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股上演“跌停潮”:是抓紧逃命,还是逆势入仓?

猪肉股这波有点惨烈~

一、猪肉股“扑街”

9月25日,科技股集体“扑街”,把A股带进沟里。

今日,猪肉股携手科技股一起,疯狂猛砸大盘。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89%,看似不多,但主要有银行护盘,但深证成指和创业板就没那么幸运了,更能反应出市场大多数股票的真实情况,前者重挫2.13%,后者更是暴跌2.92%。

盘面上,猪肉股成为A股的领跌王,猪肉指数狂泻超5%。其中,唐人神、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傲龙生物、新希望、天康生物、天邦股份、新五丰纷纷跌停,温氏股份也重挫近7%。

其实,猪肉股本轮向下回调,基本是以8月7日为分水岭。从那时至今,牧原股份累挫16.77%,温氏股份挫17.92%,新希望挫17.57%。小猪企更为惨烈,天邦股份回调超过30%,正邦科技回调27.6%。

总之,近段时间猪肉股不好做,晚上车的投资者应该会亏损不少。那么,为何近期猪肉股会集体回调,甚至今日板块还掀起跌停潮呢?

二、不可忽视的3大因素

1、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的A股大行情,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科技以及猪肉。从年初至9月20日,农林牧渔(申万)指数上涨49.14%,涨幅远高于大盘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仅次于食品饮料、电子、计算机板块。

本周以前,猪肉股持续大涨,板块整体估值水涨船高。绝对估值法来看,农林牧渔PE和PB分别为57.67倍、3.92倍,而2010年至今,该板块的PE和PB的历史均值分别为57.62倍、3.76倍。

相对估值法来看,目前农林牧渔板块相对中小板PE和PB分别为1.56倍和1.45倍,历史均值分别为1.41倍和1倍;农业板块相对沪深300PE和PB分别为4.71倍和2.62倍,历史均值分别为4.64倍和2.19倍。

总之,目前该板块与自身比,还是与大盘指数比,估值水平均处于历史高位。估值高了,自然存在回调的需求。

这如同科技股一般,前期股价不断飙涨,不少个股已经存在明显的估值泡沫。并且整个A股还处于熊市阶段,不合理的高估值自然顶不了多久,要回归其真实价值水平。

2、出栏量连续2月不及预期

今年3月以来,猪肉价格一飞冲天,让网友们直呼不敢吃猪肉了。截止8月末,生猪销售均价为22.85元/公斤,环比增长31.55%,同比增长63.1%。

猪价持续超预期上涨,冲击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但从一度程度上看,却利好A股上市猪企,因为每头猪的利润回升。好或坏,看看上半年猪企的股价走势便可知。

但到了8月初,猪价进一步大涨,股价却出现了诡异的背离。市场从关注猪价的上涨切换到更关注出栏量上。

8月5日,牧原和温氏率先公布7月份的生猪出栏量,结果是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其中,温氏销售生猪173.23万头,环比下滑10.23%。牧原股份同样环比下滑,仅销售68万头。

这加剧了市场对于上市猪企出栏量的担忧。所以,从8月7日开始,猪肉股杀跌一波。但到了8月份,出栏量仍然没有改善,且整体下滑更厉害,令市场有些”恐慌”,与9月9日(周一)开启第二轮下杀。

据9月7日晚间(周六)披露,温氏股份8月生猪销售量113.73万头,同比下滑43%,环比下滑34.34%;牧原股份销售量为71.1万头,同比下滑36.86%;正邦科技8月销售生猪32.17万头,同比下降28.75%。

三大生猪养殖巨头8月共出栏生猪217万头,同比下降39.08%。虽然8月生猪销售均价22.85元/公斤,环比增长31.55%,同比增长63.1%。两者一乘合,销售收入竟然还是同比下滑了。

