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虚假”的焦虑与“真实”的恐惧

如果要选择一个代表今日中国的词汇,“焦虑”一定是最热门的答案之一。焦虑正蔓延在社会各个阶层和角落,而金融从业者更是重度焦虑症患者之一。

作者:仝思考 

来源:看懂经济

卡伦·霍妮在其经典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有一段关于焦虑和恐惧的表述:

“恐惧是一个人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做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危险的不相称反应,或者是对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在恐惧的情况下,危险是显而易见和客观外在的;而在焦虑的情况下,危险则是隐而不露和主观内在的。这就是说,焦虑的强度是与情境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成正比的,至于他为什么如此焦虑的缘故,他本人却基本上是不知道的”。

对这段精彩的阐述,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1、焦虑是主观的,基于想象的、过度的反应。

2、恐惧是客观的,基于现实的,本能的反应。

如果要选择一个代表今日中国的词汇,“焦虑”一定是最热门的答案之一。焦虑正蔓延在社会各个阶层和角落,而金融从业者更是重度焦虑症患者之一。

  ◆  

一、金融的焦虑与恐惧

焦虑和恐惧的根源是对危险的想象与反应,那么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危险”在哪里?

从行业的角度,大致是以下几方面:

1、增长停滞的危险。中国金融业的规模已经达到极大值,银行业总资产早在2016年便以33万亿美元超过欧元区的31万亿美元,美国的16万亿美元,日本的7万亿美元,独霸全球。而衡量一国金融产业发展程度的“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虽然2016以后略有下降,但2018年末仍然高达7.7%,明显高于美国(7.5%)、英国(7.1%)、巴西(6.5%)、德国(3.8%)等,宏观上似乎金融业增长已到极限。

2、债务危机的隐忧。在企业、居民、政府三大部门轮番冲击杠杆红线的背景下,中国的债务危机似乎不可避免。市场也在追问:实体经济的风险有没有出清完毕,影子银行到底隐藏着多少不良,消费信贷和卡危机何时爆发,与“资产荒”如影随形的就是“风险的疑云”,尽管始于2012-2013年的不良周期已经在短期内接近尾声,但压力仍在,恐惧仍在。

3、科技革命的颠覆。金融业不是第一次面临被科技颠覆的局面,早在上世纪末,传统金融机构就被视为“21世纪的恐龙”,而今天面对智能革命,很多人相信“这次会不一样”,“唯一能够颠覆金融的就是科技”,“投资科技就是投资金融的未来”。

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远不止以上三点,但增长、风险、科技是危险的主要来源。有了卡伦的经典解释,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个简单的筛选,看看哪些是焦虑,哪些是恐惧。

关于增长,我们所担心的实际上是“巨头成长的故事”——中国金融业已经是庞然大物,还能持续增长吗?然而,即使不考虑中国的储蓄率、内需市场、消费文化、二元结构等特殊性,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之前,金融业增长的故事恐怕都不会完结。因为,第一GDP大国必然需要一个比今天更加庞大和强大的金融体系。

关于科技,市场越来越悲观了。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说“只要新经济、新产业一天不形成帕累托改进的盈利型产业链,全球经济就将始终在金融与地产周期的阴影中徘徊。在概念多于应用的AI、大数据、新能源、区块链狂欢背后,人类的基础科学已经很久没有突破了——我们仍然依赖于化石能源,获取直接能源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烧开水”;我们计算机的原理仍然停留在图灵机时代;我们的航天航空、物理搬运技术仍然没有革命性的突破。这一切都意味着,新的星辰大海的时代,仍然远远未曾到来。”而当我们拉长时间的视线,则发现一个事实: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创新对金融体系产生过颠覆性影响,历史上少有金融机构因为科技(创新不足)而倒闭,反倒多是因为过度扩张和风险。

真正让人恐惧的是风险。

  ◆  

二、无风险,不金融

以商业银行为例,我们可以一窥金融与风险的本质。

银行的商业模式可以极简概括为——以资本经营风险来赚取利润。资本越大,经营风险的本钱越多。但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银行的资本并不是为了资产规模扩大而所需的流动资金,因为银行的流动资金从理论上完全可以通过“无限吸收负债”来解决(牌照红利),银行的资本从经营风险的特点出发更多的是为了对未来不确定风险的吸收和缓冲。银行视角下不一样的“资本”概念,同样适用于那些类银行的金融机构,和实质从事银行类业务的非金融公司。

所谓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即预期目标和实际目标的差异。当实际目标高于预期目标,就是价值创造,就是风险转化为盈利的过程;而当实际目标低于预期目标,就是价值破坏,就是风险转化为损失的过程。银行的损失按照可预测性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三类。

1、预期损失是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得来的每年平均损失,是一种人为判断下的既定损失,它的损失大小将对当年盈利产生影响。

