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晨财智窦勇:大数据产业,2G or not 2G?

在消费场景,你只要几秒内能打动用户就可以了,但到了工业场景,数据必须得直接解决具体问题。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创投机构之一,达晨财智的“先天条件”显然不算是最好的。

最艰难的时候,达晨只有一个投资经理,拿着东家湖南电广给的一亿资金,每年只敢投一两个项目。

吃糠咽菜守到2009年,喊了近十年的创业板开闸,首批28家上市的公司中,达晨财智押中了爱尔眼科、亿纬锂能和网宿科技三家,一战成名。各路LP闻风加盟,达晨才终于进入了游刃有余的发展期。

但这都是草创年代的事了,当下的达晨并不以“吃过苦”的老牌创投自居,而是聚焦TMT、消费服务、医疗健康、节能环保领域,积极探索新的产业机会。

在达晨所有专注的领域中,TMT中的大数据细分是其中的“基础设施”,早在2014年,刚刚有创业者开始做大数据时,专业化转型的达晨就开始布局了这一领域。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大数据投资总监窦勇是达晨少壮派合伙人中的代表,在以结果导向为主导的企业文化中,窦勇以在大数据、信息安全、人工智能领域出色的投资业绩,被提拔为合伙人,殊为不易。

在窦勇看来,大数据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这个方向是确定的,未来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得到普及,信息过载一定会越来越严重,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是必须的,只不过还没有一家企业打通了完整闭环。”当下行业的现状是,现有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数据的问题,最亟需发展、最有机会的也是数据行业

相比消费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几乎可以说处处是机会,火力发电厂一个机组就是10万控制单元,但比数据治理更大的瓶颈却是人才——创始人不能是纯粹的技术信仰者,既要懂技术还得懂产业运作,还要忍受高温甚至高危的工作环境

这样的现状,让最具购买力的政府市场和金融市场成为主要热点。在窦勇看来,2G业务成为行业主流是无奈的现实,政府是最大的数据提供者和买家,要打通所有数据,就必须做数据治理,一般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对于企业来讲,如何顺应政策,同时又不依赖政策,是必须做好的功课

以下是格隆汇对窦勇的专访实录。

 

判行业:数据和人才是大痛点

 

1.   格隆汇:大数据、云计算,都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最终要依靠人工智能实现落地,为什么你会选择投后端的大数据,而非前端的落地应用?

窦勇: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后端的基础设施没人去做,又从哪去谈落地?但这个方向是确定的,未来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得到普及,信息过载一定会越来越严重,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是必须的,只不过还没有一家企业打通了完整闭环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云计算解决了算力问题,但没有数据它就是空壳,人工智能所需的算法模型需要大量数据去训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数据的问题。

行业现状是数据很多很乱,清洗成本很高;算法大都是基于开源架构,华人在原创性的算法上基本是空白;算力的核心是芯片技术,国内技术正在突飞猛进,但芯片的设计到封装测试逐步提高也需要时间那综合来看,最亟需发展、最有机会的还是数据行业

 

2.   格隆汇:如果关键壁垒是在数据这一环,是不是说BAT等互联网巨头做人工智能有绝对优势?创业企业该怎么破局?

窦勇:这是两个范畴的问题,互联网的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的阶段,下半场是工业互联网。

对于消费互联网而言,过去十年是没有监管的。所有人都认为大数据像核弹一样能解决所有问题,于是引来了网络黑产,黑产反而打破了BAT在数据上可能的垄断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相对比较晚,2017年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布后,互联网进入了监管的下半场。2018年工业富联38天闪电过会上市,才让这个市场热起来,可是直到现在,工业互联网仍然是一片蓝海。

光是火力发电厂的一个机组就需要10万个控制单元,机器的数据是海量的。但你光是有大体量是不行的,一个“大B(企业)”不等于无数个“小C(个人)”,工业制造企业的决策机制、使用频率和消费者完全是两样。制造企业要求安全稳定,跟消费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天然地就会产生矛盾,所以一定不要用to C的思维去做to B的业务,B端的业务增长一定是阶梯式地慢慢往上走。

进入这个行业,要解决两个难点——一是人才问题,工业生产环境要么高温要么高危,外加严重噪声,坐惯了写字楼的IT人员很少愿意去;二是市场培育,国内企业都不习惯为软件买单,所以软件必须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有可能打开市场。

 

3.   格隆汇:你认为行业还在初级阶段,但也有CV(计算机视觉)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金融、安防等场景实现了落地,怎么看这类企业的发展前景?

