,上市企业只要累计2年就退市,可谓非常严苛。而A股主板的“连续3年亏损退市”的制度,里面有大量的文章可做。还有,减持制度方面,高管层每年不能减持超过总股本的1%,如果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接盘方还有1年的锁定期。

这样的退市+减持制度,直接就排除了现目前A股主板清仓式减持的可能,并且垃圾公司想上市圈钱的也通通给pass掉。未来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高管层只有通过用心经营公司才能够享受到红利了。

最为重要的是,科创板的制度未来很快要引进到A股的创业板和主板。

并且,目前推进的速度要快于市场预期。9月9日-10日,证监会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了“改革12条”,对于A股资本市场影响深远。

会上,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推广注册制;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

看到没,成熟市场的一套组合拳来了。等到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制度落地之后,你还怕社保基金不来A股吗?并且社保基金大规模把钱放进股市,你觉得会买那种类型的股票?

综合以上4点可知,未来中国核心资产会越来越受到追捧,股价会涨越高,这基本是确定性很高的事情。

三、业绩与股价的关系

一般的投资者,应该都知道这个等式:市值=净利润*市盈率。如果长期净利润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那么市盈率大概率会水涨船高,迎来戴维斯双击。表面上看,股价的长期走势有两个变量——净利润、市盈率决定,但长期来看其实核心的落脚点还是在业绩上。

我们来看几组统计数据:

1、腾讯控股:2004年年底的市值大概是75亿港元,净利润为4.48亿;2017年年底的市值为38566亿港元,净利润为715亿,其中市值增长约514倍,净利润增长约160倍。

2、贵州茅台:2001年年底市值为92.5亿,净利润为3.28亿;2017年年底的市值为8762亿,净利润为271亿。其中市值增长94倍,而净利润增长82倍。

3、格力电器:1996年年底市值为35.85亿,净利润为1.6亿,2017年年底的市值为2629亿,净利润为224亿。其中市值增长73倍,净利润增长140倍。

4、恒瑞医药:2000年年底市值为40亿,净利润为0.65亿;2017年年底市值为1951亿,净利润为32.17亿,其中市值增长48倍,净利润增长49倍。

5、爱尔眼科:2009年年底市值为65亿,净利润为0.92亿;2017年年底市值为487亿,净利润为7.43亿,其中市值增长7.5倍,净利润增长8倍。

6、海康威视:2010年年底市值为471.5亿,净利润为10.52亿;2017年年底市值为3600亿,净利润为94.11亿,市值增长了约7.6倍,净利润增长了约9倍。

这些牛股,这么多年还有许多分红,另外还需要考虑市盈率的变化,但是你会发现,他们市值的增长与净利润的相关度是非常高的,决定企业长期市值变化的核心仍是盈利。

分析一家公司值不得投资,最为核心的东西还是说未来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而前述所提到的优质核心资产,他们的盈利能力非常强,特别是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为首的龙头企业。

四、尾声

这里,我把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贴出来,其中包括了不少中国核心优质资产,值得普通投资者仔细研究与跟踪。

笔者认为,投资要赚大钱,有2个必要条件:第一,认真选出好股,包括中国核心优质龙头;第二,认真捂股,最好是捂个3年、5年以上。真正赚大钱的投资者,一定是“傻瓜式”地买股和持股。

如果对于涉世未深的普通投资者,建议还是从上证50、沪深300这类指数基金买起吧!但一旦入门,对于中国核心优质龙头,你一定不要错过。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