2、非预期损失同样是历史数据计算而来的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但这种损失是一种隐含(假设)的损失,一般表现成一种波动,它的损失波动大小将对当年风险资本产生影响。非预期损失实质上是一个银行表内表外、存量增量全部风险加权资产所占用的风险资本。

3、极端损失一般难以从历史数据中计算得来,而是通过情景模拟分析、压力测试等方法来确认。

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的特点可以简要归纳为:

1、银行所承受的损失,按概率来说,预期损失最高,拨备为缓冲主要工具;非预期损失次高,资本为缓冲主要工具;极端损失最低,缓冲工具也是资本。

2、银行所承受的损失,预期损失是相对固定的,极端损失是概率很低的,重点是中间的非预期损失,因为它的波动性对资本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实质是银行风险偏好的确立和量化,是银行资本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其产生的结果最终体现了风险偏好下资本管理的效率和能力。

通过以上对银行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简单的结论:

1、在纷繁复杂的产品、业务背后,银行的本源是风险。整个商业模式都构筑在风险之上。

2、风险无法避免,风险只能降低发生概率和对冲缓释。零风险是不可能的,追求零风险则是自欺欺人。

3、银行的价值创造因为风险的原因,带有明显的“收益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特征,也因此,“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在经营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和工具。

4、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非预期损失,本质是资本管理,足够多的资本是防范风险的前提和抓手。

5、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银行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一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本之争。

  ◆  

三、对待风险的正确方式

如果我们认识到金融的本质是风险,而风险需要足够多的资本来缓释,那么就应该牢记“资本—风险—业务”的逻辑常识,即:

1、有多少资本,你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

2、有多少承受风险的能力,你就能经营多大规模的业务。

在现实的市场中,我们很容易验证这个逻辑的真伪。

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81.58万亿,贷款余额121.29万亿,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26万亿,累计实现净利润1.13万亿,拨备覆盖率为190.61%,贷款拨备率为3.4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1%、资本充足率为14.12%。银行业用15.7万亿的核心一级资本、20.7万亿的资本,承受了2.2万亿不良贷款,经营着121万亿贷款,282万亿总资产,创造了1.13万亿净利润。

我们再看一个个案,招商银行2018年末,总资产6.7万亿,贷款总额3.9万亿,不良贷款536亿,净利润806亿,核心一级资本4823亿,资本净额6418亿。

可以看到,商业银行的经营逻辑并不复杂,就是“资本-风险-业务”——资本决定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业务发展规模。市场在看到银行业所谓“暴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背后巨大的资本储备和消耗,这样才更接近真相。

常识都是简单的,只是人心让它变得复杂。

那些在中国金融蓬勃发展的大浪潮中,无奈落后、掉队、淘汰的机构,固然有盲目乐观、经营能力不足、风险模型效果不佳等诸多原因,而从风险的角度,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没有牢记和践行“资本-风险-业务”的逻辑常识。大量的P2P、网贷、资管、基金等“影子银行”或“银行的影子”机构,打着资产管理、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的旗号,实际上从事着“资产-负债”的类银行业务,实质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以息差甚至错配为主要盈利模式,行信用中介之实,却无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储备和管理机制,一旦风吹草动,便立刻显露原形。

给予金融机构致命一击的,永远是风险。

庆幸的是监管看到了这一点,强调对资本和风险防范的审慎监管,是资管新规、金控管理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新文件、新办法”的核心思想是明确规则、统一标准、公平准入,但你有多少实力(资本)就能干多少业务。

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金融市场“风险-收益”曲线开始回到均衡的状态,长期低风险高收益必然是“骗局和陷进”,资本市场的高估值也更多给予资本实力强、风险业务能力匹配的机构。不符合常识逻辑的机构逐渐开始被市场抛弃。

  ◆  

四、金融机构的战略差异,本质上是风险偏好的差异

当我们分析、评价、对比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差异时,本质上就是在讨论不同的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一部含有定性和定量的陈述书。从定性上来看,风险偏好是一个机构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意愿,这种对风险的态度和意愿是该机构成立以来形成的,一般不会随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致力于成为百年老店的商业银行来说,坚持既定的风险偏好,且不为外部环境条件诱惑所动,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如果将风险和回报作为一个坐标来描述的话,在其45度处划一条夏普(SHARP)线,在其线上的任何一点风险和回报都是均衡的,其差异仅仅表现为承受风险和享受回报的大小,想要承受的风险低一点,回报也就小一点,想要风险回报大一点,承受的风险也就高一点,这种差异实质上就是一个机构的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图

风险偏好可以划分为保守型(A)、稳健型(B)和激进型(C)。不同类型的位置所确定的风险偏好,并不表明孰是孰非,而是一个机构对风险偏好的取向。这再一次说明了风险偏好与战略定位的内在一致性——战略就是取舍,风险同样是取舍。

那么机构如何选择?不同金融领域差异很大,但对于承担社会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信息中介的银行来说,几百年银行史告诉我们,银行应倾向于选择保守型风险偏好。

