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首富的金钱游戏

科迪出现如今的惨淡局面,原因多半出现在“花钱”方面

作者:齐敏倩

来源:市界


“买汤圆,卖汤圆,科迪汤圆圆又圆。”河南商丘之外,大多数人对科迪食品的认知都来自这句经典的广告。

 

这句广告风靡大街小巷之时,科迪食品正风光,就连工资水平都比同城其他企业高出一大截。到科迪工作,对当地人来说,是个极好的选择。生产科迪汤圆的科迪速冻是公司最重要的业务,三全食品也曾是科迪的手下败将。

 

一手打造科迪的张清海,出生在虞城县张楼村,从一家小小的罐头厂开始,30多年时间经营出一家集面业、速冻、乳业、水业、便利店等业务为一体的大集团。

 

2016年,科迪乳业上市一年后,推出透明袋包装的“小白奶”,一举成为奶界网红,销量大增。谁知,科迪乳业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公司就因为欠款,惹来阵阵风波。

 

危机在今年八月集中爆发。与科迪有关的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等相关方纷纷跑到科迪要钱,人们想不通前些年还风生水起的科迪怎么会这么缺钱?

 

01

欠款风波

 

将科迪如今的窘境推向台前的,是曾给科迪乳业供奶的奶农和科迪的员工。

 

8月初,媒体不断关注科迪乳业欠奶款一事。奶农写的《奶农求救书》显示,自2017年末开始,科迪乳业欠千余户奶农共计1.4亿元奶款。

 

除奶农外,被欠钱的还有科迪的员工。2018年开始,陆续有科迪员工在有关部门投诉平台发帖称,科迪拖欠工人工资。虞城县官方回应称,情况属实,已责令科迪尽快给员工发放工资。

 

曾在科迪乳业做从事多年销售工作的李晓,就是被欠薪的员工之一。他告诉市界,自己2017年的奖金和2018年的奖金、绩效工资全都尚未发放,虽已向公司相关负责人讨要多次,但仍然无果。

 

裁判文书网上,有多起科迪员工与公司的劳动纠纷案件。这些案子多因公司拖欠工资、社保等原因,科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乳业、水业、便利店等业务都存在拖欠工资的问题。


一名原本在科迪食文化广场连锁店工作的员工向市界“吐槽”,在她工作的两年间,每个月公司都会以违法某条规章制度为由,从她工资里扣除1000元。

 

欠款风波将原本知名度并不高的科迪,拉到“聚光灯”下。外界这才发现曾经称得上“国民品牌”的科迪,原来已经走到近乎生死存亡的边缘。

 

8月5日,在深交所发出问询函后,科迪乳业发布公告回应称:公司董事长张清海正在积极解决问题,商丘市政府正积极帮助科迪集团缓解流动性风险,并协调推动省级投资平台设立专项产业振兴基金(20亿元),以纾解科迪集团股票质押风险,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商丘市政府的20亿元振兴基金成了奶农的指望,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董事长张清海出面承诺,将在8月16日之前,偿还部分奶农欠款。

 

赵亮曾是给科迪乳业供奶的奶农,双方合作已有3年之久。2017年底到现在,科迪乳业累计欠下他600万元奶款。初步协议达成后,他一直在期盼科迪的还款。

不过,他告诉市界,截至16日下午16点,他们仍然没有收到奶款。他已不再信任科迪,即使还清奶款,也不会再向科迪供奶。

 

奶源没法保证,科迪乳业生产量大不如前,影响直接传导至经销商身上。一名华东地区的经销商王南告诉市界,他在公司的账户上还有18万元余额,本想要用这笔钱拿货,但遭到科迪乳业的拒绝。

 

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他,由于目前产品紧张,只能先打款再拿货,而他负责的市场,已经断货两个月了。

 

山东区域的一名经销商跟王南情况类似,他账户上还有21万,但公司迟迟不发货,已经断货一个多月。8月10号,科迪乳业公司负责人通知他们,原来账户上还有余额的经销商将安排在8月15之后陆续发货。

 