市场本来预期出栏量能够稳住,甚至逐步扩大,但出栏量实际却连续2个月同比下滑。市场预期的全部落空,股价自然会被下杀。

另外,上市公司每个月没有披露生猪存栏量,但农业农村部近期披露了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我们从中也能够窥探一二。据数据显示,2019年8月,中国生猪存栏量比上月减少9.8%,比去年同期减少38.7%,创下十年历史新低。从生猪全行业整体去推测,上市公司虽然猪瘟防御做得好,但应该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情的冲击。

(来源:中国养猪网数据,农业农村部)

3、稳猪价措施密集出台

猪价的持续猛涨,让高层有点急了。

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生猪保供稳价五大举措。在国务院的部署下,各部门政策密集出台,瞄准“有钱养、有地养、运得出、供得上”全方位发力。

紧接着,商务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出台具体的引导政策,为稳猪价和稳生产保驾护航。

为了快速落实到位,这次直接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了民生问题大责任,地方政府的动作也快速跟上。其中,广东出台“猪10条”,四川出台“猪9条”等等。

此外,中央于9月19日还向市场直接投放10000吨储备猪肉。不到一周时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也即将投放。

不管是想各种办法尽可能多地进口猪肉,还是直接投放储备猪肉、亦或是为养殖者在资金、土地等方面大开绿灯,政策力度非常之大。

但这对于资本市场却是利空的,因为市场预期高猪价运行的周期至少会持续1-2年,按照这个政策力度推进下去,高猪价的周期可能会缩短。并且,因为涉及到民生问题,生猪价格未来还会上涨,但涨速和涨幅可能会不及市场预期般的“疯狂”。

三、上车OR下车?

对于猪肉股,市场比较在意三个指标,分别为出栏均价、出栏量、净利润。

今年7月,上市猪企的出栏均价在16-17元/公斤,8月份在22-23元/公斤,远低于目前全国平均售价。但随着越往后,生猪供需失衡更加严重,上市公司后续的出栏价是能够得到大幅提升的。这一点,不用太担心。

但是,市场最担心最纠结还是出栏量。前面也展示了温氏和牧原的7月和8月的出栏,均大幅低于预期。9月份,想必不会好到那里去。

未来,出栏量多,亦或是少,市场都会觉得很矛盾。出栏少的市场理解猪死了,出栏多了市场理解因为疫情提前出栏。

并且,光靠长期外购仔猪维持出栏的公司最终没有利润,因此生猪出栏最终要靠母猪,没有母猪的上市公司不管是通过外购母猪还是自己留种,短期都解决不了出栏的问题,后备母猪到生猪出栏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而且疫情依然在爆发过程中、产能依然受到威胁。

还有,不管你是大猪企,还是小猪企,不管你是猪价涨了,还是出栏量高了,总之,利润指标才是市场检验的最终极指标。

本轮周期是因为非洲猪瘟疫情而导致的非典型周期,因为价格猛涨是由于量的减少而导致的。这就跟一般行业周期不同,因为量基本会不变甚至扩大,市场会关注价格变化即可。

但这一次不一样,8月份开始,股价与猪价已经产生明显背离,可以看出,市场已经从关注价格切换到关注量上。

并且,市场也更重视业绩的确定性。4月25日,猪肉板块经过几个月的猛涨后第一次顶部,牧原和温氏股价后来还陆续创下了新高,而小猪企,比如天邦股份便一路暴跌,累挫超过53%。

这里的逻辑在于,大猪企的风险防御能力(特别是非洲猪瘟严重爆发时期,防疫猪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资金实力等肯定是要远远优于小猪企的,并且,大猪企猪多会更受益于整个景气周期,即净利润会更大。

很显然,市场也从关注业绩弹性转变为关注业绩确定性。这在以往的行业周期中实属罕见。

总之,由于非洲猪瘟快速蔓延而导致的本轮猪周期,与以往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过往的周期中,市场会关注价格,关注业绩弹性,而现在市场关注量,关注业绩确定性。本轮市场预期的超级猪周期太过诡异了!

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投资猪肉股的胜算比较小,赚钱难度会比之前高很多。因此,不要看到下跌不少就赶紧加仓。你还要记得,猪瘟疫苗、大盘暴跌等因素都将在接下来干扰猪肉股的表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