保守型风险偏好的理念哲学实质上就是审慎。审慎不仅体现在理念观点上,而且体现在资产组合风格上,体现在财务运用上。凡是基业常青的银行一般都是保守型风险偏好的长期追随者和忠实执行者。

保守型风险偏好作为一种理念能够得以持续下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符合人性的本质规律。无知是人性的最大弱点和缺陷,一个人可以花费几倍的时间努力学习去克服无知,但随着知识岛屿越来越大,无知的海岸线将是越来越长。因此,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所做的一切都必须限定在一定半径的知识和能力圈内。美丽的目标可以依靠漂亮的想象产生,但却不能靠漂亮的想象实现。

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决定业务半径。即使是目前号称最优秀的银行,以其现有的人才和能力,也不可能去做所有的行业和客户。但是可以选择若干个客群、行业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然后在这些行业里去发展。在限定知识能力圈内的业务开展会使人更审慎,行为也将变得更保守。尽管限定圈内会丧失圈外盈利的机会,但如果这些圈外盈利的机会与你的知识和能力无关时,这些机会本身就不是你的机会。

人性的另一个弱点是犯错误,人不可能避免犯错,但若采用审慎保守的态度,则可以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概率。保守型的风险偏好强调审慎,在知识和能力圈内经营管理,用有限的智慧尽量做出正确的决策,并用保守的制度设计来规避“人的风险”。

从定量上来看,风险偏好是可以度量的。这种度量是以不同客户评级和不同债项下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敞口和期限综合计算出来的非预期损失,即每一元加权风险资产所需的资本,最终累计成全部加权风险资产需占用多少资本来确定。

因此,风险偏好可以定性陈述,但更重要的是定量确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风险偏好,其实就是一个银行愿意承受非预期损失的大小,换言之就是一个银行所需资本的储量,而最终的衡量标尺就是资本充足率。

这再次阐述了金融业的秘密所在——你有多大的资本(你愿意付出多少)就能做多大的业务(你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反之亦然。

资本充足率有最低监管要求,但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子不外乎资本总额和结构、风险资产总量、风险资产结构和一个银行的盈利模式。

每家银行或从事类银行业务的机构都应该有一张清晰的“战略-风险-资本-业务”的路线分布图:战略决定风险偏好,风险偏好决定资本的总额和结构,资本总额和结构决定加权风险资产的总量,而加权风险资产的总量则决定了加权风险资产的布局和结构。

当一个银行以定性和定量清晰地陈诉其风险偏好后,其必定配套详尽的风险管理政策、操作流程、授信授权和明确的准入底线,包括行业选定、客户标准、客户评级结构和定价策略,从而使银行各个层面与风险管理业务相关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和落实。这一持续、漫长和默默渗透的过程就是一个银行风险文化逐步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而一个银行的风险文化是怎么来的,可以说就是通过前面所说的路线图慢慢形成的。

风险偏好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期内破坏和改变。

如果短期内试图反转风险偏好,必将带来战略的动荡和经营系统的紊乱。而如果一家银行的风险偏好经常变化,背后反映的是这家银行经营的不连贯和战略的断点,或许短期不会对业绩有太大影响,但长期看,其经营效率必定是较低的。

过去十几年的银行业实践,证明了这个假设和推论。那些先后在零售、对公、同业、资管、互金业务(战略),在投资银行、交易银行,在战略客户、小微客户上摇摆不定的银行(如部分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坚持战略主线(风险偏好)不变,稳健经营的银行,短期业绩无差异,但最终分化明显。

  ◆  

五、金融业的不忘初心,就是坚守审慎的风险偏好

这通常包含两层意思:

1、在战略定位、市场选择、目标制定上坚持审慎甚至保守的原则。雄心或者愿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未能确定令人憧憬和兴奋的目标是战略决策者怯懦的信号,但未经深思熟虑提出的目标则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而激进的目标则注定将以风险的形式出现,最终惨淡收场。

2、要有保持战略定力的决心。保持定力是一种深刻的经营哲学。华为“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一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持之以恒,就是保持定力的典范。但是,保持定力需要抵制各种诱惑、顶住业绩压力,甚至牺牲短期利益。而这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支撑,需要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等深刻洞察银行的经营规律,不汲汲于短期的繁华,也不戚戚于暂时的困难,才能真正做到“面对风雨,不动如山”。

审慎和战略定力是银行家精神的内核之一。

商业银行是金融业最严格监管、风险标准最高的业态,以银行的逻辑来要求其他金融机构,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但考虑到近几年来,野蛮生长的影子银行体系,大量实质从事银行业务的非持牌机构对社会和市场的冲击,在经济下行、风险高发的阶段,重新探讨金融与风险的本源,有利无害。

承担风险,并在风险承担中实现绩效增进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不是消灭风险,而是承担风险,承担那些应该承担的风险,承担那些可以承担的风险。

即使有一天,当危机真的降临,上帝也会眷顾那些真正敬畏风险,懂得风险的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