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WB.US)会有下一个十年吗?

上一个十年有明星、网红,微博下一个十年会有什么?

作者:张永迪 

来源: 投中网

上一个十年有明星、网红,微博下一个十年会有什么?

微博至今走过了十个年头。2009年8月14日,新浪微博开始内测。

十岁,在社交产品里属“高龄”。一款社交产品除了要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还要时刻保持产品活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不是被其他产品颠覆替代,就是被用户慢慢弃用。

微博面临的竞争,是凶悍的。与腾讯微博的对峙、微信的崛起威胁,抖音快手的野蛮生长入侵,都是它所经历的战役。长期保持活力并非易事。十年来,微博的道路有坦途,也有险境。

过去十年

2006年,新浪CEO曹国伟判断,互动性、社交性的产品会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新浪内部成立了一个互动产品事业部,研发新产品,包括类似于开心网、博客圈、facebook的产品。

其中,有款名为“新浪朋友”的产品,耗时一年半,但在要发布的时候,被曹国伟给毙掉了,理由是产品太复杂了。“它把facebook社交的、开心网玩的那个东西,还有微博、推特,全部加在一起。重的不得了。”

但这个产品里面有个模块叫“微博”,曹国伟听了觉得还不错。团队便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其改造成了后来新浪微博令人熟知的模样。

微博上的第一批用户,从新浪Blog上迁徙而来。Blog时期,新浪就对找名人明星入驻驾轻就熟,他们同时让这一批人成为了微博的早期用户。

这一举措颇有成效,仅一年,新浪微博的大V用户便超过2万人,活跃用户数5000万,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

微博使得人与人之间,普通人与明星之间少了隔阂,拉近了距离,一度几乎成为中国社交圈第一门户平台。

巨头们自然不会放任新浪在微博领域一家独大,搜狐、网易、腾讯、百度等在2010年也跟风上线了微博争夺市场。其中,腾讯与新浪竞争最为激烈的。

在社交领域,时间具有先天优势。腾讯由于入局晚于新浪半年,后期哪怕不惜花千万价格签约大V,也始终未能改变局面。

虽然微博被抢占了先机,但腾讯默默研发的微信横空出世,给微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2012年,不少用户直接离开了新浪微博,转而加入微信“朋友圈”,开始在熟人社交关系中深耕。越来越多的微博大V、微博名人也开始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那时的新浪微博,逐渐沦为微商、僵尸粉、毒鸡汤的天下。

2012年,微博的亏损超过1亿美元,而营收仅为支出的41.25%。

为缓解危机,微博找来阿里帮忙。2013年4月,阿里以5.83亿美元购入微博公司18%的股权(这一比例后来提高到30%),给微博带来了急需的现金和三年广告协议,帮助后者挺过最艰难的时期,等来上市。

2014年是新浪微博的至暗时刻。上市时的微博,发行价格勉强定在17美元,只募集资金不到3亿美元。

如何摆脱困境成了当时拷问微博的棘手难题 。

曹国伟仍然“认为微博应坚持媒体属性”。所以,微博在走了一段时间弯路后,便不再把时间花在社交功能上,而是进一步强化其媒体性以及平台的传播效率,加强重点内容的运营,让渠道下沉,改善信息流算法。

此时,微博先是着眼于扩大与娱乐圈的合作伙伴关系,想利用明星的时时动态吸引更多的用户,并以此做到渠道下沉。毕竟,八卦对于下沉市场有天然吸引力。

2015年5月29日,范冰冰和李晨公布恋爱消息;2016年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在微博发了一个离婚声明;2017年10月8日,鹿晗和关晓彤在微博公布恋情,流量闹翻天,微博一度宕机。

明星绯闻让更多二三线城市的用户聚集到了微博,这也使得微博的“广场属性”进一步加强,从本质上与私密的微信朋友圈不同。

其次,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微博把兴趣社区垂直化。重点热门话题包括汽车、房地产、电影、游戏、炒股、旅游、时尚、读书等。

在这些垂直领域里,微博扶持起一批自带流量的网红、达人,并通过产品销售、广告分成、付费订阅和粉丝打赏等多种手段,让这些网红能够获得收入。以此,鼓励他们生产出更多好的、原创的、专业化的内容。

另外,在2013年短视频爆发阶段,微博投资了一下科技,联合推出了小咖秀、秒拍、一直播等产品,为网红、达人创作提供了工具,也为其自身在短视频领域打下了基础。

Papi酱、张大奕这类现象级网红的诞生,与微博在短视频和网红经济上的布局分不开。

从2011——2013年一度无人问津,濒临倒闭,到2015年之后趁势崛起,重新成为舆论与流量的关注核心,至今微博已建立起独特的“内容——粉丝——用户——变现”的粉丝经济模式。

下一个十年?

根据2019年的Q1财报展示,微博Q1收入为3.992亿美元,环比去年Q4季度4.819亿美元,整整下跌近八千万美元,而根据2019年Q2财报显示,微博净收入为4.27到4.37亿美元,并未达到预期的4.818亿美元。

从财报数据看,微博并不安稳。

在今年年初新浪微博的一次峰会上,微博CEO王高飞表示:“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从用户规模全面转向用户使用时长,各大平台都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所有没构成刚性需求的产品随时都有可能被用户冷落甚至抛弃。”

横空出世的抖音、快手、甚至B站,都在与微博抢夺用户时间、网红及广告主。尤其是抖音,其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5亿,国内超3亿,赶超微博只用了一年半。

2018年,相较于抖音、快手的变现,微博优势更为明显。有业内投资人发现,尽管抖音、快手涨粉厉害,但是真正的变现,网红会把阵地变到微博上去,形成了“抖音涨粉,微博变现”的局面。

这主要得益于2013年,在与微信的交战中,微博以结盟的方式引进了阿里,后者成为了微博重要的战略股东。微博的社交+阿里的电商,催生了国内早期的社交电商、网红电商,并帮助微博完成了用户的迭代,年轻化和下沉。

但今年开始,快手在电商变现上高歌猛进,通过推出流量曝光计划扶持KOL,无论是农村电商还是KOL的私域流量的变现,都和抖音、微博的粉丝经济,有了较大的竞争。

前有抖音,后有快手,微博要想保住自身在网红大V、用户时长、广告主上的优势。未来势必要有更新的商业化策略。今年年初,不难看到,微博想借vlog在短视频上发力,奈何vlog在国内的普及度不高,至今尚未激起太大的水花。

缺席了抖音、快手这类现象级短视频产品的微博,要如何在下一个十年,持续保持自身的江湖地位,这或许是新浪微博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