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周期在什么阶段?

上、中、下游代表性行业库存运动轨迹与工业企业数据刻画的情景大致相符。但本轮库存周期中,不同行业库存之间出现了明显分化,库存节奏并不统一,后续演化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尹睿哲 季宬 李晴 

来源:睿哲固收研究

摘要

《库存周期转换“进行时”》中,我们使用“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作为判断指标,总结了中国库存周期的一些基本规律: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历5轮完整的库存周期,平均每轮持续39个月,现阶段可能正处于第六轮周期的“去库存”阶段,且部分行业开始呈现“主动去”向“被动去”切换的迹象。

不过,使用该指标刻画库存周期存在一些可能的“偏误”:①对于房地产行业库存等,无法通过工业行业的库存指标来捕捉;②不少行业有其他库存数据可供交叉验证。本文尝试结合行业数据,寻找捕捉库存周期的线索。

1. 上游:煤炭库存由去向补。2016年下半年煤炭行业进入主动补库存,2017年下半年以来转向持续的去库存。目前来看,去库存似乎已经完成筑底过程,2019年以来开始向新一轮的补库存转换。

2. 中游:钢铁库存高企,化工库存去化。2.1钢铁行业被动补库存2016 年“量价齐升”的钢铁行业开始主动补库存, 2017 年起转为被动补库存。2019 年终端需求放缓及钢材产量居高不下,钢铁行业库存继续上升。考虑到下半年限产政策不确定性仍大,被动补库存或将持续。2.1化工行业主动去库存。营收增速在2018Q3 冲高回落,行业进入主动去库存。目前库存已回落至相对低位,但由于行业景气度仍然在底部徘徊,仍将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

3. 下游:去库存将尽,补库存待启。3.1 房地产库存已见底回升。20132 国五条的出台,开启了房地产长达5 年的去库存之路。直到2018年初,以商品房待售面积衡量的库存增速探至底部,去库存成果初步显现。此后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小幅回暖,行业进入补库存阶段,但力度并不大,整体库存仍然处于历史低位。近期政策边际收紧使得房企补库积极性承压,2019年下半年补库力度有待观察。3.2家电行业主动去库存。受房地产政策拉动,2016年家电主动补库存;随后政策再次收紧,2017年以来家电持续去库存。目前家电库存已回落至低位,但在房地产调控边际收敛之下,企业在下半年库存调整时应会保持谨慎态度。3.3 汽车行业被动去库存。201510月购置税率减半,20166月行业进入主动补库存;2018年上调回到10%,转为主动去库存。2019年上半年,汽车制造商营收小幅回升;与此同时,库存去化仍在大力推进,6月库存系数下降至年内最低点50.4,库存状况明显改善。

综上,上、中、下游代表性行业库存运动轨迹与工业企业数据刻画的情景大致相符。但本轮库存周期中,不同行业库存之间出现了明显分化,库存节奏并不统一,后续演化需进一步观察。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

正文

在上一篇报告中,我们使用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作为判断指标,增速上行则为补库存,增速下行则为去库存,总结了中国库存周期的一些基本规律(详见《库存周期转换“进行时”》),包括: 

中国处于第6轮库存周期的去库存阶段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历5轮完整的库存周期,平均每轮持续39个月(超过3年)。最近一轮(第6轮)库存周期开始于2016年下半年,经历了2016.07-2018.08补库存2018.09-2019.05去库存,已经历时35个月。如果经验规律(39个月)仍然有效,那么Q4本轮库存周期的底部应该可以确认。 

具体地,处于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转换过程中。当前去库存进行到何种程度?将库存周期进一步区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主动补库存、(阶段Ⅱ)被动补库存、(阶段Ⅲ)主动去库存、(阶段Ⅳ)被动去库存。2018年上半年以被动补库存为主,2018年下半年以主动去库存为主,2019年以来观察到2个月份出现被动去库存,虽然其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但去库存似乎正在从主动向被动转换。 

产品价格牵引库存周期转换。所谓补库存去库存行为,实际上是企业的生产行为。而企业的产量策略主要取决于产品价格的涨跌,当产品价格下降时,企业一般会减产,进入去库存阶段;当产品价格回升时,一般会增产,进入补库存阶段。从历史数据来看,PPI同比对库存确实有较强解释力,一般领先于库存0-3个月。 

