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商超史

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美国工厂、德国工厂、中国工厂,是越来越热门的话题。这些话题都是全球化带来的。

作者:慕峰 

来源:太阳照常升起

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美国工厂、德国工厂、中国工厂,是越来越热门的话题。这些话题都是全球化带来的。

今天,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对制造业的关注都超过以往很多年。但对一个时代而言,真正吸引人的,不可能是口号,只可能是实惠。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不可能依赖于一腔热血,必须依赖于普遍可接受的付出与回报。

一个时代的主流企业家,是大多数年轻人模仿的对象。当这个时代最风光的企业家都来自个别行业时,很难再让优秀的年轻人去到其他行业吃苦。

在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大会上,张勇发布了阿里的三大战略:全球化、内需、云计算大数据。事实上,包括阿里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互联网企业,无论是霸王龙还是独角兽,都是局域网内的本土企业,自身离全球化还有十万八千里。阿里目前的海外营收占比只有大概5%。从营收看,2018年度阿里营收为561.47亿美元,只有Amazon营收2328.87亿美元的四分之一。当然,市场更关注市值,而不是营收。

如果我们把传统商超企业与电商平台排个序,沃尔玛(1)仍然以5144.05亿美元的营收位列Global Fortune 500的第一位,后面还有Amazon(13)、Costco(35)、沃博联(40)、Kroger(47)、家乐福(81)、Tesco(103)、永旺(118)、Target(122)、Royal Ahold Delhaize(127)、京东(139)、Seven&I(159)、欧尚(164)、Albertsons(165),然后才是阿里(183)。后面还有Westfarmers(195)、Finatis(207)、Woolworths(233)、麦德龙(267),当然还有Otto、ALDI、Publix、TJX、Coop、Migros、Dollar General等等等等。
Amazon有取代大多数实体商超吗?其实并没有。商超一直在进化。那为什么单单在中国,就出现了电商平台一统天下之势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Fortune 500上的商超企业有多少是主要依赖本土市场的非全球化企业呢?商超是必然会受全球化影响的,因为商品是全球化的,但这不意味着商超企业就天然全球化。有部分商超企业可能只是在本土负责“进口”,通过销售其他国家的产品去满足本国的需要;有部分商超企业则可以成为全球渠道,不但能通过进口对他国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还能将本国商品畅通的输出,提升其价值。那么,中国目前有后一种真正全球化的商超企业吗?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最适合全球化的电商平台,在中国却变成了几乎只能本土化的企业,唯一跟全球化沾边的商业行为就是海淘进口,帮助海外把产品卖到中国,却难以帮助把中国的产品卖到全球并提升其商业价值。反之,在Amazon逐渐退出中国本土市场的红海竞争时,却将中国产品的海外销售作为自己的主要卖点。当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只能通过Amazon去出海,无论阿里京东还是苏宁拼多多都基本帮不上忙时,中国制造业被Amazon自营“剥削”的命运何时才能扭转呢?

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去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有意义的。其实我很想知道的是,阿里的全球化战略,究竟是继续“进口”的全球化,还是会扩展为“出口”的全球化呢?或者,会进一步形成真正的“海外本土”的全球化呢?

尽管我们可以在目前已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写出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并且很可能会超出大众的认识范围,但这样做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基于此,我决定利用未来一段时间,去梳理全球商超企业的历史。我们可能会发现,原来商超企业的进化,跟城市化进程、都市圈形态、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是紧密相关的。

下图,是美国商超史上最重要的企业之一Sears百货1913年的邮递购物册。当时的美国人,就是根据邮递员送来的Sears购物册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住房类型,通过快递下单全部建造所需的建材,去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Sears的邮递购物,曾经服务了超过60%的美国人(位于乡村),从水杯、收音机到住房建材,乃至福特汽车的风挡,都是通过这样的邮递服务购买,并通过邮递送货上门的。所以我们还会觉得今天的电商快递服务是最“先进”的吗?

与大多数全球化研究不同,我一直将企业作为观察的对象,尤其对企业和产业的历史充满兴趣。基于前期对1955年以来美国Fortune 500和1995年以来Global Fortune 500的全面整理,未来我们将不断尝试去梳理不同产业的企业史,从微观视角去理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会破除这个时代的种种“迷信”。

从全球的、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国,是一件耗时而有趣的事。我们不能确定何时能有成果,但一定会有成果。

以上。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