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令人深省的中国企业「出海」故事

好故事提出了好问题,令人深省。

作者: 刘润

来源:刘润

好故事提出了好问题,令人深省。

我强烈建议你去看一看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制作、奈飞公司发行的纪录片《美国工厂》。

这是一段关于曹德旺先生令人深省的,中国企业的“出海”故事。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美国,位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也深受打击。通用公司在这里建造的工厂终于入不敷出,遣散关闭。一万多名员工被迫下岗,失去工作,老工业区在凄冷的冬日里摇摇欲坠。

2014年,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接手这座废弃的厂房,准备投资改建,实施福耀玻璃的全球化战略。而他的到来,让代顿人重拾信心和希望,福耀玻璃也被视为挽救当地经济和就业的救星。

但在短暂的蜜月期过后,问题逐渐暴露:中美文化难以融合,美国工人效率低下,以及关于是否成立工会的明争暗斗等等一系列冲突……

纪录片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讲述福耀玻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实现盈利?

这段故事,令人深省。

它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遭遇的困难,理解未来趋势的变化和来临……

一个好问题,胜过千万个好答案,《美国工厂》就提出了许多好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我尝试在这篇文章中做一些解读和回答与你分享,也希望你有空能看看这部令人深省的纪录片。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根源,到底是什么?

在纪录片中,中美企业文化的巨大冲突,几乎贯穿了整个故事。

中国人强调“勤劳”,“效率”,“集体”,美国人强调“自由”,“创造”,“权利”。

两个群体似乎无法互相理解。

正如中国人看不懂为什么美国人每天只工作八个小时,周末有双休还不满足,还动不动就要闹罢工搞工会运动;美国人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可以忍受恶劣的工作条件,枯燥的机械式工作和磨灭个人意志的半军事化管理……

这个问题的核心,我想是因为中美企业的核心赚钱逻辑不同,利润来源不同,最后造成了文化观念上的区别。

不管是什么公司,赚钱的方法无非那么几种,用我们一句非常熟悉的话可以总结: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我有办法做出你做不出来的东西;或者都能做出来,但我做的比你更好;再或者做的都好,但我就是比你便宜;如果这些都不行,那只能转型,另谋出路。

“人无我有”的典型国家,就是美国。美国有巨大的创造创新能力,有办法从0到1。看看美国有多少先进技术,硅谷有多少伟大的科技公司就知道,这个国家最强大的竞争力,在于科技。

而“人有我优”的典型国家,是德国。德国制造,是品质的代表。德国人擅长工程技术的创新、用户体验的创新、流程效率的创新,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名片。

那“人优我廉”的代表是谁?就是中国。中国过去40年的巨大优势,在于人口优势。劳动力多,而且劳动力便宜。人口红利,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逻辑,也许就能理解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理解为什么福耀玻璃在美国会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因为代顿市原来的工厂,是美国通用公司,造汽车的。汽车行业在美国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有很多核心科技,或者说属于相对高端的制造业,通用公司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创新。

创新的利润,常常是超额利润,因为“人无我有”,所以溢价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通用公司过去可以支付得起时薪29美元的工资。而且支付这么高的工资,通用竟然还有利润。

但是福耀玻璃不一样,福耀玻璃的利润更多来自于“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前提,是规模效应,是巨大量产,所以对流程有严格要求,对工作时长严格限定,对工人也极其严苛。

只有这样,每一片玻璃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卖的比别人便宜,才能好不容易从牙缝中赚得一点点的利润。

所以福耀玻璃,只能给出14美元的时薪。

纪录片中一名女性的黑人员工说,当初自己在通用时,孩子想要买双球鞋,她会毫不犹豫地买下。但是现在14美元的时薪,让她捉襟见肘。

另一位工人鲍比说:“通用给了我很好的生活,当它关门时,这一切就断了。我们再也赚不到那种钱了,那些日子结束了。”

所以这其中的矛盾在于,一个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公司,雇佣了一群过去享受着创新红利的员工。

通用汽车需要他们创造,需要他们天才的大脑,但福耀玻璃大部分时候,只需要他们勤劳的双手就够了。

如果说美国的制造业是高端制造业的话,那么中国的制造业,总体来说还是中低端的装配制造业。

所以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可能是赚钱的模式不一样。

这是一组关于“成本控制”和“创新”的矛盾,也是关于“服从”和“自由”的矛盾。

全球化过程中,如何解决观念冲突?

在影片中,中美文化观念的冲突,最后集中体现在“工会战争”中。

美国人希望通过建立工会来保障自己的权利,他们举着“支持工会”的牌子在厂房“游行”,所到之处都是欢呼和掌声。

但曹德旺却坚持认为工会会影响劳动效率,直接造成损失。

他更是态度坚决地说,“工会进来,我关门不做了。

两边就这样明争暗斗,斗智斗勇……

工会支持的一方开始控告福耀玻璃,提起11起针对福耀的安全投诉;除此之外,工会背后的支持者“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组织人们在街头进行宣传,不断给福耀增加压力。

福耀为了反击,祭出最凶猛的三板斧:更换高管、美国干部到中国总部参观培训、针对性开除刺头份子。

一名来自中国的管理者就说,“我在下面有很多耳目,我对付工会的办法五花八门”。然后他掏出手机,指着上面的人说,他就是一个工会支持者,“两周后这里就没有这个人了。”

不仅如此,福耀还向LRI(劳动咨询研究所,是一个反工会的咨询组织)支付了100万美元,就是为了“工会战争”的胜利。

曹德旺也为此经常跑到美国,他对新负责人刘道川说:“你以为我愿意每个月跑过来啊?”