当然,使用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讨论分行业的库存情况时,存在一些可以改进之处:第一,对于房地产行业库存等,无法通过工业行业的库存指标来刻画;第二,许多行业另有库存的“专属标尺”,将其与“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这把“统一标尺”进行补充研究,不仅可以检验前期结论,还可以对重点行业的库存位置,以及上中下游行业的库存分化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遂有此文。 

1. 上游行业:煤炭库存由去向补 

1.1 煤炭行业从去库存转向新一轮补库存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1949年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750亿吨左右,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70%60%,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煤炭的产业链来看,煤炭行业直接的下游行业一般分为四大行业: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其中,电力行业占煤炭消费的比例大约50%,钢铁和建材次之,化工的比例最低。分品种,动力煤主要对应电力行业,炼焦煤、无烟煤则对应钢铁和化工行业。循着直接下游行业继续分析,可追踪到煤炭消费的终端:房地产、基建、汽车、机械、家电等。

从逻辑上讲,煤炭作为基础原料,是中下游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其库存变化应该先于产成品出现拐点。客观数据也支持了这一逻辑:2016年下半年煤炭行业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这与中国第5轮库存周期启动时点一致;但煤炭补库存时间较短,2017年下半年以来转向持续的去库存。目前来看,去库存似乎已经完成筑底过程,2019年开始向新一轮的补库存转换,这明显早于整个库存周期,后者仍在经历去库存。

2. 中游行业:钢铁库存高企,化工库存去化 

2.1 钢铁行业被动补库存。流通环节的钢材库存称为社会库存,当下游需求升温或者价格走高时,钢贸商有较强动力进行备货,社会库存上升;当下游需求疲弱或者价格下跌时,钢贸商抛售库存并降低向钢厂订货的意愿,社会库存下降。 

2016年房地产投资反弹,基建投资高位,汽车销量大增,加之成本端焦煤焦炭涨价,钢铁行业呈现量价齐升局面,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2017年起,房地产和汽车拉动作用减弱,钢铁行业逐渐从主动补库存转向被动补库存。 

2019年伊始,社会库存已大幅上升,2月(一般为年内峰值)暴增至2232万吨,为历年最高值;6月(一般为年内谷值)又逆季节性回升至1401万吨,为2016年以来最高值。这主要是终端需求放缓及钢材产量居高不下,共同造成的钢铁行业被动补库存,使得钢市呈现供过于求。后续限产政策仍有较大不确定,预计钢铁产量仍将高位运行,短期来看钢铁行业仍将处于被动补库存阶段。 

2.2 化工行业主动去库存。2018年第三季度,化工行业营收增速到高点之后持续回落,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仅在今年3月,由于增值税率的调整,大部分企业选择在41日前完成原料的采购,需求集中爆发将当月行业营收增速推至年内新高16.2%。但从产成品存货增速来看,行业对于这一波的需求增长并未选择大幅增产,而是主要以过去的库存满足增长的需求,去库存的主线未变。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去化后,行业库存于7月达到历史低位,7PTA产业链库存天数降至1.63天,远低于历史同期水平。目前化工行业景气度仍然在底部徘徊,PTA产业链价格继续回落,指向行业需求仍然偏弱,短期来看行业仍将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

2.3 水泥:短期库容比拐点将至。与其他工业行业不同,水泥露天存放,遇水即变质,库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生产企业只有1个月左右的库存量。故库容比(企业库存占其库容量的百分比)通常只能反映水泥短期内的供求关系,库容比偏高,则表明供大于求;库容比偏低,则供不应求。

短期来看,水泥行业淡旺季取决于气温高低。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建筑施工主要在室外,天气过热过冷都不利于施工。南部(华东、中南地区)的二、四季度是旺季(四季度最旺,赶工一直到春节前),一、三季度是淡季;北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气温更低,施工工期更短。6月以来,水泥行业步入传统淡季,目前淡季接近尾声,预计水泥价格8月企稳、9月回升,库容比亦随之到达短期拐点。而长期来看,基于水泥难以库存的独特属性,水泥价格其实就反映了当期供需,因此我们不对水泥行业库存周期过多讨论。 

