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7月产销首次双降,后补贴时代车企何去何从?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和4.7%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7月我国汽车工业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和4.7%。

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6.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8%,销售完成6.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万辆和1.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2%和20.6%。图片1.png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直到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车出现环比与同比双降的情况,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两年来首次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介绍,受上月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直接影响新能源车整体增速。他表示:“主要是因为政策的影响,补贴过渡期6月份到期,所以7月份的情况整体来讲,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陈士华所讲的政策影响,与今年3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有关。该通知显示,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在2019年进行大幅度退坡,设定了三个月的补贴政策过渡期,过渡期截止日期是6月25日。该通知预示着,新能源市场后补贴时代的来临。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为了上半年的销售任务,汽车厂商大多会在6月份冲业绩,到了7月份自然会回落,这也是行业规律。”

面临“硬着陆”可能

面对后补贴时代,不少新能源厂商宣布短期内会“自掏腰包”来填平补贴退坡的售价,以实现新能源车型售价上的竞争力。例如,在此前北京率先公布取消地方补贴政策后,比亚迪官方立即宣布:截至今10月31日前“政策退坡不涨价”。

或许消费潜力已被提前释放,又或许是经济下行影响了消费者的钱包,尽管比亚迪以“自掏腰包”的方式来降低补贴退坡对销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其销量依然出现下滑。其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7万辆,同比下降11.8%,环比下降37.7%,这也是比亚迪新能源车今年首次出现“双降”。

图片21.png

(比亚迪7月销量快报)

不止比亚迪,在已公布7月成绩单的新能源车企中,多家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也出现下滑。江淮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更是同比大跌了66.5%至1738辆,旗下六款车型月均销量不足300辆。而根据吉利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其在2019年7月的总销量中,4476辆为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在6月份这一数字为1.6万辆,同样出现大幅下滑的状况。

更糟糕的是,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上都不容乐观。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调低了对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测,从160万辆降低到了150万辆,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预计销量仅为88.3万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补贴全面大幅退坡的同时,地方上又没有使用环节的支持政策作衔接,新能源车的市场化转型将面临‘硬着陆’的可能。”

或倒逼车企创新

后补贴时代叠加整体车市下行,新能源车企接下来的日子无疑面临压力。但这种压力,或许会清除新能源车汽车市场的泡沫,甚至倒逼汽车创新产品,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给新能源汽车的各类补贴大约是7000亿元。如此大饼之下,存在一些企业为拿到补贴,行为不轨的情况。据报道,从2015年2017年,乐视、珠海银隆、沃特玛等“明星”公司在全国四处圈地,画下了多个新能源汽车的百亿级“大饼”,这些项目在签约之初就饱受质疑,如今,大饼落空,地方政府在其中也交了不菲的学费。后补贴时代,是这些企业现形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此前,上汽集团的董事长陈虹曾在今年的两会上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驱动力不够强。”后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将直面传统汽车的竞争,甚至互相之间的竞争亦更加激烈,将转变为市场驱动,车企被迫去提升产品竞争力、升级技术降低成本,这样一来或可以倒逼车企创新。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此前公开表示,面对2020以后的后补贴时代,供给侧要进一步鼓励创新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在“四化”方面的创新能力,增强对燃油汽车的比较竞争优势,提高它的用户产品性价比来提高用户的购买欲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