窦勇:从技术上讲,人脸识别过去依靠的是手工标注出人眼等重点部位,标注的点越多越细,识别度就越高。但这里有个数据来源的问题——以安防领域为例,要通缉犯人,需要充分布控的摄像头,所以数据始终把控在海康、大华、宇视等设备公司手上,都是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作为后来者的CV企业很容易沦为技术供应商所以CV领域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虽然已经形成闭环,但主要壁垒还是在数据端

未来该怎么走呢?从产业价值看,CV企业不应该只着眼于提高技术层面的精度,更多去挖掘创新点或是深耕一个具体的场景,比如将3D技术应用于人脸识别,比如黑人人脸识别。从投资角度来看,数据的收集、清洗成本都很高,要尽可能地寻找有利可图的场景。就拿AI医学影像为例,请三年经验的医生去做图片标注,还是请五年经验的医生,就需要平衡考虑投入产出比了。

 

4.   格隆汇:工业大数据领域会不会出现巨头企业?

窦勇:从体量来看,中国工业制造的产值比消费要大得多,但是工业门类太多了,一个平台很难做到全行业通用。工业大数据行业真正的门槛在于,创业团队既要懂数据,又要懂产业,最终还要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现在行业机会很好,有需求、有政策,要再诞生Facebook击败谷歌这样的故事,一定有机会,但机会只在新技术重构行业的过程里,那些有原创性技术的企业才有可能把握住。

 

5.   格隆汇:什么样的数据是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窦勇:在消费场景里,大量人群的高频数据肯定是最有价值的,它只需要在几秒钟内打动用户,促成购买就可以了。

但在工业场景里,数据一定要能直接解决具体场景里的具体问题。比如司机开挖掘机的习惯数据,有的人一脚油门下去,5000转起步,有的人稳一点,3000转慢慢开动。这个数据有什么用?平稳驾驶习惯会导致配件磨损的差异化,根据这个数据,配件厂可以优化产品,金融机构可以测算司机的贷款利率

 

6.   格隆汇:大数据的全产业链条上,哪一个细分市场的机会比较大?

窦勇:最早做出智能手机的是摩托罗拉,为什么现在苹果却是最大的?就是因为市场没到,现在工业大数据行业就是这样。

如果实在要选一些细分市场,相对来讲,数据平台更好切入,因为数据量极其庞杂,做数据收集清洗的企业不多,但最终需要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还要有客户愿意尝试这些服务

另一个细分,公共安全也很值得关注。今年年中美国电网遭到网络攻击,导致纽约停电四小时,加上中美关系紧张,这些事件已经引发了大量企业进入市场,这是行业即将进入增长阶段的特征。

 

看政策:2G or not 2G?

 

7.   格隆汇:有些大数据企业实际上做的不是to B业务,而是to G(政府)业务,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窦勇:现在政府的确是大数据最大的买家,毕竟很多数据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要打通所有数据,就必须做数据治理。每个省市,甚至每个部门的数据格式都不尽相同,光是这个事情就需要很大精力和成本,一般企业根本负担不起

第二种情况是政府购买数据服务。政府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水电煤气等生活数据,制定补贴政策就需要企业的机床开工率、配件磨损率等数据,这比单纯看企业的税收指标要更靠谱,改善也更明显,政府就更有付费意愿。

 

8.   格隆汇:2014年,达晨开始布局大数据,次年,国务院下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求2018年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平台产品。您认为行业目前的发展是否符合当年的预期?

