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创投王啸:5G到底会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 大咖面对面

“模式创新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估值一轮一轮创新高,不停地进行接盘游戏,这些机会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4G时代,高速的网络下,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打车外卖等服务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生活。那么,随着5G的到来,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事实上,对于5G带来的影响,看法存在分歧,既有强烈看好者,也有观点认为,经历了3G和4G时代的网络提速,到了5G时代,网速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在九合创投的创始人王啸看来,5G带来的变化,个人端感觉到的变化可能并不大,最主要体现在工业端,在5G背景下,除了芯片和技术层,应用层的机会也很大。

2010年,名列“百度七剑客”之一,技术出身的王啸走进了投资圈,并在2011年成立了早期投资基金品牌“九合创投”,主要专注于科技类创业公司的投资,投资了36氪、石墨文档、Plum红布林、Airdoc、信传科技、探迹、Momenta等公司。

由于本身是“理工男”出身,加上投资的都是科技类的公司,王啸在业内一直属于“技术派”的投资人,从技术的角度理解大趋势,从底层逻辑来思考问题,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会看两个核心要求:一是技术驱动,二是边际模型清晰。

走过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爆发,如今,九合创投已经将自己的重点布局在5G、AI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主题往下沉了走,往技术驱动类走,往技术平台类走。这是九合创投近期的整体基调。

走过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爆发,技术创新一度呈现疲态,但是王啸认为:“技术驱动创业的时代将会重新到来。”

王啸表示,AloT(智能物联网)将会与产业结合,人工智能不但让娱乐、看新闻更高效,更可以让产业更加高效。各个垂直的细分行业都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和机会,因为有技术壁垒,在细分行业中占据10%的市场份额都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目前来看,绝大部分人工智能公司还在发展期,难以产生正向现金流,这是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

“经过第一阶段的爆发,单纯靠技术和算法的红利期已经过去,现在已经不再过多地谈论人工智能概念与技术本身,而是需要更多地关注人工智能与产业的结合与落地。另外,VR会是5G时代比较有潜力的C端应用机会,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他说。

在他看来,在人工智能和5G落地的过程中,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逐渐由消费互联网时代转向产业互联网时代。

由此,2B的企业服务类项目成为近期一级市场的新风口。烯牛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份至今,来自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案例数占比达到了20%,超过了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热门领域。

在王啸看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经营成本提高、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叠加,中国的企业必须精细化运营才能保持增长。对比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我们的企业数量多出三倍,而相关的市值却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在未来,这个市场很可能会反超美国,将有5-10倍的增长空间。

作为一个理工男,王啸讲话的风格言简意赅,逻辑清晰,给人的印象是严谨而深刻。与此同时,他其实还是个理想主义者。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的他认为,人需要社会价值,对别人有用,否则光赚到钱也不会开心,他信奉的是“做有价值的事,商业价值随之而来”。

以下是格隆汇对王啸的访谈实录。 


  企业服务正值风口


01

格隆汇: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技术层面其实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创新,而你最近反复强调市场回归到技术驱动创业的时代,背后是什么样的逻辑?

王啸互联网发展的前20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红利,由此如何收割和变现流量的模式创新成为创业的主流。伴随流量红利的消退,当下智能互联网的核心是利用大数据实现决策效率的提升,最终表现形式不是流量平台型的模式,而是效率提升型的模式,而技术创新是提升效率的唯一途径。

未来驱动进步的因素一定是技术和以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些商业模式,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02

格隆汇: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消失,从技术驱动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还可以享受到什么样的红利?

王啸:当前我觉得有几个红利。首先,原来我们认为机器学习的算法是非常高端的,现在则认为不需要真的懂这些底层算法,只要会用这些算法,基本上就能在各个行业里面做有效应用了。所以找到会用的人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另外,5G把网络带宽极大地打宽了,一些以前4G不太容易做到的领域,比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这些方向上,都会产生一波新的机会。还有再者,所谓的传感器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

我认为技术也是有红利期的。很有可能再过三年,你再去谈AI创业,就没有人理你了。所以要做的话就一定要把这个技术领先性用好,把红利期用好。

我认为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产生时间剩余。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最高成本,你的生活时间就这么多。所以比如今日头条做的新闻推荐,实际上就是让你产生了更多的时间节余,你会觉得看新闻很兴奋,所以你会看得越来越多。

03

格隆汇:你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看好企业服务这一块。我看到一组数据,最近来自企业服务的融资数量排名第一,超过了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热门领域,企业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风口?

