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专访:重振世界工厂,贸易战坚定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

中国经济已到了不得不去“房地产化”的艰难时刻。

作者:沈燕

来源:路透财经早报

  • 中国要重振世界工厂,贸易战坚定去房地产化

  • 去房产化旨在改变现有虹吸效应,经济减速的阵痛期必须承受

  • 去房地产化刚刚开始,政府对经济减速的忍耐力也在提高

曾几何时,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批评不绝于耳;眼下,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改变时,中国是选择重振“世界工厂”还是继续受制于“房地产”?已然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命题。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坚定了中国去房地产化的决心,这从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定调可略见一斑,而通过去房地产化将各方面资源聚集拯救和重振世界工厂,更是中国当下现实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中央这次对房地产下了最大政治决心,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他指出,中国的去房产地化才刚刚开始,也能看出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忍耐力在不断提升。

他认为,今天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就纠结在房地产上,因为在全社会资源配置中,房地产形成了魔鬼般的虹吸效应,所有的资源和要素都被虹吸过去。一业兴旺百业枯,房地产问题不解决,出再多的政策都很难有效果,因为全社会成本被高高顶在上面,导致整个经济都被深度绑架在房地产上。

他分析称,房地产繁荣的背后就是政府力量难以遏制的扩张欲望,导致中国目前呈现出通货膨胀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不动房子,什么也干不了,滞胀往深里走;一动房子,不可避免就会触雷,又要防止连环爆,这也是宏观政策做决定的时候一直很纠结的原因。”刘煜辉称。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强调“房住不炒”并首次明确表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其后关于房地产各融资渠道继续收紧的消息不断,显示当前房地产政策依然从严。

**中国经济已到了不得不去“房地产化”的艰难时刻**

刘煜辉指出,房地产问题实际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只是在当下痛下决心,因为中国到了一个时间窗口,对于顶层的决策而言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要“世界工厂”还是要“房地产”?

此前中国一直处于全球化的红利周期中,随着房地产经济模式对资源配置扭曲和效率挤出加剧,制造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受到房地产挤出影响不断下滑。一个最典型的指标就是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2007-2008年是全球化的高光时刻,占比达10%以上,2018年已经滑落到0.4%,今年可能会变成负值。

这个指标对应的就是世界工厂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之前没那么迫切是因为世界工厂还有潜力,虽然有挤出效应但还能支撑住,还能为中国经济注入现金流。

但眼下的中美贸易战,实际上是中国与西方之间关于过去40年全球化的一个清算的过程,这个时刻的到来也让世界工厂的困境显现,所以中国必须要做一个选择,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是要世界工厂还是房地产?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命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命脉,答案肯定是选择世界工厂。

自去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正愈演愈烈,9月1日起,美国开始对多种中国商品征收15%关税,包括服装鞋类、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视等,中国也开始对美国原油征收新关税,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

在刘煜辉看来,了解中美掰手腕的本钱到底是什么,是首要认知问题。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中重构中美之间的新均衡点。

他指出,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崛起和财富的巨大繁荣,大前提是西方对中国技术和市场的开放对流,让中国融入了全球化。世界工厂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庞大的世界工厂支撑了中国庞大的就业,这也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根,也是支撑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快速发展、成就中国现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石。

“这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大逻辑,今天北上广深高昂的房价背后真正的支撑是无数间的世界工厂,不是货币也不是央行,从宏观到具象,世界工厂是中美掰手腕重建均衡的决胜点,这也是中国与西方掰手腕真正依托的资本,”他说。

**政府对经济减速的忍耐力在提高**

刘煜辉坦称,看今天中国的产业状况,就是四个字--“制造如狗”,真正对接全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目前形势严峻,产业工厂的外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大要多,这也是决策层痛下决心的原因。

在这个方向下,可以清晰地预测到房地产在未来三五年内会变成一个收益平庸的资产,只有变成收益平庸的资产才能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向。

他提到,中国在去房地产化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并不意味着会跟新的产业形成无缝对接,而前期形成的无效资产也会在调整的过程中淘汰,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意味着风险有个释放的过程,就是经济上的阵痛,经济增长适度放缓在一定阶段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中央下定这个决心的背后,意味着上层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建立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而这个阵痛期长短取决于配套的改革政策的有效执行力度,有破有立,如果立的时间很长,阵痛期就会很长。”刘煜辉称。

他认为,虽然美国对中国实行极限施压,但从政策取向看,包括一系列自贸区的设立显示中国改革的力度还是很大的。而在目前中国坚定去房产化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不带有扩张功能,更应侧重于危机处理功能。

“中国去房地产化刚刚开始,在目前阶段,货币政策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证路径是有序的,不要发生失控和变成危机的释放,这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功能,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配合陷入财务困境主体的风险处理,熨平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刘煜辉称。

7月中国70城房价数据进一步放缓涨势,同比涨幅创年内新低,上涨城市个数亦较前月减少,结合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来看,中国楼市降温迹象进一步显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