没想到两天之后,公司的口风就变了,原本通知的8月15号之后发货,推到了9月份。想要尽快拿货,只能先交钱。

 

眼看着科迪资金越来越紧张,王南越发担心自己的18万元不能拿货,也退不回来。

02

科迪的难,张清海的“强”

 

对局外人而言,大厦的倒塌只在一瞬之间;对局内人而言,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危机来临之前,一切早有预兆。

 

员工、奶农和经销商都把2018年当做科迪乳业危机的起点。在此之前的20年,科迪乳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亏损、突围、上市和爆发四个阶段。

 

1998年,张清海已被评为“河南省乡镇企业优秀厂长(经理)”,在商丘和河南小有名气。

 

他农民出身、文化不高,白手起家在虞城县成立罐头厂,之后又引进方便面生产线、涉足速冻行业。科迪速冻生产的科迪汤圆是当年的明星产品,但张清海一直不满足于单个产品的爆发,他要尝试多元化,搞大企业。

 

奶业,正是他想在速冻之外,着力发展的行业。张富是第二批进入科迪乳业工作的员工,他几乎见证、参与了科迪乳业这些年的成败兴衰。

 

2000年,他通过选拔、考试,进入科迪这个家乡的明星企业。在当地,进入科迪工作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

 

刚到公司,张富所在的科迪乳业掩藏在科迪速冻的光芒下,处于公司比较边缘的业务领域,连年亏损。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每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多的时候还能有2000左右,这样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当地其他公司。员工家中遇到大事,如儿女考取大学等,公司还会拿出一部分钱给员工。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全国乳制品行业受到冲击。当时,主管科迪乳业的王宇骅决定战略收缩,将市场放在商丘本地和周围地区。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科迪乳业扭亏为盈。

 

张富和李晓都对王宇骅的管理赞叹有加,在他的带领下,科迪乳业在商丘市场实现突围。李晓回忆,他们都爱听王宇骅开会,每次听完王总开会都觉得收获很多。

 

科迪乳业上市前,他重点做商丘市场,经常和同事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2015年,科迪乳业成功上市,不久,王宇骅从公司离职。

 

2016年,科迪乳业推出“小白奶”,成为公司业绩爆发的增长点。科迪小白奶成功后,各大乳企纷纷推出透明袋产品,与科迪争夺市场。


在产品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渠道、公司实力对快消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这方面,乳业巨头自然比科迪高出一筹。李晓告诉市界,2018年上半年科迪小白奶增长不错,但下半年开始便停滞不前。

 

竞争压力大是科迪小白奶的外部阻力,在李晓看来,王宇骅走后,张清海直接管理乳业,也是科迪乳业停滞不前的一大诱因。

 

据他描述,张清海性格比较强势,开会时喜欢自己讲,经常批评员工。遇到事情,他喜欢听身边高管的意见,不愿意不听一线员工和经销商的反馈,也不是很重视销售人员的作用。

 

李晓向市界表示,张清海曾说不需要销售和业务人员,找人打打电话一样能把货卖出去。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不了解市场,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做出及时反应。

 

小白奶遇冷后,2018年,科迪乳业增速放缓。也是这一年,科迪乳业开始拖欠奶农、经销商和员工的资金。

 

作为白手起家的乡镇企业家,张清海难免强势。这样的特质在创业初期开疆扩土之时能迅速、果断决策,但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有可能因为创始人自身的局限影响企业发展。

 

老员工张富也觉得张清海太强势,可他理解这种强势。在他看来,乡镇企业的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很多时候只有张清海的“强”才能管理好这些员工。

 

无论如何,曾经薪资待遇好、对员工出手阔绰的地方名企,如今却四处欠债,岌岌可危。

 

03

科迪有钱?