王啸:2018年和2019年是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发展元年,目前正值风口。核心原因有三点:第一,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经营成本的提高,企业对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需求。人口红利大概在2017年开始下降,与此同时,人力成本也在大幅攀升,这也就意味着商业必须要通过系统化手段来实现降本增效。

第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原来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必须精细化运营才能保持增长。第三,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云计算技术的提升,To B市场终端的到达手段被企业家接受。此外,To C的机会系统性地减少,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04

格隆汇:在美国,几百亿美金的企业服务公司比较多,龙头公司Salesforce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金。但是,中国企业服务类公司的体量比较小,未来这一情况会发生变化吗?

王啸: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到达的终端是手机,会滞后一些。但我认为,未来,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肯定比美国大。

我们的企业数量比美国多出三倍,相关的市值却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我们是做投资的可以看到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差距,企业比多,客单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很可能超美国,有5-10倍的增长空间,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之所以逐渐布局这个市场的一个原因。

05

格隆汇:最近两年,企业服务的项目变得火热,但是鱼龙混杂,你觉得什么样的项目会有机会?

王啸:大家创业,首先要搞清楚技术算法的核心点是什么,如果做的事情跟数据和算法没有什么关系,就很难做大。因为在你能做,别人也能做的情况下,大家拼的是价格,价格竞争到最后可能就没多少利润了。

数据智能是当下企业服务创业的红利,有这个红利作为先导和思考的原点,做对事情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不是以这个作为原点,抓住这波浪潮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少。因此,未来To B服务的关键点还是要有技术,有算法,有数据团队。与此同时,要有产业落地能力和商业变现能力。


5G更大的作用将发生在工业领域


06

格隆汇:你刚才也提到了5G,2019年被称为5G的商用元年,有说法认为,5G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不像之前3G/4G带来的变化那么大,毕竟经过前几次网络提速的变化,这一次的空间比较有限,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王啸5G更大的作用将发生在工业领域。5G是一项数据通信基础设施的巨变,速率和带宽的延伸扩展对于个人消费端影响并不太大,更关键的在于推动万物互联,实现工业领域的应用,让物联网规模化、基础化、场景化。

中国肯定是全球5G上马最快的,这波机会显著存在。依靠“5G+人工智能+数据”,中国将诞生一批变革性公司。未来,5G技术将运用到物联网中的大部分场景中去,包括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机器人、交通运输、无人机物流、远程医疗、电力自动化等等。AloT与产业结合,将在每一个细分行业都产生大量机会。

07

格隆汇:5G将催生一系列新的产品、解决方案,甚至催生新的行业,与此同时,随着不同企业的加入,竞争也势必越来越激烈,哪些细分领域会有更多机会?

王啸: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布,5G领域,从布局到场景都开始了更为有力的探索。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中国有很多有能力的公司出现。如果中国在这个领域能够领先,在技术的升级和场景化的应用上能够领先,那么5G的机会一定会在中国。

在5G芯片这个领域,中国市场有足够的需求和想象空间,而且头部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带动作用很明显。当前全球经济的背景可以加速中国5G芯片方面的发展。芯片是特别讲究规模效应的产业,现在我们的规模和性能指标还有一些不足,但随着各个产业联动,在5G方面共同发力,就有巨大的可能性。

AloT和5G领域在云和端这两方面都有创业创新的机会。前端如果是一个入口,后端必须得是一个大的云,这样才能在5G的网速和带宽下配合,“云+端”是未来的核心架构,云端和通讯端都存在创业创新的机会。

在5G背景下,除了芯片和技术层,应用层的机会也很大。AIoT需要与产业结合,人工智能不但让娱乐、看新闻更高效,更可以让产业更加高效。各个垂直细分行业都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和机会,因为技术有壁垒,在细分行业中占领10%的市场份额是很有可能的。

08

格隆汇:2015年资本狂热时期,国内VR投资规模涨幅惊人,但是随后由于在商业化方面遇到了问题,迎来了一段时间的萧条期。随着5G的普及,VR还有发展机会吗?