最后,在“决定是否成立工会”的投票中,反对票868票,赞成票444票,福耀胜出。

至此之后,福耀终于开始扭亏为盈。

这段故事影片记录的惊心动魄,体现出中国资本家如何对付美国的工会势力,也可以看出曹德旺的“管理智慧”,但是背后也反映一个深刻的问题:

出海的中国企业如何解决文化融合问题?难道所有的企业家,都有像曹德旺这样的魄力和手段吗?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理解中国在国际中重大的角色转变。

过去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更多是指无数外国企业品牌商到中国来寻求制造商的外包,比如微软到中国建分公司,宝马来中国建造工厂等等。

如果全球化有发起方和接收方的话,中国一直是接收方。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中国企业不断出海,全球化实际上变成了中国的国际化。我们不再是承接外包了,而是把自己的工厂和生意做到国外去。

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会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主导者。

过去我们常常说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容易水土不服,现在我们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们会说他们要尊重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理解中国的消费习惯……当我们用一根手指指着对方时,也别忘了有四根手指对着自己。

来中国投资的许多外国企业都失败了,比如零售行业的百思买,比如互联网行业的Ebay、Uber……现在轮到我们出海,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讲到全球化的问题,我们经常会说到一句话,“Globalization is localization”——“全球化就是本土化”。

全球化,就是尊重接受别人的习惯,实现当地的本土化。

所以福耀玻璃的例子,也许不具备可复制性,因为其他企业家,不一定有曹德旺先生的智慧和手段,福耀的做法,其实是和美国本地的文化做对抗。

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也许是纪录片中没有讲到的另一家企业:富士康。

富士康在2017年,宣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厂,富士康和福耀玻璃的性质差不多,都是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的企业,但是富士康项目进展缓慢,招不到合适的工人,也找不到合适的配套厂商。

这一家“美国工厂”,如今还是空旷寂寥。

所以福耀的模式能不能复制和走通,我们如何实现全球化,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号,我也为其他的出海企业,深深捏一把汗。

自动化取代了工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目前出海的中国企业,有许多都是像福耀玻璃这样的民营制造业。

这些企业想要获得利润,就要“控制成本”。想要“控制成本”,就要提高“流程效率”。可是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和工作习惯的不同,美国工人的工作效率可能并不令人满意。

在纪录片的最后,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一位管理者正在陪同曹德旺视察,他汇报着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我下次要做的,就是把这四个人取消掉。因为他们太慢了。”

这一点对于中美工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差别。大规模自动化的来临,预示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当他们走出厂房时,没有人知道这是下班还是下岗。

这对于未来的中国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而他们又该怎么办?

对于中国来说,短期是好事,长期是挑战。

因为过去40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制造”,成为“世界工厂”,就是因为独特的人口红利。

我们有大量的人,而且人还特别便宜。制造业,离不开人。

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大家发现劳动力数量越来越缺乏,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贵,很多工厂无人可招。

自动化的出现,缓解了这个问题,工厂的效率提升了,工厂的成本也降低了,比如宝马的装配工厂,比如海尔的无灯工厂等等。

可是从长期的角度看,自动化让“人”变得不再重要,人力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这让中国过去的优势瞬间消失,许多厂商都会纷纷搬走,也不会再有人来到中国建厂。

曹德旺曾经给记者算过一笔账:

“中国天然气2块2一立方,美国只要7毛钱;美国的电价,也只有中国的一半,才3毛钱。”

美国很多东西都比中国便宜,唯独人工成本比中国贵,如果人工可以用自动化代替,那么在美国投资建厂也许会更加划算。

而我们常说,投资建厂建在哪里,有三个选择:

第一是建立在原材料生产国;

第二是建立在中间的第三方制造国;

第三是建立在目的地市场国。

过去中国就是属于第二种,中间的第三方制造国,因为之前人工成本是核心成本,中国劳动力便宜,大家发现把原材料运到中国,加工好再送往世界的总成本,可能是最低的。

但是以后,会有更多的厂房选择建立在第三个地方,目的地市场国。

因为不用再考虑人工成本,直接把厂子建在目的地市场国,利于对市场的快速响应,生产出来后直接用最快速度运输和销售。

至于原材料,只需要运过来当作库存就行。

福耀玻璃,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福耀玻璃在美国的一个主要客户,就是通用汽车。玻璃这种产品运输难度极大,如果能在目的地市场国建厂,实际上是大大节约了成本和提高了效率。

所以对于许多民营制造业来说,所有的优势,也许都不如“成本优势”。

哪里的成本最低,哪里的效率最高,企业就会跑到哪里。而中国,已经慢慢丧失了这种优势。

所以对于机器人可以拯救中国制造的观点,我个人是存疑的。以后美国人、德国人都可以在自家制造建厂了,谁还会大老远跑来中国呢?

真正能拯救的中国的,也许不是“中国制造”,是“中国创造”。这是我们的出路。

我们要卖的是不可替代的产品,不可复制的技术,而不是轻易被机器取代的廉价劳动力。

而那些可能下岗的人怎么办?

只能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政府同时也进行一定的投资再教育。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办法避免“国企改革失业潮”的又一次出现。

最后的话

《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令人深省。

曹德旺先生和福耀玻璃的“出海”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全球化浪潮、自动化时代等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也许我们从未真正关注,也没有真正思考。但是这些问题,现在已经真切地来到我们面前。

问题是归一的,答案却是多元的。曹德旺先生和他的福耀玻璃,凭借自己的智慧终于扭亏为盈,可是更多中国企业的“出海”故事,才刚刚开始。

他们要如何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也许这部纪录片会有一些启发。

我们也同样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答。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