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联储压制降息预期?

美联储低于市场预期的降息和Powell严谨的措辞,导致市场被美联储于2个sigma开外一箭正中面门,摔下牛来。

作者:袁玉玮 

来源:WaterWisdoms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01

倒影

美联储低于市场预期的降息和Powell严谨的措辞,导致市场被美联储于2个sigma开外一箭正中面门,摔下牛来。

但在2周前,我们已经预测,可能美联储的动作会低于降息预期(不降或少降),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为什么我们可以预测到这个风险?

  • 资产估值压力上升由于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资产价格相对于经济基本面或历史波动区间过度高估;比如2018年,美股的估值已经在历史最高点范围内;

  • 企业和家庭的过度借贷一旦居民收入下降或他们拥有的资产价值下降,债务负担沉重的企业和家庭将会削减开支,影响整体经济活动水平。甚至,企业和家庭无法还贷,使得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招致损失;比如GJC改革以来,东方某国居民过度负债,导致手中流动性被打掉,风险自下而上蔓延到整个经济;

  • 金融部门内的过度杠杆一旦金融机构受到不利冲击,它们将被迫削减贷款,出售资产,甚至破产;这将导致信贷紧缩,使得依靠信贷家庭和企业严重受损;比如2018年的银行、券商、地方城投,P2P,房地产... 日常风光无限的庞氏骗局终于揭掉了面具,露出狰狞面目;

  • 流动性风险:在特定风险爆发时,投资者可能会从金融机构赎回资金;假如金融机构持有的是流动性差的资产,加会遭受踩踏的风险。比如2018年初我们就指出,白马股和白马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大小盘假alpha的流动性风险,市值管理的流动性风险 ... 包括最近高台跳水的上海莱士的流动性风险。

那么在美股估值出现泡沫化,全球资金在全球GDP增速下滑,出于避险需求下,买入美股,垒起的泡沫越来越大。

而且,多头们看到 Trump 喜欢拿股市来标榜政绩,所以在经济越差的时候,越买入股票,赌美联储在 Trump 胁迫下降息。美股的上涨,只是多头们的一厢情愿在水中的镜像,并不是现实。

但逼宫的多头们忽略了一个要素:美联储要维护的是长期的资产价格稳定,而不是短期的。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违背的情况下,他们宁可放弃短期利益,而维护长期利益。

记得以前好像张维迎说过,信用,就是为了远期利益放弃短期利益。这一点,美国人很有信用。而某些人经常为短期利益而放弃远期利益的行为,就是失信。

2015年的A股股灾,就是某些利益集团,为了短期利益,盲目把股市向上拉高偏离价值中枢,导致资产价格均值回归,向下校正,且失去流动性,造成金融危机。

美联储的动作,恰恰是为了防范2015年A股股灾式的捧杀。

2015年3月1日、4月20日,人民银行在全A(除去金融和石油石化)指数的市盈率高达35倍和46倍的时候降息和降准,助长了投机之风,为后来的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另外,在当时大量杠杆资金入市的时候,管理层竟然无人警惕流动性风险...

 02

上医治未病

标普500的市盈率虽然相对于2018年高点27倍有所下滑,有利于市场进一步上涨;但去年我们已经警告过,2018年的美股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

  • 减税(一次性效应,无法持续);

  • 企业回购行为。

今年的美股上涨,其实源于:

  • 去年年底市场下跌之后,贸易战缓和导致的空头平仓效果;

  • 全球资金继续流向美国避险;

  • 被动投资规模增长;

  • 投资者赌美联储配合Trump降息,对冲贸易战带来的经济风险。

但所有的原因都是历史,如果美联储向多头们妥协,将会导致美股进一步泡沫化 —— 一旦企业利润增速被证伪,将会导致多头上攻失去基础,止盈,市场翻空,失去流动性,甚至不排除酿成金融风险。那么,美联储在此时把倔强的牛头按下,压制短期上行波动,实际压制了长期的下行波动 —— 为未来的股市平稳奠定了基础

美联储的透明的管理方式,与市场开诚布公的沟通;长期稳定的政策;为了远期利益,不在短期利益妥协。

—— 是促成美股10年长牛的重要基础之一。

这些都值得东方国家来好好学习。我们过多地被利益集团牵着鼻子走,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远期利益,是A股波动率大,Sharpe比率高,无法吸引长期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层徇私枉法,侵害股东利益的根本原因。

当然,我看到的为了远期利益而放弃短期利益,“治未病”的“医”美联储也只是我认为的美联储在我心中的镜像 —— 不是一个定量。在未来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