3.下游行业:去库存将尽,补库存待启 

3.1 房地产库存已见底回升。20132国五条的出台,开启了房地产持久而漫长的去库存之路,此后无论调控政策松紧变化,其核心一直都是去库存2013-2014年,库存销售同降,房地产处于主动去库存的阶段;2014年底,央行开启降息周期,政策转为扩张性调控,“9.30新政“3.30新政相继出台,刺激销售增速一路走高,行业由此进入被动去库存的状态;2016年下半年,政策再次收紧,房地产进入下行区间,行业再次转变为主动去库存。直到2018年初,经历长达5年的调控,以商品房待售面积衡量的库存增速探至底部,去库存成果初步显现。此后,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小幅回暖,房企进入补库存阶段,但从商品房待售面积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补库存力度并不大,整体库存仍然处于历史低位。

2019年下半年补库力度有待观察。2019年一季度,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当月可售套数/近三月成交套数平均值)不断升高,且均高于历年同期均值,3月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13.11,表明今年以来房企依然在补库存。而5-7月存销比的降低主要是受政策边际收紧影响,商品房销售增速出现下滑,房企补库存的积极性承压。不过目前来看,由于过去五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在去库存,库存水平已经处于低位,一二线城市库存甚至偏紧,因此2019年下半年补库存可能仍将继续,只是整体不存在回归历史高点的条件。 

3.2 家电行业主动去库存。家电是典型的地产后周期产业链,商品房交房以后意味着家电需求释放,故而理论上最为准确的前瞻指标是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不过由于竣工数据由房企自主申报,有一定口径误差且波动较大,通常我们使用房地产销售面积作为前瞻指标来说拟合效果较好,二者之间有大约1年的时滞。 

前期受房地产市场政策刺激,地产销售走高,家电需求回暖,进而带动2016年家电行业补库存;随后政策再次收紧,房地产步入下行区间,2017年以来家电持续去库存。现阶段地产销售表现平淡,空调销量震荡下行至负增长,6月空调库销比为0.542016-18年同期水平相当。考虑到空调库存具有显著的季节性,7月的高温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空调的库存压力,但在房地产调控边际收敛之下,企业在下半年库存调整时应会保持谨慎态度。 

3.3 汽车行业被动去库存。201510月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率从10%减半至5%,汽车销量迅速反弹,带动汽车制造业厂商的主营业务收入见底回升,之后20166月产成品库存也见底回升,厂商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2017年起,购置税率从5%上调回到7.5%,政策刺激减弱加加之前期消费透支,当年汽车销量增速从上一年13.65%回落至3.04%,厂商营收增速开始放缓,补库存的力度开始下降;2018年起,优惠政策彻底取消,购置税率从7.5%上调回到10%,当年汽车销量增速从3.04%进一步回落至-2.76%,厂商营收增速大幅下行,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

2019年上半年,可以观察到,厂商营收小幅回升;与此同时,库存去化仍在大力推进,6月厂商库存增速下探至历史最低点。如此大刀阔斧的去库存,一方面归因于整体销量较上一年显著下滑,车企库存压力剧增;另一方面与国五切换国六政策有关,国五在短时间内的清库压力较大。

与厂商相似,汽车经销商也面临着终端销量下滑与国五切换国六的双重库存压力,并开展了积极的自救措施: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一度上行至历年同期最高值61,随后5-6月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消化国五库存,6月库存系数降至年内最低点50.4,库存状况明显改善。 

7月,库存系数(期末库存量/当期销售量)上升至62.2,远高于历年同期。一方面是因为销量冲高回落(分母下降),另一方面也是部分地区提前实行国六标准,车企开始补国六库存(分子上升)。67月淡季已结束,汽车旺季金九银十即将来临,汽车厂商与经销商或进入补库存阶段。

从总量上看,本轮库存周期启动于2016年下半年,如果按照平均持续39个月(约3年)的历史规律,应该可以在2019Q4筑底。但本轮库存周期的复杂性在于:①前期补库存过程曲折、历时较长(26个月),可能导致去库存的时间也相应较长;②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对库存具有较好的领先性,而近期的PPI走势仍处于缓慢下行过程中。 

从结构上看,本轮库存周期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代表性行业(产业链关联度较高)库存之间出现明显分化,库存去化节奏并不统一。一方面,煤炭行业似乎已经从去库存向新一轮补库存转换;另一方面,化工、汽车、家电等行业仍在去库存过程中,而钢铁等行业的被动补库存尚未结束,分行业的库存后续演化需进一步观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