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的肉怎么比师傅还贵,我们捋了捋猪的生死,结论亮了

这次猪肉价格飙升,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作者:数可视 

来源: 腾讯新闻APP

一头猪从养殖场到餐桌,要经历4个主要环节:饲料供应、生产养育、加工运输和消费。每一个环节发生重大变化,都可能影响“菜篮子”里猪肉的价格。那么,这次猪肉价格飙升,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肉摊老板跟我讲,现在猪肉是贵的啦,你想吃便宜的去买海鲜。”“公司楼下肉夹馍也涨价了,看来确实用的是放心肉……”

过去几个月,猪肉价格一路狂飙。8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价格更是突破30元/公斤;9月2日达到最高点,每公斤32.7元,随后开始回落,9月6-8日,保持在每公斤29.7元左右。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情况,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6.7%,影响CPI上涨约1.08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显示,8月30日-9月5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34.49元,环比上涨7.6%,同比上涨75.5%。

对于“无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吃饺子”的北方人来说,能买上猪肉馅儿包上一顿饺子,都成了家境殷实的表现。2019年北京人均月工资过万,每月可支配收入超过5千6,但如果在北京某农贸市场以猪肉均价购买猪肉,今年Q3要比Q1少买142公斤,将近300斤,相当于少买了40%多。 

一头猪从养殖场到餐桌,要经历4个主要环节:饲料供应、生产养育、加工运输和消费。每一个环节发生重大变化,都可能影响“菜篮子”里猪肉的价格。那么,这次猪肉价格飙升,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元凶是肆虐的非洲猪瘟

饲料供应环节主要是用以玉米和豆粕为主的饲料把猪喂大,一头处于保育期的猪的饮食结构由55%的玉米、30%的豆粕和其它饲料组成,而到了育肥期,饲料中玉米的占比会增加到70%以上,而豆粕和其它饲料的比例会相应减少。

而此次猪肉价格飙升,与饲料供应环节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养育环节。农业农村部对400个县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9.4%,同比下降32.2%;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8.9%,同比下降31.9%。猪少了,猪肉价格自然也就涨了。

生猪存栏量之所以下降得如此惊人,元凶还是肆虐的非洲猪瘟。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称,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发生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根据农牧行业资讯门户博亚和讯统计,截至2019年6月24日,全国累计公布非洲猪瘟疫情141起,涉及存栏生猪33.5万头。截至目前,至少有超过100万头猪已被宰杀,这导致了生猪存栏量的大幅减少。

一直以来,猪瘟疫情都与猪肉价格有着较强的相关性。2009年以来的三次大型猪瘟疫情,都造成了国内猪肉价格不同幅度的上涨。除了疫情本身导致的生猪扑杀之外,猪瘟还会影响养殖户的养猪意愿,养殖户对母猪和生猪的补栏预期有所下降,这将进一步影响生猪存栏量走低,从而影响猪肉价格。

与疫情相对抗的非洲猪瘟疫苗,也在研制过程中遭遇了困局。我国国内的疫苗研发各单位进展不一,其中进度最快的也仅处于摸索、研究的初级阶段,农业农村部也尚未批准其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而国外研究机构在先后尝试了各种类型疫苗的研发后,也没有取得满意的成果。因此目前要依靠疫苗来将疫情扼杀在摇篮中,还为时尚早。

既然受到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涨得这么高,那多养点猪不就行了?事实上,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养殖一头猪,从引种到出栏需要花费十个月以上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猪周期”,即从猪肉价格上涨,到养殖户受到刺激开始养猪,再到生猪出栏进入市场,整个周期时间很长。养殖户的预期和对生猪存栏量的调整总是比市场慢半拍,等到养殖户受到猪肉价格上涨的刺激,增加生猪供应之后,猪肉价格反而又会下降了。

一头猪从小猪长成大猪,最后来到餐桌,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除了疫情致死或人为扑杀之外,一头猪还有N种意外死法。火灾、洪水、车祸、触电……吃上一口猪肉,真的不容易。

这些意外死亡的生猪,几乎无法成为可食用的猪肉在市场上流通。因为死亡环境无法进行无菌处理,有大量的杂质和微生物。在死亡一段时间内猪肉没有得到任何处理,不仅细菌超标,而且也容易腐坏,不符合检疫标准。所以如果一头猪遭遇意外而死亡,养殖者通常无能为力,只能承受意外带来的巨大损失。

猪肉是可替代的吗?

