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两连降”,股债汇市场影响一览

A股市场在央行启动降息后的1个月、3个月内涨跌概率参半,而在首次降息后的6个月内上涨概率较大。

来源:Wind资讯  

周五(9月20日),新版LPR第二次报价出炉。其中1年期品种报4.20%,上次为4.25%,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上次为4.85%。LPR第二轮下调落地。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央行动态功能)

当日,国债期货高开,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周四(9月19日),美联储宣布将其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75%到2%的目标区间,符合市场广泛预期。这是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的第二次降息。

LRP调整最佳窗口期

8月20日,新版LPR首次报价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19年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品种报4.25%(LPR前值4.31%,1年贷款基准4.35%),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5年以上贷款基准4.9%),LPR利率整体小幅下行。

LPR新机制由原来的基准利率加减点调整为目前的MLF加点方式。

东北证券沈新凤研报分析,9月和10月将为CPI下行期,而10月份之后CPI会再度抬升并有破3%的可能。所以当前时段为降低LPR的最佳窗口期。

9月6日,央行公告,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此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江露研报分析,此次降准是配合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缓冲降低LPR的影响。如此一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疏通,才能实打实地将低实际利率水平。

LPR下调如何影响市场?

据中国证券报,LPR下降利好股市,对人民币汇率利大于弊,利空债市。

1、利好股市

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国信证券研究发现,A股市场在央行启动降息后的1个月、3个月内涨跌概率参半,而在首次降息后的6个月内上涨概率较大。行业方面,在央行首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后的半年内,房地产和医药行业表现相对较好,而钢铁和银行行业表现相对靠后。

另一方面,从逻辑分析的角度,LPR降息从三个角度利好股市:一是缓解企业财务负担;二是有助于刺激需求,提振经济增长,改善企业盈利增长预期;三是提振风险偏好。

2、利空债市

此次LPR下行,并非通过降低公开市场利率的方式。MLF等政策利率仍然构成债券收益率继续走低的障碍。同时,LPR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基本面的角度不利于债市。

9月20日早间,国债期货高开,10年期期债主力合约开盘涨0.06%。新一期LPR公布后,10年期期债主力合约涨幅收窄,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成交利率小幅走高。

降息利好高负债行业,这是最明显的,另外,股市交易活跃也将惠及券商板块。

3、汇市:快速拉升

这次市场利率并未调整,对汇率影响不大,而降低贷款利率有助提振风险偏好和支持经济增长,从基本面的角度利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9月20日早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730元,调升2个基点。新一期LPR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拉升。

公开市场连续两周净投放

临近三季末,央行持续呵护流动性。

Wind数据统计显示,9月以来,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665亿元。但周四、周五两日累计净投放规模高达2900亿元。

按周计算,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250亿元,连续两周保持净投放态势。

与此同时,央行货币政策依旧保持稳健。

周二(9月17日),央行缩量续作1年期MLF规模2000亿元,操作利率为3.3%和上次持平,当日MLF到期规模为2650亿元。

华泰期货研报分析,国内央行9月17日MLF操作保持利率不变,投资者较强的降息预期再次落空,或预示着在短期内降息的概率大幅降低。目前通货膨胀率处于较高水平,且近日发生的原油事件或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通胀率处于高位会在一定程度压制国内降息操作,同时近期央行对于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严控都在一定程度对于国内降息预期有所打压。短期来看,国内利率走向并不明朗,对国债期货持中性观点。

申万宏源孟祥娟研报分析,对于后续,虽然MLF操作利率未下调,但仍可通过两点来引导实体贷款利率下行,一是加快LPR利率落地使用范围,二是银行加点下调降低LPR利率水平,不过幅度不宜期待过多。

报告判断,对于四季度而言,基本面、货币政策等利好的预期在弱化,可能引发债市调整的因素多于利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