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之长三角一体化:顶层设计+基建撬动,长三角进入全面提速期

基础设施一体化将撬动长三角一体化

作者: 天风建筑工程 

来源:笑谈建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展目标中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并且在具体布局的第四点中着重提到了长三角一体化:

(四)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海港枢纽、航空枢纽和邮政快递核心枢纽,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交通枢纽,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提高换乘换装水平,完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资料来源:新华社)

本文着重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其自身发展和完善国家改革开放战略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并且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政策性倾斜也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大家了解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有所帮助。

核心观点

跻身国家顶级战略,做好发展排头兵

借进博会的大舞台,长三角一体化正式跻身国家顶级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战略并驾齐驱。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长三角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最为活跃;二是长三角地区处于中国两条最重要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交汇之处;三是长三角早就被国际誉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的优势地位和巨大潜力无可匹敌。随着政策的逐渐加码,上海的开放门户、江苏的制造业基础、浙江的新经济、安徽的人口红利,将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马太效应将更加显著。

基础设施一体化将撬动长三角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到要统筹推进三省一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服务水平,并规划了包括交通、能源、水利和供水系统在内的大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构筑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我们测算发现,重点项目在三省一市的占比越来越大,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倾斜,政策影响明显。未来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长三角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体量和增速将更为可观。

后续展望:翘首顶层设计,注目毗邻地带

今年,三省一市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落实《规划纲要》的问题,内容都涉及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问题,预计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中,位于沪苏浙三省市交界(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重要突破口,也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认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然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先导条件。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更多红利将释放。

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统计和测算,所有规划以及框架协议中涉及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超过29980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和供水系统)投资金额合计21329亿元,占总投资金额的71%。按照上述测算2016-2020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金额分别为1939亿元、2483亿元、3826亿元、4128亿元、5145亿元,在当年“三省一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金额中占比从49%逐渐上升到82%。我们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将成为持续的热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倾斜。投资标的上推荐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建设龙头,比如上海建工、隧道股份、腾达建设等。

风险提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正文

1. 跻身国家顶级战略,做好发展排头兵

借进博会的大舞台,长三角一体化正式跻身国家顶级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战略并驾齐驱。国家战略是战略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国家层面对地区发展的支撑和协调。之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而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却没有区域性的国家战略。因此,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其自身发展和完善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肩负着引领国内高水平城市群建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双重任务。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长三角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最为活跃;二是长三角地区处于中国两条最重要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交汇之处;三是长三角早就被国际誉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

2018年数据显示,三省一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合计35.27万平方公里,仅占国土面积的3.67%;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15%;而三省一市GDP总额21.15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额的23.49%。1992-2018年,三省一市GDP在全国GDP中占比在整体基本稳定在20%-24%,整体呈上升趋势。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

长三角的优势地位和巨大潜力无可匹敌。随着政策的逐渐加码,上海的开放门户、江苏的制造业基础、浙江的新经济、安徽的人口红利,将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马太效应将更加显著。

长三角的一体化始于1982年,至今已走过了37年的历程。这段期间里,“长三角一体化”概念上一变再变,空间上一扩再扩。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20),将长三角地区扩容到“三省一市”,形成长三角城市群3省1市26城市版。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按下快捷键。近期,《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将正式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2. 定量测算:基础设施一体化将撬动长三角一体化3万亿投资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稳步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黄金时期,大批基础设施规划接踵而至。

2.1.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势如破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绘制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蓝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到要统筹推进三省一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服务水平,并规划了包括交通、能源、水利和供水系统在内的大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长三角交通基础一体化建设将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加快打造都市圈交通网,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与水平。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构筑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其中提到我国油气管网设施各自独立,互联互通需进一步加强。长三角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将改善上述情况,并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长三角水利和供水系统一体化建设将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完善防洪防潮减灾综合体系,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消灭“断头”,搭建沟通桥梁。2018年6月,沪苏浙皖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加快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按照“规划明确、需求对接、就近接入、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批推进17个重点项目。

长三角一体化迈进国家战略,城轨大踏步前进。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按下“快捷键”,发改委密集批复“三省一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2.2. 撬动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3万亿新增长

从三省一市统计局以及交通运输厅获知三省一市2016-2019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金额以及同比增速(上海2019年计划数据未公布)。上海在2016-2018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波动较大,预计2019-2020年同比增速稳定在中低水平。江苏和安徽在2016-2019年交通基础设施同比增速波动较大,预计2020将回归中低速增长。浙江前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基数大、同比增速高,到2019年转为负增长,预计2020年同比增速为低位。最后预测结果如下表红色字体部分所示:

根据可获得的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水利和供水系统重点工程投资金额超13573亿元。按照假设1进行投资测算,2016-2020的投资金额分别为 1939亿元、2152亿元、2841亿元、2812亿元、3829亿元。

根据可获得的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中的17条省际断头路里程超过259公里,投资金额超过470亿元。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三省一市”项目投资金额超过7286亿元。按照假设2进行投资测算,2017年、2024-2025年投资金额为331亿元,2018年投资金额为985亿元,2019-2020年投资金额为1316亿元,2021-2022年投资金额为1159亿元,2023年投资金额为828亿元。

上述所有规划以及框架协议中涉及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超过29980亿元(重合部分少),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和供水系统)投资金额合计21329亿元,占总投资金额的71%。按照上述测算2016-2020年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和供水系统)投资金额分别为1939亿元、2483亿元、3826亿元、4128亿元、5145亿元,在当年“三省一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金额中占比从49%逐渐上升到82%。这意味着重点项目在三省一市的占比越来越大,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倾斜,政策影响明显。未来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长三角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体量和增速将更为可观。

3. 后续展望:翘首顶层设计,注目毗邻地带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即将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今年,三省一市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落实《规划纲要》的问题,内容都涉及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问题,预计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规划纲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中,位于沪苏浙三省市交界(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重要突破口,也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5月30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9年电力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该计划提到有关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将率先在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上正式发力。

6月26日,青浦区举行“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更高质量发展—2019青浦区重大项目启航”活动,积极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落实落地。本次活动着力聚焦“四个新高地”建设,共涉及12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458亿元。

综上,我们认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然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先导条件。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更多红利将释放。在“长三角一体化”主题的催化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基建将获得重大发展。

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统计和测算,所有规划以及框架协议中涉及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超过29980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和供水系统)投资金额合计21329亿元,占总投资金额的71%。按照上述测算2016-2020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金额分别为1939亿元、2483亿元、3826亿元、4128亿元、5145亿元,在当年“三省一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金额中占比从49%逐渐上升到82%。我们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将成为持续的热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倾斜。投资标的上推荐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建设龙头,比如上海建工、隧道股份、腾达建设等。

风险提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对外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