窦勇:行业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创业企业也需要靠自身技术的积累,攻克一个个难点,前期的一部分投入依靠资本的主推,经过长时间的市场验证,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

现在头部企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领域,主要就是因为支付意愿更强。

 

9.   格隆汇:因为交通运输部对ETC(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使用率的要求,让ETC业务成了热门;垃圾强制分类在上海的试点,让垃圾产业成了风口。大数据行业也一度受益于行政力量的助推,您怎么看行政力量对市场趋势的影响?哪些政策推动的行业能够成为风口?

窦勇:政令对产业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在投入巨大、见效慢的特定领域领域,行政力量的介入是有好处的。比如垃圾分类,人们转变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政令能加快这个进程。还有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因为短期看不到收益,市场的转变也会很慢。

作为企业,顺应政策但又要和政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依赖政策,这个度要把握好。

 

选团队:要专注,但不只关注技术

 

10. 格隆汇:达晨投资的很多企业都是相对中后期的,又要企业有原创性的技术,会不会很难找到合适标的?

窦勇:难度是一直都有的。A股的审核制上市,造成了一二级市场的天然套利机制,现在注册制试点之后,没有套利空间了,创投机构就必须往前移,这就必须要专业化。

 

11. 格隆汇: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主流的技术方向也在不断变化,能够持久存活的企业要有怎样的特质?

窦勇:企业最重要的品质是专注,一个公司的资源、时间都是有限的,经济上行的时候机会太多,如果都想把握住,等到经济下行的时候就会变成累赘

第二重要的品质是坚持,选定了方向就坚持走下去,不要急功近利。坚持在一个赛道里深耕,企业的风险就会前置,危机来的时候会比别人更先知先觉

 

12. 格隆汇:被投企业的哪些特质是减分项?

窦勇:跨行业多元化的不投,“技术至上”的也不投,有的团队只埋头做技术,不考虑市场接受度,不提升内部管理能力,肯定不行。很多技术背景的团队会对某一项技术很自信,但那是实验环境的理论数据,在实际工业场景有用才是真有用。

以市场关系为主导的企业我也绝对不投,信息越来越透明,客户也要问你的技术到底怎么帮我解决问题?光靠关系很难走下去

 

13. 格隆汇:这个赛道的创业者有科学家背景的、传统IT背景的,也有消费等领域的跨界创业者,您更看好哪一方?

窦勇:创业者背景已经不再是加分项了,投资人不care他是院士还是IBM首席科学家,技术决定了公司下限,但发展的上限取决于解决的到底是伪需求还是真需求

 

定估值:横向对标还是握手交易?

 

14. 格隆汇:大数据赛道的企业投入期都很长,所以有不少企业会选择用开源技术,这是否会导致企业发展处于被动?

窦勇:我觉得没必要排斥开源技术,只要不是特别依赖开源技术,又能消化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没有问题。

数据型的企业靠的是人,人才是最重要的壁垒——按北京的标准,招纳一个首席科学家,至少要给股份加上80万年薪,还要一些其他的福利。这样建起来一个团队,加起来成本会非常高,需要足够资本来支撑。

 

15. 格隆汇:您投的项目比较偏早期,行业也处于相对早期,如何去给尚未盈利的企业估值?

窦勇:很多企业都还处在理论上的盈利论证阶段,一般的模型没办法套,创投一般就用两种估值方式,一种是横向对标,投别人花了多少钱?一种是握手交易,你认为值十块,我认为值八块,那我们坐下来谈谈看法,最后达成共识

很多创业者不那么在意估值,他更在意机构能给什么资源。首要一点是产业生态,大数据领域从存储、应用到可视化,都是生态链的一环。二是直接的上下游产业链,有大量被投企业是他们的客户,这就很有吸引力。三是机构的知名度,小到政府补贴,大到关键人才引进,知名度能吸引到资源源源不断地集中过来。四是深耕行业带来的判断力,预测行业未来半年的发展,给企业一些参考和指引。

早期项目发展太快了,这个月跟上个月估值就彻底不一样了,我们会给投资额设置红线,5000万、1亿和1.5亿,对回报率的要求都不一样。至于对技术路径的判断,我们只看用户的付费意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