 

令人不解的是,资金链紧张,风雨飘摇的科迪乳业,在上市公司财报上看,经营状况并不差,也不缺钱。

 

上市以来,除2016年外,科迪乳业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均维持在1亿元左右。在“小白奶”的助推下,2017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近60%,创下上市至今的最好成绩。

拥有爆款单品后,科迪乳业在经销商面前的话语权也不断加强。

 

王南从2017年开始成为科迪乳业经销商,他回忆,刚做科迪时,公司的政策是要多少货,打多少钱。后来,公司就开始在经销商大会上鼓励经销商先交预付款,之后统一配货。

 

2017年开始,科迪乳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急速下滑。2018年,科迪乳业营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8.57天,在众多乳业中,只比伊利多4天左右,对经销商的强势可见一斑。

与良好业绩相应的是公司账上的钱。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科迪乳业拥有的货币资金超过17亿元。2018年年末,公司货币资金高达16.72亿元。

 

账上有这么多钱,为何要处处欠钱,连还奶农的1.4亿元,都要依赖振兴基金呢?一个可能的情况是,科迪乳业账上的资金有些猫腻。

 

2018年科迪乳业曾大举借债。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借款收到的现金高达12.92亿元,是典型的“高存款、高贷款”模式。

 

今年5月份,深交所曾就“高存款、高贷款”等问题询问科迪乳业。

 

对此,科迪乳业给出的答复是“为了实现公司经营战略,规避融资风险,防范资金链断裂,2018年公司在货币资金余额较高的情况下维持大规模有息负债是必要且合理的。”

 

从年报看,科迪乳业提到的公司战略简言之就是,保障奶源安全,做强乳业。而从如今的局面来看,公司大举借债来的钱似乎并未用来保障奶源安全。

 

近来暴雷的康得新、康美都是“高存高贷”的模式,对于这种模式,我们需要关注公司的存款利息收入和借款的利息费用。2018年,科迪乳业利息收入仅有1033万元,利息费用则高达5563万元。

 

公司账上躺着近17亿元现金,只换回来1033万元利息。放着自己的钱不用,跑去借钱,还要为此支付巨额利息,科迪乳业真有钱吗?

 

04

可疑的并购

 

科迪乳业到底有多少钱,外界难以知晓。可以确信的是,科迪乳业控股股东科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

 

根据科迪乳业2018年年报提供的数据,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已高达99.96%。这样的背景下,科迪乳业去年发起的一场高溢价并购就显得十分可疑。

 

2018年5月份,科迪乳业发布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以15亿元价格收购科迪速冻100%股权。科迪速冻未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3.35亿元,此次收购的增值率为348%。

 

根据当时的公告,科迪速冻主要经营速冻米面食品和速冻肉制品两项业务。前者的行业龙头为三全、思念,后者以安井食品等为代表。


2016年和2017年,科迪速冻营收分别为4.5亿元和5.9亿元,营收规模仅有三全食品同期十分之一左右。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科迪速冻的净利润率将安井食品和三全食品远远甩在身后。

 

这两年,科迪速冻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7.3%和16.9%,而同期的三全食品为0.8%和1.4%;安井食品则为5.9%和5.7%。

 

行业小弟净利润率远超龙头企业,不止科迪速冻是否真有“独家秘笈”。这场高溢价的收购引起市场对科迪乳业涉嫌利益输送,缓解大股东资金困难的质疑。

 

我们无法详细得知控股股东的钱流向了哪里,但张清海的多元化布局多少能给一些答案。

 

前两年,科迪曾大举发展科迪食文化广场连锁店。可惜的是,多位科迪员工表示,这些店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一位科迪食文化广场曾经的店长告诉市界,这些店面在2018年11月份之前已全部关闭。

 

从科迪食品曾经的风光和对员工的大方程度,可以看出,无论是科迪速冻还是科迪乳业都为集团赚过不少钱。

 

科迪出现如今的惨淡局面,原因多半出现在“花钱”方面。试想看,一个有着强硬领导人的家族式企业,如果领导眼光不好,做一些不靠谱的投资,企业还能走多远?

 

乳业专家宋亮很不赞同科迪乳业近年来的布局,据他分析,2009年后,行业集中度不断加强,大品牌开始渠道下沉,这对地方乳企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科迪乳业作为区域品牌,应该聚焦主业,扎根本地。

 

如今,科迪乳业在市场上诚信度已降到最低,多半是再无翻身机会了。

 

注:应受访者要求,李晓、赵亮、王南、张富均为化名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