猪肉价格上涨时,转而购买其替代品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但以9月8日为例,北京市朝阳区某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是29.7元/公斤,而羊肉价格是50元/公斤、牛肉价格54元/公斤,最便宜的白条鸡价格仅为19元/公斤。因此,从价格上说,只有鸡肉是替代猪肉最理想的选择。

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其他肉类能否替代猪肉还得打上一个问号。过去少有人能买得起猪肉的时候,吃一碗猪油拌饭就是过年。即使是国人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的今天,猪肉仍然是国人最钟爱的选择,2013年-2017年国内猪肉消费在肉类消费占比始终超过75%。

猪肉进口也是一种“替代”。在国内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增加猪肉进口对国内市场猪肉价格也有调节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81.9万吨,增长26.4%。海关总署公布最新数据则显示,6月当月,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60467吨,同比增长了62.80%。

但猪肉进口对于国内猪肉价格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404万吨,猪肉进口量为119.28万吨,仅占消费量的2.15%,占比较小,对我国猪肉供应市场的作用微乎其微。

调控措施不断:稳定生猪生产、投放储备肉

市场调节之外,国家调控对猪肉价格也有重要影响。

8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发布会上称,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增加肉类市场供应。据报道,从9月7日起至9月30日,广州市已开始按低于市场价10%组织投放1600吨储备冻猪肉,投放渠道包括超市、学校、饭堂、酒楼等。

所谓储备肉,就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包括储备活畜(含活猪、活牛、活羊)和储备冻肉(含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 国家抛售储备肉,将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目前过高的猪肉价格,让民众能在中秋、国庆佳节吃上平价猪肉。

在行业内,衡量猪肉价格是否过高的指标是“猪粮比”:如果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之比过高,就说明猪肉价格失衡。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处于 9∶1—9.5∶1 之间(黄色区域)时,由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商,提出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实施。 

8月30日,国务院要求迅速采取措施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随后,中央进一步采取措施,包括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政策、完善种猪场和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等,旨在稳定猪肉市场供应。

9月7日,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坚决迅速取消超法律的生猪禁养规定”。

除此之外,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多地还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已有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金额约24亿元,补贴困难群众9000余万人次,缓解猪肉价格上涨对困难人群的影响。

*数可视是中国领先的数据可视化团队。将数据、艺术、技术和内容相结合,专注于提供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呈现服务,并与媒体合作提供优质的数据新闻。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抄、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微信公号申请并获得授权。

参考资料:

国家统计局《8月CPI同比上涨2.8%:猪肉价格涨幅扩大至46.7%》

数可视《非洲猪瘟波及5省,猪价走势如何?》

中信期货《生猪周期及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腾讯财经《财知道|为什么最近猪肉价格上涨到人们快吃不起了?》

澎湃新闻《非瘟疫苗研发之困:过半基因功能未知,已知基因功能研究不足》

好奇心日报《为什么我们要从英国进口猪肉丨好奇心小数据》

国务院《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新华每日电讯《商务部:将适时投放中央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

广州日报《广州今起投放1600吨储备冻猪肉,低于市场价10%》

新华每日电讯《稳定恢复生猪生产  着力保障市场供应》

澎湃新闻《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开会:坚决迅速取消超法律的生猪禁养规定》

新华网《全力以赴保生产供应 千方百计稳猪肉价格——五问猪肉价格》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