王啸:我们在2016年就指出,VR背后非理性繁荣,真正的用户应用还需要几年时间。

VR会是5G时代比较有潜力的C端应用机会,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目前的情况看,5G对VR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云端计算能力的提升,降低终端用户成本。

硬件技术水平、硬件成本和应用普及是VR产业发展的三大核心,目前还没有得到实际解决。可以肯定的是,伴随5G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机交互的应用场景也会越来越多,VR的技术产业化将会成为现实。

09

格隆汇:你曾经说过AI,垂直领域比通用领域有更多的机会,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

王啸:目前绝大部分AI公司还在发展期,难以产生正向现金流,这是AI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从2018年整体融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大量资金集中在较为成熟的中后期项目。

经过第一阶段的爆发,单纯靠技术和算法的红利期已经过去,现在已经不再过多地谈论 AI 概念与技术本身,而是更多地关注 AI 与产业的结合与落地。也就是在形成“数据+算法”闭环基础之上,实现商业变现的应用。真正的技术必须与产业融合,给社会发展带来效率提升,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此外,行业壁垒也是AI创业公司抵抗 BAT最大护城河。各个产业都有垂直机会,创业者在行业的纵深程度、商业的落地程度,都是巨头难比拟的关键所在。

当然,技术壁垒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工智能公司的核心本质,但是机会在向商业化落地转移。

10

格隆汇:你们在2011年的时候就投资了36氪,当时36氪创业才几个月的时间,创始人并没有明星公司背景,也并非连续创业者。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

王啸:36氪创始人刘成城和我是北邮校友,当时在一个校友会上认识。投资36氪的时候,它还只是一个编译国外科技博客的网站,成城也还是研究生在读。

当时的投资逻辑很清晰,主要源于对大趋势的判断:互联网技术更迭,需要科技推动创业,这就需要36氪这样的一个入口级平台,了解和传播国内国外的创业动态,在创业和投资之间搭建起信息的桥梁。

因此,当时就做了这个投资决定,事实证明这个逻辑也是对的,发展到现在,36氪的模式也越来越清晰。我觉得我们的强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

 

“技术派”的利与弊


11

格隆汇:技术派是你们的标签,这和你本人技术出身有关,在你看来,非常关注技术,有时候是不是反而会错失一些好机会?

王啸:关注技术和错失机会本身,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关注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更容易挖掘到优质有潜力的公司。举个例子,九合在2016年安声科技成立之初就进行了天使轮投资,这是一家主动降噪解决方案提供商。当时很多机构都看了这家公司,但不相信其技术逻辑和落地能力,现在公司发展得很好,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企业。

我们看重技术,但不是唯技术论,是看重技术带来的竞争壁垒以及业务模型。现在创业已经进入到了技术为王的时代。

如果单纯讲,一些纯商业模式上的机会可能会错过,从短期看是这样,但是长期很难衡量,有些“快公司”很难走得长久。模式创新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估值一轮一轮创新高,不停进行接盘游戏,这些机会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12

格隆汇:2018年,资本市场总体上进入寒冬,这一冰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现在,融资变得比以往困难,你认为这对行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啸:市场整体还是比较冷的,上半年投资金额和案例数量同比下降50%左右,投资机构募资额也在下降。更为严峻的是,一些投资机构自身已经没有资金,所以下半年会更难一些。

资本市场遇冷,对企业和投资机构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套用丘吉尔的名言:“悲观者在所有机会里看到的都是困难,而乐观者在任何困境中都能发掘许多机会”。而且根据观察,一般伟大的公司都诞生于经济周期较为低迷的时期。

13

格隆汇:除了融资难之外,一级市场还要面对退出难的问题,据统计,一级市场的项目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没有办法退出的。你们如何看待退出的问题?

王啸:上市、并购、份额转让都是投资机构主要的退出方式。对于项目的退出时机和路径,投资机构需要综合考量收益率、现金流等各项因素,分阶段、分时段退出不同项目。

一些投资人会偏爱IPO退出,因为回报率最高,实际上IPO是最难的一种路径,几率也最低,只有不到10%的企业最后能够实现IPO。在美国,并购和份额转让也是投资机构的主要退出方式,占比超过九成。

14

格隆汇:你曾经说过,人需要社会价值,对别人有用。但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是逐利的,你认为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些矛盾?

王啸:谈及投资,社会更多的是聚焦在资本价值上,其实投资作为金融系统的一部分,也在社会资源再分配、供给侧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在这一点上,我们坚持,如果社会价值为负,我们坚决不投。比如类似“黄赌毒”的创业项目。举例来说,我们投资的红布林(Plum)是二手时尚电商平台,是社会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循环,本质上非常有社会价值,同时也有商业价值。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